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贵州黔西南州562400
【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注射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231例为对照组,再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243例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高压注射CT造影剂外渗的原因,给予观察组一定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为0.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0%(p<0.05)。结论预防和护理措施应用于CT增强扫描中,减少了造影剂的外渗,得到了患者和临床医师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预防;护理
CT增强扫描,是指将水溶性碘造影剂注入血管后进行扫描的一种检查方法,提高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差,可以让一般摄影检查不能显示的器官组织显影,而且提高了临床诊断的质量,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1]。造影剂外渗是CT增强扫描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旦发生,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害,还会影响检查质量,严重者会引起医患纠纷,影响医院的声誉[2]。我院分析了2013年7月-2014年6月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外渗的原因,旨在研究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231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43例,女性88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3.75±6.47)岁。再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243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47例,女性96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3.82±6.53)岁。并排除碘过敏、严重心肝肾疾病、严重甲状腺机能亢进、急性血栓性静脉炎、精神障碍者及认知障碍的患者。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后,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CT增强扫描方法
由于CT的扫描速度较快,所以造影剂要快速注入体内,注射速率在2.5ml/s~5.0ml/s间,注射血管须避开红肿、破损、瘢痕的血管。嘱咐被检者按照指令屏气配合检查者,并严密监测高压注射器启动后情况。
1.2.2造影剂外渗发生的原因
对照组患者CT增强扫描的过程中未采用预防和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后,造影剂外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⑴高压注射器的压力过高、注射速率过快;⑵穿刺血管的选择不合理;⑶穿刺者的操作技术不熟练;⑷穿刺部位固定不牢固;⑸患者因紧张、害怕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导致穿刺针移位。
1.2.3观察组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⑴患者的心理护理:嘱患者检查前空腹4h,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CT增强扫描的目的、方法、安全性和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害怕的不良心理,使其在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⑵调节造影剂的注射速率:高压注射器的压力过高、注射速率过快是造影剂外渗最常见的一个原因[3]。因此,检查过程中,在满足检查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减缓注射速率。⑶选择穿刺血管:穿刺血管多以手背、前壁、肘正中的弹性比较好、血流充足、粗、直的静脉为主,尽量不要选择血管分叉处、关节处和静脉窦处的静脉;对于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及长期化疗等血管情况不佳的患者,可进行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的穿刺。⑷提高穿刺技术:CT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的穿刺多选用大角度、直刺法,即以15°~30°的角从血管上方先刺入皮肤,再刺入血管,出现回血后将穿刺针压低,以5°~15°的角再进0.2cm;若穿刺不成功,应重新选择静脉进行穿刺,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⑸穿刺针的固定:将穿刺针的针头和针栓用一次性医用透气胶带固定,再将针头软管用胶布固定于穿刺部位的周围,此外可让患者将螺纹连接管夹在指缝中,避免机床移动过程中,穿刺针的脱落。⑹穿刺后的护理:穿刺结束后,嘱患者不要弯曲穿刺部位,避免局部压力过高引起的造影剂外渗,在造影剂注射过程中出现外渗,须立即停止注射,用50%的硫酸镁保湿冷敷,高渗作用可使组织脱水,促进水肿的消退[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发生的情况。
1.4数据处理
研究结束后,将数据准确录入到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可信区间为95%。造影剂外渗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若存在p<0.05,则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发生情况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发生的情况:观察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由于CT增强扫描造影剂的渗透压比较高,一旦发生外渗,皮下组织内会淤积大量的造影剂形成硬结或肿块,引起局部的剧烈疼痛,严重时会导致局部组织、细胞的脱水和坏死[5]。笔者分析后,可知造影剂外渗的原因并不是不可抗的因素,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操作技术、培养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在CT增强扫描中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即可在提高扫描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研究中,观察组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为0.4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的3.90%(p<0.05)。
综上所述,预防和护理措施应用于CT增强扫描中,减少了造影剂的外渗,得到了患者和临床医师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苏兰.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引起药液外渗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2):93-93.
[2]肖巧玲,何桂凤,李小凤等.64排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03-104.
[3]马婷.增强CT造影剂外渗及过敏反应的预防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174-175.
[4]庞菊,刘尊清,冯坤娟等.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98.
[5]徐文红,吴安祥,于志丽等.中药外敷治疗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