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灾区论文-魏丽欣,张良玉,徐义国,崔合义,张艳菊

风灾区论文-魏丽欣,张良玉,徐义国,崔合义,张艳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风灾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冬小麦,风灾区划,天气指数,模型设计

风灾区论文文献综述

魏丽欣,张良玉,徐义国,崔合义,张艳菊[1](2019)在《保定市冬小麦风灾区划和天气指数模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保定市1988—2017年气象、冬小麦单产数据和灾情、保险等资料,基于数理统计分析,分离冬小麦的气象产量,并对大风指数与冬小麦减产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冬小麦风灾风险评估指标,采用GIS反距离插值,构建保定市冬小麦风灾区划图,建立了冬小麦风灾保险赔付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大风次数的增多,冬小麦减产,相关性显着。分析得出了轻、中、重风灾风险指标等级和区划分布规律,冬小麦风灾风险较高的地区位于保定中东部、西南部部分地区;得出了分段风灾指数的触发值和赔付系数。(本文来源于《山西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高翔,张英洁,许嘉巍,靳英华,郭笑怡[2](2019)在《温带山地森林强风致灾的影响因子分析——以长白山风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长白山风灾前(1985年)和风灾后(1987年)的遥感影像,提取了1986年台风维拉在长白山西南坡森林中形成的风灾迹地,并解译出风灾迹地上风灾前的植被类型;利用长白山DEM数据,提取风灾迹地海拔、坡度和坡向地形因子数据,分析了风灾迹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长白山风灾迹地形成格局与地形因子和植被类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坡度是最主要的致灾因子,风灾迹地大部分位于15°以下坡度较为平缓的地区,占总面积的75.03%.(2)海拔的影响也较强烈,风灾迹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 350~1 700m的范围内,占总面积的67.84%.(3)温带森林类型的影响不大,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和岳桦林中均有风灾迹地分布.不同林型的抗风性能有所差异:针阔混交林>岳桦林>常绿针叶林.(4)局地坡向的作用最弱,在迎风坡的西南坡、西坡和西北坡风灾迹地占比略大,分别占总面积的13.35%,12.11%,17.24%.因此,在强风干扰下温带山地森林区的主要致灾因子为坡度和海拔.(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慧赟,张英洁,靳英华,许嘉巍,陶岩[3](2019)在《长白山寒温带风灾区植被受损与灾后变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1986年台风袭击了长白山,在西、南坡的寒温带针叶林和岳桦林带形成了大量林窗.为了探究在强风干扰下寒温带森林植被受损和变化特征,揭示植被受损与灾后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2017年在长白山海拔1600~1800 m设立研究区.利用遥感资料,对研究区依据植被破坏程度和灾后变化程度进行植被差异分区,并布设了40个样方进行植被调查.结果表明:按森林结构的受损程度可将长白山寒温带风灾区分为3个等级,轻度破坏、中度破坏和重度破坏,其中,中度破坏区的面积最大,其次是轻度破坏区、重度破坏区.乔木受损差异显着,轻度破坏区、中度破坏区和重度破坏区乔木优势种的数量分别减少20%、50%和85%,岳桦的抗风性大于鱼鳞云杉,大径级岳桦的抗风性大于小径级的岳桦.植被受损程度与坡度的相关性最强,随着坡度的增加,受风灾破坏程度减小.1987—2017年间,长白山寒温带风灾区的植被发生明显变化,根据变化的程度可将研究区分为3个等级:变化快、变化中等和变化慢,其中,变化中等的区域面积最大,其次是变化慢、变化快的区域;植被变化程度与海拔的相关性最强,随着海拔的增加,植被变化变慢.乔木的恢复较慢,鱼鳞云杉略好于岳桦;植被变化主要表现在灌木层和草本层,变化快的区域灌木层发育好于草本层;变化中等的区域草本层发育好于灌木层;变化慢的区域灌木层发育差异大,但草本层总体上表现为低矮稠密.(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高雪娇[4](2018)在《长白山风灾区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86年8月28日15号强台风袭击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西、南两坡海拔750-2,000m的原始森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了大面积风倒,风倒迹地面积达11,386hm~2。此次强台风在我国中纬湿润的林区形成大面积风倒区尚属首次被观察与记录,且台风干扰后关于土地覆被变化机制的研究较少。风灾区的形成,使原有的林地演变成了草地,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也发生了变化。按照一般的演替规律,风倒区首先生长先锋树种,如落叶松和白桦,但通过阅读文献和实地调查发现,风倒区首先演替为草甸,之后演替为灌木-草甸,与一般的演替规律不相符。鉴于植物群落演替方向的多重性和演替规律地方性的特点,土地覆被变化也存在不确定性。本研究以长白山西南坡风灾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长期样地植被调查数据,风灾前、后7个时段的遥感数据,通过目视解译探究台风后30a风灾区的土地覆被变化,然后利用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模拟不同土地类型上植被在未来300a的演替动态,揭示长白山风灾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地类型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长白山风灾区30a土地覆盖变化结果:利用ENVI5.0软件,依据一定的分类系统和分类原则,对台风前1期、台风后6期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得到长白山风灾区土地覆被分类图,土地覆被类型主要有草本灌木、岳桦林、针叶林、阔叶林、水体。利用ArcGIS10.2统计分析得到30a的恢复总体变化趋势是:草本灌木面积减少,乔木面积增加,阔叶林恢复速度快于针叶林和岳桦林。整个研究区由细小零碎的斑块逐渐形成连片完整的斑块,恢复顺序先是草本灌木,后是乔木。(2)长白山风灾区未来300a土地覆盖趋势结果:利用LANDIS 6.0模型,基于实地调查数据,通过初始化和参数化设置,预测未来300a长白山风灾区的植被演替方向和土地覆被情况,分析得到:研究区树种截面积先上升后下降,林分密度总体上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不同树种以及不同土地类型上存在差异。利用LANDIS PRO统计分析得到,不同树种达到演替顶级的时间不同,臭冷杉、岳桦、落叶松、云杉达到演替顶级的时间分别是200a、200a、250a、300a。(3)对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检验:将实地调查的样地的树种截面积与LANDIS模型模拟的2015年树种截面积做差异显着性检验,检验结果为P>0.05,没有出现显着性差异,说明模拟结果可靠,可以用来预测研究区未来300a植被演替和覆被变化。(4)长白山风灾区土地合理利用规划的对策和建议:由于干扰因素的存在,研究区自然恢复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工造林,可以促进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更加趋于合理化。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应当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式。草本区应当严整土地,定期清草,提供苗木生存空间;针叶林区要建立隔火带,阔叶林区则注重对次生林的保护,遵循“栽针保阔”的原则;岳桦林区因为种源丰富,可以通过封山育林的方式,保护种源而依靠自然恢复。在短期和长期恢复的过程中,让土地利用更加趋于合理化,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孟凡胜,陈绍春,陈金兰[5](2014)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预警监测的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白山生态系统的保护意义和价值在全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1986年由朝鲜半岛登陆的强台风使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大面积原始森林活立木连片刮倒,形成风灾区。28年来,风灾区经过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给科学、全面、及时开展长白山风灾区生态环境恢复及预警监测带来了全新的监测方法。通过对监测内容、指标和方法的设计研究,最终形成长白山森林风干扰灾害的生态环境恢复监测相应的技术指南和建立长白山生态环境预警监测体系,以指导长白山区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预警长白山生态环境安全和灾害的发生。。(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4年10期)

黄炳军[6](2013)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植被恢复立地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白山保护区风灾区的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5.8%,目前的恢复现状为:已恢复区大约占10%,半恢复区占7.9%,未恢复区占81.4%。本文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横山、维东、池西、峰岭四个自然保护管理站的数据为基础,根据长白山区植被、土壤等的变化特征,确定植被恢复立地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和立地分类系统。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共有39种立地类型,其中,台地草地中层壤质山地棕色针叶林土,阴陡坡草地中层壤质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和阴缓坡草地中层壤质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叁种类型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8.56%、19.53%、10.57%,面积分别为4390.35 hm2、2223.78 hm2、1203.99 hm2。(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金慧,赵莹,赵伟,尹航,范宇光[7](2013)在《林火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土壤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2年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坡风灾区森林火灾为研究背景,采用常规土壤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火烧强度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火烧后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率随火烧强度的增强显着下降;0~6 cm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壤全C、全N、速效P、速效K质量分数经轻度和中度火烧后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在火烧强度因子的控制下,对各养分质量分数进行的偏相关分析显示,除土壤pH外,其他各养分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牛丽君,梁宇,王绍先,许嘉巍,张睿[8](2013)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植被恢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灾区的植被恢复对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是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野外调查风灾区目前植被恢复情况的基础上,以空间明晰的方式确定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稳定性等级采用不同的恢复措施,最后应用森林景观模型评价恢复措施在短期和长期的植被恢复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造林可以有效地改善植被恢复,长期效果尤为明显;因此,控制生态系统中不稳定的因素,降低不稳定因素的扩散能力,使不稳定生态系统、亚不稳定生态系统逐步向稳定生态系统转变,需要以人工造林为主,自然恢复为辅,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一个群落发展成为由当地物种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以实现当地的天然植被覆盖为最终目标。(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3年09期)

梁宇,许嘉巍[9](2010)在《长白山风灾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受到台风袭击,形成以风灾迹地为斑块,森林生态系统为基质的风灾区。目前风灾迹地仍以草地为主,易受火灾、生物入侵等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有效地对风灾区进行生态风险评级与管理,提高风灾区抵御风险的能力,是风灾迹地恢复和森林景观可持续管理的首要任务。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以斑块为直接受灾体,景观整体为评价对象,描述和评价人为活动、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等胁迫因子对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的评估。本文以长白山风灾区为例,探讨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方法,并以火灾、生物入侵、风灾、火山灾害为生态风险源,运用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分析风险源对风灾区景观生态安全的主要危害,对其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8-16)

郭利平,姬兰柱,张伟东,张悦,薛俊刚[10](2010)在《长白山西坡风灾区森林恢复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白山西坡风灾迹地(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岳桦林)的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各林型森林群落遇灾23年后的恢复特征.结果显示:3种林型的恢复速度为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岳桦林,并且它们与各自对照的群落共有度指数分别为0.49、0.44、0.33.风灾对各林型的乔木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不同:阔叶红松林中,风灾显着增加了乔木总数量,但对乔木种数和α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云冷杉林中,风灾仅显着降低了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岳桦林中,除Pielou均匀度指数,其余多样性指数都因风灾而显着降低.各林型优势树种组成变化及更新情况对风灾的响应也与林型相关:阔叶红松林与对照区的优势树种组成显着不同,而云冷杉林及岳桦林受灾前后的优势树种组成差异均不大;阔叶红松林的幼树更新情况较好,云冷杉林有少量更新,岳桦林带几乎没有林木更新.表明风灾对森林群落的影响在23年后仍未消除,森林在风灾干扰后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风灾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长白山风灾前(1985年)和风灾后(1987年)的遥感影像,提取了1986年台风维拉在长白山西南坡森林中形成的风灾迹地,并解译出风灾迹地上风灾前的植被类型;利用长白山DEM数据,提取风灾迹地海拔、坡度和坡向地形因子数据,分析了风灾迹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长白山风灾迹地形成格局与地形因子和植被类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坡度是最主要的致灾因子,风灾迹地大部分位于15°以下坡度较为平缓的地区,占总面积的75.03%.(2)海拔的影响也较强烈,风灾迹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 350~1 700m的范围内,占总面积的67.84%.(3)温带森林类型的影响不大,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和岳桦林中均有风灾迹地分布.不同林型的抗风性能有所差异:针阔混交林>岳桦林>常绿针叶林.(4)局地坡向的作用最弱,在迎风坡的西南坡、西坡和西北坡风灾迹地占比略大,分别占总面积的13.35%,12.11%,17.24%.因此,在强风干扰下温带山地森林区的主要致灾因子为坡度和海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灾区论文参考文献

[1].魏丽欣,张良玉,徐义国,崔合义,张艳菊.保定市冬小麦风灾区划和天气指数模型设计[J].山西科技.2019

[2].高翔,张英洁,许嘉巍,靳英华,郭笑怡.温带山地森林强风致灾的影响因子分析——以长白山风灾区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王慧赟,张英洁,靳英华,许嘉巍,陶岩.长白山寒温带风灾区植被受损与灾后变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高雪娇.长白山风灾区土地覆被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5].孟凡胜,陈绍春,陈金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预警监测的构想[J].防护林科技.2014

[6].黄炳军.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植被恢复立地分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

[7].金慧,赵莹,赵伟,尹航,范宇光.林火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土壤性质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牛丽君,梁宇,王绍先,许嘉巍,张睿.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植被恢复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3

[9].梁宇,许嘉巍.长白山风灾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C].“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2010

[10].郭利平,姬兰柱,张伟东,张悦,薛俊刚.长白山西坡风灾区森林恢复状况[J].应用生态学报.2010

标签:;  ;  ;  ;  

风灾区论文-魏丽欣,张良玉,徐义国,崔合义,张艳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