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塑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乙二胺四乙酸钠,酚克除,塑化治疗
内塑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艳,王成坤,赵静辉,储顺礼,张志民[1](2011)在《不同方法去除老年患者根管内塑化物的临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和酚克除(Resosolv)对188个老年患者的塑化根管进行即刻和延迟再通,临床研究表明即刻组Resosolv用量和时间均多于延迟组(P﹤0.05);但2组去除塑化物的能力相似。2组中EDTA和Resosolv联用通畅根管的操作时间均快于单纯应用Resosolv组(P﹤0.05);但Resosolv用量无明显差别。二者联用的延迟去除是老年患者塑化根管再通的较佳方法。(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2期)
刘玉艳,王成坤,程敏,张志民[2](2010)在《不同时间和方式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时间和方式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能力和效率,探寻最佳的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方式和方法。方法:120个塑化根管随机分成即刻去除和延迟去除2组;即刻去除组包括A即刻组:H型锉和酚克除去除根管内塑化物及A超声组:A组加超声波荡洗;延迟去除组即根管内封入酚克除棉球4、6、8、24、48h后、H型锉和酚克除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B4、B6、B8、B24、B48组及相应的B4超声、B6超声、B8超声、B24超声和B48超声组。通过记录达到根管工作长度的平均操作时间、液体用量和根管内残留物情况评价根管内塑化物的疏通效果。结果:各组均能使根管再通且去除塑化物的能力相似;即刻去除组的操作时间、液体用量与延迟去除组的4h相似,但多于延迟去除其他各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超声波荡洗较不应用超声波组在去除根管内残留物方面更有效;延迟去除组中除4h外其他各组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操作时间、液体用量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酚克除封入根管后的6~8h及同时辅以超声波荡洗是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最佳时间和方式。(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许玉芝,李芬芬,王春鹏,储富祥[3](2009)在《不同取代度纤维素内塑化材料的酶降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取代度的纤维素月桂酸酯薄膜材料进行酶解处理,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扫描电镜(SEM)分别测定和观察了酶解过程产生的葡萄糖、降解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Mr)及薄膜材料表观形貌。随着取代度(Ds)的降低,酶解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逐渐增加,葡萄糖得率也明显增加。GPC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经过酶解处理后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减少,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增大,说明该类材料的酶降解主要是小分子质量成分的瓦解和流失。SEM图片中的薄膜表面均有斑点和凹洞出现。上述结果说明所得纤维素衍生物具有一定的酶可降解性。(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09年S1期)
[4](2009)在《纤维素内塑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以微晶纤维素、二甲基乙酰胺、乙醇、月桂酸,氯化锂等为原料,以微波辐射法快速合成纤维素长链脂肪酸酯。经对改性产物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表征,证明柔性脂肪酸酯基引入了纤维素骨架。(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09年05期)
许玉芝[5](2009)在《内塑化纤维素酯的制备、性能和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是由许多D-葡萄糖基通过β-1,4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天然资源。利用纤维素为原料,制取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可生物降解纤维素酯,部分取代来源于石化产品的塑料,将为塑料工业开拓一条新的原料渠道。但商品化的短链纤维素酯或混合酯基本都要使用增塑剂来拓宽其加工温度,而纤维素内塑化材料是通过接枝或化学修饰的方法使其内部塑化,克服在塑化和使用过程中增塑剂的迁移和流失问题,从而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合成出较长碳链的脂肪酸纤维素酯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对纤维素进行内增塑改性的方法。本论文的基本思路是将纤维素溶液化,均相体系下合成出纤维素内塑化材料所需的长链脂肪酸纤维素酯,与可生物降解的聚己内酯复配增韧,并揭示其制备、性能与结构的关系,为开发生物质基可降解高分子新材料及纤维素的增值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纤维素非衍生化离子溶液的制备纤维素具有的晶区和非晶区共存的复杂结构,使其在良溶剂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中溶解也需进行活化处理,实验采用超声波一步法制备了室温下稳定的纤维素非衍生化离子溶液。通过调节超声波的输出功率和处理时间确定制备溶液的优化工艺,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对纤维素分子及形态结构的影响,并对该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考察。红外光谱(FT-IR)、X-ray衍射(XRD)结果表明,超声波对纤维素在LiCl/DMAc中的处理过程起到了物理活化的效果,只需对纤维素、氯化锂和二甲基乙酰胺混合物超声处理5~7 min,并于室温下搅拌3~5 h,即可获得纤维素均匀溶液;13C-NMR图谱中只出现了纤维素缩水葡萄糖苷结构单元碳原子的特征化学位移,证明了纤维素经此工艺条件制备的体系中并未形成新的衍生物,这有利于对其进行后续的功能化改性研究。2.微波法合成纤维素长链脂肪酸酯及结构表征在均相体系下运用微波法制备纤维素长链脂肪酸酯是快速获得系列纤维素内塑化材料的必备条件。反应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非衍生化溶液,高级脂肪酸(己酸、辛酸和月桂酸)/甲苯-磺酰氯作为纤维素酯化的共反应体系,借助微波辐射技术,获得了不同链长取代基和取代度的酯化产物,并主要研究了取代度大小、取代侧链长短对产物性质的影响。首先讨论了工艺条件对纤维素月桂酸酯收率及取代度的影响,发现微波辐射条件是影响其合成结果的关键性因素。为缩短酯化反应时间、减少纤维素在反应过程中引起的降解等因素,本文将微波功率设置在300 W,进行间歇辐射60~90 s。当采用共反应剂与羧酸相同摩尔配比,催化剂使用量与纤维素脱水葡萄糖苷单元摩尔数相等时,产物的收率和取代度均达到最大;为充分利用纤维素和制备所需取代度的产物,确定原料配比为1: 4: 4。所得产物的FI-IR图谱和1H-NMR结果均表明,纤维素发生了部分取代反应;在化学位移δ为174.1, 173.6和172.9处出现的谱峰分别对应于纤维素缩水葡萄糖苷上的C-6, C-3, C-2上的取代基碳原子,印证了酯化反应的进行,且被取代的优先次序依次为C-6,C-3和C-2位。X-ray衍射结果则证明了改性反应不仅发生在原料纤维素的无定型区,同时也在结晶结构中进行。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显示酰化反应大大削弱了纤维素分子间及分子内的作用力,使产物在0~80℃之间均出现一个明显的玻璃化转变。且随着取代度的增大,纤维素长链脂肪酸酯的数均分子质量Mn、重均分子质量Mw均随之增大,热稳定性提高,但它们具有相近的分子质量分布和相似的热分解过程。取代度在2.1左右的纤维素月桂酸酯、纤维素辛酸酯、纤维素己酸酯均能在二甲基亚砜、氯仿和四氢呋喃中溶解。随着取代基链长的增加,相对分子质量随之增加,而分子质量分布相差不大。纤维素己酸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玻璃化转变区间,但在0~80℃之间,纤维素辛酸酯和纤维素月桂酸酯均出现了玻璃化温度。随着取代侧链长度的增加,对纤维素分子间及分子内氢键的破坏越明显,这样纤维素月桂酸酯、纤维素辛酸酯比纤维素己酸酯的热稳定性要低,但纤维素月桂酸酯的稳定性又稍好于纤维素辛酸酯,这是因为此时链长的空间位阻对热稳定性的影响占了主导作用。3.纤维素塑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由于引入的较长酯基链减弱了纤维素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次价键(即范德华力),增大了纤维素分子间的距离(自由体积)而形成一定的空间,加之改性后的纤维素其链结构变得不规则,内聚力减弱,结晶性降低,从而增加了纤维素分子键的移动性,改善了纤维素高级脂肪酸酯的可塑性和溶解性。实验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薄膜,并对材料的耐水性能、热学性质、结晶形态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考查了不同取代度及不同侧链对纤维素衍生物塑化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不同取代程度的月桂酸塑化纤维素材料的吸水率和接触角实验结果均表明,其表面均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其接触角均在90°左右;而透射电镜(TEM)和XRD则证明了它们的相似结晶形态。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测试的Tanδ温度谱显示出整个分子链段的运动出现在150℃左右的温度点上,而取代侧基的次级转变则在-30℃左右,正是由于此峰的存在才使得此类材料在玻璃化温度以下较宽的区域内(如常温)仍然保持柔软的特性。纤维素月桂酸酯的拉伸强度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断裂伸长率都达到了60%以上,但随着取代度的增加,长链基团增加到一定程度对材料的内增塑作用变得微弱而使应变的增加不明显。具有不同取代侧链的纤维素塑化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特征。其中短链改性纤维素材料的吸水率均大于长链改性材料,相近取代链长改性材料则有相近的吸水性。引入的短链烷基使纤维素塑化材料具有较明显的结晶区,界限分明,而长链侧基改性后的纤维素材料结晶现象相像,但它们具有相似的热分解过程。商品化的醋酸纤维素、醋酸丙酸纤维素和醋酸丁酸纤维素均仅有20%左右的断裂伸长率。而采用长链烷基塑化纤维素,极大地优化了材料的柔性,改性材料最大伸长率可达70%。4.纤维素内塑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研究为了对单一聚合物的性能缺陷进行修复或改进,以某一种聚合物为主体,添加其它组分对主体聚合物进行改性已成为高分子材料科学及工程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本实验通过加入聚己内酯(PCL)来进一步改善纤维素塑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利用FT-IR、DMA、扫描电镜(SEM)和TEM等手段对PCL和纤维素月桂酸酯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当加入10%质量比例的PCL时,对薄膜的改性效果最明显,拉伸强度从原来14 MPa几乎提高到了30 MPa,断裂伸长率也从70%增大到了103%;随着PCL加入到纤维素月桂酸酯内,复配薄膜的FT-IR谱图显示—OH和—CH—基团的伸缩振动均有蓝移现象,尤其是—C=O的吸收谱带比起复配改性前变化明显。这可能是由于C=O…O=C或者C=O…O—C之间的偶极作用以及酯基的强电子吸引效应造成的。运用DMA对不同复配比例的薄膜进行分析,其损耗因子Tanδ曲线和Tg数据表明纤维素月桂酸酯和聚己内酯的玻璃化温度彼此靠拢,说明这两种成分具有相互作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测试结果也显示,在聚己内酯加入量较低时,PCL和纤维素月桂酸酯具有一定的相容性。5.纤维素基材料的酶可降解性初探环境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符合材料绿色化的趋势,并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对不同取代程度的纤维素月桂酸酯薄膜材料进行酶解处理,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GPC)和SEM分别测定和观察了酶解过程产生的葡萄糖、降解前后的分子质量及薄膜表观形貌。随着取代度的降低,酶解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逐渐增加,葡萄糖得率也明显增加。所考察的纤维素衍生物在取代程度接近的情况下,短链的纤维素衍生物随着取代度的增加,其酶解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葡萄糖得率并没有很明显的区别。而长链的纤维素衍生物其葡萄糖得率随着取代侧基链长的增加,酶解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逐渐减少。GPC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经过酶解处理后其Mn减少,Mw增大,说明该类材料的酶降解主要是小分子质量成分的瓦解和流失。另外,SEM图片中的薄膜表面均有斑点和凹洞出现。上述结果说明所得纤维素衍生物具有一定的酶可降解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09-05-01)
许玉芝,王春鹏,储富祥,金立维,陈鹏鹏[6](2009)在《纤维素内塑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微波辐射法快速合成了纤维素长链脂肪酸酯。通过对改性产物的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光谱表征,证明柔性脂肪酸酯基引入了纤维素骨架。对溶液浇铸法所得薄膜材料的耐水性、玻璃化温度(Tg)、热稳定性、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进行了分析测定,探讨了取代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材料表面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质,其接触角均在90°左右;由于柔性酯基链的引入,所制备的纤维素改性薄膜具有一定的内塑化性能。取代度为1.8的样品,其Tg为153℃,起始分解温度为198℃,断裂伸长率为50%,拉伸强度约为12 MPa,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相当。(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09年01期)
刘勇,张皑峰,韩培彦[7](2008)在《不同方法取出根管内塑化物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G钻、Hero642机用镍钛锉及显微超声技术叁种方法取出根管内塑化物的效果。方法:结合手用根管锉,分别采用叁种方法对186个根管进行再通畅治疗,通过X线、根尖定位仪对取出根管内塑化物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G钻组完全再通41个,Hero642镍钛组完全再通34个,显微超声组44个。结论:显微超声技术在叁种塑化根管再通畅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G钻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较为方便。(本文来源于《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期刊2008年11期)
刘勇,张文奎,陈光宇[8](2008)在《显微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显微超声技术对根管内塑化治疗后的患牙进行再治疗,评价该技术在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疗效。方法在根管显微镜下,采用超声工作尖去除根管内塑化物,通过X线片、根尖定位仪等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58根塑化根管显微超声技术再治疗后根管完全再通的有225根(成功率62.85%)。结论显微超声技术在去除根管内塑化物有较好的疗效;由于各种原因,塑化根管完全再通畅率较低。(本文来源于《北京口腔医学》期刊2008年05期)
许玉芝,王春鹏,储富祥[9](2008)在《纤维素内塑化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内塑化材料是通过接枝或化学修饰的方法使其内部塑化,克服在塑化和使用过程中增塑剂的迁移和流失问题,从而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对纤维素进行酯化内增塑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醋酸纤维素接枝己内酯、聚乳酸、聚乙二醇等可降解高分子的方法、途径及应用。(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08年09期)
陈晓播,岳林[10](2007)在《振动器械掏取离体牙根管内塑化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振动器械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方法,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7个离体通畅根管,常规塑化后1周和4月时分别用声波、超声波器械和手用不锈钢锉掏取根管内塑化物,记录每一根管初锉号数(IAF),代表根管原始粗细;根管内插诊断丝拍摄X线片量取根管弯曲度;探查根管口处塑化物软硬度。操作时记录扩通时间和操作缺陷。再于连续变倍立体显微镜下观察73个未扩通根管纵剖而形态。结果:(1)振动器械组扩通率显着高于手用器械组,对下列根管扩通率较高;胶状塑化根管 76.0%~84.0%,较粗根管(IAF>20#)90.0%~100.0%,轻度弯曲根管(<20°)93.8%~100.0%;对于硬塑化根管和细弯根管,无论何种方法扩通率均低(0~20%);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扩通时间:硬塑化根管:声波组(11.8min)<超声组(12.5min)<手扩组 (18.1min);胶状塑化根管:声波组(2.8min)<超声组(5.3min)<手扩组(7.8min)。(3)未扩通根管中有63.0%出现操作缺陷,绝大多数是根管侧壁台阶(91.3%),均发生于纲、弯的硬翅化根管中。无操作缺陷的未扩通根管主要是细弯的硬塑化根管,其扩入止点位于弯曲拐点。结论:振动器械有助于胶状塑化物的去除,扩通主要受塑化物状态和根管解剖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03-01)
内塑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和方式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能力和效率,探寻最佳的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方式和方法。方法:120个塑化根管随机分成即刻去除和延迟去除2组;即刻去除组包括A即刻组:H型锉和酚克除去除根管内塑化物及A超声组:A组加超声波荡洗;延迟去除组即根管内封入酚克除棉球4、6、8、24、48h后、H型锉和酚克除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B4、B6、B8、B24、B48组及相应的B4超声、B6超声、B8超声、B24超声和B48超声组。通过记录达到根管工作长度的平均操作时间、液体用量和根管内残留物情况评价根管内塑化物的疏通效果。结果:各组均能使根管再通且去除塑化物的能力相似;即刻去除组的操作时间、液体用量与延迟去除组的4h相似,但多于延迟去除其他各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超声波荡洗较不应用超声波组在去除根管内残留物方面更有效;延迟去除组中除4h外其他各组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操作时间、液体用量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酚克除封入根管后的6~8h及同时辅以超声波荡洗是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最佳时间和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塑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艳,王成坤,赵静辉,储顺礼,张志民.不同方法去除老年患者根管内塑化物的临床评价[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
[2].刘玉艳,王成坤,程敏,张志民.不同时间和方式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
[3].许玉芝,李芬芬,王春鹏,储富祥.不同取代度纤维素内塑化材料的酶降解性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
[4]..纤维素内塑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化工进展.2009
[5].许玉芝.内塑化纤维素酯的制备、性能和结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
[6].许玉芝,王春鹏,储富祥,金立维,陈鹏鹏.纤维素内塑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精细化工.2009
[7].刘勇,张皑峰,韩培彦.不同方法取出根管内塑化物的临床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
[8].刘勇,张文奎,陈光宇.显微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临床观察[J].北京口腔医学.2008
[9].许玉芝,王春鹏,储富祥.纤维素内塑化技术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
[10].陈晓播,岳林.振动器械掏取离体牙根管内塑化物的研究[C].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