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污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船舶生物污垢,入侵水生物种,立法思考
生物污垢论文文献综述
曾超[1](2019)在《船舶生物污垢未来立法思考及我国应对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生物污垢是导致沿岸国水生物种入侵的重要因素,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影响人类健康,降低船舶能效,增加GHG排放。文中介绍了船舶生物污垢概况及产生的影响,阐述了IMO及其他国家关于船舶生物污垢立法状况,分析了IMO未来制定船舶生物污垢强制规定可能采取的立法措施,并对我国如何开展船舶生物污垢研究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事》期刊2019年11期)
徐志明,王宇航,沈艺雯,王景涛[2](2016)在《对管式换热器黏液形成菌生物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黏液形成菌在管式换热器中的污垢特性,以某电厂循环冷却塔塔底黏泥中分离纯化后得出的黏液形成菌为研究对象,利用污垢动态模拟实验系统,采用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不同入口温度、流速及体积浓度条件下黏液形成菌在不锈钢光管换热器中的污垢特性。结果表明:黏液形成菌的结垢过程存在诱导期。随着入口温度的升高,诱导期缩短,污垢热阻达到渐近值所需时间减少。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入口温度为30℃时污垢热阻渐近值最大,35℃时次之,25℃时最小;随着流速的增加,污垢热阻达到渐近值所需时间减少,污垢热阻渐近值减小;随着体积浓度的增加,诱导期会延长,结垢速率加快,污垢热阻渐近值增大。(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6年09期)
新型[3](2016)在《重庆研究院在抗生物污垢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环境微生物与生态中心在抗生物污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期刊上。近年来,膜技术取得广泛的发展。然而,生物污垢极大提高了膜技术的运营成本,降低膜的使用寿命,阻碍膜技术的应用。该研究采用有机化学键和纳米材料的共同修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2,3-叁氮唑和钯纳米颗粒共同修饰(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6年09期)
[4](2016)在《重庆研究院在抗生物污垢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环境微生物与生态中心在抗生物污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近年来,膜技术取得了广泛的发展。然而,生物污垢极大提高了膜技术的运营成本,降低膜的使用寿命,阻碍膜技术的应用。该研究采用有机化学键和纳米材料的共同修饰相结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河南化工》期刊2016年08期)
徐志明,沈艺雯,张一龙,刘坐东,王景涛[5](2016)在《基于Kern-Seaton模型结合Capdeville生物膜增长体系建立的微生物污垢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换热设备生物污垢的形成过程,将Capdeville生物膜增长体系引入Kern-Seaton模型,建立了一个新的微生物污垢模型。采用铁细菌和管式换热装置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除诱导期外,新建的微生物污垢热阻模型的计算数据和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20%。(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程鸿[6](2016)在《1,2,3-叁氮唑和钯纳米颗粒修饰的聚砜膜抗生物污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膜生物反应器(MBR)具有高效固液分离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污水处理。然而,此方法容易受到膜生物污染。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经过1,2,3-叁氮唑基团和Pd纳米颗粒修饰的聚砜(PSU)膜(PSU-TriN-0%,PSU-TriN-23%,PSU-TriN-94%,PSU-TriN-Ions,PSU-TriN-NPs)分别在单细胞连续滴流生物膜反应器(DFR)和多细胞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eMBR)中的抗生物膜污染效果。实验验证了1,2,3-叁氮唑和Pd纳米颗粒修饰的膜的强抗生物膜能力,研究了该膜材料抗生物膜能力的机理,以期为后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Pd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PSU-TriN膜表面;在所有膜当中,PSU-TriN-Ions和PSU-TriN-NPs表面显示出最粗糙,其粗糙系数Ra分别达到56.8和56.9。接触角测量显示PSU-TriN-NPs亲水性最强,达到47.72±1.34°。(2)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测试显示,1,2,3-叁氮唑或金属Pd的存在能显着抑制该微生物的生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片显示1,2,3-叁氮唑或金属Pd修饰的膜上活细胞/死细胞比例均为小于1;而流式细胞仪结果与上述一致,PSU-TriN-0%上活细胞数量显着性多余其他修饰过的膜。在EPS测量中发现1,2,3-叁氮唑或金属Pd的存在能显着抑制多糖和Pel的产生,但是实验结果显示蛋白含量并无显着性差异。PSU-TriN-0%分别在好氧中和厌氧中含有2.34±0.20μg/(mL.cm2)和3.25±0.26μg/((mL.cm2)多糖,显着性多余PSU-TriN-23%,PSU-TriN-49%,PSU-TriN-94%(t检验,P值均小于0.03);同样地,比较PSU-TriN-94%与PSU-TriN-Ions和PSU-TriN-NPs,发现PSU-TriN-NPs能进一步抑制多糖的产生,但是PSU-TriN-Ions不能。Pel的定量与多糖结果一致。本实验由于LB培养基的干扰,未能准确定量EPS中蛋白含量。(3)PSU-TriN-0%,PSU-TriN-94%和PSU-TriN-NPs膜的好氧膜生物反应器证明PSU-TriN-NPs具有良好的抗生物膜污染能力。TMP记录显示PSU-TriN-NPs的增长最缓慢,在其他膜到达到临界膜污染时仅有40 kpa(run 1)和10 kpa(run 2)。EPS测量显示PSU-TriN-NPs不仅能抑制多糖产生,同时也能降低蛋白的含量。在run 1和run 2中,PSU-TrIN-NPs上生物膜中多糖含量分别为48.14±10.72μg/cm2和5.86±0.48μg/cm2,明显低于对照膜。在run 1中,PSU-TriN-NPs上生物膜中蛋白浓度大约为34.14μg/cm2,显着性低于其他两种膜(PSU-TriN-0%和PSU-TriN-94%)(t值检验,P值分别为0.00和0.00),而run 2中,PSU-TriN-NPs上生物膜中蛋白浓度大约为4.40μg/cm2,其显着性低于被测试的对照膜PSU-TriN-0%(t值检验,P值等于0.00)。此外,ATP,AI-2定量结果证明PSU-TriN-NPs能抑制微生物的活细胞数量,减少生物膜基质中的群感效应分子。(4)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揭示PSU-TriN-NP抗生物污垢原因。差异性分析显示,PSU-TriN-NPs与PSU-TriN-0%膜形成完全不相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ANOSIM,run 1中,R=0.889和run 2中,R=0.815,P=0.1)。特别地,PSU-TriN-NPs在生物膜中占主导地位的Unclassified Acidobacteria GP4菌的相对丰度仅有12.4%,比低于对照PSU-TriN-0%膜上低35%。同样地,在run 2中,PSU-TriN-NPs比低于对照PSU-TriN-0%膜上低52%此外,在OUT水平上,Terrimonas lutea,Acinetobacter和Acidovorax等分别与微生物的粘附,生物膜的形成或基质内群感效应分子分泌相关的微生物均被1,2,3-叁氮唑和Pd纳米颗粒存PSU-TriN-NPs膜抑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期刊2016-04-01)
张一龙,夏玲丽,刘坐东,徐志明[7](2015)在《交叉缩放管内生物污垢热阻与水质参数的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电厂循环水中的水质参数对铁细菌生物污垢热阻的影响,以交叉缩放椭圆换热管为对象,研究铁细菌生物在其内部的污垢特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了水质参数对污垢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水质参数中权重最大为COD,最小为亚铁离子含量。流动工质的p H值、电导率随铁细菌污垢的热阻先升高后趋于平缓;而亚铁离子含量、COD和DO含量随铁细菌污垢的热阻逐渐下降。(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徐志明,王景涛,贾玉婷,王丙林,陈洋[8](2015)在《板式换热器黏液形成菌生物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黏液形成菌在板式换热器里的结垢规律,对不同流速、温度及体积分数下黏液形成菌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污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黏液形成菌的污垢热阻渐近值逐渐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黏液形成菌结垢的诱导期缩短,并且达到稳定的时间增加,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污垢热阻渐近值在35℃时最大;而随着细菌体积分数的增加,污垢热阻值呈现明显幅度的增长。(本文来源于《热科学与技术》期刊2015年01期)
阮国良[9](2014)在《新生效的船舶压载水管理法规解析——《生物污垢管理计划》的制订和维护》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2012年7月24日,某船在纽约港被PSC检查批注缺陷如下:vessel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plan shall include provision for safe management of biofouling,current approved plan includes no such provision(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应该包含关于生物污垢安全管理的条文,现有的计划未包含这样的条文)。该批注的依据是美国Federal Register 17254(本文来源于《航海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孙冲[10](2014)在《抗生物污垢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全血成分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全血直接检测中的传感器电极表面的生物污染是制约生物医学检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现有生物传感器在血液中直接应用时,因电极表面与血液直接接触时,容易发生生物污垢而导致传感器电化学响应严重受损,以至于不能满足医疗需求。本论文在分子水平和微纳米尺度上设计并可控合成特定的具有良好抗凝血性能的高分子微纳米材料;研究抗凝血高分子微纳米材料抑制血液成分在电极表面形成生物污垢的普适机制,以及其对所固定生物分子的生物相容性效应,并通过血液特定成分检测试验,对此类表面构建具有良好抗生物污垢性能的高分子微纳米材料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在全血情况下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系统的测试与分析。本论文以抗生物污垢高分子微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可控制备为主导,以可直接应用于全血样品成分检测的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为目标,为进一步推动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一步相分离法合成了聚氨酯-Pluronic F127纳米粒子(PU-F127NPs),表征了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径以及组成。并对PU-F127NPs的抗生物污垢性能和蛋白相容性分别作了评价,结果显示PU-F127NPs具有良好的抗生物污垢性能,同时能很好地保持葡萄糖氧化酶(GOx)的活性。将制备的PU-F127NPs修饰到GCE表面,再固定上GOx从而制备出一种新颖的GOx/(PU-F127)/GCE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并对这种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进一步将该生物传感器应用到全血中对血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具有抗生物污垢性能,检测线性范围宽,检测灵敏度良好,同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准确性。2.合成了聚吡咯-Pluronic F127纳米粒子(PPy-F127NPs),并对其进行表征。同时评价了PPy-F127NPs的抗生物污垢性能和蛋白相容性。实验结果显示PPy-F127NPs具有良好的抗生物污垢性能。将制备好的PPy-F127NPs修饰到GCE表面,再固定上GOx从而制备出一种新颖的GOx/(PPy-F127)/APTES/GCE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并对这种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同时将该生物传感器应用到全血中对血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具有抗生物污垢性能,检测线性范围宽(0.2-20mM),检测灵敏度良好,同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准确性,这些结果均说明了GOx/(PPy-F127)/APTES/GCE生物传感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3.采用丁二酸酐对超支化聚酯(HBPE)的末端进行接枝改性,得到了羧基化超支化聚酯(HBPE-CANPs),使其从原来的脂溶性高分子变成了水溶性高分子。表征了HBPE-CA NPs的性质。由于HBPE-CA NPs具有活性官能团多,血液相容性良好以及较好的抗生物污垢性能,将其修饰到电极表面,并进一步和凝血酶适配体(TBA)进行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将该适体传感器应用到全血中进行凝血酶的检测,具有宽的线性范围(10fM-100nM)、较低的检测限(0.90fM)、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准确性,同时能够实现全血中的凝血酶的灵敏检测。4.将羧基化超支化聚酯(HBPE-CA NPs)通过静电结合到电沉积了CS-Au的电极表面,并将其与全血孵化后评价其表面抗生物污垢性能。进一步在表面接枝了癌胚抗体(anti-CEA),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价,同时将其应用到全血中进行癌胚抗原(CEA)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免疫传感器能应用于全血中CEA的检测,检测线性范围宽(1fg·mL-1-107fg·mL-1),检测限较低(0.251fg·mL-1),同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准确性,这些均说明了该免疫传感器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5.合成了聚吡咯-Pluronic F127-金纳米粒子(PPy-F127-Au NPs),对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PPy-F127-Au NPs的细胞毒性和抗生物污垢性能作了评价,结果显示PPy-F127-Au NPs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抗生物污垢性能。将制备的PPy-F127-Au NPs修饰到GCE表面,再固定上KH1C12适体,发展了一种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用于白血病细胞(HL-60)的定量检测。该细胞传感器在复杂的血液环境中也能得到较宽的检测范围(1.0×102to1.0×106cells·mL-1)和较低的检测限(89cells·mL-1),受环境干扰作用的影响很小。同时在修饰PPy-F127-Au NPs的电极表面固定不同的适体,能够特异性检测可与之特异性结合的其他细胞,该方法有望进一步发展成为新型的细胞检测技术,为监测肿瘤及其它疾病进程中的细胞提供了重要工具。(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02-01)
生物污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黏液形成菌在管式换热器中的污垢特性,以某电厂循环冷却塔塔底黏泥中分离纯化后得出的黏液形成菌为研究对象,利用污垢动态模拟实验系统,采用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不同入口温度、流速及体积浓度条件下黏液形成菌在不锈钢光管换热器中的污垢特性。结果表明:黏液形成菌的结垢过程存在诱导期。随着入口温度的升高,诱导期缩短,污垢热阻达到渐近值所需时间减少。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入口温度为30℃时污垢热阻渐近值最大,35℃时次之,25℃时最小;随着流速的增加,污垢热阻达到渐近值所需时间减少,污垢热阻渐近值减小;随着体积浓度的增加,诱导期会延长,结垢速率加快,污垢热阻渐近值增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污垢论文参考文献
[1].曾超.船舶生物污垢未来立法思考及我国应对措施[J].中国海事.2019
[2].徐志明,王宇航,沈艺雯,王景涛.对管式换热器黏液形成菌生物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6
[3].新型.重庆研究院在抗生物污垢研究方面取得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6
[4]..重庆研究院在抗生物污垢研究方面取得进展[J].河南化工.2016
[5].徐志明,沈艺雯,张一龙,刘坐东,王景涛.基于Kern-Seaton模型结合Capdeville生物膜增长体系建立的微生物污垢模型[J].化工学报.2016
[6].程鸿.1,2,3-叁氮唑和钯纳米颗粒修饰的聚砜膜抗生物污垢研究[D].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2016
[7].张一龙,夏玲丽,刘坐东,徐志明.交叉缩放管内生物污垢热阻与水质参数的关联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15
[8].徐志明,王景涛,贾玉婷,王丙林,陈洋.板式换热器黏液形成菌生物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15
[9].阮国良.新生效的船舶压载水管理法规解析——《生物污垢管理计划》的制订和维护[J].航海技术.2014
[10].孙冲.抗生物污垢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全血成分检测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