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客家移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移民史,雷州半岛,《中国移民史》,福佬话
客家移民论文文献综述
陈云龙[1](2019)在《“客语”是客家话吗?——《中国移民史》指瑕》一文中研究指出1.《中国移民史》认为"东语(客语)"即客家话关于清末雷州府徐闻县的客家人及客家话问题,罗香林(1992:62)依据钟用和《粤省民族考源》,认为同治六年广州、肇庆两府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尤以高州的信宜、雷州的徐闻为最众"。这里,罗香林认为客家人向粤西迁移的时间是清同治六年开始,属清代晚期。《中国移民史》(以下简称《移民史》,葛剑雄,1997:第六卷393)做了进一步发挥:"但据以下资料,徐闻的客家移民应是清代前期迁入的"。把迁入时间从清末提前至清代前期。《移民史》所据材料主要有二:一是宣统《徐闻县志》卷一有关徐闻方言的记载(下称《宣统志》):(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19年06期)
廖开顺[2](2019)在《客家麒麟意象与深圳移民文化共同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构建移民文化共同体,需要以深圳本土文化为基础,兼容各种移民文化,进行文化创新,适应深圳原住民和广大移民心理。移民文化共同体需要丰富的内涵和较大外延,达到和而不同。麒麟意象是中华文化的原始意象,具有跨古今、跨民族和国界、跨文化的内涵,可作为构建深圳移民文化共同体的重要对象。麒麟意象代表深圳本土文化,它的内涵是吉祥幸福,这也是文化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共同向往。既要保护麒麟文化基因,又要推进麒麟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麒麟文化。(本文来源于《黄河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永伟[3](2018)在《族谱中的移民:浅析清中前期客家人在新界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新界的居民,多是中国内地的中下阶层经过长途跋涉徙居到此的。新界的原居民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时期。当时中下阶层迁徙时有携带宗谱,但是由于寇乱及生活的不稳定,多有遗失,惟记载之可寻者,则始于清初复界之后。新界地区早在香港开埠之前,当地已经有客家人聚居的村落存在。文章以现存的客家族谱史料为据,来探讨新界客家人的主要分布状况,进而对香港早期的移民构成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侯鸿忠[4](2018)在《移民文化视野下的客家博物馆展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运用移民文化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以表现"客家人"的文化内涵为主旨的博物馆陈列作为贯穿整体内容的线索,也为观众理解这样一个展览提供有效的切入口。而博物馆陈列在"客家人"这个主题的指挥棒下,如何采用准确的、可行的手段和方法来表达和呈现,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本文希望通过探讨如何达成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统一来实现客家博物馆展陈效果的最终目的。(本文来源于《客家文博》期刊2018年01期)
何来美[5](2018)在《台湾岛内客家二次移民的民间信仰》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是个移民社会,先民大都是明末、清初从福建、广东两地渡海来台,他们带着家乡的守护神随行庇佑,这些从原乡带来的神祇,在移民在地化后,在台湾纷纷建庙祭祀,成为台湾民间信仰的中心。而客家"岛内移民",从苗栗移民者,大都带着公馆五鹤山五谷爷;从新竹移民则带着新埔"义民爷"信仰,再到移居地建庙祭祀。透过五谷爷、义民爷信仰,移民至花莲、高雄的客家人,每年都回祖庙进香,回乡扫墓祭祖,召开宗亲会,充分显现客家族群怀念故土,饮水思源,重视宗亲,慎终追远的特质。(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周云水[6](2018)在《“全球客家移民与地域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2月12日至14日,由嘉应学院主办,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地方特色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中国客家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全球客家移民与地域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海内外近百名学者聚首客都梅州,进行学术交流与田野调研。(本文来源于《嘉应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伊维德,李芳[7](2017)在《过番歌:清末民初以来客家与闽南方言説唱中的海外移民》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晚期,海外移民在中国东南地区非常普遍,客家话、闽南话俗曲中描写他们经历的作品被称为"过番歌"。客家语《过番》和闽南语《过番歌》,在标题、篇幅和结构上均有相似之处,演唱移民至新加坡等地之艰辛,原型来自讲述移民至台湾的早期歌謡《劝人莫过台歌》。以往对于帝国晚期的中国移民和华侨的研究,大多基于描写获得成功的移民和华侨的作品,而"过番歌"唱本则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本文来源于《戏曲与俗文学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曾江[8](2017)在《深耕细作开展四川客家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清朝初期“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客家人与其他各文化背景的移民一起建设四川,并形成了独特的四川客家文化,成为丰富多彩的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世界客家文化中的独特景观。随着研究的深入,四川客家文化日益受到海内外学界关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移民与客(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7-02-24)
赵巍[9](2017)在《清代客家移民与台湾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台湾也是一个移民社会。在早期移民中,客家人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族群,不仅对台湾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台湾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清代台湾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进一步论证了这种影响的重要性,并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黄洁琼[10](2016)在《从移民运动到文化传播:客家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化——兼评邹春生新着《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学术界长期争论的"客家的形成"和"客家的民族属性"这两大问题,对《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一书展开了全面的评述。认为该着作改变了以往学者从移民史的角度,转而从文化传播的视角,肯定了"国家"对"客家"族群形成的关键作用和"文化认同"对界定"客家"民族属性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指出,该着作开启了客家研究的新范式,拓展了客家研究的新视野。(本文来源于《嘉应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客家移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深圳构建移民文化共同体,需要以深圳本土文化为基础,兼容各种移民文化,进行文化创新,适应深圳原住民和广大移民心理。移民文化共同体需要丰富的内涵和较大外延,达到和而不同。麒麟意象是中华文化的原始意象,具有跨古今、跨民族和国界、跨文化的内涵,可作为构建深圳移民文化共同体的重要对象。麒麟意象代表深圳本土文化,它的内涵是吉祥幸福,这也是文化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共同向往。既要保护麒麟文化基因,又要推进麒麟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麒麟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客家移民论文参考文献
[1].陈云龙.“客语”是客家话吗?——《中国移民史》指瑕[J].中国语文.2019
[2].廖开顺.客家麒麟意象与深圳移民文化共同体构建[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9
[3].王永伟.族谱中的移民:浅析清中前期客家人在新界的分布[J].惠州学院学报.2018
[4].侯鸿忠.移民文化视野下的客家博物馆展陈研究[J].客家文博.2018
[5].何来美.台湾岛内客家二次移民的民间信仰[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
[6].周云水.“全球客家移民与地域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J].嘉应学院学报.2018
[7].伊维德,李芳.过番歌:清末民初以来客家与闽南方言説唱中的海外移民[J].戏曲与俗文学研究.2017
[8].曾江.深耕细作开展四川客家文化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9].赵巍.清代客家移民与台湾社会[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黄洁琼.从移民运动到文化传播:客家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化——兼评邹春生新着《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J].嘉应学院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