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醌染料中间体论文-方良

蒽醌染料中间体论文-方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蒽醌染料中间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蒽醌染料,中间体,偶氮染料,生物脱色

蒽醌染料中间体论文文献综述

方良[1](2018)在《蒽醌染料中间体催化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偶氮染料作为人工合成染料,其生物脱色效果可以利用蒽醌染料中间体增强。从实验结果来看,蒽醌染料中间体可以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进行催化强化,采用BAA进行酸性大红3R脱色,在质量浓度38~57mg/L范围内可以达到95%以上脱色率。(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金建江,张桂香,王江峰[2](2015)在《试验分析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染料和印染工业逐渐蓬勃发展,同时现代化染料的种类以及其数量逐渐增加,以至于现代化染料生产工艺技术的变化越来越复杂。本文在对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阐述了染料的分类以及其生色机理,进而基于一定的实验,对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作用作了主要的探讨分析。(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5年03期)

龚雪君,陈晓蓉,梅华[3](2013)在《Ni_2O_3/AC催化剂催化氧化蒽醌染料中间体废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活性炭(AC)为载体,负载Ni2O3合成Ni2O3/AC催化剂,以NaClO为氧化剂,催化氧化蒽醌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废水。以COD去除率及脱色率为指标,考察了废水pH值、NaClO投放量、催化剂投放量及温度对废水处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2O3/AC催化剂在碱性环境下对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优化工艺条件下:NaClO投放量6 g/L、催化剂投放量20 g/L、pH=12、温度30℃,1-氨基蒽醌废水COD去除率达到85.1%,脱色率达到96.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表明,经过处理的1-氨基蒽醌废水未产生其他二次污染物。(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3年12期)

苏妍彦,王竞,周集体,吕红,李丽华[4](2008)在《蒽醌染料中间体催化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醌还原菌群利用6种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催化强化作用.结果表明,溴氨酸(1-氨基-4-溴蒽醌-2-磺酸,BAA)的催化强化效果最好;游离态菌群以BAA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可催化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其中对酸性大红3R脱色的适宜条件为pH 6~9之间;外加葡萄糖浓度400~600 mg/L;BAA浓度19~34.2 mg/L,染料起始浓度≤900 mg/L.在此条件下,最大脱色率约为95%、达到最大脱色率的时间<7 h.同时发现,投加氧化还原介体BAA浓度为38~57 mg/L时,固定化菌群降解酸性大红3R(180 mg/L)的最大脱色率在14 h内达到93%;在不补加BAA的情况下,固定化菌群经7次循环使用后,脱色率仍保持在85%以上.(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08年07期)

苏妍彦[5](2008)在《蒽醌染料中间体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偶氮染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纸张、塑料、化妆品和食品染色。在染料的生产和使用中,约有10%~15%的染料随废水排入环境水体,加之偶氮染料的前体及其降解产物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叁致”作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在众多处理方法中,生物处理技术中的厌氧-好氧法应用最广,效果最好,但其中厌氧阶段的反应速度缓慢,是偶氮染料完全生物降解的瓶颈,而氧化还原介体强化是提高厌氧脱色效率的有效途径。常用的介体是苯醌、蒽醌、萘醌等醌类化合物,但这些化合物更难降解,通常会随出水流出而造成二次污染。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寻找新型氧化还原介体或技术以减少介体使用所引起的二次污染。研究内容包括醌还原菌群以可好氧降解的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1-氨基-4-溴蒽醌-2-磺酸,BAA)为氧化还原介体强化染料脱色;将菌群以海藻酸钙法包埋,在不补加BAA的条件下考察循环利用的情况;并将菌群与非水溶性蒽醌共固定化,考察其强化染料脱色及循环利用的情况。游离态菌群以BAA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可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其中对酸性大红3R脱色的适宜条件为pH6~9之间;温度30℃;外加葡萄糖浓度400~600mg/L;BAA浓度19~34.2mg/L,染料起始浓度≤900mg/L。在此条件下,最大脱色率约为95%、达到最大脱色率的时间<7h。同时发现,投加氧化还原介体BAA浓度为38~57mg/L,最佳菌球投加量为120g/L时,固定化菌群降解酸性大红3R(180mg/L)的最大脱色率在14 h内达到93%;在不补加BAA的情况下,固定化菌球经7次循环使用后,脱色率仍保持在85%以上。同时考察了非水溶性的蒽醌与醌还原菌群共固定化后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共固定化后,菌球与氧化还原介体结合更紧密,可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其中对酸性大红3R脱色的适宜pH仍为6~9,温度30℃,葡萄糖浓度500mg/L,最佳菌球投加量为120g/L;达到最大脱色率的时间<12h。经循环使用10次,酸性大红3R的脱色率仍然保持88%以上。(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8-05-20)

吕红[6](2008)在《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脱色的促进作用及其好氧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旨在研究鞘氨醇单胞菌QYY(Shingomonas xenophaga QYY,编号为CGMCC 1172)对蒽醌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2-磺酸的好氧降解特性,分析蒽醌环裂解过程;并拓展底物范围,研究菌株QYY对偶氮染料的厌氧脱色特性,分析脱色产物。在此基础上,研究溴氨酸和1-氨基蒽醌-2-磺酸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对偶氮染料脱色的加速作用,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研究菌株QYY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对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的基本特性,并分析蒽醌环裂解过程。菌株QYY生长及对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的较佳条件是:pH7.0,温度30℃,转速100-150 r·min~(-1)。在较佳条件下,菌株QYY能够在120h内将3.3 mM 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98%。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液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鉴定了1-氨基蒽醌-2-磺酸的脱色产物。主要的脱色产物为2-(2′-羟基-3′-氨基-4′-磺酸基-苯甲酰)-苯甲酸,2-(2′-氨基-3′-磺酸基-6′-羟基-苯甲酰)-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和2-氨基-3-羟基-苯磺酸。由此推测了1-氨基蒽醌-2-磺酸的脱色途径。根据前两个脱色产物,认为蒽醌环裂解反应属于Baeyer-Villiger型反应。采用超声破碎细胞,提取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酶,并研究其脱色活性。结果表明,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酶为诱导酶。粗酶酶促反应需要辅酶NADH,较佳pH为7.5,较佳温度为50℃。但此粗酶非常不稳定,在4℃下保藏24h后其活性消失。5mM甲吡酮能够明显抑制其脱色活性。因此推测1-氨基蒽醌-2-磺酸的主要脱色酶可能是以NADH为辅酶的加氧酶。菌株QYY不仅能够在好氧条件下使1-氨基蒽醌-2-磺酸有效降解,而且能够在厌氧条件下使多种偶氮染料脱色。以酸性大红3R为底物,优化其脱色的较佳条件是:葡萄糖4g·L~(-1),初始pH8.0,温度30℃。利用液相色谱-质谱,鉴定酸性大红3R脱色后产物为4-氨基萘磺酸和7-羟基-8-氨基-1,3二磺酸萘。四种结构相似的磺酸化偶氮染料脱色速率比较如下:V_(酸性红B)>V_(酸性大红GR)>V_(酸性大红3R)>V_(酸性苋菜红)。可见偶氮染料分子结构中磺酸基团数量和位置影响其脱色。偶氮染料的浓度也影响其脱色速率。以酸性红B为例,当酸性红B的浓度低于1mM时,其脱色速率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但当酸性红B的浓度高于1mM时,其脱色初速度受到了明显抑制。在厌氧条件下,1-氨基蒽醌-2-磺酸和溴氨酸能够作为氧化还原介体,提高酸性大红3R的脱色速率。当溴氨酸和1-氨基蒽醌-2-磺酸的浓度达到0.4mM时,酸性大红3R(0.2mM)的脱色速率分别比不加介体时提高2.9倍和4.9倍。可见,1-氨基蒽醌-2-磺酸比溴氨酸更有效。此外,1-氨基蒽醌-2-磺酸能够提高菌株QYY对不同磺酸化偶氮染料的还原速率,并能够加速大肠杆菌JM109和未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对磺酸化偶氮染料的脱色。表明其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具有普遍应用性。在厌氧-好氧条件下,1-氨基蒽醌-2-磺酸和溴氨酸能够使菌株QYY将连续补加5次的酸性大红3R厌氧脱色;并通过补加乙酸钠、调节pH值,实现菌株QYY将每次培养液中的1-氨基蒽醌-2-磺酸和溴氨酸在24h内好氧降解。对水溶性蒽醌化合物提高菌株QYY还原磺酸化偶氮染料速率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于菌株QYY,AQS是蒽醌化合物中最合适的醌介体。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AQS还原峰。并通过对偶氮染料酸性红B的脱色反应,证实了AQS介导的磺酸化偶氮染料的还原分为两步,其中AQS还原过程为限速步骤。通过超速离心,分析了菌株QYY中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AQS还原酶特性。初步判定细胞膜上以吡咯喹啉醌(PQQ)为辅基的D-葡萄糖脱氢酶可能通过AQS的还原,从而将偶氮染料还原。通过非变性凝胶电泳,确定细胞质内存在以FMN为辅酶的偶氮还原酶和以FMN为辅酶的AOS还原酶各为一种。(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8-03-01)

庄源益,辛宝平,宋文华,胡国臣,金朝晖[7](2001)在《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降解酶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污染地分离筛选出的菌株BX 2 6对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有显着的降解脱色作用。降解过程受降解酶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降解酶为溴氨酸诱导的胞外酶。该酶在温度高于 5 0℃处理后失活 ,盐度对该酶失活有影响 ,盐度高于 1%会显着降低该酶活力 ,酶对溴氨酸的催化脱色要有氧参加 ,氮气气氛中酶活受抑制(本文来源于《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期刊2001年02期)

金若非[8](2000)在《蒽醌染料中间体的微生物降解脱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综合评述了合成有机物及蒽醌染料的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基础上,研究了蒽醌类染料的中间体-溴氨酸的生物降解性能及规律。通过实验可得出: 从污泥中分离出15株对溴氨酸具有较强降解脱色能力的菌株,经复选和传代培养,获得一株稳定的溴氨酸降解菌JR-2,经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菌JR-2可以以多种糖类、牛肉膏、酵母膏为碳源和能源,菌JR-2在对溴氨酸降解脱色的过程中可以不外加氮源和Ca~(2+)、Fe~(3+)、Mg~(2+)、微量元素等无机离子,菌JR-2的最适的温度为30℃,PH值为4~9,菌JR-2在振荡培养时的降解速率明显高于在静置培养,而在密封培养的条件下菌JR-2对溴氨酸没有降解作用,最适接种时期为对数生长期,接种量为10%,最大的溴氨酸耐受极限为2400mg/1。同时,研究了JR-2菌对金属离子的抗性,得出了金属阳离子对其毒性大小的顺序为:Hg>Cr>Ag>Cu>Ni>Co>Pb。 得出了菌JR-2在不同浓度下的降解速率,并得到当溴氨酸浓度小于1600mg/1时,菌JR-2的降解过程为一级动力学反应,当浓度大于1600mg/1时,则为零级反应。 对溴氨酸的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在JR-2菌的作用下溴氨酸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淡黄色,且其环状结构被破坏。培养前后,COD去除率为30%,TOC去除率为44.5%,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峰由470nm变为410nm,紫外光区的最大吸收峰由232nm和250nm变为200nm。 研究了JR-2菌对7种不同类型染料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JR-2菌的专一性太强,无论在以染料为唯一碳源的情况下还是在共代谢的情况下都不能将这7种染料进行降解脱色,因此将其应用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0-06-01)

金若菲,王竞,张劲松,周集体,黄丽萍[9](1999)在《蒽醌染料中间体的微生物降解脱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污泥中筛选出5 株对溴氨酸有较强脱色能力的菌株(JR- 1 ~5) ,并取JR- 1 和混合菌群进行脱色条件的优化及脱色机理的初探。结果表明:混合菌群的脱色能力并不强于单株菌,混合菌群和单株菌都可以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源和唯一氮源,混合菌群的耐受极限为5 g/L,菌株最适pH 为5 ~7 ,溴氨酸经微生物降解脱色后产生一新产物,此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nm 。(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1999年06期)

宋文华,颜慧,胡国臣,戴树桂,庄源益[10](1999)在《蒽醌染料及中间体脱色优势菌的特性研究和基因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分离到的两株蒽醌染料脱色优势菌的脱色能力及其基因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D1,ND2均能有效脱除活性艳蓝KN-R及溴氨酸的色度;两株优势菌均含有质粒,其降解染料的能力是由质粒控制的;并考察了不同碳源、氧、温度、pH值等理化因素对菌株降解染料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1999年03期)

蒽醌染料中间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染料和印染工业逐渐蓬勃发展,同时现代化染料的种类以及其数量逐渐增加,以至于现代化染料生产工艺技术的变化越来越复杂。本文在对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阐述了染料的分类以及其生色机理,进而基于一定的实验,对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作用作了主要的探讨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蒽醌染料中间体论文参考文献

[1].方良.蒽醌染料中间体催化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分析[J].石化技术.2018

[2].金建江,张桂香,王江峰.试验分析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作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

[3].龚雪君,陈晓蓉,梅华.Ni_2O_3/AC催化剂催化氧化蒽醌染料中间体废水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

[4].苏妍彦,王竞,周集体,吕红,李丽华.蒽醌染料中间体催化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J].环境科学.2008

[5].苏妍彦.蒽醌染料中间体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D].大连理工大学.2008

[6].吕红.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脱色的促进作用及其好氧降解[D].大连理工大学.2008

[7].庄源益,辛宝平,宋文华,胡国臣,金朝晖.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降解酶的特性[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

[8].金若非.蒽醌染料中间体的微生物降解脱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

[9].金若菲,王竞,张劲松,周集体,黄丽萍.蒽醌染料中间体的微生物降解脱色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9

[10].宋文华,颜慧,胡国臣,戴树桂,庄源益.蒽醌染料及中间体脱色优势菌的特性研究和基因定位[J].环境化学.1999

标签:;  ;  ;  ;  

蒽醌染料中间体论文-方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