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飞鸿堂印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汪启淑,丁敬,飞鸿堂印谱
飞鸿堂印谱论文文献综述
海玉豪[1](2019)在《从日本藏《飞鸿堂印谱》窥探日本江户时期印坛对中国篆刻的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日本所藏五种《飞鸿堂印谱》版本考订为切入点,对汪启淑所编撰印谱数、《飞鸿堂印谱》收印数及涉及的印人数量进行考订,结合国内所藏《飞鸿堂印谱》,对比各个版本的优劣以及考证所存在的问题。并借此探究《飞鸿堂印谱》中丁敬所刻叁十八方印作的真伪问题。最后以唐船持渡书中的中国印谱为例,探究日本江户时期印坛对中国篆刻的接受。(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海玉豪[2](2016)在《《飞鸿堂印谱》中印人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探绎》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飞鸿堂印谱》与《飞鸿堂印人传》考略《飞鸿堂印谱》及《飞鸿堂印人传》辑录清初一百二十八位印人的作品,并附传记,通过对《飞鸿堂印人传》中所录印人的地理位置考察,可窥视康熙至乾隆年间印风及印人分布。汪启淑(1728——1799),字慎议,又字秀峰,号訒庵,人称印痴先生,安徽歙县棉潭人,盐商出身,后官至工部都水司郎中。《飞鸿堂印谱》流传极多,版式不一,原钤本有两种,一是记录所刻者名实的有款本,一是不注释刻者名实的无款本。有款本为五(本文来源于《书法赏评》期刊2016年01期)
杨正阳[3](2008)在《《飞鸿堂印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篆刻艺术在清代发展到繁盛的地步,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流派纷呈、名家辈出。《飞鸿堂印谱》因其涵盖面广,时代性强,资料又相对集中,对把握康乾时期篆刻界的整体情况有极大的帮助。本文以《飞鸿堂印谱》为媒介,在对印谱成书、出版、印人、作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还将《飞鸿堂印谱》置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联系康乾时期经济、学术、与文化艺术的发展,对《飞鸿堂印谱》进行分期研究,揭示康乾时期篆刻艺术发展、演变的规律,发展进步的原因与动力,扩展篆刻艺术研究的领域,用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飞鸿堂印谱》所涵盖的康乾时期的篆刻史进行重新审视、研究。本论文从以下层次展开:首先,对《飞鸿堂印谱》的版本特点、汪氏和篆刻家交往的方式、印章收集的途径进行考察。通过《续印人传》和《飞鸿堂印谱》中众多的序言、题跋对照研究,对当时印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来源等有一个了解,作为印人印风形成的的背景与参考。其次,对《飞鸿堂印谱》中印人及作品进行分期研究。以篆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作品代表的艺术思想为标准,将《飞鸿堂印谱》分为叁期。第一期是明末以来注重形式、死板僵化印风的延续,第二期是康乾时期印人探索求变的阶段,第叁期是以浙派为主力军的篆刻艺术成熟并走向繁荣的阶段。《飞鸿堂印谱》的叁期划分,也代表了康乾时期篆刻艺术发展的叁个阶段。最后,从叁个方面探讨篆刻艺术在康乾时期由低谷走向繁盛的原因:第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影响到篆刻艺术在审美、风格上的变化,并使治印者的社会地位提高;第二方面是由于清代学术风气的变迁,对篆刻理论、审美乃至治印者的知识结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清代学术中的文字学、金石学与印章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直接影响到篆刻艺术的发展;第叁方面是其它艺术门类如诗文、绘画、书法对篆刻艺术的滋养,篆刻艺术从这些姊妹艺术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以上叁个方面的因素,对篆刻艺术在康乾时期走向繁盛及成就起了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8-04-15)
谢心音[4](2001)在《《飞鸿堂印谱》之幸》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十五年前,“文革”破“四旧”破获了一大堆的“战利品”,堆放在F楼的楼梯间。那时候的年青人都有一种“恐旧病”,堆在那儿的旧东西没有谁敢去造次,生怕中了邪。(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01-09-19)
飞鸿堂印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飞鸿堂印谱》与《飞鸿堂印人传》考略《飞鸿堂印谱》及《飞鸿堂印人传》辑录清初一百二十八位印人的作品,并附传记,通过对《飞鸿堂印人传》中所录印人的地理位置考察,可窥视康熙至乾隆年间印风及印人分布。汪启淑(1728——1799),字慎议,又字秀峰,号訒庵,人称印痴先生,安徽歙县棉潭人,盐商出身,后官至工部都水司郎中。《飞鸿堂印谱》流传极多,版式不一,原钤本有两种,一是记录所刻者名实的有款本,一是不注释刻者名实的无款本。有款本为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飞鸿堂印谱论文参考文献
[1].海玉豪.从日本藏《飞鸿堂印谱》窥探日本江户时期印坛对中国篆刻的接受[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海玉豪.《飞鸿堂印谱》中印人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探绎[J].书法赏评.2016
[3].杨正阳.《飞鸿堂印谱》研究[D].山东大学.2008
[4].谢心音.《飞鸿堂印谱》之幸[N].中国文物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