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唐、清盛世皇帝治国方略的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娟[1](2019)在《京都洛阳与东汉文学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洛阳作为东汉的京都,是东汉文人交游、仕宦以及进行文学创作的中心,对文人及其文学创作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洛阳地处中原地区,它的自然、人文等环境与南方和北方均有所不同,呈现出较为独特的面貌。本文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着手,立足于东汉文人的作品及相关史料,运用文史互证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京都洛阳与东汉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一部分从整体上考察京都洛阳与东汉文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探讨洛阳的京都史、东汉初期的论都之争以及东汉京都洛阳的特征,分析作为东汉京都的洛阳所具有的特征;其次对东汉京都洛阳的文人构成以及文人集团进行统计,论述京都洛阳是东汉文人流动的中心;最后对先秦至东汉京都文学书写方式的嬗变作一梳理,探讨东汉文人作品中的京都洛阳形象,从中亦可窥见东汉京都洛阳的文学书写对唐宋洛阳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探究京都洛阳的自然环境、人文建筑对东汉文人的生活、心态的调和作用,论述洛阳山水给东汉文人带来的愉悦生活以及洛阳园林对东汉文人生活的调和。文人既可欣赏皇家园林的气度以及礼制建筑的巍峨,又可以山水、园林为依托感受自然之美、逃避官场生活,东汉文人的创作与生活都与京都洛阳有着密切关系。第三部分选取京都赋、汉乐府、文人五言诗等与京都洛阳密切相关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力图分析京都洛阳与东汉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说明京都洛阳地域影响下东汉文学的特色。
纪翔[2](2017)在《十九世纪末的忧思 ——论《盛世危言》中政治观念的变革》文中研究指明《盛世危言》是近代着名思想家、商业活动家、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郑观应的主要着作,该书针对十九世纪末的晚清时事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方法,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方面内容,成为戊戌变法前后对时局影响最大的政论性书籍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盛世危言》被作为研究郑观应的主要材料,其中部分能够代表早期维新思想普遍特点的材料被格外重视,而其完整的文本结构中所体现的独特之处未得到相应的发掘,过分重视“中体西用”等概念在解释人物思想中的纲领性作用,为深入思想家着作语境形成障碍。本论文对大历史背景与《盛世危言》的成书过程进行了概要描述,作为进入其思想核心的铺垫。本论文以《盛世危言》中的政治观念变革为中心,讨论了郑观应关于道器之辨的哲学思考、关于君民政体何去何从的政治远虑与关于商人地位问题的忧思。在道器之辨上,郑观应将道进行“罗括而包举”的普罗大道与“形而上者”的本原之道两种阐释,拓展了道器之间的概念张力,打开了“器可变,道不可变”的表面语义对深入变革思想的限制,从而形成“法可变,道不可变”的新讲法,在旧有哲学基础上为进一步政治变革开阔了理论可能。在政体与君民关系上,郑观应深入而较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议院制在中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为清政府设计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解决现实问题的议院方案,同时分析批判了中国的君权集中制,指出君民共主的立宪制道路,利用中国旧有的典籍基础宣扬了民权的合理性,脱离了道德性的民本思想。在事关国体的商人地位问题上,郑观应在“士农工商”的语境中提出了“视商如士”的口号,认为当时的新型商人群体不同于以往时代的营利小商,而是社会命脉的操控者、世界环境内的主导力量,新型商业是一切行业之首,要求清政府给予商人足以与士大夫分庭抗礼的地位,以之为强国、富国之本。本论文在各章的论述中涉及了《盛世危言》内容的局限性。郑观应的思想具有新兴资产阶级的活力,对富强的渴望与关于中国前途的忧虑构成了《盛世危言》愤而求进的气质,而他也接续了中国商人的依附性,在书中处处表现了思想的不彻底性,不愿抛弃“器可变,道不可变”的理论旧壳,限制了他的实践步伐,对君权的最终决定力的肯定,使得议会制的希望成为泡影,而“视商如士”的口号下处处对商人独立性的模糊表达,也终而未能发挥强劲的斗争力。本论文讨论了《盛世危言》的现实价值,认为其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作为实业参考的价值和鼓动爱国热情的价值都依然大有光彩。
杨晴[3](2016)在《唐宋封禅文学研究》文中认为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泰山的大典。这一礼仪活动,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影响朝廷内外、举国上下,凝聚着一个时代皇权政治的精神。一定意义上,担负着构建天人宇宙秩序以及整个思想文化观念的“神圣使命”。中国历史上举行封禅的帝王屈指可数,却均为一个王朝或缔造创建或发展上升时期举足轻重的君主,如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换言之,能举行封禅的帝王与时代,一定在这一王朝的发展过程中乃至古代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从“封禅”这一礼仪活动切入,具有管窥一个时代社会精神、思想文化的意义,而将围绕“封禅”所产生的诗词文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客观分析仪式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丰富内蕴,公允评价一代帝王、一个时代为“凝聚精神”所作的努力,无疑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被史家公认的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李唐和华夏文化“造极”时代的赵宋,均举行了封禅大礼。伴随着封禅活动过程,产生了诸多“文学作品”,本文运用“大文学”的概念,并借鉴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为指导。探讨唐宋封禅文学的“生产”与“消费”以及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影响。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简要回顾唐前封禅活动与封禅文学状况。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均举行封禅,虽然三者举行封禅的背景、过程不同,但都具有强化政权与神权的意义,也反映出儒家参与构建天人秩序与思想观念的动态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封禅之议更使封禅“与民怀德”之思想深入人心。“表权舆,序皇王,炳元符,镜鸿业”是唐前封禅文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确立了后世封禅文学的格局,与此同时,刘勰《文心雕龙》则辟专篇对封禅文学进行观照,不仅勾勒出封禅文学“史”的脉络,还提出了具体的创作方法和指导原则。第二章着重阐述唐代封禅与文学“生产”。早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朝野上下就对封禅展开了热烈讨论,唐高宗与唐玄宗相继封禅泰山。封禅前后各体封禅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表诏类作品以讨论封禅与封禅仪制为主;乐章玉策类作品与祝词相类,内容为邀福于神;铭颂类作品内容则以歌功颂德为主,唐代封禅文学作品总体上呈现了大唐士人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唐代封禅文学“生产”不是文人士大夫率意而为,而是制度使然,献书与制举是促使唐代封禅文学各种文体繁盛的重要因素。与“生产”相对应,表诏类封禅文学作品的“消费”使“有德之君才能封禅”的思想得以深入民心,乐章、玉册文仪式诗文作品的“消费”则使封禅“祈福于天”的意义得以彰显,而人们对颂、铭类作品的“消费”则使封禅礼乐意义得到传播。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封禅文学的“消费”也影响了唐代颂美类作品的体式。第三章重点讨论宋代封禅文学“生产”。宋代宋真宗在“澶渊之盟”后封禅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而且在封禅前导演“天书事件”,这揭开了真宗神道设教之序幕。真宗封禅文学作品内容与唐代封禅文学作品一致,但风格迥异,真宗封禅乐章形式上四言一句,且内容“率由旧章”,是宋初复古思潮之反映。颂铭类作品如“三颂”(王旦《封祀坛颂》、王钦若《社首坛颂》、陈尧叟《朝觐坛颂》),体现出宋代文化之收敛内省特征。宋代封禅文学“生产”亦有制度保证,对参与封禅文学“生产”的重臣加官进爵和设置制举科目选拨人才。随着宋代世俗阶层的不断崛起,封禅文学“消费者”群体出现了分化,士大夫阶层对封禅文学的“消费”增进了他们对封禅经典意义的理解,而世俗阶层的“消费”则促使民间泰山信仰的勃兴。人们对封禅文学的“消费”不仅影响了颂美文学的发展,还促使当时思想界反封禅意识的觉醒。第四章主要通过唐、宋封禅文学所体现的“唐音”与“宋调”差异,揭示其形成原因。唐代疆域广大,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广泛,所以唐代封禅文学表现为雄浑壮丽的“唐音”;宋代积贫积弱,统治者采取“重文抑武”的政策,士人大多追求生活情趣,因此,宋代封禅文学呈现出理性幽淡的“宋调”。作为仪式文学的封禅文学具有文学价值,同时它反映了封禅礼仪,传播了传统礼乐文化,也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但我们应当客观地评价封禅文学,唐、宋封禅文学是封建时代台阁文人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作,内容单一,风格单调,所以,对待唐、宋封禅文学既不能过分贬低,更不能过分拔高。
修文强[4](2016)在《清代东北竹枝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竹枝词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体裁,虽来源于唐代地区民歌,但经过历代文人的不断丰富发展,至清代逐渐发展成别具一格,以吟咏地方风俗、物产为主要特征的诗歌体裁。作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诗歌体式,清代东北竹枝词并未得到应有重视,在竹枝词出现背景、作者、文集版本、创作理论和内容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对于记述地方风土人情方面所具有重要文献参考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据此,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清代东北竹枝词出现背景。首先,分析清代竹枝词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诗人的相互唱和之中逐渐被广大文人所接受;其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理性精神成就很多学者型诗人,这些诗人重视考据学问,直接影响清代竹枝词形成朴实无华、注重考究纪实的诗歌风格;最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诗歌流派为竹枝词发展提供空间。第二部分根据相关资料对清代东北竹枝词作者生平进行考证,对竹枝词所在文集的版本笺疏,最后根据作者生平事迹研究竹枝词的发展规律。第三部分研究清代东北竹枝词内容。首先,分析清代东北竹枝词创作理论的构建;其次,论述东北竹枝词出现的“方志化”倾向;最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在附录中对目前资料所能查找的清代东北竹枝词从景物气候、生活习俗、四时节令、文教军事、历史人物、城市古迹职官、婚丧宗教、地理物产八个方面进行列表整理,方便读者查阅,同时运用校勘学相关知识纠正文本中一些错误。
陈凤英[5](2015)在《唐甄心学语境下的经世之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甄(1630—1704)是明清之际注重经世致用的儒者。他在心学的语境下架构了事功学说,沿着孟子和王阳明的心学之路,彰显了经世面向在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中所具有的终极意义,抒发了作为一个儒者的家国天下的担当和对现实人生的关切,对明末以降的政局和阳明后学的流衍以及整个儒学的演变作出了批判性的反省与回应,成为这一时期经世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生平学行与研究缘起;二、“道”之重构;三、道之经世大用;四、经世愿景。一、生平学行与研究缘起。本章从儒家的经世传统说起,然后梳理了唐甄所处时代对他思想形成的影响,其次从心学和事功之学两个方面揭示了唐甄思想的学术渊源,最后一部分着力总结了唐甄思想的研究现状并以此引出本文的研究缘起。二、“道”之重构。本章首先探讨了“道”之重构的背景。程朱理学的道论与明朝道统政统间的张力是唐甄道论反思所面对的基本问题。他揭示了程朱理学经世面向的缺失,认为明朝道统与君统之间存在严重的张力,这种张力最终导致了德治的异化,需要对明亡负有责任。在反思的基础上,唐甄重构起了他心目中的“道”,此“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道为全体大用;二、道在人心;三、求道在自得。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解决了“道”是什么、在何处以及如何求道的问题。三、道之经世大用。文章指出,在道之经世大用的问题上,唐甄认为这一大用主要表现在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天下平治两个方面。就理想人格培养方面,他提出了“治心成人”的观点,探讨了如何培养圣贤人格的问题。治心成人的工夫包括三个部分:正心诚意、敬修、充才。治心成人所要达到的理想人格不仅要求内圣成德还要求外王事功的建树。本章的随后几个部分讨论了道在现实政治上的“用”。政道从政权的角度来说明君王培养上的道之用。治道指的是治理国家之道,包括因时而变的治道、治权机构的设置、德治、礼治几个方面。治法指官僚制度和技术,要求在施政策略中讲求实效性,文章选取了鳏寡孤独救助之道和慈善之道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唐甄论述道之用重视“功”,这是他经世之学的明显特征和最终归宿。四、经世的理想之境。文章指出,通过对内圣外王之道的阐发以及与事功思想的结合,唐甄论述了他对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模式的界定。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模式都有着心性和事功的双重标准,这双重标准彰显了内圣成德与外王事功双向坚固与贯通的价值期许,尤其凸显了事功面向对于社会人生的压倒性重大意义。唐甄心学与事功思想的结合,既从心学开出了外王,也使外王有内在的德性所本,所以其思想在明清之际的经世之学中独树一帜。
曹红军,潘大春[6](2012)在《出版视角下的清代盛世文化政策——以经、史类中央机构出版物为考察对象》文中研究指明清代盛世时期中央机构出版物是考察其文化政策与统治方略的独特视角,正经正史的刊印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构成了"康乾盛世"的思想文化基石,也是统治者政治意图与文化政策最为集中的体现,直接影响了清代的学术发展。
董兵[7](2012)在《历史原则与艺术原则的碰撞 ——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奸人形象的衍变》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大致是连续的,在社会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我国电视剧取材历史故事进行加工创作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在此种艺术类型中占有很大比重。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如何准确把握历史原则与艺术原则的尺度问题日渐成为影视剧创作者及消费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总体而言,我国历史题材剧沿着对历史的迷信→消解→戏说→直至游戏化之轨迹发展着,一些标志性历史人物的影视艺术形象塑造发生了令人寻味的衍变。本文以历史剧中“奸人”影视形象为切入点,以国内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奸人”形象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时期的“奸人”艺术形象进行横向对比,着重分析研究形成此种艺术形象衍变的社会文化动因。由此认识影响影视艺术生产深层次的规律性东西,得出对历史剧生产有实际意义的结论。在第一章中,作者对“奸人”形象之历史原则与艺术原则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界定,阐释。指出在艺术的审美实践中渗透着人们对历史的判断与解读,表达着特定时代的人们对待历史的态度,历史原则与艺术原则的形成首先要满足审美原则。主要从“奸人”形象的艺术身份及历史认知、由审美传统到历史真实的确立等方面进行论述、历史原则与艺术原则成为历史剧创作中之关键问题的原因也进行了阐释。最后论述了该理论问题在国内的研讨情况。对“奸人”艺术形象塑造之“奸雄”阶段的考察是第二章的内容,首先对研究对象的范畴—国内电视历史剧的概念问题进行详细阐释、界定。从“奸雄”影像模式的塑造切入,通过与文学作品,戏曲等艺术创作中相关形象的对比考察,描述出“奸雄”形象衍变的轨迹。由此深入探讨形成此种影视艺术形象的社会文化原因,挖掘艺术形象的社会文化意义。在第三章中,作者首先考察了“枭雄”影像塑造模式的文化动因,对“枭雄”艺术形象衍变的必然性形成文化意义上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对电视历史剧中“枭雄”影像进行较为细致的横向对比考察,具体分为“枭雄”的类型,“枭雄”的衍变轨迹等方面。最后从创作者,影视文化消费大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详细论述此种影像模式衍变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文化含义,其中,从心理学而言,此种衍变产生的电视剧心理疗慰功能的理论认识是指导以后电视历史剧生产创作之有实践意义的结论。
吕云飞[8](2012)在《论清道光帝崇俭政策对御瓷艺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崇俭政策是清道光帝治国的核心理念,对道光朝御瓷艺术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在道光帝崇俭政策影响下,道光朝御瓷艺术风格形成了明显与前代不同的变化。
高远[9](2010)在《清代《宋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谓的“清代《宋史》学”,是指清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二百六十余年间,清代学人从历史编纂文本《宋史》出发,在清代学术大势的观照下,对其改修补撰、纠谬考证以及对史书本身、史书记载史事发表评论的学问。以此内涵为界定,本课题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清代学人改修与补撰《宋史》的一系列史学活动和成果;其二,清代学人考证《宋史》之成就;其三,清代学人研究《宋史》过程中的史评思想与史论思想。而清代的《宋史》研究之所以能够成“学”,是因为在当时学界出现了数量较多、影响广泛的专门着述,这种研究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治学方式,并且具备一定程度的专门学术理念。在此观念的阐释下,清代《宋史》学必须扩延到两个方面:史料的充分挖掘与清代的学术演变对《宋史》研究的影响。故而本课题研究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清代学术笔记研究《宋史》之成绩;‘其二,清代《宋史》研究与学术思想史之关联。以上五个子目共同构成了“清代《宋史》学”丰富的文化内涵。“清代《宋史》学”概念的提出,其目的就是将其从一个学术探讨转化为社会公共认知,进而加深学术界对清代研究《宋史》概况的认识。以“清代《宋史》学”为研究对象,旨在廓清它的总体概况,梳理它的发展脉络,总结其中的史料学、编撰学成就,挖掘其中蕴含的史学思想,明确清代《宋史》学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为历史文献学及史学史研究提供新的借鉴。基于此,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清代的《宋史》学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地探讨。全文共有八个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绪论。结合清人的“史学”概念,重点论述“清人《宋史》学”内涵界定,这是本文的立论基点。通过对学术前史的回顾,说明今人对清代《宋史》学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故而本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不但可以考析明清两代学人研究《宋史》的不同视角,也可以为21世纪的《宋史》校勘及宋史研究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与理论启示。第一章:清代《宋史》学概论。重点论述清代《宋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学术因缘以及清代《宋史》学的发展轨迹。清代《宋史》学的产生,明清之际的社会鼎革为其提供了历史条件;满汉矛盾的复杂寄托了清初学人研究《宋史》“明亡追究”的潜隐动机。随着时代主题与学风的演变,清代《宋史》学在清初《宋史》学的内在逻辑上继续发展并嬗变,呈现出了不同时段的发展特色。第二章:清代学者改修‘宋史》研究。有清一代,诸多学人以《宋史》文本为基础,对其进行改修与补撰。清初,以顾炎武、黄宗羲、朱彝尊为代表的学人纷纷要求改修《宋史》;这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历史情境的偶合,“论宋”实为“论明”的故国之思。清代中期,学风渐趋敦实,以钱大昕、邵晋涵、陈黄中为代表的学者为重修《宋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惜他们均未有完整的成果留世。清朝末期,学者转而从事专攻某一方面,陆心源撰成了《宋史翼》40卷,共收录944人的传记,其中附传64人,正传880人。作为一种学术活动,清代学者自清初迄清末不断地提出改修《宋史》,从而凝聚成了一种特殊的史学现象。研究清代学者对《宋史》的改修极有意义,不但可以考察清代学人对史学的不懈追求,而且能窥观学术思想演变,进而探讨当时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发展。第三章:乾嘉史家校勘《宋史》研究。乾嘉时期的学者应用朴学方法治史,形成了清代成就辉煌的历史考证学,乾嘉时代的《宋史》考证即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本章主要探讨钱大昕、赵翼、王鸣盛、邵晋涵考证《宋史》的成果,如文字校勘、史实纠谬、训诂名物典制、辑补史事省漏等;同时分析乾嘉三大考据家校勘《宋史》的不同特色。乾嘉史家考证《宋史》,其范围之广,学术水平之高,集中体现了乾嘉考据史学乃至清代朴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尤其是在长期的治学实践中,乾嘉史家形成了一套严谨的讲究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传统历史考证学向近代历史考证学转变奠定了基础。第四章:清代官方校勘《宋史)研究。清代官方借刊刻殿本《二十四史》及编纂《四库全书》之机,对中国古代史籍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本章主要探讨清代官方校勘《宋史》的成绩,并对代表性成果殿本《(宋史>考证》、《钦定四库全书考证·<宋史)》首次予以综论,以此个案研究为起点,可以探索清代敕修书籍在历史文献学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历史影响,从而有利于加深对清代内府敕修书籍的全面认识。第五章:清代学术笔记考证《宋史》研究。本文提出,清代学术笔记分散探讨《宋史》的成绩不可忽视。为了拓展清代《宋史》学的史料范围,笔者翻阅了多部清人学术笔记,从中发现诸多关涉《宋史》的史料。今特予以检出,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其在清代《宋史》学研究中的史料价值。本章的撰写主要考察清代学术笔记中考证《宋史》的相关成果,而清代学术笔记点评《宋史》的成就主要分散于第六章论述。清代学术笔记中反映出来的《宋史》考证成果非常丰富,对《宋史》的本纪、列传、志等都有考证,而其研究重点多是对《宋史》语言文字的考订与疏释。通过研究表明,清代学术笔记对《宋史》的考证与评论,是“清代《宋史》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应对此多方面、多角度地予以总结,从而开启笔记体着作研究的新气象。第六章:清代有关《宋史》的史评与史论。清代学人在研究《宋史》的过程中,对《宋史》文本本身、史书记载史事与人物发表了一系列的评论,我们把前者称之为“史评”,把后者称之为“史论”。本章的论述侧重于四个方面:其一,从历史编纂学角度出发,探讨清代学人对《宋史》编纂体例、史料采撰、史文表述等的论述;其二,从学术思想角度出发,探讨《宋史·道学传》在清代的论争与影响;其三,以王夫之《宋论》为中心,探讨王夫之在《宋论》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所要寄托的深深隐思;其四,总结了清代学人关于《宋史》的史论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清代史学具有丰富的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论仅为历史考证之学,清代有关《宋史》的史评与史论,就是清代史学在理论上取得成就的重要表现。只有同时承认考据和理论是清代《宋史》学中的两大主要发展趋势,才能认清清代《宋史》学的发展全貌。余论:清代《宋史》学的总体评价。清代《宋史》学的主要特点有三:其一时代变迁、政治导向与学术风气影响了清代学人的《宋史》改修;其二,“以考据入史学”是清代《宋史》学的一条主线和主要研究方法;其三,汉、宋学术与清代《宋史》学有很大关联。清代《宋史》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并对其后学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珍视与总结,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陈洁平[10](2010)在《试论新课程下历史学科课堂内的研究性学习》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推进和深化,许多中学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同程度的实践了研究性学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极撰写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案例,但是取得研究成效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一些城市、城镇地区,对于广大农村的中学来说,由于地理位置、教学观念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甚是缓慢。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主要着眼于对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案例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性学习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的结果,它对中学新课程改革和历史教学实践指导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对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案例研究,主要从六个方面:传统教学基础上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以人物扮演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以小组讨论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以材料教学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以问题教学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和以辩论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分别从学习核心的确立,开展的过程、方式、方法及其结果,以及在这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第三部分主要是论述了在研究性学习中应注意的几种倾向。
二、关于唐、清盛世皇帝治国方略的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唐、清盛世皇帝治国方略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京都洛阳与东汉文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京都文学题材概念的界定 |
二、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东汉京都洛阳研究 |
二、京都与文学关系研究 |
三、东汉京都洛阳与文学关系的研究 |
第一章 京都洛阳与东汉文人 |
第一节 东汉洛阳京都地位的确立及其特征 |
一、东汉前洛阳的京都史 |
二、东汉时期的论都之争 |
三、东汉京都洛阳的特征 |
第二节 东汉京都洛阳的文人及文人集团 |
一、京都洛阳文人构成 |
二、东汉京都洛阳的文人集团 |
第三节 东汉文人作品中的京都洛阳书写 |
一、先秦至东汉京都文学书写方式的嬗变 |
二、班固、张衡等东汉文人笔下的京都洛阳形象 |
第二章 洛阳山水、园林、建筑与京都文人生活 |
第一节 山水徜徉:东汉文人的游乐生活 |
一、洛阳山水:文人的徜徉之所 |
二、洛阳山水:文人的吟咏之材 |
三、隐与仕的结合:寻求心灵的栖息之所 |
第二节 园林别业:洛阳文人的娱乐生活 |
一、东汉洛阳园林概况 |
二、洛阳园林与文人的自然旨趣 |
三、隐逸思想与士人园林的结合 |
第三节 宫殿建筑:洛阳文人的日常生活 |
一、东汉洛阳建筑概况 |
二、宫殿建筑进入文人的创作视野 |
三、宫殿建筑与文人的政治倾向 |
第三章 京都洛阳与东汉文学创作 |
第一节 京都洛阳与京都赋 |
一、京都赋为京都生活之写真 |
二、京都赋的创作深受洛阳崇礼风尚之影响 |
三、京都赋体现了洛阳颂美的社会风尚 |
第二节 京都洛阳与汉乐府 |
一、京都洛阳社会风气对汉乐府主题演变的影响 |
二、京都洛阳的浮华气象与汉乐府的创作 |
三、京都洛阳促进了汉乐府的发展与传播 |
第三节 京都洛阳与文人五言诗 |
一、文人五言诗是京都生活之写真 |
二、文人五言诗体现了洛阳感伤的文化思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十九世纪末的忧思 ——论《盛世危言》中政治观念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引言 |
(二) 研究现状 |
1. 《盛世危言》版本研究 |
2. “道器”论的相关研究 |
3. 君民关系与议会的相关研究 |
4. 商业问题的相关研究 |
5. 相关学位论文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写作思路 |
一、三千馀年一大变局 |
(一) 十九世纪末时局简述 |
(二) 《盛世危言》成书过程 |
二、法、器可变,道不可变 |
(一) 大道岂在形器之中 |
(二) 法可变,道不可变 |
附言: 道器与体用、本末 |
三、变法莫如立君政治 |
(一) 开设议院,君民交泰 |
(二) 君民共主,权得其平 |
四、视商如士,改末为本 |
(一) 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 |
(二) 重商乃当今要务 |
五、《盛世危言》的现实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唐宋封禅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封禅文学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唐、宋封禅文学的必要性 |
四、本文所运用的理论方法 |
第一章 唐前封禅与封禅文学回顾 |
第一节 封禅礼仪与皇权强化 |
一、巡狩与祭天 |
二、秦始皇封禅活动 |
三、汉代封禅活动 |
四、秦汉封禅的政治文化意义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封禅议 |
一、朝堂之议 |
二、文人之议 |
第三节 唐前封禅文学回顾 |
一、唐前封禅文学的体裁 |
二、唐前封禅文学的内容 |
三、唐前封禅文学的影响 |
四、《文心雕龙》封禅篇分析 |
第二章 唐代封禅与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唐代封禅典礼之举行 |
一、唐太宗封禅之议 |
二、唐高宗封禅之举 |
三、唐玄宗封禅大典 |
第二节 封禅举行前之“表”“诏”“议” |
一、“表” |
二、“诏” |
三、“议” |
第三节 封禅礼仪上的“乐章”、“玉册” |
一、乐章声诗 |
二、玉牒文、玉册文 |
第四节 封禅仪式后之“颂”、“铭” |
一、张说《大唐封祀坛颂》 |
二、苏颋《封东岳朝觐颂》 |
三、唐玄宗《纪泰山铭》 |
第五节 唐代封禅文学“生产”机制 |
一、献书 |
二、制举 |
第六节 唐代封禅文学之“消费”与影响 |
一、唐代封禅文学“消费” |
二、唐代封禅文学之影响 |
第三章 宋代封禅与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宋真宗封禅典礼之举行 |
一、宋真宗“封禅” |
二、唐宋封禅时代背景与意义之比较 |
第二节 真宗封禅之“表”“诏”“乐章”“玉册” |
一、真宗封禅前之“表”“诏” |
二、封禅仪式上的乐章、玉册文、鼓吹 |
第三节 封禅仪式后之“颂”、“铭” |
一、“颂” |
二、铭 |
三、唐、宋封禅后“颂”之比较 |
第四节 宋真宗封禅文学“生产”机制 |
第五节 真宗封禅文学之“消费”与影响 |
一、真宗封禅文学“消费” |
二、真宗封禅文学之影响 |
第四章 唐、宋封禅文学的时代特征与价值 |
第一节 封禅文学的“唐音”与“宋调” |
一、唐代封禅文学的时代特征 |
二、宋代封禅文学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封禅文学“唐音”“宋调”之形成原因 |
一、封禅文学“唐音”形成原因 |
二、封禅文学“宋调”形成原因 |
第三节 唐、宋封禅文学的文化传承价值 |
一、唐、宋封禅文学的礼乐价值 |
二、唐、宋封禅文学的民俗价值 |
第四节 唐、宋封禅文学的文学价值 |
一、唐、宋封禅文学的文学价值 |
二、对唐、宋封禅文学的评价 |
结语 |
附表一:唐代封禅文学作品一览表 |
附表二:宋代封禅文学作品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清代东北竹枝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清代东北竹枝词体式 |
五、清代东北竹枝词时间划分 |
六、清代东北竹枝词内容划分 |
第一章 竹枝词在清代兴盛背景 |
一、诗歌在清代达到又一高峰 |
二、理性的学术氛围和学者型诗人出现 |
三、诗词流派异彩纷呈 |
第二章 清代东北竹枝词作者及版本研究 |
一、辽宁部分 |
二、吉林部分 |
三、黑龙江部分 |
四、籍贯与生平事迹分析 |
第三章 清代东北竹枝词内容研究 |
一、竹枝词理论体系的完善 |
二、竹枝词与地方志的合流 |
三、竹枝词风物研究 |
(一)物产 |
(二)气候 |
(三)宗教 |
(四)生活习俗 |
(五)地理 |
(六)历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清代东北竹枝词勘误 |
二、清代东北竹枝词补遗 |
三、清代东北竹枝词分类 |
(一)辽宁部分 |
(二)吉林部分 |
(三)黑龙江部分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唐甄心学语境下的经世之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生平学行与研究缘起 |
(一) 儒家的经世传统 |
(二) 生平与时代 |
(三) 思想渊源 |
(四) 文献综述 |
二、“道”之重构 |
(一) “道”之重构背景 |
(二) “道”之重构后的内容 |
三、道之经世大用 |
(一) 治心成人 |
(二) 政道 |
(三) 治道 |
(四) 治法 |
四、经世的理想之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出版视角下的清代盛世文化政策——以经、史类中央机构出版物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代中央机构出版活动概述 |
二、经书刊印———尊孔崇儒, 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官方哲学的确立 |
三、史书编印———对历代兴衰经验的吸收与希冀长治久安的图谋 |
(7)历史原则与艺术原则的碰撞 ——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奸人形象的衍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奸人”形象的历史原则与艺术原则 |
第一节 “奸人”形象的艺术身份及其历史性认知 |
第二节 “奸人”:从一种审美传统到“历史真实”的确立 |
第三节 历史原则与艺术原则问题在国内的争鸣 |
第二章 国内电视历史剧中“奸人”(奸雄)影像模式 |
第一节 国内电视历史剧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内电视历史剧中“奸人”(奸雄)体现 |
第三节 国内电视历史剧(奸雄)社会文化环境衍变 |
第三章 国内电视历史剧“奸人”(枭雄)影像模式 |
第一节 国内电视历史剧枭雄呈现的文化动因 |
第二节 国内电视历史剧中“奸人”(枭雄)体现 |
第三节 国内电视历史剧(枭雄)社会文化环境衍变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清代《宋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代《宋史》学概论 |
第一节 清代《宋史》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
一、文网下的故国之思转移为对《宋史》的情感寄托 |
二、清廷官修《明史》对私家研究《宋史》之影响 |
三、清廷政治导向对清人研究《宋史》之影响 |
第二节 清代《宋史》学的学术因缘 |
一、史学地位被重视 |
二、古籍讹误与文化事业的兴盛 |
三、实事求是的学风 |
第三节 元修《宋史》存在的问题及《宋史》版本 |
第四节 清代《宋史》学的发展轨迹 |
一、清初《宋史》学:反思与改修的勃兴 |
二、乾嘉时代的《宋史》学:校勘与理论并重 |
三、道咸以后的《宋史》学:相对沉寂与精致 |
第二章 清代学者改修《宋史》研究 |
第一节 清代学者改修《宋史》的总体概况 |
一、明代的《宋史》改修着述及清人评价 |
二、清人改修《宋史》着述概览 |
第二节 清代学者改修《宋史》的具体成就 |
一、清初学人的改修《宋史》活动 |
二、陈黄中撰写《宋史稿》考论 |
三、钱大昕有志重修《宋史》 |
四、邵晋涵改修《宋史》事业 |
五、陆心源补撰《宋史》成就 |
第三节 清人改修《宋史》活动评析 |
一、清人改修《宋史》活动的特点 |
二、清人改修《宋史》未成原因探析 |
附 清初"宋遗民录"编撰研究 |
第三章 乾嘉史家校勘《宋史》研究 |
第一节 乾嘉史家校勘《宋史》的成绩 |
三、王鸣盛《蛾术编》对《宋史》的考证 |
四、邵晋涵《南江札记》对《宋史》的考证 |
第二节 乾嘉三大考据家校勘《宋史》的特色 |
一、钱大昕辅助学科的广泛运用 |
二、赵翼经世致用思想的突显 |
三、王鸣盛版本、文字之学的利用 |
第三节 乾嘉史家校勘《宋史》方法综论 |
第四章 清代官方校勘《宋史》研究 |
第一节 武英殿本《二十四史》校刻研究 |
第三节 四库馆修书与清代《宋史》研究 |
一、四库馆臣对进呈书籍的校阅 |
三、《四库全书总目》对《宋史·艺文志》的考证 |
第四节 清高宗校评《宋史》研究 |
第五章 清代学术笔记考证《宋史》研究 |
第一节 清代学术笔记概论 |
一、笔记含义、分类特点与清代学术笔记概观 |
二、清代关涉《宋史》的学术笔记 |
第二节 清代学术笔记对《宋史》语言文字的考订 |
一、注解俚语及怪僻词语 |
二、考辨字词运用的错误 |
三、注释典制名词的涵义 |
四、校正人名与文字讹误 |
第三节 清代学术笔记对《宋史》诸体的考证 |
一、对《宋史》本纪的考证 |
二、对《宋史》列传的考证 |
三、对《宋史》诸志的考证 |
第四节 清代学术笔记考证《宋史》价值评析 |
第六章 清代有关《宋史》的史评与史论 |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视野中的清代《宋史》评论 |
一、清人对《宋史》编纂体例的论述 |
二、清人对《宋史》史料采撰的论述 |
三、清人对《宋史》史文表达的论述 |
四、清人对《宋史》史笔的论述 |
五、清人论史馆修史对纂修《宋史》之影响 |
第二节 思想视域下的《宋史·道学传》论争与影响 |
一、宋元理学与《宋史·道学传》的创立 |
二、清儒《宋史·道学传》的论争及影响 |
三、《宋史·道学传》的论争与清代学术思想格局 |
第三节 清代有关《宋史》的史论特点 |
第四节 王夫之《宋论》研究 |
一、王夫之与《宋论》 |
二、王夫之《宋论》所表达的主要思想 |
三、《宋论》的史论特点与价值 |
余论清代《宋史》学的总体评价 |
一、清代《宋史》学的特点 |
二、清代《宋史》学的历史影响 |
三、清代《宋史》学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学术笔记考证《宋史》资料汇编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试论新课程下历史学科课堂内的研究性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新课程改革呼唤研究性学习 |
2、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及其教学意义 |
1、几种不同概念的界定 |
2、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
3、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
4、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意义 |
第二部分:不同形式的课堂内研究性学习 |
一、传统教学基础上的历史研究性学习 |
1、基本特征 |
2、教学目标 |
3、操作策略 |
二、以人物扮演为特征的历史研究性学习 |
1、基本特征 |
2、教学目标 |
3、具体操作策略 |
三、以小组讨论为特征的历史研究性学习 |
1、基本特征 |
2、教学目标 |
3、具体操作策略 |
四、以材料教学为特征的历史研究性学习 |
1、基本特征 |
2、教学达成的目标 |
3、操作策略 |
五、以问题教学为特征的历史研究性学习 |
1、基本特征 |
2、问题来源 |
3、操作策略 |
六、以辩论为特征的历史研究性学习 |
1、基本特征 |
2、辩论核心题目的来源 |
3、操作策略 |
4、教师所起作用 |
第三部分:结束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再思考 |
一、对历史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的反思 |
1、把研究性学习专家化 |
2、把研究性学习学科化 |
3、过度推崇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 |
二、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于唐、清盛世皇帝治国方略的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京都洛阳与东汉文学关系研究[D]. 刘娟. 江南大学, 2019(12)
- [2]十九世纪末的忧思 ——论《盛世危言》中政治观念的变革[D]. 纪翔.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7)
- [3]唐宋封禅文学研究[D]. 杨晴.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4]清代东北竹枝词研究[D]. 修文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5]唐甄心学语境下的经世之道研究[D]. 陈凤英. 山东大学, 2015(02)
- [6]出版视角下的清代盛世文化政策——以经、史类中央机构出版物为考察对象[J]. 曹红军,潘大春. 出版发行研究, 2012(11)
- [7]历史原则与艺术原则的碰撞 ——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奸人形象的衍变[D]. 董兵.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3)
- [8]论清道光帝崇俭政策对御瓷艺术的影响[J]. 吕云飞.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2(04)
- [9]清代《宋史》学研究[D]. 高远. 武汉大学, 2010(05)
- [10]试论新课程下历史学科课堂内的研究性学习[D]. 陈洁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