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通量论文-李昶

埋藏通量论文-李昶

导读:本文包含了埋藏通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库淤积,总有机碳,总氮,埋藏通量

埋藏通量论文文献综述

李昶[1](2018)在《不同水库淤积形态对总有机碳、总氮埋藏通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河道型水库(宜昌市黄柏河流域梯级水库(东支))与湖泊型水库(杭州市新安江水库)作为研究区域,于2016年5月和11月分别对其进行浅地层剖面观测,同时,在各水库不同部位采集沉积柱样,带回实验室进行粒度参数、总有机碳(TOC)、总氮(TN)的测定,探讨不同类型水库沉积物淤积形态对TOC、TN埋藏通量的影响。本文根据水库在纵向上与坝体的距离,大致将每个水库分成叁部分,远离坝体端占河道总长约1/3~1/4的部分为库尾区域(Upstream region,UR)、中部占河道总长约1/2的部分为库中区域(Middle region,MR)、靠近坝体端占河道总长约1/3~1/4的部分为库首区域(Lower region,LR)。研究结果表明:(1)河道型水库运行初期,沉积物主要淤积在库尾区域,当上游新建水库后,由于坝体的拦沙作用,使得下游水库大量淤积在库尾区域的沉积物会在长时期水动力作用下逐渐运移至坝前区域;湖泊型水库沉积物主要淤积在库尾区域,形成“库尾叁角洲”结构。各水库沉积物组分以粘土质粉砂为主,少量为粉砂质粘土,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总体上从库尾向库首区域减小,含水率(干容重)垂向分布均呈现出从表层向下减小(增加),到一定深度后趋于稳定的规律。(2)根据浅地层剖面图像,读取沉积物厚度,经过网格化插值计算各水库沉积物平均淤积速率,河道型水库介于0.54~1.91 cm·y~(-1)之间,高于湖泊型水库(0.39 cm·y~(-1))。测定沉积物中TOC、TN含量后,经计算,河道型水库中TOC埋藏速率介于65.3~183g·m~(-2)·y~(-1)之间,TN埋藏速率为7.61~23.4g·m~(-2)·y~(-1),高于湖泊型水库(TOC:29.4g·m~(-2)·y~(-1);TN:3.37g·m~(-2)·y~(-1))。河道型水库中,不同区域沉积物中TOC、TN埋藏速率与沉积物淤积速率的变化情况一致,而湖泊型水库呈现相反趋势。(3)河道型水库中,沉积物淤积速率较高是控制TOC、TN埋藏通量的主要因素。而在沉积物淤积速率相对较低的湖泊型水库中,有机质降解是影响TOC、TN埋藏通量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3)

林田,郭志刚,胡利民[2](2016)在《中国东部海区柱状沉积物多环芳烃埋藏通量和埋藏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物是多环芳烃(PAHs)重要的蓄积库。围绕渤海、黄海和东海陆架泥质区柱状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研究发现:由于多环芳烃含量和沉积物干样密度在不同海区沉积物中的差异较小,因此,沉积速率是决定其埋藏通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提出的基于过剩~(210)Pb埋藏效率指数,可以较大程度上实现不同区域多环芳烃污染水平的横向对比。与埋藏通量比较,埋藏效率指数可以更客观地反映研究区域中多环芳烃污染输入强度和沉积物吸附能力等共同作用。(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6年04期)

林武辉,陈立奇,余雯,马豪,曾志[3](2016)在《白令海和楚科奇海陆架区的生源物质埋藏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楚科奇海和白令海通过白令海峡相连,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区域。利用210Pb过剩法开展两个海域沉积过程和生源物质的埋藏通量研究。研究发现,白令海陆架区沉积柱样(NB22)受到生物扰动影响,楚科奇海沉积物柱样(R17)所受生物扰动很小。通过建立模型,获得楚科奇海陆架区的沉积速率为0.6±0.1 mm·a~(-1),白令海陆架区的沉积速率为2.1±0.7 mm·a~(-1)。忽略沉积过程,白令海陆架区由生物扰动引起的混合因子为1.38±0.92 cm2·a~(-1);考虑沉积过程,则混合因子为0.65±0.95 cm2·a~(-1)。白令海的有机碳、生源硅、Ca CO3的埋藏通量分别为:6.85 mmol C·m-2·d-1、37.7 mmol Si·m-2·d-1、3.15 mmol C·m-2·d-1;楚科奇海的有机碳、生源硅、Ca CO3的埋藏通量分别为:5.71 mmol C·m-2·d-1、9.78 mmol Si·m-2·d-1、3.08 mmol C·m-2·d-1。楚科奇海陆架区具有高效的垂直输运的海洋生物泵,白令海陆架区海洋生物泵可能存在较强的水平输运过程。海洋沉积物中210Pb信号不仅可以定量沉积速率和埋藏通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洋底栖生物的扰动强度。(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杨茜,孙耀[4](2015)在《东、黄海生源要素的埋藏通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东、黄海海域2006年4月、10月航次的调查,结合210Pb数据,测定了4个站位200余年来沉积物中生源要素(总氮、总磷、总有机碳)的埋藏通量。从时间分布特征可以看出,4个站位中,总氮(TN)的埋藏通量均自底层向表层逐步上升,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达到较大值后便呈波动下降趋势;总磷(TP)在各站位的埋藏通量的变化比较稳定,几乎没有明显的峰值,均自底层到表层逐渐降低。总有机碳(TOC)的埋藏通量自底层到表层逐步升高,其中10594,10694站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均出现了最高值,12694及H1-18站位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现了相对高值,而后便呈下降趋势;从生源要素埋藏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南黄海各生源要素埋藏通量的平均值分布可能与黑潮流系的影响强弱不同有关,即黑潮流系影响越强初级生产力越弱,生源要素埋藏通量越低,反之则越高;而H1-18站位生源要素的埋藏通量变化特点较为复杂,原因可能与其所处海域水文条件复杂,受陆源影响较大有关。(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王雪飞[5](2015)在《辽河口近万年以来生物硅演化与碳埋藏通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物岩芯通常保存着大量沉积环境和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的信息,其中生物硅(BSi)记录能反映硅质生物生产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笔者及合作者于2012年5月在下辽河平原西南缘大辽河附近(坐标:40°45'18.33",122°07'11.23")获得了ZK2的取芯钻孔,孔深41.4 m,分样后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各项物理化学指标的测定。采用AMS14C和OSL测年方法测定了年代数据,在这些大量测年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原位密度、生物硅、碳(包括总碳、有机碳和无机碳)、有孔虫、孢粉等指标数据分析的结果,旨在揭示辽河口万年尺度上沉积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并着重探讨各沉积相中生物硅与碳的含量与埋藏速率的变化。综合各项测试指标,将ZK2孔的沉积环境由下至上划分为四大沉积阶段,分别为河流相沉积(U1)、湖沼相沉积(U2)、海洋主导的沉积(U3)、上叁角洲平原相沉积(U4)。结合各地层中测定的年代数据,划定了各个沉积阶段的沉积速率。U1位于孔深23.9~41.4 m,对应于河流相沉积阶段,年龄约为25.5~33kaBP。岩性以灰褐色、褐色极细砂、细砂为主,平均粒径为(2.93±0.06)Φ,中值粒径为(2.52±0.04)Φ,沉积物粒径较大;本段沉积物中含极少量孢粉,几乎不见有孔虫和介形虫;生物硅(BSiO2)浓度为(0.92±0.05)%,堆积速率为(4.95±0.43)mgSi02 cm-2 y-1,堆积速率相对较高但堆积的生物硅总量较低;颗粒总碳(PC)含量为(0.18±0.01)%,颗粒有机碳(POC)含量为0.11%,颗粒无机碳(PIC)含量为(0.08±0.01)%。U2位于孔深13.1~23.9 m,对应于湖沼沉积阶段,年龄约为8.5~25.5 kaBP。岩性以灰色粉砂、粉砂质粘土及粘土质粉砂为主,局部见水平层理,偶见灰黑色炭斑,含少量贝壳碎片,平均粒径为(5.96±0.07)Φ,中值粒径为(5.69±0.08)Φ,沉积物粒径较小;本段有孔虫群落呈现分异度低,丰度低的特征,有孔虫仅在层位中间断的出现,伴随少量陆相介形虫;生物硅(BSiO2)浓度为(1.96±0.10)%,堆积速率为(2.04±0.11)mg SiO2 cm-2 y-1,堆积速率较低,堆积的生物硅总量升高;颗粒总碳(PC)含量为(0.65±0.05)%,颗粒有机碳(POC)含量为(0.43±0.04)%,颗粒无机碳(PIC)含量为(0.21±0.03)%。U3位于孔深2.5-13.1 m,对应于海洋主导的沉积阶段,年龄约为1.5~8.5 kaBP。岩性以灰色粘土质粉砂为主,中部见大量粉砂透镜体,平均粒径为(4.88±0.09)Φ,中值粒径为(4.53±0.10)Φ,沉积物粒径略有增加;有孔虫含量较多,丰度平均值为2865,优势组合为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与A.beccarii var.;该阶段对应的生物硅(BSiO2)浓度为(1.55±±0.10)%,堆积速率为(3.73±0.26) mg SiO2cm-2 y-1,堆积速率有所提升,但堆积的生物硅总量有所下降;颗粒总碳(PC)含量为(0.42±0.03)%,颗粒有机碳(POC)含量为(0.31±0.03)%,颗粒无机碳(PIC)含量为(0.11±0.01)%。U4位于孔深0-2.5 m,对应于上叁角洲平原相沉积阶段,年龄约为1.5 kaBP至今。岩性主要是黄色、黄褐色粘土质粉砂,平均粒径为(6.00±0.08)Φ,中值粒径为(5.71±0.11)Φ,沉积物粒径变小。有孔虫含量少,属种单一,以Ammoia beccarii var.与Psedononionella variabilis Zheng两种为绝对优势种,优势度大于98%,沉积环境属于富含有机质的滞留还原环境。其相应的生物硅(BSiO2)浓度为(2.85±±0.23)%,堆积速率为(8.68±0.37) mg SiO2 cm-2 y-1,堆积速率很高,堆积的生物硅总量也较高。颗粒总碳(PC)含量为(0.73±0.06)%,颗粒有机碳(POC)含量为(0.61±±0.06)%,颗粒无机碳(PIC)含量为(0.12±0.02)%。研究表明:ZK2孔由下往上的各沉积阶段,平均粒径均值呈低-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中值粒径总体变化趋势与平均粒径类似。其中U1阶段的Φ值较低,砂含量较高,水动力较弱;其它叁个阶段Φ值在较高的水平中波动,其相应的砂含量也较低,水动力增强;ZK2孔生物硅含量及其堆积速率在各个沉积阶段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生物硅含量最高值是最低值18.5倍左右,堆积速率最高值是最低值的51.4倍,这些变化表明了研究区近33 ka以来初级生产力具有十分显着的差异。本地区生物硅含量与其它地区对比发现,河口与海湾的生物硅堆积量要低于深海与大洋的生物硅堆积量。PC和POC含量在U1阶段平均含量最高,U2阶段开始下降,U3阶段有所回升后至U4阶段又下降,呈现出一个高-低-高-低旋回变化的趋势。生物硅含量的波动与颗粒总碳(PC)和颗粒有机碳(POC)含量的波动同步。特别地,在17~25 cal ka BP冰期形成的湖沼沉积阶段出现了较大的颗粒无机碳(PIC)浓度的波动,推测与当时干冷气候条件下CaC03过饱和从湖水中沉淀析出有关。钻孔沉积物生物硅浓度记录对格陵兰冰芯18O同位素值的响应存在大约300 a的滞后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6-01)

刘赛[6](2015)在《近200年桑沟湾养殖海域碳的埋藏通量及源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物碳埋藏通量在陆架海域已有研究,但在养殖海域对碳埋藏的长期记录及来源解析还鲜有报道,其各种形态碳的来源及所占比重又有何特点也未见详细分析。随着渔业碳汇概念的提出,促进渔业生物固碳,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贝藻类作为碳汇渔业的主要载体,对海洋碳汇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深入了解养殖区沉积物碳埋藏及来源的特征,本文对取自桑沟湾养殖海域北部,南部及湾中心的4个站位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研究,测定了它们的总碳(TC)、有机碳(TOC)、无机碳(TIC)、贝壳无机碳(Shell-IC)、总氮(TN),粒度和同位素值(δ13C,δ15N)等参数,对海源有机碳(Ca),碳氮比值(C/N)等进行了分析,结合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对柱样进行近200 a来各种形态碳来源的解析和埋藏通量(BF)估算,并初步探究了碳埋藏的可能影响因素,以期为该海域碳循环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沉积物碳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桑沟湾TC的含量在0.32-7.42%之间变化,平均为1.63%;TIC的平均含量为1.13%;TOC的平均含量为0.5%。S1,S2两柱状沉积物碳的含量可以划分为叁个时间段,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各种形态碳含量基本处于平稳期;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湾内营养水平提高,大量天然小型贝类繁殖及残骸埋藏使碳含量有大幅度突跃;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工养殖活动兴起及到90年代大规模养殖后,天然贝类繁殖受抑制且伴随养殖产品的不断收获,使此期间各种碳含量又处于平稳期。S3,S4两柱状沉积物处于湾中心,受环流及陆源输入影响小,沉积环境稳定,柱样中没有大量贝壳碎屑的埋藏,各种形态碳的垂直变化在各层位变化不大,S4站位由于更靠近外湾,碳含量的垂直变化由于受海流影响较S3站位波动稍强。2、沉积物碳的源解析桑沟湾有机碳为海陆混合来源,运用C/N法对桑沟湾有机碳进行源解析,桑沟湾C/N比值平均约为11,说明湾内有机质为海陆混合来源,S1,S2两站位的C/N比值比S3,S4两站位稍大,S1,S2两站位在湾的南北两侧受陆源的输入的有机质影响更大,S3,S4两站位位于湾中心,沉积环境稳定,受陆源输入影响稍弱。同时运用同位素比值法(δ13C,δ15N)分析了S3,S4两站位沉积柱有机碳的来源,同样得出湾内有机质为海陆混合来源,根据经验公式用两种方法计算C。的相对含量所得结果基本接近,说明C/N比值法解析该海域有机质的来源结论较为可靠。对含有大量贝壳碎屑的Sl,S2站位的贝壳进行了镜检,分析了Shell-IC是其高含量无机碳的主要来源。3、沉积物碳埋藏通量的估算桑沟湾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66 cm/a,明显高于黄海,东海等海域约0.2 cm/a的沉积速率。桑沟湾BFTC在31-895g/(m2.a)之间,平均为147.79 g/(m2.a),BFTOC平均为44.64 g/(m2.a),BFTIC平均为103.15g/(m2.a),以无机碳为主要埋藏形式。无机碳的埋藏在桑沟湾占很大比重,BFnC/BFTC平均约为70%,其中S1,S2站位在大量天然小型贝类繁盛期可达90%以上的高值,并将该区与取自黄海中部一柱‘状沉积物的BFTIC/BFTC比值作对比,其值远高于黄海中部(约15%)的比值,桑沟湾TIC/TC高比值使仅应用TOC或C。估算碳埋藏通量可能带来巨大误差。湾中心的S3,S4两站位BFCa/BFTOC的比值比近陆地的S1,S2两站位高,S1,S2两站位上世纪60年代前BFca/BFTOC的比值在20%以下波动,其后随养殖活动增加呈显着增大趋势;S3,S4两柱样BFCa/BFTOC的比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在近些年比值在50%左右浮动,可能C。与近些年养殖生产活动关系更为密切。4、影响沉积物碳埋藏的因素养殖海域贝藻等生物生长繁殖粪便的排出及残骸的沉降主导了底质沉积物有机碳埋藏;粒度和BFTOC呈明显的负相关,说明有机碳的埋藏是伴随着细颗粒物质发生的,温暖多雨的环境湾内藻类贝类旺发,且陆源河流输入也会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利于有机质在底质环境中大量埋藏。BFTIC口BSi表现为较好的负相关,BSi是此区贝类生物食物的主要来源,对其生长繁殖起主导作用,进而影响到BFTIC,对比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在特定的时间段受黄海沿岸流影响较大的Sl站的BFTIC对PDO也有一定的响应关系,气候和降水等环境因素对BFTIC也有重要影响。桑沟湾碳的埋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的沉积速率及生物残骸沉降使桑沟湾养殖区碳的来源及埋藏区别于其他陆架海域。(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5-30)

刘赛,杨茜,杨庶,孙耀,杨桂朋[7](2014)在《桑沟湾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碳埋藏通量的长期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取自桑沟湾北部和南部养殖海域2个站位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研究,测定了它们的总碳(TC)、有机碳(TOC)、无机碳(TIC)含量,估算了海源有机碳(Ca),结合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对碳的来源和埋藏通量(BF)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桑沟湾碳埋藏基本处于平稳期;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中国工业革命兴起,湾内营养水平提高,大量天然小型贝类繁殖及残骸埋藏使桑沟湾碳埋藏量有大幅度突跃;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工养殖活动兴起及到90年代大规模养殖后,天然贝类繁殖受抑制且伴随养殖产品的不断收获,使此期间碳埋藏量又处于平稳期。20世纪60年代前BFCa/BFTOC和BFCa/BFTC的比值分别在20%和4%以下波动,其后随养殖活动增加呈显着增大趋势;但BFTOC/BFTC比值基本在40%以下范围内波动。并将该区与取自黄海中部一柱状沉积物的BFTIC/BFTC比值作对比,桑沟湾BFTIC/BFTC比值基本在60%~98%之间远高于黄海中部(约15%)的比值,桑沟湾TIC与TC含量高比值使仅应用TOC或Ca含量估算碳埋藏通量可能带来巨大误差。(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4年08期)

杨庶,刘赛,杨茜,宋娴丽,孙耀[8](2013)在《桑沟湾养殖海域碳埋藏通量的长期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了解养殖海域碳的埋藏情况,本文测定了桑沟湾2根沉积物柱状样中总碳(TC)、有机碳(TOC)和无机碳(TIC)含量,并估算了各形态碳的埋藏通量。结果显示:桑沟湾的碳埋藏通量在11.3~894.6g/(m2·a)之间,其中TOC埋藏通量一般不足TC埋藏通量的40%,而且桑沟湾TIC含量约占TC总量的67%~98%,远高于黄海陆架区TIC在TC中的比重(约20%),因此在养殖区,无机碳的埋藏同样应受到重视,进一步分析显示桑沟湾TIC的埋藏主要受到贝壳无机碳的控制。19世纪以来桑沟湾碳埋藏通量的历史变化主要分为叁个阶段:20世纪以前,碳埋藏通量相对较低,波动不大;随后进入高埋藏通量期,直至约1970s,此后碳埋藏通量恢复至20世纪以前水平。经分析,桑沟湾的碳埋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湾内营养水平提高,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促进,从而造成天然小型贝类的大量繁殖,贝壳的大量沉积引起了桑沟湾碳埋藏量的大幅度增加;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湾内人工养殖活动的兴起及繁盛,天然贝类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且伴随养殖贝类等产品的收获,碳埋藏量迅速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10)

江辉煌,刘素美[9](2013)在《渤海沉积物中磷的分布与埋藏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渤海27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和25个站位的柱状沉积物中总磷(TP)、无机磷(IP)及有机磷(OP)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渤海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0.83~20.27μmol·g-1,IP是表层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平均占TP的81%,柱状沉积物中无机磷同样占绝对优势.沉积物中总磷与无机磷的垂直分布具有由较深层向浅层增加的趋势,有机磷含量也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一般是上部变化较大、下部变化较小.渤海沉积物中总磷及无机磷在黄河口及莱州湾附近海域含量最高,渤海西部也有较高含量,中部次之,东部及海峡沉积物中磷含量最低;沉积物中有机磷在渤海西北部、渤海湾及辽东湾口附近含量较高.影响渤海沉积物中磷含量的主要因素有陆源输入与水动力条件.渤海磷的埋藏通量和埋藏效率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研究发现,磷的埋藏通量与沉积速率的相关性显着(r=0.897,p<0.01),而磷的埋藏效率沿岸高,并向外海逐渐降低.通过对比1998年与2008年渤海中南部的表层沉积物磷含量数据,发现2008年沉积物中总磷、有机磷含量高于1998年,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渤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愈加严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R,Bhushan,夏非[10](2008)在《阿拉伯海东部边缘地区的有机和无机碳的浓度与埋藏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中到达海底的生物生产力的剩余部分包括以有机(Corg)和无机(主要是CaCO3)形式存在的碳物质与二氧化硅(SO2)。在海洋中,它们的浓度和目前的沉积通量(也称作是“rainrates”)可以通过沉积物捕获的方式来确定。海洋沉积物保留着这些记录,并且(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动态》期刊2008年12期)

埋藏通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沉积物是多环芳烃(PAHs)重要的蓄积库。围绕渤海、黄海和东海陆架泥质区柱状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研究发现:由于多环芳烃含量和沉积物干样密度在不同海区沉积物中的差异较小,因此,沉积速率是决定其埋藏通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提出的基于过剩~(210)Pb埋藏效率指数,可以较大程度上实现不同区域多环芳烃污染水平的横向对比。与埋藏通量比较,埋藏效率指数可以更客观地反映研究区域中多环芳烃污染输入强度和沉积物吸附能力等共同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埋藏通量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昶.不同水库淤积形态对总有机碳、总氮埋藏通量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林田,郭志刚,胡利民.中国东部海区柱状沉积物多环芳烃埋藏通量和埋藏效率研究[J].地球化学.2016

[3].林武辉,陈立奇,余雯,马豪,曾志.白令海和楚科奇海陆架区的生源物质埋藏通量研究[J].极地研究.2016

[4].杨茜,孙耀.东、黄海生源要素的埋藏通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15

[5].王雪飞.辽河口近万年以来生物硅演化与碳埋藏通量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6].刘赛.近200年桑沟湾养殖海域碳的埋藏通量及源解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

[7].刘赛,杨茜,杨庶,孙耀,杨桂朋.桑沟湾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碳埋藏通量的长期记录[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4

[8].杨庶,刘赛,杨茜,宋娴丽,孙耀.桑沟湾养殖海域碳埋藏通量的长期记录[C].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2013

[9].江辉煌,刘素美.渤海沉积物中磷的分布与埋藏通量[J].环境科学学报.2013

[10].R,Bhushan,夏非.阿拉伯海东部边缘地区的有机和无机碳的浓度与埋藏通量[J].海洋地质动态.2008

标签:;  ;  ;  ;  

埋藏通量论文-李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