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穿支皮瓣论文-于海波,刘利荣,李永红,高常玲,徐汝玲

会阴穿支皮瓣论文-于海波,刘利荣,李永红,高常玲,徐汝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会阴穿支皮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会阴穿支皮瓣,会阴穿支血管,闭孔动脉,阴唇(囊)后动脉

会阴穿支皮瓣论文文献综述

于海波,刘利荣,李永红,高常玲,徐汝玲[1](2015)在《会阴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会阴各穿支血管的临床解剖,为会阴穿支皮瓣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经过处理的10具(20侧)尸体进行CT扫描,构建血管叁维结构,然后对会阴区域的动、静脉进行解剖、测量、记录,最后建立模拟皮瓣,进而可设计出多种不同供应血管的穿支皮瓣。结果会阴穿支皮瓣动静脉丰富、邻近会阴部,是修复会阴部组织缺损和阴道再造的良好供区。依据会阴区穿支血管的走行、分布和各穿支间的吻合情况,可切取四种会阴穿支皮瓣:(1)以阴唇(囊)后动脉外侧支为蒂的会阴穿支皮瓣;(2)以闭孔动脉前皮支为蒂的会阴穿支皮瓣;(3)以阴部外动脉为蒂的会阴穿支皮瓣;(4)以闭孔动脉前皮支为蒂的会阴穿支皮瓣联合闭孔动脉股薄肌支为蒂的股薄肌肌皮瓣。结论会阴穿支皮瓣可用其行阴道等重要器官的再造,可修复会阴部皮肤组织缺损及较大缺损,可用于尿道下裂及阴道直肠瘘的修复,还可应用于游离移植。(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5年09期)

杜丽平,游晓波,唐贶昀,傅荣[2](2015)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会阴肛周瘢痕挛缩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会阴肛周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3年12月,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3例会阴肛周瘢痕挛缩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21~62岁,平均42岁。烧伤深度均为Ⅲ度,达筋膜层或以下。会阴瘢痕分型:周围型(肛门区轻度狭窄而会阴周围瘢痕挛缩)13例,中央型(肛门及肛管重度狭窄伴外生殖器牵拉移位或缺损)10例。所有患者双髋外展及下蹲均受限。于创面愈合后3个月~2年,平均6个月行皮瓣修复手术。切除瘢痕及松解挛缩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0 cm×6 cm~28 cm×13 cm,皮瓣切取范围为12 cm×7 cm~30 cm×15 cm。腹壁供区直接缝合(16例)或取大腿中厚皮片植皮修复(7例)。结果术后1例(4.3%)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2例(8.7%)出现皮瓣远端发绀,1例(4.3%)皮瓣因感染出现点状坏死,均经相应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年。其中19例皮瓣无回缩,皮肤质地组织弹性良好,会阴外形恢复,外生殖器移位回复正常,肛门狭窄完全解除,基本恢复正常排便;2例会阴皮瓣边缘有条索状挛缩,经二期行Z成形松解后会阴形态恢复。所有患者双髋外展外旋可达30~40°。无1例出现供瓣区腹壁疝。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血供可靠、设计灵活,与受区组织相似度好,用于修复会阴肛周瘢痕挛缩可获得满意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08期)

宋建星[3](2009)在《会阴穿支皮瓣解剖及在修复性器官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性器官组织缺损对患者、特别是成年人患者是一种灾难性的打击,性器官的重建与修复是一项复杂的高难度手术,具有较强的挑战性。会阴皮瓣原本是个理想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对其解剖认识不够全面,时而导致术后皮瓣的部分或完全性坏死。目的通过阴股沟皮瓣穿支血管管径、长度及走行的研究,探讨该穿支的形成及其在修复、重建性器官治疗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共进行了10具20侧成年尸体阴股沟区的解剖,对其血管口径、走行及分布进行了研究。手术时沿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身筋膜表面分离,根据需要选阴股沟区上、中、下其中一条血管为蒂形,成阴股沟穿支皮瓣,皮瓣最大面积为7×18cm~2。结果解剖发现该皮瓣主要有上、中、下叁支肌皮型穿支血管,穿支血管之间存有丰富的血管网形成。临床应用该皮瓣手术100余例,其中包括阴道、阴茎、阴囊及会阴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或再造,术后未出现皮瓣坏死,效果满意。结论阴股沟皮瓣穿支血管解剖恒定,血运丰富。以穿支血管形成的阴股沟皮瓣转移更为灵活方便,是性器官及会阴部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的理想皮瓣。(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第七届东方国际美容外科会议;第97届日本美容外科学会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09-11-12)

白晋[4](2009)在《会阴穿支皮瓣的叁维显微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初步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会阴部自体组织移植和缺损修复技术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整形外科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随着它的不断发展,相关解剖方面的问题也相继提出,其中穿支皮瓣是显微外科皮瓣移植的新发展,符合组织移植“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失小”的原则。临床皮瓣移植约有80%是为了表面皮肤软组织的覆盖,仅少部分是为了填塞死腔或深部缺损。所以,仅包含皮下脂肪和皮肤的穿支皮瓣,符合“缺什么补什么”的重建原则。会阴穿支皮瓣位于股内侧上方与会阴部之间,上界过耻骨联合上缘水平约1.5cm,下界为两侧坐骨结节连线,内侧界为阴囊(唇)外侧缘,外侧界为股内侧皱襞,自阴囊(唇)外侧缘向大腿内上方延伸约6cm包括的范围。国内、外现有的关于皮瓣解剖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二维研究方面,然而真正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叁维解剖研究工作报导较少,原因多是缺乏灌注良好的解剖材料,显微操作技术不过硬,解剖研究脱离临床等等。会阴部组织缺损修复和重建的手术较为棘手,会阴穿支皮瓣的解剖位置毗邻会阴部、加之该区域血液供应丰富,从而决定了它是修复这些缺损的理想皮瓣。然而目前临床上鲜有报导应用此皮瓣进行会阴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而且部分患者手术后可能发生皮瓣部分或全部坏死,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感觉差等问题。众所周知,详细的解剖形态学基础是设计穿支皮瓣和预测皮瓣成活面积的关键。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于穿支血管的数量和走行,对于吻合的血管组群,伴行的静脉回流,皮神经的分布和支配等显微解剖学基础研究方面的问题予以明确。而这些研究需要借助于一种全新的尸体标本灌注方式,显微解剖器械和显微镜,血管影像和电脑软件系统,摄影技术和图像处理系统等,将会阴穿支皮瓣的叁维显微解剖结构全面呈现后,以之作为依据,用来指导临床手术的设计和完成,从而达到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完美结合。本研究在由我科室郭恩谭教授1990年首次报导的会阴轴型皮瓣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明确会阴穿支皮瓣的叁维显微解剖结构,为临床设计、应用穿支皮瓣提供可靠依据。也为今后其它皮瓣的显微解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会阴区域的穿支血管、吻合的血管网、伴行静脉、皮神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即确定它们的位置、数量、直径、穿支蒂的长度类型、来源以及穿支所供应皮肤的面积,着重研究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为临床成功的设计、应用穿支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研究材料与方法:10%福尔马林浸泡成人尸体11具(22侧),采用改良氧化铅一明胶灌注技术,肉眼解剖,微细结构在10倍手术放大镜下观察,游标卡尺(精确到0.2mm)测量。在尸体标本上模拟临床皮瓣切取方式,对皮瓣内包含的穿支血管、皮神经进行观测记录,然后进行深部组织解剖,追溯穿支血管、皮神经来源。所有解剖结构均进行定位、定量研究,所得结果和图像运用电脑软件分析。临床应用患者以会阴部与大腿之间的股会阴沟为长轴设计皮瓣,上界可过耻骨联合约1.5cm,下界至坐骨结节,宽可达约8cm,其中大腿侧宽约5cm,会阴侧宽约3cm。手术时按设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在深筋膜上层由上向下解剖掀起皮瓣,至蒂部时注意保护穿支动脉,血管蒂周围组织应适当保留,将皮瓣转移至受区。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研究结果:大体和显微解剖研究发现:会阴区直接与间接穿支血液供应丰富,其中以阴部外浅动脉腹股沟穿支、阴部外浅动脉会阴穿支、闭孔动脉前支穿支、阴囊(唇)后动脉外侧穿支四支最具临床意义,分别位于皮瓣上、中、下方。上述四支穿支以及它们的伴行静脉彼此存在广泛的吻合,并在深筋膜层上方形成会阴区上方、中间、下方叁组链式血管吻合网。以上叁组血管网贯穿了皮瓣的上、中、下部。会阴区静脉回流丰富,计有阴部外浅静脉等多支知名动脉伴行静脉,并且位置恒定。皮神经支配可靠,主要有以下叁组:上方有生殖股神经股皮支、髂腹股沟神经皮支,中间有阴囊(唇)后神经外侧支分支皮神经,下方有阴囊(唇)后神经外侧支分支皮神经,股后皮神经会阴支皮支。依照解剖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会阴穿支皮瓣切取方式大致为:以阴部外浅动脉腹股沟穿支和(或)会阴穿支为蒂切取皮瓣时,皮瓣蒂部切取深度应保持在1.55~1.65 cm的范围,远端部分的皮瓣可以依实际需要修薄至0.90~1.00cm的范围。穿支皮瓣依靠吻合的中、下方链式血管吻合网血供范围可以达到16×7cm左右。该皮瓣的蒂部位于上方,皮瓣成活率较高。临床上可以此血管为蒂设计上蒂会阴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耻骨上区组织缺损,亦可形成游离皮瓣修复远位组织缺损;以闭孔动脉前支穿支为蒂切取皮瓣时,皮瓣蒂部切取深度应保持在1.35~1.45cm的范围,远端上、下方部分的皮瓣可以依实际需要修薄至0.90~1 .00cm的范围。穿支皮瓣依靠吻合的上、下方链式血管吻合网,血供范围可以达到14×6cm左右。该皮瓣的蒂部位于中间,临床应用此皮瓣较少;以阴囊(唇)后动脉外侧穿支为蒂切取皮瓣时,皮瓣蒂部切取深度应保持在1.25~1.35cm的范围,远端部分的皮瓣可以依实际需要修薄至0.90~1.00cm的范围。穿支皮瓣依靠吻合的中、上方链式血管吻合网,血供范围可以达到18×8cm左右。该皮瓣的蒂部位于外下方,临床上对于此皮瓣的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阴茎、囊和阴道再造;尿道下裂修复等手术。2005~2009年,我们应用会阴穿支皮瓣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取以阴部外浅动脉腹股沟穿支和(或)会阴穿支为血管蒂7例,闭孔动脉前支穿支血管蒂1例,以阴囊(唇)后动脉主干和(或)外侧穿支为血管蒂20例。皮瓣切取最大为17×8cm,最小10×5cm,所有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经6~12个月的随访,会阴部形态及修复处皮瓣均无明显改变,阴茎成形,阴道再造患者婚后性生活满意。研究结论:会阴穿支皮瓣动脉血供充足、静脉回流丰富、又具有神经支配及淋巴回流系统。供区隐蔽,面积充分,切取后可以直接缝合,瘢痕可以隐藏于会阴部,无明显继发畸形。除具有普通穿支皮瓣薄、能兼顾外形和功能修复的优点外,还解决了其修复阴道、阴茎重要会阴部性功能器官面积受限、旋转不便等临床实际技术难题。手术在体表操作,安全、切取方便,易掌握,成功率高。运用它来修复和重建会阴部组织,外形及神经感觉均取得理想结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09-05-10)

乌兰哈斯,白晋,宋建星,杨超[5](2008)在《会阴穿支皮瓣的显微解剖研究初步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会阴区域的穿支血管定性和定量分析,即确定主要穿支血管的位置、数量、口径、蒂的长度类型、来源血管以及穿支所供应皮肤的面积,着重研究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为临床设计应用穿支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经10甲醛溶液固定、红色乳胶经桡动脉及髂外动脉联合灌注的成年尸体11具(22侧)。显微观察,微细结构在10倍手术放大镜下观察,游标卡尺(精确到0.2mm)测量。在尸体标本上,模拟临床皮瓣切取方式,对皮瓣内包含的血管、神经进行观测。结果发现该区穿支血液供应丰富,其中以阴部外浅动脉腹股沟和会阴穿支、阴囊(唇)后动脉外侧穿支、闭孔动脉前皮支穿支四支最具临床意义,并且位置均比较恒定,分别位于皮瓣上、中、下方。上述四支穿支以及它们的伴行静脉彼此存在广泛的吻合,并在内收肌内侧以上的深筋膜层上方,形成会阴区上方、中间、下方叁组链式血管吻合网。另外,还有分布于皮瓣上、中、下的四支重要的皮神经:生殖股神经股皮支、髂腹股沟神经皮支、阴囊(唇)后神经皮支、股后皮神经会阴皮支。结论会阴穿支皮瓣血供充足,静脉回流丰富,又具有神经支配及淋巴回流系统。切取方便,供区隐蔽,修复、重建会阴部外形及神经感觉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期刊2008年06期)

白晋,宋建星,乌兰哈斯,杨超[6](2007)在《会阴穿支皮瓣的显微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初步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会阴区域的穿支血管定性和定量分析,即确定主要穿支血管的位置、数量、口径、蒂的长度类型、来源血管以及穿支所供应皮肤的面积,着重研究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为临床设计应用穿支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经10%甲醛溶液固定、红色乳胶经桡动脉及髂外动脉联合灌注的成年尸体11具(22侧)。肉眼解剖,微细结构在10倍手术放大镜下观察,用游标卡尺(精确到0.2mm)测量。在尸体标本上,模拟临床皮瓣切取方式,对皮瓣内包含的血管、神经进行观测。结果我们发现该区直接与间接穿支血液供应丰富,其中以阴部外浅动脉腹股沟和会阴穿支、阴囊(唇)后动脉外侧穿支、闭孔动脉前皮支穿支四支最具临床意义,并且位置均比较恒定,分别位于皮瓣上、中、下方。上述四支穿支以及它们的伴行静脉彼此存在广泛的吻合,并在内收肌内侧以上的深筋膜层上方形成会阴区上方、中间、下方叁组链式血管吻合网。另外还有分布于皮瓣上、中、下的四支重要的皮神经:生殖股神经股皮支、髂腹股沟神经皮支、阴囊(唇)后神经皮支、股后皮神经会阴支皮。结论会阴穿支皮瓣血供充足,静脉回流丰富、又具有神经支配及淋巴回流系统。切取方便,供区隐蔽,修复、重建会阴部外形及神经感觉均可以取得理想结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07年05期)

会阴穿支皮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会阴肛周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3年12月,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3例会阴肛周瘢痕挛缩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21~62岁,平均42岁。烧伤深度均为Ⅲ度,达筋膜层或以下。会阴瘢痕分型:周围型(肛门区轻度狭窄而会阴周围瘢痕挛缩)13例,中央型(肛门及肛管重度狭窄伴外生殖器牵拉移位或缺损)10例。所有患者双髋外展及下蹲均受限。于创面愈合后3个月~2年,平均6个月行皮瓣修复手术。切除瘢痕及松解挛缩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0 cm×6 cm~28 cm×13 cm,皮瓣切取范围为12 cm×7 cm~30 cm×15 cm。腹壁供区直接缝合(16例)或取大腿中厚皮片植皮修复(7例)。结果术后1例(4.3%)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2例(8.7%)出现皮瓣远端发绀,1例(4.3%)皮瓣因感染出现点状坏死,均经相应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年。其中19例皮瓣无回缩,皮肤质地组织弹性良好,会阴外形恢复,外生殖器移位回复正常,肛门狭窄完全解除,基本恢复正常排便;2例会阴皮瓣边缘有条索状挛缩,经二期行Z成形松解后会阴形态恢复。所有患者双髋外展外旋可达30~40°。无1例出现供瓣区腹壁疝。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血供可靠、设计灵活,与受区组织相似度好,用于修复会阴肛周瘢痕挛缩可获得满意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会阴穿支皮瓣论文参考文献

[1].于海波,刘利荣,李永红,高常玲,徐汝玲.会阴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5

[2].杜丽平,游晓波,唐贶昀,傅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会阴肛周瘢痕挛缩的疗效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

[3].宋建星.会阴穿支皮瓣解剖及在修复性器官组织缺损中的应用[C].第六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第七届东方国际美容外科会议;第97届日本美容外科学会大会论文汇编.2009

[4].白晋.会阴穿支皮瓣的叁维显微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初步报告[D].第二军医大学.2009

[5].乌兰哈斯,白晋,宋建星,杨超.会阴穿支皮瓣的显微解剖研究初步报告[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

[6].白晋,宋建星,乌兰哈斯,杨超.会阴穿支皮瓣的显微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初步报告[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07

标签:;  ;  ;  ;  

会阴穿支皮瓣论文-于海波,刘利荣,李永红,高常玲,徐汝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