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标记噬菌体论文-乔媛媛,张达矜,王珊珊,熊鸣,赵晓航

荧光标记噬菌体论文-乔媛媛,张达矜,王珊珊,熊鸣,赵晓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荧光标记噬菌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荧光素,噬菌体单链抗体,免疫荧光,肿瘤细胞

荧光标记噬菌体论文文献综述

乔媛媛,张达矜,王珊珊,熊鸣,赵晓航[1](2015)在《荧光素标记噬菌体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直接荧光素标记方法制备荧光标记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并且对于肿瘤细胞的免疫学活性进行检测。方法: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和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etramethyl rhodamine isothio cyanate,TRITC)标记的单链噬菌体抗体对肿瘤细胞进行直接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观察单链抗体与肿瘤细胞及白细胞的荧光显色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证实标记荧光素FITC、TRITC的噬菌体抗体与肿瘤细胞有较好的特异性结合,主要结合在细胞膜的表面。比较荧光的强度,与白细胞结合活性有差异。结论:用荧光素标记的噬菌体单链抗体能够作为检测试剂用于细胞、组织的检测,具备应用于免疫检测分析的价值,进一步证实所筛选的抗肿瘤细胞噬菌体抗体具有较好的免疫生物学活性。(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5年02期)

秦艳红[2](2010)在《厦门港、波罗的海噬菌体—宿主系统的分离鉴定和利用荧光标记的噬菌体鉴别宿主细菌技术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和德国莱布尼兹波罗的海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中-德合作项目——“不同水环境中土着噬菌体与其宿主细菌共存系统的研究”(HB08302(1))。在厦门港、波罗的海近岸,共采集样品4个,采用传统的双层琼脂平板方法从不同生境中分离噬菌体宿主系统;分离出来的宿主菌的鉴定主要采用16S rDNA序列以及与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噬菌体的鉴定主要通过在透射电镜下的形态和DNA限制区域分析来进行;测定各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并初步开发研究“利用荧光标记的噬菌体鉴别宿主细菌的方法”,以及实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探讨噬菌体-宿主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寻求细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共分离得到9个噬菌体-宿主系统;2.经鉴定,所得的9株宿主菌分属γ-变形杆菌(γ-Proteobacteria)和肠杆菌(Enterobacteria);3.9株噬菌体分属于Bradley group B1和Al:或长尾病毒科(Siphoviridae)和肌病毒科(Myoviridae)两个科,均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tales)。结合噬菌斑形态特征和噬菌体DNA的限制性酶切分析,初步判定为不同的种。4.通过对噬菌体生物学特性研究,最终选取PHS:φ2YDI16-2YDI16和φV2X2-V2X2进行“利用标记的噬菌体鉴别其宿主”的实验。通过对实验表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经SYBR Gold标记的FLPs的确能从细菌混合菌群中特异性的鉴别出宿主菌。(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期刊2010-06-01)

姜琴[3](2009)在《荧光标记噬菌体技术检测食源性肠道病原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是主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在每年的食物中毒报告中占80%以上,常引发败血症、胃肠炎以及其它局部组织炎症,甚至出现水肿、痢疾性腹泻和神经症状,给人民健康和国家的经济带来极大危害和损失。目前其检测主要以传统的分离培养、生化检测和分子生物学为主,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已不能满足实际检测的需要。荧光标记噬菌体技术是根据噬菌体特异性侵染宿主菌的原理,结合荧光染料技术、光学显微镜技术放大信号,提高灵敏度和缩短检测时间,以实现病原菌的快速、直观、准确的检测。检测周期短,能区分死活细菌,准确性好,选择不同标记的配套噬菌体可实现两种以上病原菌同步检测的目的,为同步检测食品中的叁种病原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本文建立了用单一的荧光标记沙门氏菌属噬菌体检测食源性沙门氏菌的方法,以及双重荧光标记属种配套噬菌体同步检测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及0157:H7、福氏和痢疾志贺氏菌的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华东地区海产品中这几种细菌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试验Ⅰ从单一的噬菌体标记技术入手,测定荧光标记噬菌体的特异性、敏感性,建立了基于SYBR gold染料标记的O-I噬菌体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属细菌的方法。通过用标记噬菌体对五种肠杆菌科细菌进行侵染,结果表明O-I噬菌体的属特异性很高,SYBR gold染料标记不会影响其特性;检测敏感度为8.5CFU.100μL-1。实际样品检测与生化鉴定的符合率达91.7%。整个检测周期可于8h内完成。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检测海产品中的沙门氏菌。试验Ⅱ志贺氏菌属噬菌体Sh用SYBR gold荧光标记,福氏和痢疾志贺氏菌的种特异性噬菌体D2和2用DAPI标记,检测其敏感性后对同一菌液分别用标记的Sh和D2、Sh和2侵染,不同波长镜检,实现志贺氏菌属细菌检测的同时得知福氏和痢疾志贺氏菌的阴阳性。建立了双重荧光染料标记的噬菌体检测同一病原菌的方法,该方法对志贺氏菌菌液的检测敏感度为8.0 CFU.100μL-1,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与生化鉴定的符合率达95.7%,福氏和痢疾志贺氏菌与生化鉴定结果符合率达均为100%。该方法可用于志贺氏菌的快速检测。试验Ⅲ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的属噬菌体O-I、E4和Sh用SYBR gold荧光标记,0157:H7、福氏和痢疾志贺氏菌的种特异性噬菌体LG1、D2和2用DAPI核酸染料标记,所有噬菌体配套使用,摸索反应裂解模式,实现叁种细菌的同步快速检测,同时得知0157:H7、福氏和痢疾志贺氏菌的阴阳性。试验中各标记噬菌体的检测敏感度均低于为10 CFU.100μL-1。实际样品检测与生化鉴定结果相当,0157:H7、福氏和痢疾志贺氏菌与生化鉴定结果符合率达均为100%。建立的方法可用于食源性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的同步、快速而准确的检测,并得知部分细菌的阴阳性。试验Ⅳ对华东地区海产品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6.6%,大肠杆菌检出率为9.6%,志贺氏菌检出率为9%,其中0157:H7、福氏志贺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分别占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的52.1%、29.7%和35.1%。结果显示华东地区海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的污染,如果加工不当或饮食习惯不卫生,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05-01)

蒋鲁岩,姜琴,黄克和,张常印,唐泰山[4](2009)在《用荧光标记O-I噬菌体快速检测食品源沙门氏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O-I噬菌体几乎可裂解沙门氏菌属细菌的特性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方法。【方法】用核酸荧光染料SYBRR○gold染料标记O-I噬菌体侵染100株试验菌及120份食品样品菌,荧光显微镜鉴定沙门氏菌;并测灵敏度。【结果】100株试验菌中40株沙门氏菌可见杆状荧光,而10株变形杆菌、20株志贺氏菌、20株大肠杆菌和10株葡萄球菌均无荧光;沙门氏菌检测灵敏度达10 CFU/100μL;120份食品样品中沙门氏菌的O-I噬菌体检测与生化鉴定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9.17 %和10 %,符合率为91.7 %。【结论】试验表明用荧光标记的O-I噬菌体可以快速、直观、准确、大量地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李姣,王爱萍,张红,张改平,王选年[5](2008)在《利用荧光标记的T7噬菌体研究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衣壳蛋白VP2展示到T7噬菌体表面,以FITC标记纯化的重组噬菌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标记噬菌体与病毒受体细胞——法氏囊B细胞的相互作用。结果展示有IBDVVP2蛋白的噬菌体经FITC标记后仍然具有与受体细胞结合的特性,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流式数据显示其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阴性对照,且IBDV疫苗株TAD可明显阻断其结合。由此得出结论,FITC标记与噬菌体展示技术相结合,可进行配体/受体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08年08期)

李姣,王爱萍,张红,张改平,王选年[6](2008)在《荧光标记的T7噬菌体在噬菌体展示技术中研究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法氏囊病毒(IBDV)衣壳蛋白VP2展示到T7噬菌体表面,重组噬菌体用PEG沉淀法纯化后用FITC标记,并用此标记的噬菌体与病毒受体细咆法氏囊B细胞结合,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展示有IBDV VP2蛋白的噬菌体经FITC标记后仍然具有与受体细胞结合的特性,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说明将FITC标记与噬菌体展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使荧光标记的噬菌体作为体外呈像的显像剂,使该技术在配体/受体研究方面有更广泛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04-01)

张恒[7](2007)在《多元核—壳型荧光纳米生物标记物的制备与应用及噬菌体介导的新型免疫-PCR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围绕超高灵敏免疫诊断新技术开展研究工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以及免疫-PCR技术是现代免疫分析方法中两个极为引人注目的热点领域,特别适合于临床上极微量抗原、抗体的检测及病原微生物痕量检测等。本论文选题于这两个研究方向,并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全文主要包括叁个部分:综述了各种类型的高灵敏免疫检测技术;新型稀土鳌合剂2,9-双[N,N-双(羧甲基)氨甲基]-1,10-(菲咯啉){BBCAP}的合成及多元核-壳型荧光纳米生物标记物的制备;天然噬菌体介导的免疫-PCR模型的建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各种类型的高灵敏免疫检测技术,并简要介绍高灵敏检测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第二章主要为稀土螯合剂BBCAP的合成及多元核壳型荧光纳米标记物的制备、表征及应用。首先合成了一种新型稀土螯合剂BBCAP,该螯合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即可与铕(Eu)、铽(Tb)等稀土金属离子形成强荧光络合物,不需要加入增强液,且与稀土离子所形成的络合物荧光强度十分稳定。将纳米荧光材料制备技术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相结合,建立了以荧光纳米颗粒为生物标记物的高灵敏度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稀土螯合剂BBCAP与3-氨丙基叁甲氧基硅烷(APTMS)室温搅拌下反应2 h,合成功能化APTMS-BBCAP复合体,可以与Eu(III)、Tb(III)进行螯合,形成了APTMS-BBCAP-Eu(III)/Tb(III)前躯体。将前躯体加入到油包水型(W/O)微乳液体系,通过优化乳液中各组分的配比和氨水的量来控制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四乙氧基硅烷的水合化、聚合速度,得到了直径在35-55 nm之间的硅胶包裹稀土络合物荧光纳米颗粒,该荧光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光谱性质与前驱体基本相同,但其抗光漂白能力要高于前驱体,更远高于有机荧光染料。控制Tb(III)及Eu(III)二者之间的比例,制备出一系列多元核-壳型荧光纳米颗粒,配合紫外灯及合适的滤光片可以分辨出从绿光到红光间一系列的颜色差异。多元型核-壳荧光纳米颗粒能够方便地引入氨基、巯基、环氧基活性基团等,经过表面修饰后的荧光纳米颗粒,可以与抗体、抗原、寡核糖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交联。这种多元核-壳型荧光纳米作为生物标记物在免疫分析,细胞成像及DNA杂化等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我们选取了其中一种Tb(III)纳米颗粒,采用“叁明治”夹心法对人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进行了检测,以空白的3倍相对偏差除以工作曲线的斜率得出本体系检测限为35 pg/ml(3σ/s)。免疫分析应用结果表明核-壳型荧光纳米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用于时间分辨荧光生物分析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第叁章描述了新型免疫PCR体系的建立及评价。选取具有天然纳米结构的双链DNA噬菌体T7,通过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ulfo-SMCC活化,使其形成具有巯基反应活性的T7噬菌体。抗HBsAg抗体可经Traut’s Reagent引进巯基,形成巯基化抗体。二者交联,经超滤纯化,得到了T7噬菌体表面带有抗体分子的T7-Antibody复合物。以此作为检测探针,初步建立了一种超灵敏的免疫-PCR体系。通过采用1%戊二醛处理聚丙烯PCR管,使得免疫反应和PCR反应能在同一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HBsAg在1000 ng/ml-0.01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8),检测限达到0.1 pg/ml。实验检测了29份阳性血清和45份阴性血清,其结果与ELISA结果吻合。结果证实了该噬菌体介导的免疫PCR检测具有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7-06-11)

李鸿梅,刘含智,张皓,朱贵宾,王丽萍[8](2004)在《量子点荧光标记在重组噬菌体表面展示肽与胰岛素受体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Luminescent quantum dots(QDs) ar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organic dyes for fluorescence-based applications. Filamentous phage was labeled with QDs and its infective capability is observed after label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labeling phage can still infect E.coli K91 normally. We have also developed the procedures for using QDs to label CHO-IR cells and Mouse Kidney tissue slice. The tissue slice remained stably labeled for over 10 d and the cells remained stably labeled even for over 5 months.(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荧光标记噬菌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和德国莱布尼兹波罗的海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中-德合作项目——“不同水环境中土着噬菌体与其宿主细菌共存系统的研究”(HB08302(1))。在厦门港、波罗的海近岸,共采集样品4个,采用传统的双层琼脂平板方法从不同生境中分离噬菌体宿主系统;分离出来的宿主菌的鉴定主要采用16S rDNA序列以及与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噬菌体的鉴定主要通过在透射电镜下的形态和DNA限制区域分析来进行;测定各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并初步开发研究“利用荧光标记的噬菌体鉴别宿主细菌的方法”,以及实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探讨噬菌体-宿主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寻求细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共分离得到9个噬菌体-宿主系统;2.经鉴定,所得的9株宿主菌分属γ-变形杆菌(γ-Proteobacteria)和肠杆菌(Enterobacteria);3.9株噬菌体分属于Bradley group B1和Al:或长尾病毒科(Siphoviridae)和肌病毒科(Myoviridae)两个科,均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tales)。结合噬菌斑形态特征和噬菌体DNA的限制性酶切分析,初步判定为不同的种。4.通过对噬菌体生物学特性研究,最终选取PHS:φ2YDI16-2YDI16和φV2X2-V2X2进行“利用标记的噬菌体鉴别其宿主”的实验。通过对实验表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经SYBR Gold标记的FLPs的确能从细菌混合菌群中特异性的鉴别出宿主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荧光标记噬菌体论文参考文献

[1].乔媛媛,张达矜,王珊珊,熊鸣,赵晓航.荧光素标记噬菌体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5

[2].秦艳红.厦门港、波罗的海噬菌体—宿主系统的分离鉴定和利用荧光标记的噬菌体鉴别宿主细菌技术的初步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2010

[3].姜琴.荧光标记噬菌体技术检测食源性肠道病原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9

[4].蒋鲁岩,姜琴,黄克和,张常印,唐泰山.用荧光标记O-I噬菌体快速检测食品源沙门氏菌[J].微生物学报.2009

[5].李姣,王爱萍,张红,张改平,王选年.利用荧光标记的T7噬菌体研究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8

[6].李姣,王爱萍,张红,张改平,王选年.荧光标记的T7噬菌体在噬菌体展示技术中研究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应用[C].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7].张恒.多元核—壳型荧光纳米生物标记物的制备与应用及噬菌体介导的新型免疫-PCR体系的建立[D].厦门大学.2007

[8].李鸿梅,刘含智,张皓,朱贵宾,王丽萍.量子点荧光标记在重组噬菌体表面展示肽与胰岛素受体相互作用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

标签:;  ;  ;  ;  

荧光标记噬菌体论文-乔媛媛,张达矜,王珊珊,熊鸣,赵晓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