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紫外接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纺布,聚丙烯,吸油材料,两步法
紫外接枝论文文献综述
于洪健,崔永珠,苗爽,何佩峰[1](2019)在《紫外接枝多单体制备聚丙烯吸油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两步法,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以二苯甲酮(BP)为引发剂,将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丁酯(BA)以及丙烯酸十二酯(LA)成功地接枝到聚丙烯无纺布上,增加其吸油性能。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无纺布接枝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单体的质量分数为8%、辐射时间为60 min、BP质量分数为0.6%时,接枝率最大,为26.65%。接枝改性后的无纺布对原油饱和吸附率和保油率分别为27.20%、24.08%。此外,由于多单体的引入,无纺布的断裂强力以及断裂伸长率均有所增加。(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丛昊[2](2018)在《紫外接枝改性PVDF膜基支撑液膜萃取体系处理含酚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支撑液膜萃取技术处理工业含酚废水,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同步实现萃取和反萃取的优势,但与此同时,支撑液膜萃取技术也存在着液膜相容易流失,从而导致萃取体系在运行时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为提高支撑液膜萃取体系稳定性,本论文对液膜支撑体进行了紫外接枝改性,并将其应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论文利用紫外接枝改性的方法,对支撑液膜萃取体系中常用的液膜支撑体聚偏氟乙烯(PVDF)膜进行改性,通过实验对比分析,选定了苯乙烯为接枝单体,同时研究了紫外光照时间、反应体系温度、引发剂二苯甲酮浓度和接枝单体苯乙烯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根据以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确定了制备改性膜的最佳实验条件:引发剂二苯甲酮浓度为0.3 mol/L,接枝单体苯乙烯浓度为4 wt.%,预辐照时间为5 min,紫外接枝反应时间为15 min,反应体系温度为30℃,在该实验条件下,聚偏氟乙烯膜紫外接枝苯乙烯的接枝率可以达到6.8%。实验还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紫外接枝改性前后的聚偏氟乙烯膜的官能团、微观形貌和接触角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膜的接触角提高了22.4°,疏水性能显着提升。此外,实验还利用紫外接枝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膜构建了支撑液膜萃取体系,应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通过实验对比分析,选定了液膜支撑体聚偏氟乙烯膜的形式为中空纤维式,同时研究了实验条件对除酚率的影响,得到了该体系的最佳运行条件:常温环境中,料液相p H=4,萃取剂磷酸叁丁酯体积分数为20%,反萃取剂Na OH浓度为0.2 mol/L,料液相走支撑液膜管程,反萃取相走支撑液膜壳程,两相逆流,进水压力2.0 k Pa。最后,放大实验研究了支撑液膜萃取体系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支撑液膜萃取体系的支撑体聚偏氟乙烯膜进行紫外接枝改性,可以显着提升体系稳定性,体系连续运行180 h后,除酚率始终稳定在75.6%以上,稳定运行时间提升了50%。(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管宇,冒亚红[3](2018)在《八聚(γ-氨丙基)倍半硅氧烷对芳纶纤维的抗紫外接枝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氨基与酰氯反应生成酰胺键的原理,采用硫酸预处理和酰氯化反应,得到带有酰氯基的对位芳纶纤维,通过与氨基POSS反应,使对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的八聚氨基POSS通过酰胺键与纤维连接,从而提高了纤维的抗紫外性能,其理想改性条件为:硫酸浓度70%,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10 h。通过对接枝改性后和紫外光照射后纤维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发现该接枝改性工艺不仅较好保持了纤维的基本结构和热稳定性,而且证实了能够使对位芳纶纤维获得了永久的抗紫外性。(本文来源于《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玉坤[4](2014)在《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制备及其紫外接枝亲水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以及很好的成膜性能,在高分子分离膜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表面能较低,易被蛋白、油脂等杂质污染,使分离膜受到污染,从而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和限制了其应用领域。为改善这种状况,有必要对其进行亲水改性,提高其抗污染性能。膜表面接枝聚合法在对材料表面改性的同时能够保持材料的本体特性,被认为是在高分子膜表面引进官能团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首先制备了PVDF分离膜,然后采用紫外接枝改性法,对PVDF分离膜表面进行亲水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添加剂,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了PVDF分离膜。考察了PEG6000的含量对PVDF分离膜结晶性能、微观结构以及亲水性能影响,并优化出合适的PVDF分离膜配方。然后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采用两步法紫外接枝技术,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AA)接枝于PVDF膜的表面。并采用FTIR、SE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接枝过程进行考察,同时确定紫外接枝方案和优化出合适的BP浓度。利用优化的紫外接枝方案,将亲水性单体A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丙基)氢氧化铵(MEDSAH)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成功接枝于PVDF膜表面,并考察了单体浓度和紫外辐照时间对单体接枝率和PVDF接枝膜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G6000含量为4wt%时,与其他配方相比,其在PVDF膜中的残留量具有较高的数值;且亲水性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接触角减小到71.61°。紫外接枝过程中,首先优化出了合适的BP浓度,即0.40mol/L。然后在该浓度条件下,将四种亲水性单体接枝于膜表面。结果表明: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接枝率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增大幅度减小,甚至降低的趋势。同时辐照时间对其影响效果一致。基于自由基聚合机理,建立了紫外接枝聚合速率模型R=Aexp(ERT){φ I(1e ε[M]b)}12[I]12ga0[M],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应用响应曲面法对其试验方案进行设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接枝单体随着单体浓度和辐照时间,其亲水性能变化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4-04-25)
张玉坤,沈鹏,梁基照[5](2014)在《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PVDF膜紫外接枝亲水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分离膜;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通过紫外接枝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接枝在PVDF膜表面。应用响应面分析法设计了紫外接枝实验,分别考察了单体浓度和紫外辐照时间对两种PVDF膜亲水改性效果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工艺方案。AA接枝PVDF膜的最优方案:w(AA)为1.98%,辐照时间为40min,此时接枝膜的吸水率为109.95%。HEMA接枝PVDF膜的最优方案:w(HEMA)为1.5%,辐照时间为36.64min,接枝膜的吸水率为96.95%。(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4年02期)
张玉坤,沈鹏,梁基照[6](2013)在《PVDF膜的紫外接枝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利用紫外接枝技术,将3种不同亲水性单体接枝于PVDF膜的表面,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实了接枝成功。此外,还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和辐照时间对单体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单体的接枝率随着单体质量分数和辐照时间的增加,均有增大的趋势;但是当单体质量分数和辐照时间过大时,接枝率反而降低。(本文来源于《现代塑料加工应用》期刊2013年05期)
孟壮,高学理,王剑[7](2013)在《表面紫外接枝辣素衍生物制备抗菌性聚砜超滤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苯甲酮(BP)为紫外接枝引发剂,将辣素衍生物N-(2,3,4-叁甲氧基苯甲基)丙烯酰胺(TMBA)和丙烯酸(AA)接枝在聚砜基膜表面上以提高膜的抗菌性和耐污染性。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试验固定接枝时间为15 min,TMBA和A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和2%,溶剂为乙醇,通过表面接触角测定仪、全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水通量和截留率、耐污染性、抗菌性测试等方法来表征膜改性前后的结构和性能变化,研究引发剂BP含量对膜表面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聚砜超滤膜的截留率、耐污染性等都得到很好的改善,尤其是改性膜的抗菌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当BP的质量分数为0.2%时,抑菌率达到95%左右,通量恢复率由基膜的25%提高到80%,可以证明改性后的聚砜膜具有了良好的抗菌性和耐污染性。(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3年09期)
项海,金丽霞,程向东,曾露,胡晓芬[8](2013)在《PVDF中空纤维膜紫外接枝表面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苯甲酮(BP)为紫外引发剂,将2-甲基-2-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DEGMEMA)接枝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以提高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在二苯甲酮存在的条件下,紫外光(UV)辐射下发生提氢反应,可以有效防止PVDF分子主链的剪切,保持改性膜的分离性能。考察了BP浓度、DEGMEMA浓度、UV辐射时间和光照距离对改性超滤膜接枝率、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用表面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表征改性前后膜表面化学组成的变化。表面改性膜(mPVDF)的亲水性随着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而牛血清白蛋白(BSA)吸附量有所减少,抗污染性能增加。(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3年07期)
梁基照,张玉坤,沈鹏,张秋吉[9](2013)在《紫外接枝丙烯酸对PVDF膜表面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通过紫外辐照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接枝于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表面。考察了光引发剂浓度和辐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利用衰减全反射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后PVDF膜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光引发剂浓度的增大,丙烯酸的接枝率先增大后减小。通过纯水接触角和吸水率研究了接枝后的PVDF膜的亲水性,发现接枝后的PVDF膜的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3年06期)
李志,张炜,吴向阳,王新威,麦永懿[10](2011)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紫外接枝聚合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苯甲酮(BP)为引发剂,采用新型二步紫外接枝法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表面接枝了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等活性单体,利用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IR)、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证明了接枝层的存在,此外还通过紫外吸收光谱(UV)、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IR)、热裂解色谱质谱分析(Py-GC-MS)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接枝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接枝改性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粘结性能和亲水性能大大提升,其中界面剪切强度提升160.9%,水接触角从112.0°下降为67.88°。(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1年11期)
紫外接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支撑液膜萃取技术处理工业含酚废水,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同步实现萃取和反萃取的优势,但与此同时,支撑液膜萃取技术也存在着液膜相容易流失,从而导致萃取体系在运行时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为提高支撑液膜萃取体系稳定性,本论文对液膜支撑体进行了紫外接枝改性,并将其应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论文利用紫外接枝改性的方法,对支撑液膜萃取体系中常用的液膜支撑体聚偏氟乙烯(PVDF)膜进行改性,通过实验对比分析,选定了苯乙烯为接枝单体,同时研究了紫外光照时间、反应体系温度、引发剂二苯甲酮浓度和接枝单体苯乙烯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根据以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确定了制备改性膜的最佳实验条件:引发剂二苯甲酮浓度为0.3 mol/L,接枝单体苯乙烯浓度为4 wt.%,预辐照时间为5 min,紫外接枝反应时间为15 min,反应体系温度为30℃,在该实验条件下,聚偏氟乙烯膜紫外接枝苯乙烯的接枝率可以达到6.8%。实验还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紫外接枝改性前后的聚偏氟乙烯膜的官能团、微观形貌和接触角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膜的接触角提高了22.4°,疏水性能显着提升。此外,实验还利用紫外接枝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膜构建了支撑液膜萃取体系,应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通过实验对比分析,选定了液膜支撑体聚偏氟乙烯膜的形式为中空纤维式,同时研究了实验条件对除酚率的影响,得到了该体系的最佳运行条件:常温环境中,料液相p H=4,萃取剂磷酸叁丁酯体积分数为20%,反萃取剂Na OH浓度为0.2 mol/L,料液相走支撑液膜管程,反萃取相走支撑液膜壳程,两相逆流,进水压力2.0 k Pa。最后,放大实验研究了支撑液膜萃取体系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支撑液膜萃取体系的支撑体聚偏氟乙烯膜进行紫外接枝改性,可以显着提升体系稳定性,体系连续运行180 h后,除酚率始终稳定在75.6%以上,稳定运行时间提升了5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紫外接枝论文参考文献
[1].于洪健,崔永珠,苗爽,何佩峰.紫外接枝多单体制备聚丙烯吸油材料[J].上海纺织科技.2019
[2].丛昊.紫外接枝改性PVDF膜基支撑液膜萃取体系处理含酚废水[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3].管宇,冒亚红.八聚(γ-氨丙基)倍半硅氧烷对芳纶纤维的抗紫外接枝改性[J].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4].张玉坤.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制备及其紫外接枝亲水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5].张玉坤,沈鹏,梁基照.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PVDF膜紫外接枝亲水改性的研究[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4
[6].张玉坤,沈鹏,梁基照.PVDF膜的紫外接枝改性[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3
[7].孟壮,高学理,王剑.表面紫外接枝辣素衍生物制备抗菌性聚砜超滤膜[J].水处理技术.2013
[8].项海,金丽霞,程向东,曾露,胡晓芬.PVDF中空纤维膜紫外接枝表面改性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3
[9].梁基照,张玉坤,沈鹏,张秋吉.紫外接枝丙烯酸对PVDF膜表面改性的研究[J].塑料科技.2013
[10].李志,张炜,吴向阳,王新威,麦永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紫外接枝聚合改性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