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折射和反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能量观,能量分配
折射和反射论文文献综述
朱春,邢红军[1](2019)在《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新视域——基于能量的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主要围绕"光线"来进行,但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过程中的能量却很少涉及.为此,通过对光的反射和折射过程中的能量分配进行讨论,使学生达成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全面认识,从而有助于使学生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能量观.(本文来源于《中学物理》期刊2019年22期)
董晶亮,卢普光,丁杨[2](2019)在《高折射中空玻璃微珠在热反射涂料中的隔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高折射中空玻璃微珠作为热反射功能填料,采用丙烯酸涂料为基料配制热反射涂料,并将其涂在马口铁片(25 mm×25 mm)的一个面上(涂料厚度约为0. 8 mm)制成研究试样。研究了高折射玻璃微珠五个不同掺量(0%,20%,22%,25%,30%)的热反射涂料在红外灯照射下的隔热性能。玻璃微珠掺量为20%时其隔热效果最好。在外界温度为55℃时,其正反两面的温度差能达到8. 5℃,其传热系数为3. 167 W/(m~2·K)。高折射玻璃微珠显着的改善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洪涛,石礼伟,李艳[3](2019)在《用GeoGebra实现反射折射及双折射的惠更斯原理绘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GeoGebra动态数学绘图软件实现了光线的反射、折射及双折射过程的惠更斯绘图,并且设置了入射角及折射率等影响反射折射结果的动态参数.不仅演示了惠更斯原理在光线反射及折射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而且生动直观地展示了入射角及折射率参数变化对反射及折射结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师》期刊2019年05期)
谢贵宇[4](2019)在《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实验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做好课本中的实验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光学规律的发现还是光学定律的验证都至关重要。本文以"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创新为契机,从深化课程改革、进行探究式和研究性学习的角度出发,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实验器材作了大胆的尝试性设计,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理念。(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刘洪卫,刘怀山,邢磊[5](2018)在《浅水环境下多次反射折射波条带范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水地震资料中,直达波上方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扫帚状"的条带,确定其地震波成份有利于对地震传播规律的认识,可为海上实际作业建立合适的观测系统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为后期资料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陆地多次反射折射波传播路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简单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确定了浅水环境中位于直达波上方的"扫帚状"条带为海底表层介质产生的多次反射折射波的整体反映。定量分析了多次反射折射波的"扫帚状"条带的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8年12期)
蒋睿剑[6](2018)在《光反射、折射实验教学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射是光在同一种传播介质中发生的光现象,折射是光在不同种传播介质中发生的光现象,反射和折射规律分别遵循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现有的用于光的反射、折射实验的教学装置较多,实验过程较繁琐,演示效果不够生动。针对上述问题,我设计了一种演示效果好的光反射、折射实验的教学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盒体、支架、激光笔、折射镜组、底座、凹透镜、凸透镜和叁棱镜等。使用时,先将一盘蚊香放置在盒体内的(本文来源于《发明与创新(中学生)》期刊2018年12期)
单意涵[7](2018)在《关于反射与折射的异同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光学是一部分非常重要的知识,在高考中也有涉及,是我们高中生在学习时需要切实把握的。而折射与反射是光学知识章节的两个重点光学现象和知识点,其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在学习中需要对其予以辨别,把握具体的异同点。对此,本文首先针对折射与反射的内涵进行了探究,然后分析了其异同,最后探讨了折射与反射的学习,希望可以给高中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8年11期)
翟志刚,王何,司廷,罗喜胜,杨基明[8](2018)在《非定常汇聚激波反射与折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定常激波反射及折射由于其重要的科学及工程意义,成为了近年来激波反射及折射研究领域的热点.平面激波在曲面上的非定常反射现象近些年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激波强度不变,入射角随着曲面曲率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从而出现波系转变现象.当一道曲面激波在固壁上反射时,激波强度以及入射角均不断发生改变,从而有可能对波系现象有较大的影响.但实验室条件下生成具有特定变化规律的曲面激波一直是一个难题.翟志刚等人通过激波动力学理论提出并实现了将平面激波光滑转变为柱形汇聚激波的方法.在设计的水平汇聚激波管中开展了非定常汇聚激波反射及折射研究.本文介绍了本实验室近几年在非定常汇聚激波反射与折射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持续变化的入射角以及流场的非定常性对波系转变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8年09期)
张秋长,罗天舒[9](2018)在《光在复折射率介质界面的反射与折射》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光在复折射率介质中的传播,获得光波在复折射率介质中传播和衰减的有效折射率N_s和N_q的表达式,它们的值由介质的复折射率、等幅面和等相面的单位矢量q和s之间的夹角决定;折射边的有效折射率除了与折射边的复折射率有关外,还与入射光的入射角和入射介质的有效折射率有关。根据光的传播表达式,分别运用相应的Snell定律,获得了光在两复折射率介质界面的菲涅耳(Fresnel)公式,可知反射和透射系数与入射角、吸收性介质的复折射率有关,而且与入射光两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有关,并将Fresnel公式推广至任意两界面组合的情况下,且光通过两复折射率介质的Fresnel公式可退化为介质/介质的特殊情况。(本文来源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张春[10](2018)在《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光线经过反光物体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将其周围景物反射在反光物体(玻璃、金属、水)中,让人可以看到与周围景物相反的镜像。与折射光不同的是,反射光是将周围景物反射在反光景物上,而折射光则是将周围景物折射进透明或半透明的景物中。反射光在摄影中也经常被使用,如在人像摄影中,可以用镜子作为道具来表现虚虚实实的效果。在建筑摄影中,也经常借用建筑中金属或玻璃等反光体来反射建筑周围的景物,以达到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来源于《老年教育(书画艺术)》期刊2018年05期)
折射和反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高折射中空玻璃微珠作为热反射功能填料,采用丙烯酸涂料为基料配制热反射涂料,并将其涂在马口铁片(25 mm×25 mm)的一个面上(涂料厚度约为0. 8 mm)制成研究试样。研究了高折射玻璃微珠五个不同掺量(0%,20%,22%,25%,30%)的热反射涂料在红外灯照射下的隔热性能。玻璃微珠掺量为20%时其隔热效果最好。在外界温度为55℃时,其正反两面的温度差能达到8. 5℃,其传热系数为3. 167 W/(m~2·K)。高折射玻璃微珠显着的改善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折射和反射论文参考文献
[1].朱春,邢红军.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新视域——基于能量的角度[J].中学物理.2019
[2].董晶亮,卢普光,丁杨.高折射中空玻璃微珠在热反射涂料中的隔热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3].王洪涛,石礼伟,李艳.用GeoGebra实现反射折射及双折射的惠更斯原理绘图[J].物理教师.2019
[4].谢贵宇.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实验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
[5].刘洪卫,刘怀山,邢磊.浅水环境下多次反射折射波条带范围的研究[J].海洋地质前沿.2018
[6].蒋睿剑.光反射、折射实验教学装置[J].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8
[7].单意涵.关于反射与折射的异同点分析[J].数码世界.2018
[8].翟志刚,王何,司廷,罗喜胜,杨基明.非定常汇聚激波反射与折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8
[9].张秋长,罗天舒.光在复折射率介质界面的反射与折射[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8
[10].张春.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区别[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