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器质性心脏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
器质性心脏病论文文献综述
靳薇[1](2019)在《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样本,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A、对照组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A房颤检出率96.30%、房性早搏者77.78%、房颤记录时间(24.10±0.60)h、发作次数(156.36±3.69)次、发作时间(21.30±1.25)s/次、心室率(95.63±3.69)次/mi、无房性早搏者联律间期(0.70±0.20)、PI(0.45±0.16)。观察组B房颤检出率92.59%、房性早搏者占22.22%、房颤记录时间(24.32±0.41)h、发作次数(149.85±6.52)次、发作时间(22.00±1.41)s/次、心室率(96.72±2.64)次/mi、无早搏者联律间期(0.63±0.15)、PI(0.52±0.18)。对照组房颤检出率55.56%、房性早搏者占48.15%、房颤记录时间(0.10±0.01)h、发作次数(1.51±0.25)次、发作时间(21.20±1.25)s/次、心室率(94.28±3.00)次/mi。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可有效区分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检出率较高。(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张莉,林祥灿[2](2019)在《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有阵发性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形态、临床表现,为减少患者发生危险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2018年1-8月收治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阵发性房颤5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5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平均心率、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房颤频发时间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性早搏引起的房颤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有房性早搏引发的情况较多,主要的器质性病变是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在临床中要加强对这类患者的病情监测,减少患者发生危险的几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期刊2019年05期)
徐艳[3](2019)在《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的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32例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64例受检人员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平均记录时间、平均阵发性房颤发作次数、平均每次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平均心室率,且分析引起阵发性房颤诱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记录时间、平均阵发性房颤发作次数、平均每次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平均心室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发现由房性早搏所引起的阵发性房颤共3405次,而对照组经房性早搏所引起的阵发性房颤共569次,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借助动态心电图检查阵发性房颤十分重要,可为初步判断房性早搏来源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是判断阵发性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期刊2019年09期)
欧健钊[4](2019)在《炙甘草汤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应用炙甘草汤联合倍他乐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37例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炙甘草汤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平均期前收缩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电图平均期前收缩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平均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炙甘草汤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效果显着,心电图平均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减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06期)
刘倩,栾鹏[5](2019)在《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及对心房扑动发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及对心房扑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室性早搏患者15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划分为实验组(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与常规组(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两组患者均接受运动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总结两组患者的分组结果以及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LownⅠ、Ⅱ级占比明显较低,LownⅢ、IV-A、IV-B占比明显较高,实验组复杂性室性早搏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警告性心律失常与严重警告性心律失常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上述数据差异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 <0.05);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实验组B型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A、D型占比较高。运动心电图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E型占比较低,F型和缺血性ST段改变占比较高,数据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效果突出,均能够一定程度干预心房扑动,临床价值较高,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马艳梅,李琳[6](2018)在《海拔2500m以上地区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FMD与DC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海拔2 500m以上地区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FMD与DC值,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病例组选择来自海拔2 500m以上地区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30例,同时抽取同地区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行FMD、DC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病例组患者DC值、FMD值较对照组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海拔2 500m以上地区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迷走神经调节作用有不同程度减弱,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较高。(本文来源于《高原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韩鑫[7](2018)在《心得安试验在鉴别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中的意义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借助心得安试验鉴别心脏神经官能症及器质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8年2月接收的疑似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2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为ST-T非特异性改变。对患者均进行心得安试验,给予口服20mg心得安后,在30min、60min、90min、120min记录心电图并观察其变化。结果:在215例心得安试验中,阳性167例,占77.67%,改善19例,占8.84%,阴性29例,占13.49%;试验过程中出现2例心律失常情况。结论:针对ST-T改变的病人,心得安试验可用于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ST-T改变。避免部分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患者进一步查冠脉CTA或冠脉造影的过度医疗,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小,费用低,容易接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家庭医药.就医选药》期刊2018年08期)
韩竺君,张烁[8](2018)在《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的消融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对房颤发生机制的不断认识,房颤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更新。按照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可分为器质性心脏病房颤和非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本文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房颤的消融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王皎[9](2017)在《特发性与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心室复极参数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室性心动过速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但也可发生在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中青年患者。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简称特发性室速)指发生在心脏结构正常的病人,目前的诊断技术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也无电解质异常和离子通道功能异常等。其发生率约占全部室速的10%,以青壮年居多。特发性室速由于无基础心脏病变,多数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射频消融成功率高,通常预后良好。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由于基础心脏病变的持续存在,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且药物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欠佳,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持续性室速和室扑/室颤,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是Ⅰ类适应证。特发性室速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能否像器质性室速一样引起心电图的复极改变也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健康人群和特发性室速患者、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患者的心室复极参数,首先,明确叁组间心室复极参数及T波形态学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其次,探讨心电图心室复极各个参数对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预测价值;最后,明确针对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预测价值较好的复极参数。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特发性室速患者55例,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患者41例,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等因素同特发性室速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110例,采集所有患者窦性心律心电图,对心电图的心室复极参数QTc、TpTe、QTd、Tax(T波电轴)、立体QRS-T夹角及T波的形态学参数(PCA、MCS-score、VAngT_F、VAngT_S、VAngT_T、VMaxT_F、VMaxT_S、VMaxT_T、Ta_V5、Td_V5、bmTar_V5)进行分析,比较叁组患者参数的差异。结果:1.叁组间心室复极各参数的比较:健康人群组和特发性室速组间QTc间期、立体QRS-T夹角、Tp-Te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4,P=0.02),QTd、Tax无统计学差异(P=0.24,P=0.32)。健康人群组和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组间QTc间期、立体QRS-T夹角、Tp-Te间期、QTd、T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1,P<0.01)。特发性和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组间QTc间期、立体QRS-T夹角、T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Tp-Te 间期、QTd 无统计学差异(P=0.59,P=0.10)。2.心室复极参数预测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ROC曲线,比较心电图心室复极各个参数对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预测价值:立体QRS-T夹角曲线下面积为0.916,用于判断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有显着意义(P<0.01);QTc间期、Tax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0.752,用于判断器质性心脏病室速诊断价值尚可(P<0.01,P<0.01)。3.T波形态学参数:健康人群组和特发性室速组间PCA、MCS-score、VAngT_S、VMaxT_F、VMaxT_T、ta_V5、bmTar_V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4,P=0.02,P=0.02,P=0.03,P=0.01,P=0.01);VAngT_F、VAngT_T、VMaxT_S、td_V5无统计学差异(P=0.97,P=0.54,P=0.30,P=0.84)。健康人群组和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组间 PCA、MCS-score、VAngT_F、VAngT_S、VAngT_T、VMaxT_F、ta_V5、td_V5、bmTar_V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2,P<0.01,P<0.01,P<0.01,P<0.01,P<0.01);VMaxT_S、VMaxT_T无统计学差异(P=0.87,P=0.23)。特发性室速组和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组间PCA、MCS-score、VAngT_F、VAngT_S、VAngT_T、ta_V5、td_V5、bmTar_V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1,P<0.01,P<0.01,P<0.01,P<0.01);VMaxT_F、VMaxT_S、VMaxT_T 无统计学差异(P=0.06,P=0.33,P=0.47)。4.T波形态学参数预测器质性心脏病室速R0C曲线,比较T波形态学参数对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预测价值:PCA、VAngT_S、VAngT_T、ta_V5、bmTar_V5、Tax 曲线下面积为 0.725、0.755、0.752、0.803、0.812、0.752,用于判断器质性心脏病室速诊断价值较好;MCS-score、VAngT_F、VMaxT_F、td__V5曲线下面积为0.629、0.634、0.656、0.615,用于判断器质性心脏病室速诊断价值尚可。结论:1.室速患者的心室复极参数不同于正常人,其中,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心室复极参数的变化最大,特发性室速次之。特发性室速一些心室复极参数较对照组发生改变,提示特发性室速患者可能存在室速发生的电生理基质。2.特发性和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心室复极参数存在差异,提示两种室速基质存在差异或电生理机制不同。3.立体QRS-T夹角、Tax及T波形态学部分参数叁组间差异最大,是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较好的复极参数。(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7-02-01)
姜元鹏,李国庆[10](2016)在《缺血性心肌病与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起源部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ICM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多见。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中的形态可对室性期前收缩起源部位进行定位,本研究旨在分析ICM及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起源部位差异。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收集2010-01-2014-12于我院住院患者病历资料,依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心肌PET等检查结果,将其分为ICM组及非器质性心脏病组,各随机选取150例为研究对(本文来源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6年07期)
器质性心脏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有阵发性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形态、临床表现,为减少患者发生危险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2018年1-8月收治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阵发性房颤5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5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平均心率、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房颤频发时间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性早搏引起的房颤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有房性早搏引发的情况较多,主要的器质性病变是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在临床中要加强对这类患者的病情监测,减少患者发生危险的几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器质性心脏病论文参考文献
[1].靳薇.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2].张莉,林祥灿.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
[3].徐艳.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的结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
[4].欧健钊.炙甘草汤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
[5].刘倩,栾鹏.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及对心房扑动发生率的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6].马艳梅,李琳.海拔2500m以上地区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FMD与DC的临床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2018
[7].韩鑫.心得安试验在鉴别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中的意义探讨[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
[8].韩竺君,张烁.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的消融治疗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
[9].王皎.特发性与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心室复极参数的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17
[10].姜元鹏,李国庆.缺血性心肌病与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起源部位的对比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