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信辉浙江省诸暨市秀松中学
古往今来,人们称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铺路石……这种种比喻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也形象地揭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作用。可今天,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这种种比喻似乎已经不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了,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李炳亭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作用提出了“二八理论”:教师80%的作用是点燃、激励、唤醒;教师20%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流程的操作。
一、教师80%的作用是点燃、激励、唤醒
点燃什么、激励什么,又唤醒什么?学习的动力、兴趣、目标,乃至是人成长的“精神系统”,他为什么学,他有什么样的人生信念,他的精神气质如何,等等。李炳亭主任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为李大娘报仇”。共产党当年是大刀长茅对机枪大炮,但没有一个怕死的。共产党队伍出发前,教导员往往请贫苦李大爷上台发言。李大爷身穿打满补丁还露着破棉絮的衣服,颤抖抖地走上台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同志们哪,日本鬼子忒狠啦,狗汉奸忒坏啦,你们李大娘昨天晚上……呜呜!你们可得给李大娘报仇啊!——呜呜——”李大爷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为李大娘报仇!”“为李大娘报仇!!”“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狗汉奸!!”“血债要用血来还!!!”战士们摩拳擦掌,群情激昂,枪栓拉得啪啪响,枪上的刺刀明晃晃……战士的激情被点燃了,战役离胜利还遥远吗?同样,当学生被激情所点燃时,他们会不知有多少潜力发挥出来,这种情绪也会感染你,形成正面的循环,与你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都形成了好的互动。那么,如何才能点燃学生的激情呢?
1、注重自身形象,营造良好气氛
有人把课堂比作舞台,一堂课,就是一场精彩的演出。作为“主要演员”的老师,其形象、气质、精神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其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演员”要用自己对剧本的透彻理解,用渗透情感的语言,用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表现出剧本的特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老师走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静盼,这样自然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奠定了一堂课的成功基础。
2、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让人趣兴味起,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注重课堂的导入。精美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对你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像一块磁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个人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因此,我们应该精心为每堂课都设计精美的导入。创设一种情境,通过设悬念、看录像、讲故事、放录音、唱歌曲、朗诵诗词、表演小品、出示挂图、播放课件等不同的导入方法,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
二、教师20%的作用是课堂流程的操作
剩下二成,需要教师掌握的课堂教学流程,它首先不是“教设计”的流程,而是从“学规律”出发,基于学习对象的学习认知规律的总结,教师需要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然后任由学生去“体验”和交换体验,再慢慢在“经验”中感受“成长”。
心理学研究表明:看到的信息可以被记住10%;听到的信息可以被记住20%;亲身体验的信息则可以被记住80%。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体验:
第一种,我们经常会在考试结束之后将突击复习的内容慢慢忘记,如果不再复习或许再次考试成绩有天壤之别;
第二种,当我们学会游泳、驾驶之后,即使很长时间不接触,仍然不会忘记。显然后一种学习方式是我们所讲的体验式学习,它拥有完整的循环式学习流程,通过第一种方式学习到的经验和技能,由于缺少了体验和联系实际等环节所以效果是不稳定的而且容易忘记的,自学,即自主学习的简称: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展示即暴露。反馈:组织反馈,不是不让讲,最恰当的时机,需要讲的时候讲。经过自学,发现了问题,教师的讲是放在第三步的,限制讲的时间,这是基本的常识规定。任何老师走进课堂必须遵守常规。好课就这三步,坚持这个原则,把问题出示给孩子,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展示,出现问题,组织反馈。
“学习”不是一个字“学”,而是两个字“学习”。……带入、体验、找感觉,这样的一个流程,即课堂三步曲。
总之,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当前,还要关注他们的未来,因为只有真诚地面对学生,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与爱戴,发挥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