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氧化法论文-薛香菊,董玉伟

混合氧化法论文-薛香菊,董玉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氧化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硫化促进剂CBS,混合氧化剂,双氧水,次氯酸钠

混合氧化法论文文献综述

薛香菊,董玉伟[1](2019)在《混合氧化法合成硫化促进剂CBS》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采用双氧水、次氯酸钠为混合氧化剂生产硫化促进剂CBS的方法,考察了成盐时间、双氧水浓度、氧化剂配比、氧化剂滴加顺序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产品平均收率为95.3%,纯度为99.0%。(本文来源于《中国橡胶》期刊2019年04期)

许源,陶汉中,张栋玮[2](2019)在《基于混合氧化剂的液相氧化法同时脱硫脱硝效能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玻璃鼓泡反应瓶中进行H_2O_2和Na_2S_2O_8两种混合氧化剂吸收SO_2和NO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氧化剂的脱硫脱硝总效率(系统脱硫与脱硝效率之和)明显大于其各自单独使用的情况。选取浓度为2%H_2O_2和10%Na_2S_2O_8混合氧化剂溶液作为实验工质,研究混合氧化剂不同浓度、温度、pH、液位高度、混合气速以及反应级数等参数对系统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氧化剂温度从15℃升高到90℃,系统的脱硫脱硝率分别提高了3. 64%、11. 95%;随着混合氧化剂pH值从7增加到13,系统脱硫率提高了2. 14%;随着混合氧化剂pH值从7增加到11,系统脱硝率提高了1. 36%,pH值从11增加到13,系统脱硝率下降了0. 57%;随着混合氧化剂的液位高度从2 cm增加到8 cm,系统的脱硫脱硝率分别提高了12. 84%、7. 78%;随着混合流量从2. 5 L/min增加到12. 5 L/min,系统的脱硫脱硝率分别下降了5%、4. 34%。随着反应瓶级数从1增加到4,系统的脱硫脱硝率分别提高了22. 06%、15. 34%。系统的脱硫脱硝率随混合氧化剂的温度、液位高度、反应瓶级数增加而提高,随烟气气速增加而降低。而随着混合氧化剂pH值的升高,系统脱硫率呈上升趋势,而脱硝率呈先升后降趋势。(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王浩,于萍,杜丽丽,宋彦哲[3](2018)在《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混合氧化法合成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酸碱法2-巯基苯并噻唑(简称M)和溶剂法M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混合氧化法合成了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BS),考察了氧化剂、环己胺及次氯酸钠用量,过氧化氢含量,氧化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产物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酸碱法M为原料时,在M/环己胺/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水(摩尔比)为1/2.0/0.7/0.40/33.3、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氢氧化温度为35℃及氧化时间为2.0 h、次氯酸钠氧化温度为35℃及氧化时间为1.5~2.0 h的条件下可制得促进剂CBS,其纯度超过99.5%,初熔点为101~103℃,收率达到92.0%~92.5%;以溶剂法M为原料时,其他条件不变,改变M/环己胺/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水为1/2.0/0.80/0.35/33.3、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0%,亦可制得促进剂CBS,其纯度为99.61%,初熔点为101.8℃,收率达到93.3%。(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8年03期)

褚淑祎,肖继波,张立钦,陈斌[4](2012)在《竹纤维生物膜载体接触氧化法处理混合废水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竹纤维生物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浙江临安横畈镇污水处理厂厌氧池出水效果,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气水比对CODCr,NH4+-N,TN和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竹纤维生物膜载体反应器12天内即完成挂膜启动;HRT在8~15h范围内,随着HRT增加,CODCr处理效果增强;HRT对NH4+-N,TN和TP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试验范围内气水比对CODCr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NH4+-N和TN的去除率随气水比的增加显着降低,分别从91.46%和46.12%降低至69.21%和36.43%,TP去除率则随气水比增加从29.18%升高至36.40%。竹纤维生物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曝气池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竹纤维生物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CODCr处理效果更好、耐冲击负荷能力更强。因此,采用竹纤维生物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对活性污泥曝气池进行升级改造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2年12期)

隋丽丽,梁文艳,吴立德,冯晶,刘峰[5](2011)在《混合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混合型(火山岩和陶瓷环)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混合型填料挂膜情况,不同HRT、DO和进水COD浓度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型填料挂膜效果好,15 d后反应器达到稳定状态,对COD的去除率达到75%以上;在水温为20~32℃,HRT为12 h,DO为5~6 mg/L的条件下,对COD、氨氮、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5.8%、71.8%、45.9%和35.7%;当进水COD浓度为100~400 mg/L时,各个指标的去除率随着COD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可见进水COD浓度会对污水净化效果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1年12期)

隋丽丽[6](2011)在《混合介质接触氧化法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小城镇进程的加快,小城镇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由于适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缺乏,污水随意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而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小城镇污水特点的基础上选定混合介质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工艺,出水拟达到回用于城市绿化的目的。本文对生物接触氧化法小试的合适参数、进出水的叁维荧光光谱(3DEEM)特征以及生物膜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反应器挂膜时间在两周左右,当水温16-32℃,HRT=12h,DO为5-6 mg/L时,COD、氨氮、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5.8%、71.8%、45.9%、35.7%,出水满足了《城市杂用水水质》中城市绿化的标准。生活污水的叁维荧光光谱一般具有芳香性蛋白质Ⅰ、Ⅱ,微生物沥出物和富里酸类物质荧光峰。生物膜以丝状菌为骨架,内部可见球菌和杆菌以及明显的通道,HRT及DO会影响脱氢酶活性,当HRT为12h与18h时,脱氢酶活性最高,其会随着DO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本文还研究反应器改变运行方式为SBBR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运行周期内污水的3DEEM特征、紫外吸光特性、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以及DO和换容比对EPS含量的影响。在室温28-40℃时,反应器最佳运行参数为:厌氧时间4h,好氧时间7-8h,换容比1/2,当C/N比为5.6时,TN的去除率可达50.0%,出水浓度为13.9mg/L。生活污水中芳香性蛋白质类物质较易降解,富里酸、腐植酸类物质及微生物沥出物较难降解,污水的紫外吸光特性变化可以表征相关物质的变化。EPS含量、脱氢酶活性会随着系统内有机质、DO以及好氧、厌氧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变化而变化。生物膜EPS中含有芳香性蛋白质Ⅰ、Ⅱ,微生物沥出物和腐殖酸类物质等有机物。本文对两种运行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在原水污染物浓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接触氧化法出水TN的浓度为53.6mg/L,SBBR为37.5mg/L,说明改变运行方式后可以提高脱氮效果。通过现场示范的研究发现,在进水流量为1-2m3/d时,气温的降低对COD、氨氮和TP的去除效率影响不大,但TN的去除率降低,叁个月出水COD、氨氮、T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8.2mg/L、0.4mg/L、15.4mg/L和1.7mg/L。出水达到了《城市杂用水水质》中城市绿化的要求,除TP外,各水质指标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1-05-01)

高妍,田松江,王前文,李淑芬[7](2009)在《混合氧化法合成硫化促进剂CBS的新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以2-巯基苯并噻唑(促进剂M)和环己胺为初始原料,经双氧水和次氯酸钠"混合"氧化合成硫化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简称CBS)进行了研究。采用混合氧化法,即反应前期采用双氧水氧化,后期采用次氯酸钠氧化的工艺,不仅克服了双氧水氧化法产率低的缺点,同时有效的降低了产生废水的含盐量。考察了工艺条件对产品的影响,优化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使产品的平均产率达95.0%(以M计),纯度为99.0%,产品为优级品。混合氧化法产生废水含盐量较次氯酸钠法减少67%。(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09年S1期)

邹纯静,杨铁金,巩丽虹[8](2006)在《混合氧化法对模拟地下水中锰的去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在水中投加适量高锰酸钾并同时曝气的混合方法,来处理模拟地下水中的Mn2+.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当Mn2+浓度为2 mg/L时,KMnO4投加量为1.92 mg/L(为理论投加量的1/2),曝气压力为40 kg/cm2,曝气时间为1 h,处理后的水可满足饮用水标准.该方法方便、快速,可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06年04期)

周青谷[9](2002)在《混合氧化法测定酒中的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酒的生产过程中为除去酒基中杂质以提高酒香 ,常加入一定量的KMnO4 ,通过活性炭过滤进行脱臭处理。如处理不当 ,酒中可残留不同量的锰。酒中锰的测定国标法用高碘酸钾比色法〔1〕,文献介绍了过硫酸铵比色法〔2〕。前者空白值偏高 ,重现性、准确性均不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02年02期)

涂文懋,曾宪滨[10](2000)在《混合氧化法生产可膨胀石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可膨胀石墨生产工艺为 H2SO4— HNO3法,但由于大量有害气体 NO2的产生,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本文经过大量的实验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用混合氧化法替代传统的 H2SO4— HNO3法,不仅减轻了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膨胀倍数,又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该方法得到了工业试验的验证,确为可行有效,将是一种更佳的生产工艺。(本文来源于《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期刊2000年05期)

混合氧化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玻璃鼓泡反应瓶中进行H_2O_2和Na_2S_2O_8两种混合氧化剂吸收SO_2和NO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氧化剂的脱硫脱硝总效率(系统脱硫与脱硝效率之和)明显大于其各自单独使用的情况。选取浓度为2%H_2O_2和10%Na_2S_2O_8混合氧化剂溶液作为实验工质,研究混合氧化剂不同浓度、温度、pH、液位高度、混合气速以及反应级数等参数对系统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氧化剂温度从15℃升高到90℃,系统的脱硫脱硝率分别提高了3. 64%、11. 95%;随着混合氧化剂pH值从7增加到13,系统脱硫率提高了2. 14%;随着混合氧化剂pH值从7增加到11,系统脱硝率提高了1. 36%,pH值从11增加到13,系统脱硝率下降了0. 57%;随着混合氧化剂的液位高度从2 cm增加到8 cm,系统的脱硫脱硝率分别提高了12. 84%、7. 78%;随着混合流量从2. 5 L/min增加到12. 5 L/min,系统的脱硫脱硝率分别下降了5%、4. 34%。随着反应瓶级数从1增加到4,系统的脱硫脱硝率分别提高了22. 06%、15. 34%。系统的脱硫脱硝率随混合氧化剂的温度、液位高度、反应瓶级数增加而提高,随烟气气速增加而降低。而随着混合氧化剂pH值的升高,系统脱硫率呈上升趋势,而脱硝率呈先升后降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氧化法论文参考文献

[1].薛香菊,董玉伟.混合氧化法合成硫化促进剂CBS[J].中国橡胶.2019

[2].许源,陶汉中,张栋玮.基于混合氧化剂的液相氧化法同时脱硫脱硝效能的优化[J].环境工程.2019

[3].王浩,于萍,杜丽丽,宋彦哲.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混合氧化法合成工艺[J].合成橡胶工业.2018

[4].褚淑祎,肖继波,张立钦,陈斌.竹纤维生物膜载体接触氧化法处理混合废水试验[J].林业科学.2012

[5].隋丽丽,梁文艳,吴立德,冯晶,刘峰.混合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

[6].隋丽丽.混合介质接触氧化法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

[7].高妍,田松江,王前文,李淑芬.混合氧化法合成硫化促进剂CBS的新工艺研究[J].现代化工.2009

[8].邹纯静,杨铁金,巩丽虹.混合氧化法对模拟地下水中锰的去除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6

[9].周青谷.混合氧化法测定酒中的锰[J].中国公共卫生.2002

[10].涂文懋,曾宪滨.混合氧化法生产可膨胀石墨[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0

标签:;  ;  ;  ;  

混合氧化法论文-薛香菊,董玉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