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行为模型论文-王建刚,吴洁

搜索行为模型论文-王建刚,吴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搜索行为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权衡,知识搜索,关系异质性,研发强度

搜索行为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刚,吴洁[1](2018)在《企业知识搜索行为的权衡:一个多因素模型的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间关系异质性如何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塑造企业的知识搜索行为?以321家上市企业作为样本数据,检验了关系异质性对两种知识搜索行为(即本地搜索与非本地搜索)的影响,企业的研发强度和环境丰裕程度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关系异质性负向影响本地搜索,但正向影响非本地搜索;研发强度、环境丰裕度单独或共同增强了关系异质性对本地搜索的负向影响,以及对非本地搜索的正向影响。这些结果反映了企业对本地与非本地搜索的权衡。相比本地搜索,企业更倾向于非本地搜索。同时,研发强度和环境丰裕度能够强化企业的权衡。这些研究发现揭示了在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关系异质性与知识搜索间复杂的作用机制和企业对知识搜索的权衡,促进了对考虑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的知识搜索行为与模式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南大商学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陈明红,甄慧琳,韦芷晴,张玉子,徐玮婕[2](2018)在《移动视觉搜索行为意向模型及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视觉搜索的兴起与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探讨用户搜索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搜索服务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基本框架,从质量感知的影响出发构建理论模型,并针对手机百度识图用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和认知价值对搜索意向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信息质量正向地影响实用价值和享乐价值,但对认知价值的影响不显着;系统质量正向地影响实用价值,但对享乐价值和认知价值没有显着影响;服务质量对叁种价值评价均有显着正向影响,并且这些价值评价在质量与搜索意向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移动视觉搜索服务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图书馆论坛》期刊2018年12期)

王海燕,黄雅梅,陈默,薛澄岐[3](2016)在《图标视觉搜索行为的ACT-R认知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优化图标搜索任务的用户认知模型为目的,通过行为实验研究了搜索任务与视觉元素之间的关系.文中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测量了图标阵列、图标线框粗细与搜索反应时的相关关系,构建了搜索反应时与图标阵列大小的线性拟合关系式;依据眼动轨迹、视觉热点图等眼动数据,确认了色彩及形状在视觉引导中的作用,推测出搜索行为中视知觉使用了"分组策略",认知模型的视觉模块包括了自下而上的视觉预加工阶段和目标驱动型的自上而下加工阶段.最后结合理性思维的自适应控制系统模型(ACT-R模型),描述了图标搜索任务的用户认知模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孙玉欣[4](2015)在《加入搜索行为的演化少数派博弈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加入搜索行为能力对动态网络结构下的演化少数派博弈模型(EMG)进行深入研究。在本文的研究中加入动态网络结构模型,个体得分低于阈值时可以通过断掉表现差的个体的连接,重新寻找表现优秀的邻居进行重连,模仿新邻居的策略概率进行博弈游戏。本文引入的搜索行为能力分为两类,一类是最优邻居搜索,另一类是全局随机搜索。最优邻居搜索行为指的是,个体可以搜索到它邻居以外的相邻个体的局部信息。个体可以断掉与得分最低的邻居的连接,遍历所有邻居的邻居,选择最高得分的个体作为信息来源并且建立新的网络连接。全局随机搜索行为指的是,个体可以断掉与得分最低个体的连接后随机从总体中其他个体中选择一个个体作为新的邻居进行重连,获得新的局部信息。但是并不需要重新连接的个体得分是最高的,在总体中随机选择即可。通过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搜索行为后的策略概率分布图和没有加入搜索行为的策略概率分布图是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加入搜索行为后,无论是最优邻居搜索还是全局随机搜索均会改变个体策略分布概率。没有搜索行为情形下的策略概率分布是U型分布,个体策略概率选择集中在p=0和p=1处。加入搜索行为后,策略概率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个体策略概率选择在p=0.5更容易获得收益。与此同时,本文对不同参数值下的搜索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突变程度对策略概率分布图和系统有效性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当突变程度逐渐增大时,无论是否加入搜索行为,策略概率分布图的策略选择都会逐渐向各个概率值进行平均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个或者两个策略值上。在系统有效性方面,当突变程度增加时,加入搜索行为后的系统有效性会逐渐增加,然而在没有加入搜索能力的系统有效性反而会逐渐降低。即使如此,无论突变程度如何影响系统有效性,加入搜索行为后系统有效性均会降低。(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12-01)

陈明红,漆贤军,李妍慧[5](2014)在《基于TAM与TTF整合模型的移动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移动搜索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整合TAM与TTF模型,构建移动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以移动搜索用户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调查,共回收313份有效问卷,使用PLS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移动搜索意向和任务技术适配度显着地影响移动搜索行为,并且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趣味性对移动搜索意向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任务技术适配度显着地影响移动搜索行为,同时受到搜索任务特征和移动搜索技术特征的正向影响。(本文来源于《情报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师伟伟[6](2014)在《移动搜索使用行为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截止2013年末,中国手机搜索用户为3.7亿人,近叁年来平均增长率超过28%,移动搜索业务正经历由“萌芽”到“成长”的快速增长时期。在这一时期,移动搜索业务供应商在完善移动搜索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市场行为研究。因此,找到影响用户初始采纳和持续使用移动搜索行为的关键因素对于移动搜索供应商拓展移动搜索业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按照用户从初始采纳到持续使用的行为发展,对使用移动搜索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以技术接受理论和持续使用行为理论构建了移动搜索用户的初始采纳行为模型和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对大学生和职员样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对初始采纳行为,总体样本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信任;职员样本感知易用性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信任和感知有用性;学生样本感知易用性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信任。(2)对持续使用行为,总体样本、学生样本和职员样本感知有用性对移动搜索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均最大;对总体及职员样本满意度次之,其次是期望确认度、感知安全性和感知服务成本;对学生样本期望确认度次之,其次是满意度、感知服务成本和感知安全性。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并为移动搜索业务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有效性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4-05-20)

王小宁,师伟伟[7](2013)在《基于Trust-TAM整合模型的移动搜索用户采纳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移动搜索已成为用户查询信息的主要渠道,为此在技术接受模型和信任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用户采纳移动搜索的整合模型,从而对收集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意向显着影响使用行为,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信任对采纳行为均有显着影响,但影响依次减弱。并比较了高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职员的采纳行为,为移动搜索服务开发商和提供商指出了提高移动搜索用户市场占有率的努力方向。(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赖志柱,戈冬梅,吴刚[8](2013)在《离散和声搜索算法求解整体最优效率行为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整体最优效率行为模型是基于满足最低期望投资产出和最高投资额的约束,以整体效率最优为目的的一种数学模型。针对问题特点,将各个投资活动的效率进行排序,通过设计专门的新和声的产生方式和微调方式,并引入贪婪策略对和声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和声搜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离散和声搜索算法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毕节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刘春济,冯学钢[9](2013)在《我国出境游客旅行前的信息搜索行为意向研究:基于TAM、TPB与DTPB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TAM、TPB与DTPB模型对我国出境游客旅行前的信息搜索行为意向进行分析发现,态度是影响我国出境游客旅行前信息搜索行为意向的首要因素,其次则是知觉有用性、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同时,研究也发现,虽然上述3个模型对行为意向均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从模型解释的变异量、拟合度及简约性来看,TPB模型最为恰适,且修正后的TPB模型解释了行为意向75%的变异。(本文来源于《旅游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覃俊,肖荣[10](2012)在《基于马尔可夫混合模型的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用户行为聚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搜索引擎用户行为进行聚类分析有利于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了能准确地刻画用户行为的动态性,提出利用马尔可夫混合模型,对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的用户行为模式聚类。模型假设每一类用户行为可表示为一个马尔可夫模型,当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时,每个用户以一定的概率属于某一聚类;该用户的行为序列,由对应的马尔可夫模型产生。同时,为了解决参数估计和模型自动选择的问题,将贝叶斯阴阳和谐学习理论应用于该混合模型,提出针对该模型的和谐度函数及自适应梯度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大期望(EM)算法相比,基于贝叶斯阴阳机的自适应梯度算法能更高效和准确地同时进行参数学习和模型选择。最后,将所提出的聚类方法应用于真实的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点击日志,初步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2年04期)

搜索行为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移动视觉搜索的兴起与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探讨用户搜索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搜索服务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基本框架,从质量感知的影响出发构建理论模型,并针对手机百度识图用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和认知价值对搜索意向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信息质量正向地影响实用价值和享乐价值,但对认知价值的影响不显着;系统质量正向地影响实用价值,但对享乐价值和认知价值没有显着影响;服务质量对叁种价值评价均有显着正向影响,并且这些价值评价在质量与搜索意向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移动视觉搜索服务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搜索行为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刚,吴洁.企业知识搜索行为的权衡:一个多因素模型的检验[J].南大商学评论.2018

[2].陈明红,甄慧琳,韦芷晴,张玉子,徐玮婕.移动视觉搜索行为意向模型及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8

[3].王海燕,黄雅梅,陈默,薛澄岐.图标视觉搜索行为的ACT-R认知模型分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6

[4].孙玉欣.加入搜索行为的演化少数派博弈模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

[5].陈明红,漆贤军,李妍慧.基于TAM与TTF整合模型的移动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4

[6].师伟伟.移动搜索使用行为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7].王小宁,师伟伟.基于Trust-TAM整合模型的移动搜索用户采纳行为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8].赖志柱,戈冬梅,吴刚.离散和声搜索算法求解整体最优效率行为模型[J].毕节学院学报.2013

[9].刘春济,冯学钢.我国出境游客旅行前的信息搜索行为意向研究:基于TAM、TPB与DTPB模型[J].旅游科学.2013

[10].覃俊,肖荣.基于马尔可夫混合模型的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用户行为聚类[J].计算机应用.2012

标签:;  ;  ;  ;  

搜索行为模型论文-王建刚,吴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