(长沙市第四医院心血管一科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n=80)作为研究对象,以硬币投掷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40,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对80例患者生活质量、认知程度评估。结果生活质量: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程度:实验组认知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显著,既可改善其认知程度,又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冠心病;临床护理;生活质量;认知程度
冠心病为心血管疾病,是冠脉硬化后导致的心肌组织缺氧、缺血症状,从而诱发该项疾病,冠心病治疗较为困难,且治疗周期较长,不仅影响患者生活、工作质量,还会增加其经济、心理压力,资料显示这与患者对冠心病认知不足有一定联系,故需及早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在提高其认知程度同时,确保其临床总有效率[1]。本次选择8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评价其生活质量、认知程度,现汇总研究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n=80)进行研究,分为2组(硬币投掷法),即每组40例样本。
实验组:男(n=22)、女:(n=18);年龄:46-76(平均:61.0±14.0)岁;病程:1-6(平均:3.2±1.5)年;对照组:男(n=21)、女:(n=19);年龄:48-78(平均:63.0±15.0)岁;病程:2-7(平均:4.2±2.0)年。对比2组(n=80)基础资料,P>0.05,可比。
排除:(1)心理障碍患者;(2)精神疾病患者;(3)意识障碍患者;(4)其他系统疾病患者;(5)依从性较差患者。
纳入:(1)精神状态良好患者;(2)视力、听力正常患者;(3)精神疾病患者;(4)治疗依从性较好患者。
1.2方法
实验组:认知行为干预,(1)心理状态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热情、及时与患者沟通,以了解其内心想法、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评估其病情、疾病认知程度,从而制定科学、合理干预方案,并通过耐心的沟通降低患者初入院恐慌感,协助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及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为其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用药方法、按时用药情况,及时纠正患者对疾病的不正确认知,增强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改善其治疗积极性[3]。(3)心理疏导:根据心理评估结果进行分类疏导,对叮嘱家属配合安慰、鼓励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需及时了解其内心状态,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从而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并告知其不良情绪对治疗、康复效果的影响,提高患者自我情绪管理能力[4]。(4)饮食干预:根据患者饮食喜好制定合理、科学饮食护理方案,叮嘱其勿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及时纠正其不良饮食习惯,确保机体营养均衡。(5)运动干预:根据患者运动喜好,引导其进行散步、慢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但需加强运动量控制,避免运动量过大增加机体负荷。
对照组: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并进行生活、饮食指导,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并在护理中适时进行健康教育,并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1.3观察指标
1.3.1生活质量评估:参考SF-36量表对患者心理、生理、躯体、社会、情感等维度生活质量评价,每项20分,得分、生活质量成正比。
1.3.2认知程度评估:采用百分制量表对患者服药、饮食、积极锻炼等方面依从性评价,分为高(分值:90-100分)、中(分值:70-90分)、低(分值:70分以下)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生活质量属计量资料范畴,用t进行检验、平方差[()]进行表示,认知程度属计数资料范畴,以卡方()进行检验、百分数(%)进行表示,80例患者数据资料借助SPSS22.0分析,检验结果以P值区间(P<0.05有差异;P>0.05无差异)表示。
2.结果
2.1生活质量
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80例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分
3.讨论
冠心病为临床高发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高血糖、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均为该疾病诱因,基于该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故需在治疗同时配合进行行为、认知干预,在提高其治疗信心同时,改善整体治疗效果。
行为认知干预从心理状态评估、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环节进行,根据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制定合理、有效护理方案,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提高其对该疾病、临床操作认知程度,使其治疗依从性得以提升[5]。健康教育的实施通过冠心病发病原理、治疗方法、预后内容的讲解,使患者了解到疾病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事项,配合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因心理压力、经济压力产生的不良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影响病情控制效果。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的实施,根据患者饮食、运动喜好,制定合理饮食、运动方案,通过确保机体营养需求,增强机体免疫性,加速机体各功能恢复效率[6]。研究结果实验组心理、生理、躯体、社会、情感5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认知程度为97.50%较对照组高,故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价值得以证实。
综合上述,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显著,对改善患者认知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慧.认知行为干预与预防性护理结合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5):1192-1193.
[2]朱怡柯,赵楠,张洁.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19,62(02):245-246.
[3]宋爱青.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7):168.
[4]郑其智.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前焦虑与心肌缺血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08):106-107.
[5]王春飞.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预防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03):462-464.
[6]徐亚莉,张卫红.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09):1690-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