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研究论文-江文科,谢素云

色素研究论文-江文科,谢素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色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探究,PDGO实验教学流程

色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江文科,谢素云[1](2019)在《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流程探索——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是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科学探究素养的重要环节。文中基于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在实践中开发了一套"预习实验—设计实验—分组实验—开放实验室"的PDGO实验教学流程。(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装备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王睿,金明[2](2019)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网膜色素变性(ren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遗传性致盲性视网膜疾病,特征性表现为夜盲、进行性视野缩窄和视力下降,眼底可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视网膜血管变细和视盘蜡黄叁联症。RP具有较大的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其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recessive RP,ARRP)占RP的5%~20%,目前已定位43个致病基因,克隆了其中40个,并且不断有新的相关致病基因被报道。本文就近3a发现与ARRP相关的AGBL5、ARHGEF18、HGSNAT和ZNF408四个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石文卿,闵幼兰,张雨晴,林启,葛倩敏[3](2019)在《桑色素水煎液治疗绝经期女性干眼症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桑色素水煎液在绝经期女性干眼症中的治疗作用。方法该研究为前瞻随机对照研究。48例(48眼)女性干眼症患者(45~55岁)被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4例):A组作为对照组给予服用维生素C片(安慰剂),B组给予口服桑色素水煎液。两组都添加应用羟糖甘滴眼液点眼;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 w、1个月、2个月检查并评价判定患者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液蛋白(TP)及泪膜4项,并观察治疗前后角膜共焦显微镜下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个指标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后1 w、1个月、2个月OSDI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B组治疗后2个月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I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较A组显着改善(P<0.05)。结论桑色素水煎液在治疗绝经期女性干眼症中发挥作用,使临床表现消退,有相当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王红,韩慧,石继海,郝勇,吴霞[4](2019)在《皮肤镜联合高频超声在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的有效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皮肤镜联合高频超声在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来本院就诊疑似为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皮肤镜检查、高频超声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皮肤镜、高频超声、皮肤镜联合高频超声对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并分析皮肤镜、高频超声、皮肤镜联合高频超声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在确诊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患者的超声图像中测量其最大横径、最大纵径,比较高频超声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测量结果。结果 90例疑似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患者中,有51例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其余39例为非色素型基底细胞癌。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参照,皮肤镜联合高频超声对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单一皮肤镜、高频超声(P<0.05),皮肤镜联合高频超声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高频超声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最大横径、最大纵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诊断中,对皮肤镜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4期)

曹冬梅[5](2019)在《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提取方法、过滤方法、画滤液细线方法,不同配比的层析液和层析方法的改进等几个方面挖掘实验教学的创新点,以期促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来源于《文理导航(中旬)》期刊2019年12期)

彭立红[6](2019)在《脂肪源性基质血管成分抑制皮肤色素沉着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是常见的疾病,其机制复杂,对于色素性疾病,临床治疗的手段也多样化,药物治疗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多。激光治疗色素的同时又易引发色素沉着。由于色素沉着的机制是皮肤美容的研究基础,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美白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脂肪源性血管基质片段(SVFs)是富含脂肪来源干细胞的复合细胞成分,被证实有促进组织的再生、愈合及血管化等的能力。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容易获取,生长迅速、方便培养,反复经过几代培养后,仍有较高的黑色素产生能力,并且高度同源于人的表皮黑素细胞的基因。本研究将SVFs与B16细胞共培养,观察黑色素生成及酪氨酸酶活性。并进一步制备豚鼠皮肤色素沉着动物模型,局部注射SVFs,评判SVFs对皮肤色素沉着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1、SVFs与B16共培养:CCK8法检测B16细胞的活性;NaOH法检测黑色素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酪氨酸酶表达。2、SVFs与3-异丁-1-甲基黄嘌呤(IBMX)处理的B16共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黑色素标志分子HMB-45;NaOH法测定黑色素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酪氨酸酶表达。3、多巴氧化法测定SVFs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作用。4、制作豚鼠色素沉着模型,于色素沉区域注射SVFs,行组织病理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析,Fontana-Masson法行黑色素颗粒染色。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结果1、SVFs与B16实验结果显示:1.1共培养能降低B16细胞的活性,降低其增殖能力。1.2黑色素的含量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1.3 SVFs处理的B16细胞,tyrosinase的表达下调不明显。2、提取的SVFs与IBMX处理的B16共培养结果:2.1 HMB45在B16细胞中有较普遍的表达,IBMX诱导下HMB45的表达变强;然而,SVFs和B16细胞共培养条件下,HMB45的表达明显减少,并随SVFs量的增加呈负相关,说明SVFs有减少黑色素前体生成的作用。2.2 IBMX处理B16后,黑色素有明显的增加,与SVFs共培养后黑色素减少,且随SVFs的增加黑色素减少越明显,表明SVFs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2.3 Tyrosinase的表达在B16细胞、B16细胞加IBMX处理以及B16细胞加IBMX处理后与SVFs共培养各组细胞中没有明显的变化2.4 SVFs有抑制B16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随着SVFs的增多抑制效果更加明业显。3、SVFs对酪氨酸酶的单酚酶活力作用结果显示:1.25×105/mL、2.5×105/rrmL高浓度SVFs成分能延长酶反应的迟滞时间(曲线的直线部分交于横轴的值),且在相同的作用时间下,反应进程曲线均比0/mL对照进程曲线低,说明浓度为1.25×105/mL、2.5×105/mL的SVFs成分有抑制单酚酶活性的作用。而3.125×104/mL、6.25×104/mL低浓度SVFs成分则表现为消除酶反应的迟滞时间。4、SVFs体内抑制色素沉着结果显示:4.1 NB-UVB照射3次后见豚鼠皮肤形成了均匀并稳定的色素沉着,治疗完成后4周拍照可见SVFs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豚鼠皮肤的色素沉着,对照组变化不明显。4.2 HE染色可见: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颗粒层、棘层、角质层增厚,真皮内偶见炎性细胞的浸润,表皮黑素细胞及黑素颗粒增多,这种组织形态学改变符合紫外线照射所致的皮肤色素沉着。治疗后色素颗粒可见明显减少,基底层和棘层散在少量黑素颗粒;空白对照组色素颗粒的变化却不明显。4.3黑素颗粒合成情况评价:F-M染色可见在豚鼠正常皮肤中,表皮的基底细胞和棘层中只有少量黑素颗粒。紫外线照射后,表皮中黑色素明显增多,大量连续呈带状分布的黑素颗粒出现在基底细胞和棘层中,密集分布的黑素颗粒出现在部分的表皮全层。经治疗后,黑素明显减少,随访4周,黑素无明显复发增多。4.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染色阳性细胞分布在除了角质层以外的表皮全层以及毛囊,iNOS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中。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表皮中的iNOS的表达明显升高,治疗后实验组iNOS表达降低。结论皮肤色素沉着的致病因素复杂,治疗手段多样,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的治疗争议不断。SVFs在脂肪组织中储量较大、方便获取,SVFs中含有足够数量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脂肪来源干细胞(ASCS),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SVFs与B16培养时对黑色素生成影响不大,在外界因素IBMX诱导下,SVFs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进一步动物实验证实,SVFs能抑制色素沉着,治疗效果可靠。本研究有助于揭示SVFs抑制色素沉着的机理,为治疗色素性疾病提供新的突破口。(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12-02)

郭彩会,李亚静,孙雪,宋浩静,李颖[7](2019)在《环孢素软胶囊致大面积皮肤色素沉着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 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体质量89 kg。主因双下肢水肿15 d于2018年1月8日入院。体检:体温36.3 ℃,脉搏85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46/99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双下肢水肿,可见静脉曲张,右下肢较重。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尿液分析:潜血2+,蛋白质3+。生化指标:总蛋白51.1 g·L~(-1);白蛋白23.72 g·L~(-1);总胆固醇(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2期)

徐峥嵘,李佳,刘玉钦[8](2019)在《果蔬汁饮料中食用色素使用情况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果蔬汁加工过程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保护和改善果蔬汁的色泽,以提高其商品性。但食用色素的大量使用,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果蔬汁饮料中食用色素使用情况,帮助消费者正确选择果蔬汁,同时指出了食用色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方便监督和管理。(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22期)

朱灵英,郭娟,张爱丽,王宝婕,曾礼芳[9](2019)在《参与植物叁萜生物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萜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目前已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细胞色素P450(CYP450)主要参与叁萜的后修饰过程,对叁萜的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已从多种植物中克隆得到与叁萜生物合成相关的CYP450基因。对参与叁萜生物合成的CYP450的功能研究进行综述,为叁萜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及CYP450的功能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22期)

陶婧,汪骞,袁艺,钟秋月,李石开[10](2019)在《云南红萝卜色素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主要农艺性状对萝卜肉质根色素产量的影响,对自主创制的10份云南红萝卜杂交组合进行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杂交组合按3次重复随机排列分别种植,于萝卜收获期调查根长、根粗、株高、开展度、叶重、叶长、叶宽、外露长、单根重、肉质根色素含量、肉质根色素产量11个性状。应用DPS软件进行云南红萝卜色素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偏相关性、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所测的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幅度在0.09%~10.42%,其中,开展度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叶重;根重、色素含量和根粗是影响云南红萝卜杂交组合色素产量的重要经济性状,决定了色素产量变异的99.67%。在适宜的开展度、叶片大小和外露长的基础上,应注重选择根粗、根长、单根重较大的组合,更易实现云南红萝卜高色素含量育种的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4期)

色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视网膜色素变性(ren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遗传性致盲性视网膜疾病,特征性表现为夜盲、进行性视野缩窄和视力下降,眼底可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视网膜血管变细和视盘蜡黄叁联症。RP具有较大的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其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recessive RP,ARRP)占RP的5%~20%,目前已定位43个致病基因,克隆了其中40个,并且不断有新的相关致病基因被报道。本文就近3a发现与ARRP相关的AGBL5、ARHGEF18、HGSNAT和ZNF408四个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色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江文科,谢素云.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流程探索——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

[2].王睿,金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9

[3].石文卿,闵幼兰,张雨晴,林启,葛倩敏.桑色素水煎液治疗绝经期女性干眼症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4].王红,韩慧,石继海,郝勇,吴霞.皮肤镜联合高频超声在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的有效性探讨[J].当代医学.2019

[5].曹冬梅.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进[J].文理导航(中旬).2019

[6].彭立红.脂肪源性基质血管成分抑制皮肤色素沉着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

[7].郭彩会,李亚静,孙雪,宋浩静,李颖.环孢素软胶囊致大面积皮肤色素沉着1例[J].医药导报.2019

[8].徐峥嵘,李佳,刘玉钦.果蔬汁饮料中食用色素使用情况的调查[J].现代食品.2019

[9].朱灵英,郭娟,张爱丽,王宝婕,曾礼芳.参与植物叁萜生物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酶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9

[10].陶婧,汪骞,袁艺,钟秋月,李石开.云南红萝卜色素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9

标签:;  ;  ;  

色素研究论文-江文科,谢素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