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问题论文-李世浩

贫民问题论文-李世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贫民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辽道宗,贫民,赈济

贫民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世浩[1](2017)在《辽道宗朝“贫民”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辽道宗咸雍二年到寿隆末年的"贫民"问题十分突出,颇多见载于史书。究其原因,自然灾害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同时,道宗朝的政治统治所造成的弊害也难辞其咎。道宗朝解决"贫民"问题的措施不仅方式被动,且有很大的随意性,未能使贫民摆脱困境,辽朝社会也由富强转为贫弱。(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8期)

汪建强[2](2017)在《印度城市贫民住房问题治理之弊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和印度同为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面临着相似的城市住房危机。分析印度关于城市贫民住房问题的应对政策,提出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建设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刘玉梅[3](2016)在《城市中贫民住区的犯罪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贫民住区居民是在城市中被边缘化的群体。城市中的贫富群体在社会上拥有的财富,所处的社会地位,所享有的权利以及在生活状况等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贫民住区风险指标的角度研究贫困和犯罪之间的关系,指出在贫民住区层面上,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可以通过如贫民住区的组成、社会结构、对抗文化、社会的无秩序状态等贫民住区风险指标进行评估。(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6年26期)

刘玉梅[4](2015)在《从社会排斥角度分析城市贫民贫困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城市中贫困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依据社会排斥理论将我国城市中贫困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排斥划分为叁个向度,即经济、政府和社会关系叁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市场经济排斥、社会保障排斥及社会地位排斥。进而提出了反城市贫困问题的路径,以弱化城市贫困人群遭遇的社会排斥程度,为加强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5年18期)

苏冰涛,李松柏[5](2013)在《“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以陕南秦巴山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问卷法对陕西秦巴山区5个县的生态贫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生态贫民"生计资本、教育与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陕南秦巴山区"生态贫民"生计困境显着,生计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影响因素出发,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角度提出了可持续生计系统构建方案,以从根本上推动陕南秦巴山区"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3年05期)

苏冰涛,李松柏[6](2013)在《社会转型期“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目前"生态贫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有效实现"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发展的模式与途径。【方法】利用问卷法对秦巴山区5个县的"生态贫民"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现阶段"生态贫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收入水平低、可持续生计资本缺乏、环境问题显现并不断恶化、基本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结论】为有效解决"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建议突破传统反贫困与扶贫开发的基本模式,重点强化政府行政行为,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改变传统社会保障模式,推动系统性机制与制度构建,实现"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发展。(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李松柏[7](2013)在《“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问卷法对秦巴山区五个县的"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生态贫民"生计可持续状况困境突出,发展遇到瓶颈。另外,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与理论性分析,对秦巴山区"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进行了系统描述,从公共政策角度及社会学角度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政策与建议。研究得出:充分重视政策导向性作用,不断完善国家相关政策,推动"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框架的系统性构建是保证秦巴山区"生态贫民"实现生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和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学术版)》期刊2013年01期)

苏冰涛,李松柏[8](2013)在《社会转型期“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和政策措施——以陕西秦巴山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问卷法,对秦巴山区5个县的生态贫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生态贫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生态贫民"生计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与理论性分析,对秦巴山区"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进行了系统描述;从公共政策角度,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政策与建议。研究得出: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政策,促进"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机制的系统性构建,是保证秦巴山区"生态贫民"生活状况改善与生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和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路畅[9](2012)在《关于伦敦贫民住房问题的主张与实践(1850-1914)》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也是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大国,它在世界历史上有着独特的意义,在如何处理工业化、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本文研究的是1850-1914年的伦敦贫民住房问题及其所引起的主张与各种主张的实践,主要讨论了十九世纪中叶伦敦贫民住房问题产生的社会和思想根源、1850-1880年民间住房组织在缓解贫民住房问题上的实践与影响、1850-1914年各种主流思想在贫民住房问题上的主张、1880-1914年贫民住房问题解决上出现的突破。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十九世纪中叶伦敦贫民住房的问题与其产生的社会和思想根源。19世纪后半期的伦敦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中进程中各种问题不断交织。伦敦的住房问题十分突出,贫民住房问题主要表现在住房空间拥挤、住房环境恶劣、住房条件简陋、租金昂贵等等。贫民住房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此时英国社会主流意识仍是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社会意识形态使政府对社会诸多问题干预不够,同时,也没有引起整个社会对贫民住房问题的足够重视,在贫民住房问题上表现出的社会思想,就成为了贫民住房问题无法及时解决的根源。第二部分论述了有悠久慈善传统的英国,一些有感于贫民住房问题严重并富有同情心的民间住房组织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模范住房和希尔制度的影响较大,模范住房最具有时代特点,认为慈善事业和自由市场经济可以调和并认真实施,和政府主导的建设相比规模更大,也更成功;希尔制度的主导思想是中产阶级的“自助”观念,但是在实践上,希尔本人较好的解决了救助贫民和提高贫民经济能力的问题,是模范住房的一种补充,也是一种创新。模范住房和希尔制度也有不足的一面,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英国首都,有太多的贫民无法解决住房问题。第叁部分论述了1850-1914年主流社会思想在解决贫民住房问题上的主张。社会面对日益严峻的贫民住房问题,在半慈善性质的民间住房组织的推动和启迪下,再加上社会学家查德威克和布思调查,多种因素促使了一场全社会的觉醒。在这场觉醒中,主流社会思想在看待社会问题上发生了转变。古典自由主义转变为新自由主义,主张政府更积极的在贫民住房问题上付诸行动。费边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主张。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1880-1914年伦敦在解决贫民住房问题上的新进展和实际作用。政府在面对伦敦贫民住房问题时,一开始还是在古典自由主义和“自助“传统下消极应对。到了1880年左右时,已经有民间住房组织在伦敦贫民住房问题上的实践,为政府住房政策提供了借鉴,又因社会主流思想影响,政府逐步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措施。与此同时,民间住房组织也在吸收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改良已有住房样式,提高住房质量,出现了根尼斯住房信托基金这样的新一代的模范住房组织,希尔制度也有了新的发展,为社会广泛认可。通过介绍和分析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解决或缓和工业化造成的社会问题的-般过程:社会现实引发出现社会反思,各民间住房组织出现互动,民间住房组织和官方组织也形成互动与互补;社会改革思想、民间组织、政府均在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发挥各自的历史作用。当然,由于各种原因,贫民住房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但它为此后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好好加以研究和借(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2-05-28)

秦晖[10](2012)在《城市新贫民的居住权问题——如何看待“棚户区”“违章建筑”“城中村”和“廉租房”》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从"棚户区""违章建筑""城中村""廉租房"诸名词的不同含义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的一个重大社会现实:一方面是房地产大开发,城市高楼林立,一方面是约两亿进了城的农民工一房难求。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政策的思路是,允许农民工作为劳动力进城打工,但不考虑他们如何安家,而是设想他们打工期间住单身工棚(集体宿舍),把家庭留在农村,不打工或打不动工就让他们回农村去。政策上不给他们提供保障性住房,昂贵的商品房他们又买不起,城镇也不允许他们自发搭建棚户。他们将何去何从?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期刊2012年01期)

贫民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和印度同为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面临着相似的城市住房危机。分析印度关于城市贫民住房问题的应对政策,提出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建设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贫民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世浩.辽道宗朝“贫民”问题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2].汪建强.印度城市贫民住房问题治理之弊及其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3].刘玉梅.城市中贫民住区的犯罪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

[4].刘玉梅.从社会排斥角度分析城市贫民贫困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5

[5].苏冰涛,李松柏.“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以陕南秦巴山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

[6].苏冰涛,李松柏.社会转型期“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3

[7].李松柏.“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

[8].苏冰涛,李松柏.社会转型期“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和政策措施——以陕西秦巴山区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

[9].路畅.关于伦敦贫民住房问题的主张与实践(1850-1914)[D].浙江师范大学.2012

[10].秦晖.城市新贫民的居住权问题——如何看待“棚户区”“违章建筑”“城中村”和“廉租房”[J].社会科学论坛.2012

标签:;  ;  ;  

贫民问题论文-李世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