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实验论文-郑优林

课外实验论文-郑优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课外实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课外实验,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有效结合

课外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郑优林[1](2019)在《课外实验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科学的课外实验更能让丰富的科学事实作用于学生的各种器官,能为学生思维提供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可以弥补课堂实验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课外实验常常是利用身边的物品不受时间和器材的限制,可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体验科学就在身边的真实性,增进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或单纯的靠教材安排的演示实验,不亲身进行实验和探究,就无法学到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无法体会到探索自然科学的乐趣,也无法真正地掌握自然科学的知识.为此,我尝试把课外实验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科学教学。(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36期)

戴雪晴[2](2019)在《探究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课程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还是设立优良的教学情境的主要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因此,文章根据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1期)

王薇[3](2019)在《测量类APP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融合及课外延伸》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手机中提供的测量类APP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提高实验的时效性、可视性,帮助学生敏锐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更透彻地理解知识。(本文来源于《物理之友》期刊2019年10期)

成树华[4](2019)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初中化学课外小实验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信息技术时代不断促使着教师向"智慧教育""核心素养"等先进的思想理念转变。高阶思维是深度学习的核心要素,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有助于实现和促进深度学习~([1])。在学生建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思维成果的正确性,在实践探究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运用不同的方法创造性地完成自主知识的建构,使思维获得进一步的(本文来源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8期)

苏萍[5](2019)在《“课内-课外-课内”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初探——浅析生物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实验教学的现状:由于地域、季节等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完成。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对实验教学的模式进行改进,将实验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形成"课内-课外-课内"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教学》期刊2019年18期)

李春来[6](2019)在《开展课外实验探究,突破习题教学难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习题教学中,指导学生模拟问题情境进行实验探究,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学物理》期刊2019年09期)

丘薇[7](2019)在《基于图书馆教育功能的课外阅读任务实验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独立学习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就业应有的能力和态度,笔者在任课的大学英语课程中,设计了课外阅读报告任务。通过问卷调查、任务实验、结果分析、实践总结等教学实验研究步骤形成实验报告,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信息技能。(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6期)

马先明,姜丽红,章永年[8](2019)在《CDIO视域下构建工科学生课外竞赛虚拟实验平台研究——以机器人竞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外竞赛实验平台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以机器人科技竞赛为例,通过构建机器人竞赛虚拟实验平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来源于《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王建国[9](2019)在《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中极为重要的教学构成,这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很多知识原理的途径,这往往也是引导学生就一些具体问题展开分析探究的实施方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除了展开各种演示实验外,也可以鼓励大家在课余自主完成一些探究性小实验。可以从教学内容和主题出发,给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易于操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独立探究的形式完成。这样的实验过程会让学生很大程度感受到趣味性,学生不仅会在完成实验中就自己的多元能力展开训练,大家也可以就一些特定的物理学知识展开分析验证。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知识吸收掌握,也能够加强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培养建立。(本文来源于《情感读本》期刊2019年24期)

耿烨[10](2019)在《浅谈生物课外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教学中教科书是教学的基础,是教学的依据,除此之外生物教学的资源是相当丰富,如:多媒体课件,生物实验室等。但生物课除了学习理论还要靠实践,这就需要我们的生物实验室了,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尽可能的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如:让学生到社区,植物园,动物园,海边进行观察,学习;或是对于环境污染,人口问题进行调查。这种课外实践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与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课外实验占中学生物实验的比例非常大,它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它同时是生物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所以生物课外实验也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15期)

课外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课程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还是设立优良的教学情境的主要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因此,文章根据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课外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1].郑优林.课外实验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探索[J].中华少年.2019

[2].戴雪晴.探究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

[3].王薇.测量类APP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融合及课外延伸[J].物理之友.2019

[4].成树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初中化学课外小实验策略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

[5].苏萍.“课内-课外-课内”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初探——浅析生物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J].中学生物教学.2019

[6].李春来.开展课外实验探究,突破习题教学难点[J].湖南中学物理.2019

[7].丘薇.基于图书馆教育功能的课外阅读任务实验报告[J].长江丛刊.2019

[8].马先明,姜丽红,章永年.CDIO视域下构建工科学生课外竞赛虚拟实验平台研究——以机器人竞赛为例[J].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2019

[9].王建国.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情感读本.2019

[10].耿烨.浅谈生物课外实验[J].知识文库.2019

标签:;  ;  ;  ;  

课外实验论文-郑优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