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被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持水能力,水源涵养,枯落物,土壤
地被物论文文献综述
马志良,赵文强,刘美,朱攀,刘庆[1](2018)在《岷江源头区乔灌交错带地被物和土壤持水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定量评价了岷江源头区交错带云杉针叶林、云杉针叶林—山生柳灌丛交错区(乔灌)和窄叶鲜卑花灌丛3个林型的地被物(枯落物和苔藓)和土壤持水特征。结果表明:3个林型地被物储量差异显着,其大小顺序为乔灌(72.67t/hm~2)>针叶林(43.87t/hm~2)>灌丛(11.00t/hm~2);针叶林和乔灌的苔藓层的储量分别为27.00,44.71t/hm~2,占地被物总储量的61.5%以上。地被物层最大持水总量表现为乔灌(21.23mm)>针叶林(11.33mm)>灌丛(2.45mm);针叶林和乔灌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7.45,12.12mm,均大于苔藓层的最大持水量;针叶林和乔灌枯落物层和苔藓层最大持水量分别是其储量的4.3~4.4,1.4~2.0倍。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持水能力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0—20cm最大持水量大小顺序为乔灌(153.70mm)>灌丛(132.28mm)>针叶林(128.25mm)。综合地被物持水和土壤持水,交错带生态系统的持水能力在不同林型间差异显着,其最大持水量表现为乔灌(174.93mm)>针叶林(139.58mm)>灌丛(134.73mm),其中,土壤层是生态系统持水能力的主导层,占综合持水量的87.9%以上。研究结果有利于全面认识岷江源头区生态水文效应。(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杨永红,王飞,曹秀文,刘锦乾,王若鉴[2](2018)在《甘南白龙江上游高山林线过渡区地被物及土壤水文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南白龙江上游高山林线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山林线区域地被物和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白龙江上游高山林线不同区域地被物总蓄积量在37.33~127.28t/hm~2,林线上最小,林线下最大,林线区域和林线下相差不大;地被物不同成分中枯落物分解层的蓄积量最大,占总蓄积量的一半以上;林线下地被物的最大持水量和最大持水率最大,林线上地被物的最大持水量和最大持水率最小。(2)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变化而增加,林线上土壤容重的变化最大,在0—10cm土壤容重最小为0.56g/cm~3,在20—40cm土壤容重最大为1.12g/cm~3,非毛管孔隙度的变化与土壤容重的变化相反,随着土层的增加非毛管孔隙度减小,林线下表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最大为8.07%,林线上表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为6.27%。(3)林线0—10cm的初渗率最大,平均入渗率也最大,林线上的初渗率最小,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变化基本一致,土壤持水率与时间进行回归拟合,二者存在着幂函数关系,符合关系式Y=atk。(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冯秋红,吴晓龙,徐峥静茹,刘兴良,卢昌泰[3](2018)在《密度调控对川西山地云杉人工林地被物及土壤水文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密度调控(对照(未疏伐)、密度调控Ⅰ(疏伐强度65%)、密度调控Ⅱ(疏伐强度75%))对川西山地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人工林地被物及土壤水文特征的影响。【方法】通过典型抽样法获取了不同处理方式下林地苔藓、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指标,并开展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疏伐不但促进了云杉人工林的单株生长量,还促进了林下植被的生长,各调控处理促进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调控Ⅱ、调控Ⅰ、对照;林下苔藓的最大持水率介于558%~594%之间,显着低于天然林,但在3个处理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就苔藓蓄积量和最大持水量而言,密度调控Ⅱ显着高于另两种处理,这可能与林下苔藓多样性和生物量随着光照条件的改善而增加有关;3个处理间,林下枯落物的蓄积量、最大持水率和最大持水量均无显着差异;云杉人工林林下土壤密度介于0.87~0.93 g/cm~3之间,显着高于天然次生林以及原始林土壤密度,但无论是在各个层次间还是不同的处理类型下均无显着的差异。两种密度调控处理的土壤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均较对照组显着增加,但两密度调控组间则无显着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林分地下生物量的增加,促进土壤层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动物活动等,进而促进土壤层孔隙度增加并改善渗透能力。【结论】从6 a的短期效应看,两种调控处理均对云杉人工林的地被物和土壤的持水能力产生了一定的正面效应,且密度调控Ⅱ的影响更大些,长期影响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王飞,陈国鹏,齐瑞,杨永红,张小磊[4](2016)在《甘南白龙江上游小流域主要林分地被物层的持水特性分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甘南白龙江上游林区内,采用实地踏测和浸水法,对林区内主要的4种不同林分类型(冷杉原始林、云杉、落叶松和华山松人工林)林下地被物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4种不同类型树种林下地被物的总蓄积量为11.75~28.96t/hm~2,其冷杉林(28.96t/hm~2)>落叶松林(16.17t/hm~2)>华山松林(14.36t/hm~2)>云杉林(11.75t/hm~2);(2)不同林分类型地被物的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的动态变化基本相似,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存在对数关系,其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3)不同树种林下地被物的总有效拦蓄量为21.00~41.99t/hm~2,其中冷杉林最大,其次是落叶松林,最后是华山松林和云杉林;最大拦蓄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量和总有效拦蓄深的变化与总有效持水量变化一致。(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陈志,王伟峰,代云川,孙丽[5](2016)在《不同地被物处理方式对红壤坡地养分状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3种不同水保措施的径流小区,即百喜草(Paspalum natatu)全园覆盖处理、全园敷盖处理和全园裸露处理,分析和测定了不同坡位和深度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空间异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有机质含量随着土层增加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自上而下坡面上,有机质含量全园覆盖区无明显变化,全园敷盖区有递增趋势,全园裸露区则先增加后减少;(2)全N含量随着深度加深均呈下降趋势,各处理间无显着性差异。在坡面上,全N含量大小为:全园覆盖区>全园敷盖区>全园裸露区,且全园敷盖处理在坡面中部有富集作用,全园覆盖和全园裸露处理自上而下呈下降趋势;(3)全P含量随着土层加深,全园覆盖区逐渐减少,全园敷盖区和全园裸露区先增加后减少。在坡面上,全P含量大小为:全园敷盖区>全园覆盖区>全园裸露区,且在坡面中部有富集作用。该研究可为亚热带地区红壤坡地养分恢复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黄开顺,巫懋强,梁晓静,陆珍先,李开祥[6](2016)在《肉桂人工林土壤、地被物的养分特征及持水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同间伐强度的18年龄肉桂(Cinnamomum cassi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林地土壤、地被物的养分特征以及地被物的蓄积量、持水能力和对降水的拦蓄能力,结果表明:肉桂人工林初植密度10 000株/hm~2,种后每隔5年间伐,密度先后降到3 100、2 400株/hm~2,18年林龄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60 g/kg以上,明显高于附近对照的杂木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碱解N含量在278.45~309.80 mg/kg之间,有效P含量在1.70~2.20 mg/kg之间,速效K含量在35.40~48.70 mg/kg之间。林下地被物主要包括大量的肉桂枯枝落叶以及肉桂毛细根,地被物层厚度达到7~10 cm,林下高温高湿小气候环境促进枯枝落叶层之下的地表形成大量的肉桂毛细根,其厚度达3 cm左右,在非降雨条件下土壤仍能保持普遍湿润,整体地被物对降水的有效拦蓄总量达到5~6 t/hm~2,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本文来源于《广西林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陈亚梅,和润莲,邓长春,杨万勤,张健[7](2015)在《川西高山林线交错带两种地被物分解的木质纤维素酶活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川西高山林线交错带两种优势地被物锦丝藓和高山冷蕨为对象,对针叶林和林线中锦丝藓植物残体及高山冷蕨凋落叶分解的质量损失和木质纤维素酶活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锦丝藓和高山冷蕨的质量损失率在雪被期和生长季均表现为林线高于针叶林,而酶活性整体上表现为针叶林显着高于林线.两种地被物不同季节的质量损失有显着差异,雪被期林线和针叶林的锦丝藓质量损失率占全年的69.8%和83.0%;生长季林线和针叶林的高山冷蕨质量损失率分别占全年的82.6%和83.4%.高山冷蕨凋落叶在生长季节快速分解,与其生长季节末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相吻合,说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解作用可能是凋落物前期质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和凋落叶初始质量能共同解释酶活性变异的45.8%~85.1%,两种地被物分解过程中酶活性主要受到雪被期冻融循环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李飞,赵彬清,周晓霞,刘婉云,胡海清[8](2015)在《地被物载量和密实度对3种林型土壤呼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火灾改变林下死地被物床层结构,而死地被物床层结构又通过影响地被物温湿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而影响土壤呼吸速率。而这到底对土壤呼吸影响多大目前还说不清楚。因此,本实验于2013年8~11月,在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研究了3种主要人工林型(白桦林、兴安落叶松林和蒙古栎林)死地被物层床层结构特点,并连续监测了不同床层结构下,3种林型8~11月各月份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死地被物床层结构对土壤呼吸有显着的影响。3种林型各载量处理模式下,各月份土壤呼吸速率均满足自然状态载量处理>地被可燃物清除50%>地被可燃物全部清除,地被可燃物载量处理对土壤呼吸影响显着。其中白桦林9月份差异变化最显着,蒙古栎林8月份差异变化最显着,兴安落叶松林8月份差异变化最显着。3种林型各密实度处理模式下,各月份土壤呼吸速率均满足压实处理>自然状态>全部清除地被可燃物,地被可燃物密实度处理对土壤呼吸影响显着。其中白桦林9月份差异变化最显着,蒙古栎林8月份差异变化最显着,兴安落叶松林10月份差异变化最显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的森林地被可燃物管理以及计划火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森林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王振师,周宇飞,吴泽鹏,李小川,李兴伟[9](2015)在《广东森林火灾中可燃地被物损失和CO_2排放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火灾对森林系统的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选择广东省容易受森林火灾危害的马尾松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桉树林和灌木林,通过对林分火烧前地被物和火烧迹地残留物的调查比较,分析森林火灾中可燃地被物燃烧消耗和CO2的排放量。结果表明:在上述4种林分类型中,森林火灾燃烧的地被物主要有蕨类4种、禾本4种、灌木13种、藤本4种;可燃地被物平均载量分别为16.25、17.80、10.1、17.74 t/hm2,可燃地被物燃烧率分别为84.68%、77.25%、85.00%、71.25%,CO2的平均排放量分别为24.22、24.2、15.15、22.24 t/hm2。(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和润莲,陈亚梅,邓长春,杨万勤,张健[10](2015)在《雪被期川西高山林线交错带两种地被物凋落物分解与土壤动物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针叶林代表性地被植物锦丝藓和高山冷蕨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分解网袋法,研究了高山林线交错带(暗针叶林-林线-高山草甸)的锦丝藓植物残体、高山冷蕨凋落叶及混合凋落物经过一个雪被期分解后的质量损失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雪被期林线交错带上两种地被物的质量损失率在高山草甸最大,锦丝藓表现更为显着,两种凋落物混合促进了分解过程且在林线上表现尤为显着.在交错带凋落物中共获取土壤动物968头,隶属于5纲10目35科,优势类群以弹尾目和蜱螨目为主.在林线上凋落物中获得的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高于高山草甸和暗针叶林.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土壤动物类群与雪被期平均温度关系最为密切,特有物种如等翅目和地蜈蚣目仅在暗针叶林出现,半翅目和啮目仅在高山草甸出现.地被物种类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在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大于林线.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日平均温度和雪被厚度能够解释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变异的30.8%,而土壤动物因子能解释质量损失率变异的8.3%,它们共同解释质量损失率变异的34.1%.雪被是影响高山两种地被物凋落物分解的最关键因子.(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地被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甘南白龙江上游高山林线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山林线区域地被物和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白龙江上游高山林线不同区域地被物总蓄积量在37.33~127.28t/hm~2,林线上最小,林线下最大,林线区域和林线下相差不大;地被物不同成分中枯落物分解层的蓄积量最大,占总蓄积量的一半以上;林线下地被物的最大持水量和最大持水率最大,林线上地被物的最大持水量和最大持水率最小。(2)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变化而增加,林线上土壤容重的变化最大,在0—10cm土壤容重最小为0.56g/cm~3,在20—40cm土壤容重最大为1.12g/cm~3,非毛管孔隙度的变化与土壤容重的变化相反,随着土层的增加非毛管孔隙度减小,林线下表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最大为8.07%,林线上表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为6.27%。(3)林线0—10cm的初渗率最大,平均入渗率也最大,林线上的初渗率最小,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变化基本一致,土壤持水率与时间进行回归拟合,二者存在着幂函数关系,符合关系式Y=atk。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被物论文参考文献
[1].马志良,赵文强,刘美,朱攀,刘庆.岷江源头区乔灌交错带地被物和土壤持水能力[J].水土保持学报.2018
[2].杨永红,王飞,曹秀文,刘锦乾,王若鉴.甘南白龙江上游高山林线过渡区地被物及土壤水文特性[J].水土保持研究.2018
[3].冯秋红,吴晓龙,徐峥静茹,刘兴良,卢昌泰.密度调控对川西山地云杉人工林地被物及土壤水文特征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王飞,陈国鹏,齐瑞,杨永红,张小磊.甘南白龙江上游小流域主要林分地被物层的持水特性分异[J].水土保持研究.2016
[5].陈志,王伟峰,代云川,孙丽.不同地被物处理方式对红壤坡地养分状况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6
[6].黄开顺,巫懋强,梁晓静,陆珍先,李开祥.肉桂人工林土壤、地被物的养分特征及持水性能[J].广西林业科学.2016
[7].陈亚梅,和润莲,邓长春,杨万勤,张健.川西高山林线交错带两种地被物分解的木质纤维素酶活性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5
[8].李飞,赵彬清,周晓霞,刘婉云,胡海清.地被物载量和密实度对3种林型土壤呼吸的影响[J].森林工程.2015
[9].王振师,周宇飞,吴泽鹏,李小川,李兴伟.广东森林火灾中可燃地被物损失和CO_2排放的调查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
[10].和润莲,陈亚梅,邓长春,杨万勤,张健.雪被期川西高山林线交错带两种地被物凋落物分解与土壤动物多样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