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000;
2.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01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其引发的事故也随之增加,安全隐患排查信息化系统作为重要的现场管理手段被运用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通过分析某条轨道交通的安全隐患排查信息化的应用及作用,总结出安全隐患排查信息化在轨道交通的意义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轨道交通;隐患排查;信息化
1、引言
近些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在我国如火如荼,目前有40多个城市在建,而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施工环境复杂多样、作业人员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给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重视并陆续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工程事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群死群伤事故大大减少,但一般事故、较大事故仍时有发生,如何减少甚至杜绝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管理人员首先要思考的问题。隐患排查治理就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而安全隐患排查信息化系统则是重要的信息化手段。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参建单位共同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协同工作平台,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通讯、3D-GIS、BIM等现代技术达到快速上报工程信息和文档资料、实现信息共享、加强施工风险的过程控制、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的目的,同时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积累各参建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宝贵的资料及数据,最终形成具有大量工程信息的核心数据库、资料库与专家库。
2、应用内容
天津市某条轨道交通线路采用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讲求实效”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作为该公司安全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载体。
隐患排查治理系统采用三层功能结构,将“综合信息、隐患排查、隐患评估、隐患治理、隐患态势分析、隐患统计、工程隐患管理报告”等工作转移到网络平台,安全隐患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即安全隐患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个人工作台:对用户需完成的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提示,能显示隐患排查、响应、核准的剩余操作时间;(2)隐患排查功能:隐患排查模块按角色规定关键岗位的隐患频率要求加载隐患排查要点,提供隐患排查上报入口;(3)隐患治理功能:规定参建单位按隐患治理响应时限、整改时限以及消除时限要求开展隐患治理与消除工作;(4)考核管理功能:对参建单位各关键岗位进行记分与违约责任追究考核;(5)态势分析功能:按照路线、标段、工点对隐患的类型、隐患等级进行图表统计,实现隐患管控状态的趋势分析;(6)工程资料管理功能:系统能自动生成隐患整改通知单,并能导出打印;(7)通过现场人员隐患上报位置定位,对排查人员巡视轨迹进行统计;(8)手机客户端:实现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客户端功能的开发,具备隐患排查、隐患响应、隐患消除等基本功能。
在各施工单位进场前,安全咨询单位配合建设单位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2016]173号)编制了适合于该线路的轨道交通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指南。明确每条隐患等级及对应的整改时间,为该条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目前,该线路开工的仅有部分车站,采用的均是明挖法,根据目前的施工工序,涉及到的隐患主要有支架模板安全隐患、机具设备安全隐患、基坑支护安全隐患、施工用电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等。
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安全风险咨询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现场定期的隐患排查,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在平台上进行发布隐患,施工单位及时响应,监理单位督促其在规定时间内整改。
1)分类统计,重点关注对象
该平台从上线截止2018年4月份,各单位共在平台上上传了450条隐患。从平台上的综合统计可以看出,发现隐患21处,安全防护隐患最多,占19.23%、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隐患次之,占18.10%、其次是消防安全隐患,占16.52%。这几类的隐患易造成高空坠落、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通过现场隐患排查将事故遏制在萌芽阶段。
根据隐患排查开展的统计情况,每月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通报,并督促其重点加强对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针对存在安全隐患较多的部位,建设单位进行了重点安全管理,包括增加巡检频率,加强作业工人的操作规则、操作要点、安全防范、应急逃生等方面培训及考核工作等。
通过种种措施手段,虽然随着工序增多,但是同类隐患相对减少。可以看出,通过大数据的分类统计反馈,有益于各参建单位对现场情况更加明确,明确重点关注对象。
2)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依据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清单要求,每条隐患都有对应的整改时间,当施工单位超过期限整改时,平台会依据该建设单位下发的考核管理办法对相应的责任单位进行扣分。基于此,各施工单位对现场隐患整改较为及时。
3)查询记录
通过隐患排查数据上传,隐患排查平台会进行储存,分类,形成隐患档案,可随时进行按条件筛选,包括按标段、按时间、按单位、按隐患等级、按目前的状态进行筛选。更方便有效的对隐患数据进行管理归档。
4)无纸化办公
建设单位、安全风险咨询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现场检查发现隐患时,在平台上上传整改通知单,因为不需要传统纸质版的繁琐的程序,施工单位可立即针对隐患点位进行整改,监理单位立即消警等。及时的把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当需要整理纸质版的整改通知单进行存档时,系统会自动按照整改通知单格式要求形成整改通知单,并可导出打印。
5)监督管理
通过对建设单位、安全风险咨询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个级别的人员按照要求设定排查频率,当未及时按照频率进行现场检查时,后台会进行督促。当进行现场检查时,通过GIS和地图的结合,将检查轨迹进行上传到系统,可以有效的起到对检查人员的监督。
3、效果应用
建设单位通过安全隐患信息化平台,通过大数据对现场进行安全管控,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1)隐患排查方式丰富,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设定不同隐患排查方式,包括施工排查、监理巡查、隐患抽查等不同形式。不同的隐患排查方式对应的检查内容侧重点不同,可满足现场人员实际管理要求。
(2)系统具有丰富的隐患数据库,检查内容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编制的轨道交通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清单内容几乎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各个环节。
(3)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到人,真正实现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全过程留痕。根据参建单位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设定隐患排查开展频次并实现工作提醒,隐患治理、隐患复查、隐患消除责任均落实到岗位,利用系统监督、督促参建各方相关人员完成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真正实现全员参与,推进责任落实。
(4)动态管控,全程留痕。系统可实现隐患从发现到治理消除的全过程信息记录,不让任何隐患失控。
4、结论
(1)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信息化体系,是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的的系统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和创新发展。
(2)信息化建设是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快速、准确、高效管理的根本保障。需要结合第三方信息技术单位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钟颜开,邓院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研究与实践[J].工程技术,2016(10).
[2]丁树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隐患的排查治理[J].都市快轨交通,2012,25(6).
[3]刘艳萍,曲福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4):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