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逃避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旅游者,逃避主义,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学
逃避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赵军勇[1](2019)在《逃避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动机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旅游业日益成为世界性的经济支柱产业,旅游者的人数和层次也越来越高,但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旅游世界、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游客在其中随机转换。运用逃避主义研究了旅游者出游的动机及其旅游行为,在研究旅游者出行动机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认为:逃避是重要的心理动机,在调节旅游者的行为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试从时空和旅游者角色转换和内心基于逃避的渴望去解读逃避视角下游客的旅游动机,期望对旅游理论的发展进行一些探究,并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张宇慧[2](2019)在《用虚幻建构真实——从逃避主义角度解读冯内古特《茫茫黑夜》》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库尔特·冯内古特他本人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而其大多数作品都以二战时期为背景,书写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痛灾难和无法磨灭的阴影。研读冯内古特的作品,会使读者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有更好的认识。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冯内古特的《茫茫黑夜》,对战争下的"价值扭曲""自我(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期刊2019年03期)
朱莹[3](2018)在《逃避者的命运:薇拉·凯瑟与逃避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薇拉·凯瑟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作家,同时也被视为逃避主义作家。梳理逃避主义在美国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的地位,认为薇拉·凯瑟及其文学作品虽然都受到逃避主义的影响,但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逃避主义作家。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凯瑟的逃避有着鲜明的特点,这是她关注社会中心问题的独特视角,而且无论是她本人还是其笔下的角色,逃避的最终结果都是选择回归。(本文来源于《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刘海涛[4](2018)在《一个逃避主义者的彷徨启示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名句。当这句话从一个酒徒嘴里说出来时,你会是什么感觉呢?并且这酒徒说:“文学是一种苦役,真正爱好文学的人都是孤独的”,所以“我愿意做酒的奴隶。没有理想。没有希望。”而最让他无法释怀和痛苦的是,他有敏锐的文学触角,他坚持认为“(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8-08-21)
赵晓燕[5](2018)在《从“逃避”到“自由”——论《黄墙纸》中的逃避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女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小说《黄墙纸》以"逃避"为主题意象,书写了女性对"自由"的渴望。女主人公在逃离中不断清醒,她最终是自由了,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疯癫。小说向读者展示了女性在逃避中不断走向自由的艰难历程,演绎了女性为自主权痛苦挣扎的苦难史。这是维多利亚时期所有女性面临的生存困境,即便在今天,也承载着普遍而广泛的社会现实。(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7期)
张雅芳[6](2018)在《浅析逃避主义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世界文学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学不仅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还在现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美文学具有明显的时代背景以及特定,因此本文以逃避主义为分析的切入点,对英美文学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该文学形式产生的现实基础以及相应的应用情况。(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06期)
张倩云[7](2017)在《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中的逃避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尔特·冯内古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多产和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五号屠场》是冯内古特最着名的一部小说,被广泛地认为是一部典型的黑色幽默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后现代主义杰作。本文采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学说和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分析《五号屠场》中以主人公毕利为主的逃避方式以及逃避本质,从而阐释作者冯内古特的逃避主义观,即逃避不能改变人的困境,不能抹去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心灵创伤,更不可能阻止战争的发生。只有以积极的心态直面残酷的现实,才是当今人类最好的选择。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小说主人公毕利对“他者”的逃避。萨特认为,如果和他人的关系变得扭曲,则“他人”就是地狱。德兵、战友甚至是家人,对毕利来说都是“地狱”,在德兵和以欺负毕利为乐的战友面前,毕利一再忍让、逆来顺受,在妻子面前,沉默寡言、漠不关心,甚至不愿面对自己的母亲,因为她给了他生命,而他只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毕利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与他人的关系,他的行为代表了战后世界人们的人性冷漠与人际关系的异化。第二章主要分析毕利对事实的逃避。在小说中,毕利幻想自己被外星人抓去,并深受外星人价值观的影响。外星人认为时间没有先后顺序,死亡、战争等令人产生负面情绪的事情,仅仅是无数生命时刻中的其中某个时刻,人们应该对此“漠然以对”,仅仅关注生命中的美好时刻。这种种想象其实是毕利不愿面对事实,为逃避内心痛苦的一种自我欺骗,是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中的“自欺”行为。第叁章分析小说中不同人物的“逃避自由”现象及其原因所在。弗洛姆认为,“逃避自由”有叁种方式:极权主义、攻击与破坏以及顺势与趋同。这叁种方式在小说中毕利、韦锐以及拉杂罗等不同人物身上均有体现。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为了逃避孤独与无力的生存状态。第四章分析小说中作者的“介入”,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元小说的方式透露出自己创作此小说的意图,表达了其勇敢回首残酷的战争记忆、愿意为世人担起责任的决心。通过《五号屠场》中的讽刺,作者表明了自己对待战争以及战后荒谬世界的观点——为自己更要对整个社会和人类担起责任,直面现实。(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翟恒[8](2016)在《皮兰德娄短篇小说中的逃避主义思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大利着名作家皮兰德娄的小说深受当时复杂社会背景和个人坎坷生活经历的影响,作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冷静思考和严肃评判,以其黑色的幽默和含泪的荒诞,刻画出人们对残酷现实的无奈逃避,体现了生存困境下的人性光辉。本文借鉴段义孚先生提出的"逃避主义"这一人本主义地理学概念,以皮兰德娄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逃避"主题在皮兰德娄短篇小说中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及思想价值,旨在为国内皮兰德娄的研究开辟新的视角,并拓展逃避主义在文学作品研究中的深度和广度。(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唐玫[9](2015)在《从心理分析的视角解读《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玻璃动物园》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戏剧,剧中的叁个主要人物,即阿曼达,劳拉和汤姆都一概被评论家们贴上了"逃避者"的标签。然而通过对这叁个人物更深层的探讨,不难发现这一标签贴得过于一概而论。该文由心理分析学派学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及卡尔·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从而得出结论:人物阿曼达并非所谓的"逃避者",相反,她敢于面对现实,活在当下;而她的一双儿女劳拉和汤姆却实实在在是逃避主义的奉行者。(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5年18期)
李璘[10](2015)在《从福柯的话语理论看《愤怒的葡萄》中的逃避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从福柯的话语理论出发,发现促使乔德一家逃离家乡,逃往加州的真正原因是逃避主义,而在他们迁徙的过程中,逃避主义作为家庭群体中的主流话语,异化成了谵妄与想象,背叛和道德叁个子话语,时时刻刻影响着他们的活动,既是他们生存的机制又体现了他们的风格。(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5年12期)
逃避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库尔特·冯内古特他本人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而其大多数作品都以二战时期为背景,书写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痛灾难和无法磨灭的阴影。研读冯内古特的作品,会使读者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有更好的认识。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冯内古特的《茫茫黑夜》,对战争下的"价值扭曲""自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逃避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赵军勇.逃避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动机及其应用[J].绿色科技.2019
[2].张宇慧.用虚幻建构真实——从逃避主义角度解读冯内古特《茫茫黑夜》[J].中学语文.2019
[3].朱莹.逃避者的命运:薇拉·凯瑟与逃避主义[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刘海涛.一个逃避主义者的彷徨启示录[N].深圳特区报.2018
[5].赵晓燕.从“逃避”到“自由”——论《黄墙纸》中的逃避主义[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张雅芳.浅析逃避主义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8
[7].张倩云.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中的逃避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7
[8].翟恒.皮兰德娄短篇小说中的逃避主义思想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
[9].唐玫.从心理分析的视角解读《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英文)[J].科技视界.2015
[10].李璘.从福柯的话语理论看《愤怒的葡萄》中的逃避主义[J].海外英语.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