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产品技术途径对减少汽车CO_2排放的作用

非产品技术途径对减少汽车CO_2排放的作用

一、非产品性技术途径对减少汽车CO_2排放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俞宁[1](2019)在《面向生命周期的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十年稳居全球第一,对汽车产品进行生态设计是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向生命周期开展汽车产品生态设计评价,不仅有利于选择或改进汽车产品生态设计方案,而且从源头上实现汽车产品的绿色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目前我国的汽车产品生态设计评价主要针对汽车产品使用阶段进行,而忽略了使用前和使用后的评价;既缺少兼顾产品性能与生态影响要求的生态设计综合评价方法,更缺乏符合我国国情和汽车产品特征的定量分析技术及评价工具。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构建了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框架,并提出了产品生态价值的概念。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剖析汽车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理清了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的研究思路,抽象与概括了整个评价过程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和步骤,给出了综合评价框架模型。该模型包括了汽车产品生态成本评价模型、汽车产品性能定量评价模型以及汽车产品生态价值综合评价模型。同时,提出了“产品生态价值”概念以及评估方法。在进行汽车产品生态设计时,通过评价汽车产品生态价值,以兼顾产品性能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从而实现以更少的生态代价获得更优的产品性能的目的。(2)建立了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基于“三阶段”模块化的汽车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技术,基于生态成本指数法的汽车产品影响评价技术,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质量功能屋(FAHP-FQFD)的汽车产品性能定量评价技术,基于汽车产品生态价值的综合评价技术等关键技术方法。(3)建立了面向生命周期的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数学模型。首先,建立了汽车产品生命周期资源消耗指数计算数学模型以及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排放影响指数计算数学模型、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生态综合成本评价指数计算模型;然后,提出汽车产品性能评价量化方法;最后,建立了汽车产品的面向资源节约生态价值指数计算数学模型、面向环境友好生态价值指数计算数学模型以及生态价值综合指数计算数学模型。(4)开发了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软件系统“V-EVA1.0”。建立了评价软件系统的基本架构,设计了基础数据库、后台评价计算引擎以及人机界面等功能模块。该软件系统为实证研究以及评价方法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5)以汽车前罩为实证研究对象,应用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方法,对乘用车铝合金前罩轻量化设计方案与传统钢制前罩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首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采集了汽车前罩生命周期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数据清单。其次,应用开发的综合评价软件系统“V-EVA1.0”对几种汽车前罩产品的生态价值指数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从分析结果发现,对于汽油车而言,轻量化设计的铝合金前罩产品生态价值指数高于传统设计的钢制前罩,说明汽油车用前罩通过轻量化设计实现了用较低的生态代价获得更优的产品性能的目的。但是对于电动车而言,铝合金制前罩的生态价值指数反而比钢制前罩的要小,说明电动车用铝合金前罩轻量化设计需要改进。最后,以提高电动汽车前罩生态价值为目标,从减少前罩生态成本和提高产品性能指数等方面着手,提出了电动汽车用铝合金前罩轻量化设计的改进建议。本文提出的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方法,对促进汽车产品生态设计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缓解汽车产品性能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设计冲突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向阳[2](2019)在《基于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稀土需求预测与规制政策支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全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交通领域作为石油消费的重要角色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在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上被普遍关注。中国政府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缓解石油短缺和应对环境污染的方案,并采取系列优惠补贴政策加快电动汽车推广。电动汽车的发展主要形成了四种技术路线,它们包括: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这四种电动汽车的制造都需要以矿产资源作为原材料的零部件,特别是具有关键性作用的稀土资源更是必不可少。为了评估电动汽车发展的稀土资源需求潜力和分析相关政策对于稀土需求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设立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同发展情景来预测2018-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规模,进而分析在不同发展情景下电动汽车推广对于稀土资源的需求潜力。Bass模型是一种成熟的耐用消费品市场规模预测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动汽车未来规模的预测,在本研究中首次基于中国本国数据建立Bass模型,在区分了悲观、自然、乐观三种不同的发展情景后,预测四种技术路线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未来规模。电动汽车领域内的技术进步将会对不同技术路线电动汽车的稀土需求产生显着影响,为了降低技术进步对稀土需求预测带来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通过设定材料强度和部件替代两种技术进步方式的5种应用情景,进而分析电动汽车领域内的技术进步带来的稀土需求变化情况。在Bass模型的建立,以及未来电动汽车规模发展情景和技术进步应用情景设定的基础上,可以预测2018-2030年中国四种技术路线电动汽车发展产生的稀土需求潜力。通过预测结果可以发现,2018-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对于稀土资源需求最多的可达31.5万吨,约占预测期内世界稀土总产量的22%,其中元素钕、镝、铈、镨、镧分别占总需求的51%、20%、12%、9.5%、7.7%。为了保证未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稳定发展,中国政府需要在稀土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电动汽车含稀土零部件制造技术的提升、稀土资源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替代、以及稀土资源的回收综合利用等方面,采取适当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所需稀土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李英涛[3](2020)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新能源政策推动下、国内大中城市空气质量连年下降,对碳排放越来越严格情况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为各汽车企业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取得新一轮汽车革命的竞争优势,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激励政策。随着外资汽车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国内企业是不小的挑战,人们常说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当前新能源汽车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需要适应性的调整或者变革,有必要对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的竞争战略展开研究,在竞争中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本论文主要阐述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理论研究进行评述,为下一步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战略研究内容提供理论基础,并说明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运用PEST分析法对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竞争环境进行分析,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对其竞争战略概况及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战略的评价与选择,通过外因评价矩阵(EFE)、内因评价矩阵(IFE)对关键战略要素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从而对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做出评价和选择。阐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实施及保障措施,在技术差异化方面,产品差异化两个方面进行实施,最后提出竞争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釆取的保障措施,即通过组织保障、人力资源保障、风险管理保障、企业文化管理保障四个方面的措施来保障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比亚迪公司作为国内汽车行业巨头,在汽车行业深耕已久。通过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战略研究,能更好的了解近年来比亚迪战略实施的情况,为比亚迪总结竞争战略、调整竞争战略、落实竞争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比亚迪汽车作为珠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典型代表,也为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与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在当前汽车行业增速放缓,在政府补贴瞬变、技术不断迭代、市场导向形式下,制定竞争战略不仅能够使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明确市场定位,在复杂的环境中推进发展。

陈春梅[4](2018)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作用机制及效应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积极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压力,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也先后建立了涵盖产业指导、研发支持、生产规范、财税优惠、基础设施等全方位的政策体系,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效显着,同时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性价比不足、关键技术研发能力薄弱、补贴依赖性强、骗取补贴等,引发了产业界和学术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必要性和有效性的争论。本文梳理了产业政策相关理论的演变历程及其适用性,探讨了产业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应用和未来优化方向,并在总结提炼产业政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政策分析框架,以期指导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政策制定和优化。在对比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政策体系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目标达成度、效果、效率、影响四个维度构建了产业政策评估框架体系,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了全方位评估,为产业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演化发展的视角构建了产业政策IPMES分析框架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产业政策兴起、演变和发展的理论进展及其适用性,回顾产业政策相关理论的演变历程,总结提炼出产业政策的动态性、阶段性特征,深入探讨了产业政策制定与优化的方向——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及融合,并基于演化发展视角构建了产业政策IPMES(Industry-Policy-Mechanism-Evaluation-Suggestions)分析框架。新的分析框架聚焦于发展过程中产业政策的制定与优化问题,从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产业制定的不同环节入手,指导产业政策的制定与优化,使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和动态性相适应,提高了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也为发展中产业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了方法论。(2)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和验证本文在充分借鉴其他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客体、政策效应和政策环境五个要素出发,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基于该分析框架,本文对研发支持类、生产规范类、购买激励类和使用促进类四大类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不仅从经济学角度探究每一类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过程,还从经济学角度明确并验证了政策工具与政策效应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解决了以往政策评估模型中输入输出指标之间关联度弱、逻辑性不强的问题,为政策评估章节中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3)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框架,并开展实证评估研究本文从政策目标达成度、政策效果、政策效率和政策影响四个维度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框架,既兼顾了事实与价值双重评估标准,也兼顾了政策的预期和非预期实施效应。依据该评估框架,本文综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分布滞后模型、多元回归分析和双重差分法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2009-2017年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预期和非预期实施效应进行全方位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是必要的、合理的,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仍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存在优化调整空间。(4)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改进建议,并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与完善的参考和借鉴本文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政策需求,总结“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对新兴产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作用特征,从加强顶层设计、引导支持方向、加大研发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行业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增强环保意识、坚持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经验和教训,移植到具有类似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产业政策的支持,同时需要通过不断修正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并根据产业发展阶段以及政策制定环节采取不同做法。

何秋[5](2018)在《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带来有史以来危及生存的最大挑战,面对亟待解决的新兴环境法问题气候变化议题,法律界积极寻求有效的制度应对。美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规范和立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格局和应对有着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作为全球事务的气候变化国际框架中具有高度和独特的影响力。领先世界环境法的美国已经在联邦和地方层面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气候变化规范过程,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具体表现在多层次和多面向的事前的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事中的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到事后的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制度之间的内嵌与衔接,契合成了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对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或重点于宏观制度,或侧重于细微局部,而从整体视角系统地梳理和剖析其制度体系、探索深层原因的文献比较少见,不足以揭示美国气候变化应对的全貌而通观全局。故本文以期将经济分析法学与具有科学性的气候变化制度进行对话,并弥补法学与科学、社会理性与科学理性之间的隔阂。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全貌是怎样的?其规律和特性为何?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对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可借鉴之处为何?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本文以美国联邦和地方气候变化应对为研究路径,对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全盘梳理和分析,总结出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成因、规律和特性,从而廓清其气候变化法律应对的整体概况,以期对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和未来方向提供思考和借鉴。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导论部分对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及思路做出阐述。第一章研究美国气候变化的法律内涵和立法现实背景。首先探讨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所管控的温室气体概念,分析出气候变化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人为温室气体进行法律规范化。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的特性,凸显出气候变化治理需要法律介入规范的迫切需求。法律可以构建有效的治理模式,对气候变化进行制度化、规范化治理。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衍生于气候变化对美国自然生态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背景之下,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演进和立法进程显示,气候变化问题在从科学研究转为经济发展问题之后,进一步发展为国家行为主体间政治权力和利益的博弈。第二章研究美国气候变化风险预警与分担、命令控制型监管、市场导向和司法救济与监督等四种法律制度模式。以巨灾保险和责任保险制度为主的风险预警与分担模式透过制度的设计,分散和协调气候风险,发挥提供有效财务保障、提供风险分散和管理以及抑制气候变化风险扩大的功能。通过研究美国联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机动车辆排放管理制度以及能源效率标准和标识制度,分析“自上而下”的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依靠环境监管干预的方式,在美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了经济原理和市场机制的气候变化法律之市场导向制度是美国目前主流管制的工具,引导温室气体排放机构基于经济诱因主动配合管控,以成本和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实现温室气体管控目的。司法诉讼是美国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特色,美国的气候变化诉讼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司法管辖区的气候变化诉讼,法院成为多元气候变化参与主体沟通协调和解决争端的平台。司法在气候变化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功能、沟通功能、诠释和再造法律规范功能以及塑造社会影响力功能。第三章研究美国地方气候变化应对实践。在联邦政府层面长期缺乏有意义的行动和强有力的领导气候变化治理情况下,美国地方政府一直是气候变化的倡导者。本章从美国地方的气候变化倡议入手,以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等地方政府的气候应对实践为源展开研究,解读作为美国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内容地方气候治理。美国地方政府依行政命令和立法方式启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自下而上”地推动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发展。地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实践作为联邦气候变化应对的“试验田”,填补了联邦气候变化监管不积极的缺位,也为今后国家级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了参考经验。第四章分析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规律和特性。面对气候变化这个具有集体行动特性的全球化议题,维系与保障美国国家利益最大化是美国的首要考量。在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实施过程中,美国注重成本效益因素,秉持资本市场和有限政府的气候管制理念,权衡气候变化应对中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本位的关系。减缓、适应并进和司法审查这两个灵活而有弹性的法律原则,切合气候变化的治理需求,构成美国气候变化治理中重要的规范元素。通过层层检视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可以看到美国国内气候变化应对始终不辍,形成了由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以及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四位一体”的气候变化监管体系,成为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规范性法律架构。第五章解析美国经验的可行性借鉴和掣肘,及对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启示。从美国宪政制度和国家结构的角度分析,美国权力分立的宪政制度、党派分化以及“美国至上”的价值观是影响其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形成和实施的根本因素。权利分立的联邦制以及共和党和民主党气候政策理念的分化,造成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治理结构性和程序性失调。但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演进,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形态模式。在充分考量法律移植的基础上,我国可以从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决策中考量SCC、气候变化治理地方“先行先试”、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规范经验、以及推动气候变化司法等方面借鉴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一些经验,作为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有益参考。本论文在系统分析与研究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是学科交叉分析后的制度梳理。气候变化是环境法新议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发展原有环境法制度功能或形成新的制度来解决。美国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形成了比较系统、规范且有成效的法律架构。本文以最新的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应对与国家结构、规范机制之间的一手丰富素材为基础,解读最新的法律法规,评析最新的气候政策,分析最新的气候诉讼等,结合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实践经验,审视法律制度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分析出美国以风险预警与分担制度、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以及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构建起“四位一体”的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监管体系。第二是对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设计有实践价值。目前我国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可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范存在局限性。而我国已有对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研究,大多内容零散,局限于政策介绍或某单一机制基本层面的探讨,还没有展开全面体系化的研究。本论文深入地研究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完整体系结构,从联邦到地方,从政策到法律,从理论到实践,从治理初期到最新进程,进一步考察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适用性。提出我国可以从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决策中考量SCC、气候变化治理地方“先行先试”、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规范经验、以及推动气候变化司法等方面借鉴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一些经验,有利于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整体框架体系的构建。因此,本论文对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进行完整而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第三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美国注重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考量气候政策和制度程序,本论文运用法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系统分析了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运行的动力与合理性、法律制度与经济活动间结构性与制度性的逻辑关系,能够为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罗佳宁[6](2018)在《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标题: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建筑业和制造业都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两大传统产业,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各种新技术的产生,建筑业和制造业成为并行而独立的两个行业,建筑也和制造业的差距也随之拉大,建筑业已经远远落后于制造业。时至今日,新型建筑工业化已经成为我国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国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同时,建筑业和制造业也越来越具有趋同性,“精益建造”等理念的产生使两者融合成为了可能。然而,两者融合的大部分研究是从制造业的角度出发,改进先进的生产理念,使之符合建筑业的要求,但研究内容具有分散性、单一性和盲目性,同时研究角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全局和系统的视角。因此,从建筑业的建造角度出发,厘清两者之间的趋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探索两者全面、系统、综合的融合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建筑构成和建筑秩序理论,并在建筑工业化的视野下对其进行了拓展,构建了“建筑和产品的工业化构成(秩序)原理”的理论框架,并以典型建筑类型-预制装配式建筑和典型工业产品-汽车(车身)为例,对两者进行了全局、系统、深入的类比研究,填充和完善了此理论框架。随后,基于其中的技术策略要点,初步构建了建筑“产品化”策略框架模型。最后,对东南大学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和澳大利亚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建筑“产品化”技术策略要点的实证分析和研究。本文从基于“构件构成”建造观念的“建筑构成”的角度出发,拓展了我国目前建筑工业化和精益建造的研究角度、研究模式和研究内容。构建了“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的策略框架模型和“构件法建筑设计”的新型建筑设计方法,探索了一种符合当代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将制造业融合进建筑业的可行技术策略和路线,为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建筑工业化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进[7](2017)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于2012年7月9日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2-2020年),之后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从购置补贴、税费减免、研发支持、消费优惠、基础设施以及标准规范等各方面,密集出台大量扶持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获得了大量的财政补贴资金,这些补贴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但过于粗放的财政补贴也带来种种负面问题,如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核心技术上的缺失,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失衡背后暴露出的骗补问题,等等。显然,政府也关注到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不完善产生的不利影响。从2016年开始,已经开始施行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机制。可以预见,这仅仅是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调整的开始,下一步还会有更多的政策调整。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试图研究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现行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对私人消费者市场作用有限?(2)为什么在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中会出现大规模的“骗补”现象?(3)如何评估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政策效应?(4)如何优化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以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效应的基本思路。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消费品,影响消费选择的因素除了价格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有很长的产业链条。因此,与一般财政补贴相比,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具有独特的复杂性。现有的财政补贴分析理论在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上存在局限性,分别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需求效应,从生产者的角度分析供给效应,从管理者(政府)的角度分析政策效应,能够更加全面和准确地解析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效应。2、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需求效应分析。(1)影响新能源汽车消费数量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价格和偏好,其他因素可以通过影响价格偏好间接地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数量。(2)价格是影响销量的第一大因素,价格变化会显着影响销售数量。偏好是一个综合性因素,包括城市限购、充电配套设施建设、安全性等。(3)刺激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的关键是提高新能源汽车性价比,同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逐渐改变消费者的偏好,增强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3、我国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供给效应分析。(1)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中,政府与企业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对补贴效应会产生重要影响。(2)财政补贴并不一定能增加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当企业有骗补行为时,政府补贴对企业的技术研发作用更弱。(3)当政府补贴为同时提供研发补贴和产品补贴时,企业便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夸大研发投入和产品投入,从而获取更多政府补贴。当政府减小或取消产品补贴时,反而可以减少骗补情况,促进企业的技术研发。4、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政策效应分析。(1)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大力度的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处于发展初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有效地化解了市场失灵。(2)财政补贴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方面,过度补贴易导致大量低端产能过剩,造成带来的资源消耗和浪费;另一方面,粗放的补贴设计诱发大量骗补行为,财政补贴资金效益不高;另外,由于政府在补贴设计中的市场机制不够,未能引导企业自主创新。(3)目前我国仍以火电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鼓励大电池的使用的政策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都影响了财政补贴的政策效应。此外,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政策成本。5、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效应的策略。(1)补贴目标的优化,把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政策目标从做“大”产业转变为做“强”产业。(2)补贴重点的优化,消费补贴上要加强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补贴,生产补贴上要侧重对技术研发进行补贴。(3)补贴规模的优化,提高补贴标准,逐步降低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补贴,并取消产品补贴。(4)补贴方式的优化,以交叉补贴方式实现自然退坡,避免重复补贴,并考虑优化新能源汽车税收结构。(5)补贴监管的优化,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措施,放开市场管制。

李彦昕[8](2017)在《电动汽车环境回弹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汽车保有量激增,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石油消耗增加,致使政府和公众越来越关注电动汽车的发展。然而,受到大家质疑的是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电动汽车能否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评价工具,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发展。当前国内外学者在运用LCA对电动汽车进行评价时,大多只关注其环境影响,而忽略了市场的反应,如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问题所导致的回弹效应的产生。许多学者认为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评估新技术的环境影响需要结合回弹效应,回弹效应可能对产品的环境因素产生显着影响,甚至可能改变环境影响的总体方向。生命周期评价与回弹效应的整合能够获得更全面的环境评估。本文在研究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Pruis PHEV、Nissan Tiida、Nissan Leaf)环境影响的同时,从归果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出发,在考虑价格差异带来的回弹效应的基础上,根据回弹效应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建立了直接环境回弹效应和间接环境回弹效应模型,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从生产过程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GHG和SO2的排放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1、在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背景下,电动汽车的环境效益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在中国,电力供应以煤炭发电为主,发电的过程会产生污染气体的大量排放。2、直接和间接环境回弹效应都对电动汽车的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结果有显着的影响。3、间接环境回弹效应的影响远远大于直接回弹效应的影响。这是中国的消费结构和不同消费类别的环境影响强度共同产生的。因此,从理论方面考虑,在进行电动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时,不仅需要考虑环境影响,而且需要考虑市场的反应和产品的价格差异问题。从研究的实际意义来说,首先,我国的能源结构急需改变;其次,国家在制定未来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时,要从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来评估其环境影响。

李婧舒[9](2015)在《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国际规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很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都将对经济和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所需要符合的国际规则为研究对象,运用贸易和环境相互影响的理论,包括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可持续发展、国际治理等,探讨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中,国际贸易措施可以发挥的作用和它们应当遵循的规范。通过归类和分析国家(或经济体)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以及由这些措施引起的国际贸易争端实践,探讨了现有的多边贸易规则、多边气候规则、区域和双边规则对这些措施的规制情况。并分析通过多边规则的修订,运用诸边、区域和双边规则的创新,进一步澄清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的法律性质、发挥这些措施在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发展中作用的可能方式。在此基础上,作者最后探讨了中国在减排与贸易发展中,应如何运用以上规则和创新,选择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和政策,并在多边、区域和双边经贸往来中,维护自身的低碳发展和贸易利益。本文由前言、正文与结论组成,前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现状、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结论部分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结论。正文部分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经济学原理,并奠定了本文的法学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的成因与治理方式、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作用,为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的协调提供了经济学支撑。然后运用国际公法理论、冲突法理论与博弈论分析了国际气候规则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关系。最后,通过对国际气候规则(UNFCCC等气候文件)授权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国家(或经济体)采取或拟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分类,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三类对贸易的(潜在)影响较大的措施:低碳产业和产品的财政支持措施,低碳技术法规、标准和标志,和边境调整措施,并阐释了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对这些措施进行调整的必要性。第二章梳理和评价了现存多边规则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的规制。首先,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贸易规则体系及其在多哈回合谈判中的确定性成果,不能满足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需求。多边环境协定授权缔约方采取贸易措施保护环境的经验,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借鉴性也有限。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则和行动,体现了行业性的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努力,但是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谈判进程也面临多边谈判中的阻碍;国际海事组织的强制性规则有弱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分配的趋势。第三章对三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在WTO规则下的法律性质分别进行了研究,结合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最新相关实践。首先分析了低碳产业和产品的财政支持措施在WTO规则,特别是《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下的法律性质,本文认为这些措施被认定为可诉性补贴或被实施反补贴措施的危险性较高。其次,分析了低碳技术法规、标准和标志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下的法律性质,本文认为对于产品本身的技术措施的合法性比较容易判断,但是对规制产品生产过程的技术性措施的判断则比较困难;对强制性、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的届分也不明确,需要制定更为清晰的规则。第三,对边境调整措施在WTO规则,主要是WTO边境税调整制度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94)中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结合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拟)采取的具体措施,本文认为WTO边境税调整制度是否能够适用于这些碳边境调整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即使可以适用,也面临较高的行政负担。本文还分析认为,GATT1994中的环境例外规定,不能够明确地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提供合法性依据。总的来说,本部分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以现有的WTO规则规制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的不足。第四章探讨了在多边规则体系下澄清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的法律性质的可能路径。首先,本文检讨了WTO规则体系中未经争端解决实践检验的环境友好规则,认为现存规则仍可以为这些措施提供一定程度的合法依据,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的释法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次,本文对通过修订多边贸易规则、多边气候规则,来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可行性与困难分别进行了分析,认为谈判中参与方众多、关系复杂化是多边路径的阻碍,但达成更有建设性的多边共识仍有可能性。并且,在贸易规则维持现状的情况下,通过在未来的多边气候规则中做出一些适用方面的安排,可以改变对WTO贸易规则与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然后,本文讨论了通过达成缩小谈判方范围的诸边协定,较快取得便利低碳贸易、开启低碳补贴等共识的可行性。认为在诸边协定吸纳主要的贸易经济体、排放经济体的情况下,诸边共识能够实现协调减排与贸易的实效,但是诸边路径也面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分配减排责任中的分歧。第五章探索了运用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创新。首先梳理了区域和双边协定对环境、减排等方面合作的新规定,认为通过区域和双边协定协调应对气候与贸易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并认为出现这些新规定和新趋势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然后,本文对这些新规定进行了分类,分别探讨和评价了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体性规则与程序性规则方面的创新。在实体性合作方面,在区域和双边平台,缔约方之间可以灵活选取合作方式、合作范围与合作深度。在程序性机制方面,履约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能够促进在区域或双边场所,有效减少和解决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经贸争端。第六章分析了中国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的国内设计与国际应对。首先分析了中国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三重大国地位对低碳发展的需求,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存在的问题、面临的贸易挑战,以及中国对改变相关国际规则的需要。然后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进行了分类探讨,认为中国应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支持国内的低碳科技和产业发展,在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中减少违反既有国际规则的风险。最后,本文分析了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的国际策略,认为中国应当运用WTO规则体系维护自身的低碳贸易利益;在多边贸易和气候谈判中主张发展中国家的低碳发展诉求;结合区域特点,拓展与周边国家的低碳与能源合作;根据合作对象,灵活选取双边合作领域和方式,促进中国的低碳产业与贸易发展。

方巍[10](2014)在《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购买意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能源,是目前石化能源的替代品之一。推广使用生物柴油可以缓解当前石油资源短缺的压力,并起到减排的作用。对农业而言,通过推广使用生物柴油可以增加对农业的需求,有助于种植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增收。本文在对文献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统计学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以福建省消费者为样本,研究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意愿、行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侧重研究以下几个方面:消费者对生物柴油产品属性的认知度与信任度是否会影响购买意愿与行为,影响程度如何?生物柴油信息正反性与信息来源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对生物柴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构建了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意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选择了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意愿、行为实证研究的变量,并提出研究假说;(2)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应用logit模型对福建省生物柴油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研究,并且根据计量结果进行分析。(3)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别运用泊松分布模型和Tobit模型研究福建省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行为(购买次数和购买金额)的影响因素,然后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4)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专业人士是否推荐购买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否具有减排优势、生物柴油是否具有价格优势、周围亲朋好友是否使用生物柴油、是否有生物柴油促销活动以及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信任度等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了统计性显着影响。第二,专业人士是否推荐购买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否有促销活动、当前的加油站是否提供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对消费者健康危害更小、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信任度、生物柴油是否具有价格优势、生物柴油的质量评价等显着影响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购买次数。第三,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购买金额受到生物柴油的价格优势、减排优势、周围亲朋好友是否使用生物柴油、专业人士是否推荐购买生物柴油、是否有生物柴油促销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第四,信息正反性对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显着为正的积极作用。这显示,专家对生物柴油的正面属性(包括减排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推介和宣传,加强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认识,会引导消费者增加对生物柴油的使用与购买,这对于新能源市场的开拓、对于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统一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五,“家庭年纯收入”、“生物柴油的质量评价”、“生物柴油是否具有减排效果”、“生物柴油的百公里能耗”、“生物柴油是否具有价格优势”、“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信任度”以及“加油站是否提供生物柴油”等变量在统计水平上显着影响消费者对生物柴油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偏差。以上结论表明,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涉入度越高,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认知程度也会越高,从而更能将购买意愿转化为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行为。根据EKB消费者行为理论可知,要想提高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实际购买行为,必须让更多的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属性有正确的认识。尽管消费者可能有比较强烈的愿望购买生物柴油,但是现有的生物柴油销售市场和渠道的不完善影响到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实际购买。这说明,要有效地将购买意愿转变为实际购买行为,必须让消费者能比较便利地购买到生物柴油;加强促销活动,加快生物柴油销售渠道和市场流通环节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专家对生物柴油的正面属性(包括减排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推广介绍和宣传,会引导消费者增加对生物柴油的使用与购买。因此,要有效转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为实际的购买行为,提高生物柴油在我国能源市场结构中的比例,以实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一致,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非产品性技术途径对减少汽车CO_2排放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产品性技术途径对减少汽车CO_2排放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生命周期的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1.2 汽车数量剧增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1.3 开展生态设计是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1 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述
        1.3.2 汽车产品生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3 汽车产品生态设计评价方法研究
        1.3.4 汽车产品生态设计评价软件及数据库研究
        1.3.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5 研究目标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6.1 主要内容
        1.6.2 论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框架及关键技术
    2.1 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框架
        2.1.1 框架模型的构建
        2.1.2 框架模型的组成
    2.2 关键技术
        2.2.1 基于“三阶段”模块化的汽车产品清单分析技术
        2.2.2 基于生态成本指数法的汽车产品影响评价技术
        2.2.3 基于FAHP-FQFD的汽车产品性能定量评价技术
        2.2.4 基于汽车产品生态价值的综合评价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3.1 汽车产品资源耗竭成本指数计算数学模型
        3.1.1 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计算
        3.1.2 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计算
        3.1.3 资源耗竭成本评价指数计算
    3.2 汽车产品环境排放影响成本指数计算数学模型
        3.2.1 环境排放量计算
        3.2.2 环境排放影响成本指数计算
    3.3 汽车产品生态综合成本指数计算数学模型
        3.3.1 基于模糊熵权法的权重确定
        3.3.2 生态综合成本指数计算
    3.4 汽车产品性能指数计算数学模型
        3.4.1 基于FAHP的产品性能权重确定
        3.4.2 基于语义分析—概率综合系数法的权重修正
        3.4.3 基于模糊质量功能展开的产品性能指数计算
    3.5 基于生态价值的汽车产品生态综合评价计算数学模型
        3.5.1 面向资源节约的汽车产品生态价值指数计算
        3.5.2 面向环境友好的汽车产品生态价值指数计算
        3.5.3 汽车产品生态价值综合指数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软件系统
    4.1 评价软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1.1 用户基本功能
        4.1.2 数据录入功能
        4.1.3 数据计算和保存功能
        4.1.4 显示功能
        4.1.5 其他辅助功能
    4.2 评价软件系统的结构与流程图
        4.2.1 系统的结构
        4.2.2 软件系统流程图
    4.3 评价软件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4.3.1 评价计算引擎模块
        4.3.2 清单数据及基础数据库模块
        4.3.3 人机界面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汽车前罩轻量化设计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5.1 研究对象分析
        5.1.1 汽车前罩的结构组成
        5.1.2 汽车前罩的轻量化
    5.2 评价目标与范围
        5.2.1 评价目标
        5.2.2 评价范围
    5.3 汽车前罩清单分析
        5.3.1 材料用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数据
        5.3.2 能源用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数据
        5.3.3 直接环境排放量数据
    5.4 汽车前罩生态成本指数计算
        5.4.1 汽车前罩资源消耗量计算
        5.4.2 汽车前罩环境排放量计算
        5.4.3 生态成本指数计算
    5.5 汽车前罩性能指数计算
        5.5.1 建立汽车前罩性能需求层次结构模型
        5.5.2 确定顾客需求权重
        5.5.3 基于模糊质量屋的产品性能指数计算
    5.6 汽车产品前罩生态价值评价
        5.6.1 面向资源节约的产品生态价值指数
        5.6.2 面向环境友好的生态价值指数
        5.6.3 生态价值综合指数
    5.7 敏感性分析
        5.7.1 主要材料质量变化敏感性分析
        5.7.2 回收率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5.8 对汽车前罩生态设计改进建议
        5.8.1 减少资源耗竭成本指数的技术改进方法
        5.8.2 减少环境排放影响成本指数的技术改进方法
        5.8.3 提高产品性能指数的技术改进方法
    5.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清单
附录B 综合评价软件系统计算模块MATLAB程序
致谢

(2)基于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稀土需求预测与规制政策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不同国家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研究
        1.3.2 电动汽车中稀土应用的研究
        1.3.3 电动汽车产业和稀土产业政策的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创新扩散理论和Bass模型
        2.1.1 创新扩散理论
        2.1.2 Bass模型
    2.2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3 中国电动汽车未来发展规模预测
    3.1 发展情景设定
    3.2 2018-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规模
    3.3 敏感性分析
4 稀土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情景设计
    4.1 稀土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4.2 基于技术进步设计稀土应用情景
5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驱动下稀土需求分析
    5.1 不同发展规模下的稀土需求
    5.2 不同应用情景下的稀土需求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协调国内稀土供应,开展国际资源合作
        6.2.2 提高元素利用效率,促进应用技术进步
        6.2.3 推动稀缺元素回收,形成商业运营模式
致谢
参考文献

(3)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战略管理的内涵
        2.1.2 竞争战略的内涵
        2.1.3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2 竞争战略理论
        2.2.1 基本竞争战略
        2.2.2 资源本位企业观
        2.2.3 核心能力
    2.3 竞争战略分析工具
        2.3.1 波特五力模型
        2.3.2 SWOT分析
        2.3.3 外部和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3章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环境分析
    3.1 新能源汽车产业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3.2.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3.2.2 替代品的威胁
        3.2.3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3.2.4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3.2.5 产业现有竞争强度
    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3.3.1 北汽新能源
        3.3.2 吉利新能源
        3.3.3 特斯拉汽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内部环境分析
    4.1 比亚迪新能源公司介绍
        4.1.1 公司简介
        4.1.2 品牌目标
        4.1.3 发展理念
    4.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4.2.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品发展路线
        4.2.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类型
        4.2.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情况
        4.2.4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情况
    4.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资源和能力分析
        4.3.1 技术能力分析
        4.3.2 制造能力分析
        4.3.3 营销能力分析
        4.3.4 人力资源分析
        4.3.5 财务资源分析
        4.3.6 核心竞争力
    4.4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4.4.1 现有竞争战略概况
        4.4.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制定
    5.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SWOT分析
        5.1.1 优势分析
        5.1.2 劣势分析
        5.1.3 机会分析
        5.1.4 威胁分析
        5.1.5 SWOT分析结果
    5.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关键要素评价
        5.2.1 外因评价矩阵(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
        5.2.2 内因评价矩阵(In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
    5.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选择
        5.3.1 战略方案评价
        5.3.2 竞争战略方案选择
第6章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战略实施及保障措施
    6.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目标
    6.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实施
        6.2.1 差异化战略
        6.2.2 低成本战略
    6.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保障
        6.3.1 组织保障
        6.3.2 人力资源保障
        6.3.3 风险管理保障
        6.3.4 企业文化保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4)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作用机制及效应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能源汽车政策和产业现况
        1.1.2 新能源汽车政策评估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政策的学术讨论
        2.1.1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博弈
        2.1.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争论
    2.2 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2.1 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2.2.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研究
    2.3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研究进展
        2.3.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类研究
        2.3.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标准研究
        2.3.3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指标研究
    2.4 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产业经济学的新兴产业政策理论探讨
    3.1 产业政策存在的必要性
    3.2 产业政策制定的基础理论
        3.2.1 外部性理论
        3.2.2 公共产品理论
        3.2.3 转移支付理论
        3.2.4 财政支出理论
        3.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3.3 产业政策理论在新兴产业中的理论实践
    3.4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4.1 政府与市场的诉求及冲突
        3.4.2 政府与市场融合的“度”
    3.5 产业政策制定与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政策体系分析
    4.1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及发展现状
        4.1.1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及发展现状
        4.1.2 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及发展现状
        4.1.3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及发展现状
    4.2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及产业发展现状
        4.2.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演进阶段分析
        4.2.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4.3 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及启示
        4.3.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类
        4.3.2 各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5.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5.1.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
        5.1.2 研发支持类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5.1.3 生产规范类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5.1.4 购买激励类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5.1.5 使用促进类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5.1.6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耦合作用机制分析
    5.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的存在性检验
        5.2.1 作用机制存在性检验意义
        5.2.2 存在性检验的数据情况及方法选择
        5.2.3 作用机制存在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框架设计
    6.1 总体评估框架设计
        6.1.1 评估框架设计
        6.1.2 指标选取原则
    6.2 政策目标达成度评估方法
        6.2.1 评估方法选择
        6.2.2 评估指标设计
    6.3 政策效果评估方法
        6.3.1 评估方法选择
        6.3.2 评估指标设计
    6.4 政策效率评估方法
        6.4.1 评估方法选择
        6.4.2 评估体系设计
    6.5 政策影响评估方法
        6.5.1 评估方法选择
        6.5.2 评估指标选取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实证研究
    7.1 政策目标达成度评估
        7.1.1 评估数据获取
        7.1.2 评估结果输出
        7.1.3 目标达成度评估结果分析
    7.2 政策效果评估
        7.2.1 评估数据获取
        7.2.2 评估结果输出
        7.2.3 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7.3 政策效率评估
        7.3.1 评估城市选择
        7.3.2 评估数据获取
        7.3.3 评估结果输出
        7.3.4 政策效率结果分析
    7.4 政策影响评估
        7.4.1 评估数据获取
        7.4.2 评估结果输出
        7.4.3 影响评估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改进建议
    8.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价
        8.1.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作用
        8.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综合评价
    8.2 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建议
        8.2.1 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8.2.2 完善产业政策的几点建议
    8.3 对政策干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8.3.1 产业政策的存在是必要的
        8.3.2 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制定产业政策
        8.3.3 根据政策制定环节采取不同做法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5)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立法背景
    第一节 气候变化之内涵
        一、气候变化的学理内涵
        二、气候变化的法律内涵
        三、温室气体的意涵
        四、气候变化之特性分析和法律规范需求
    第二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衍生的背景
        一、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结构体系和现状
        二、气候变化对美国的影响
    第三节 美国气候变化之政策和立法进程
        一、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演进历程
        二、美国在气候变化国际框架中的角色
        三、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规范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联邦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基本体系
    第一节 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
        一、气候变化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的特征及作用
        二、气候变化保险制度之原则和可保性研究
        三、美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绿色保险”与气候变化
        四、美国洪水保险法律制度:巨灾风险转移的保险形式
    第二节 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
        一、传统管控法律制度在气候变化法律中的功能和特点
        二、气候管控基础之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及实践价值
        三、评估和管理气候影响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理论支撑
        四、整合环境许可和气候变化之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
        五、交通运输领域减排之机动车辆排放管理制度
        六、成本效益最优之能源效率标准和标识制度
    第三节 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
        一、气候变化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之规范内涵和发展脉络
        二、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理论基础和制度构建
        三、碳税在美国气候变化治理中的未来评析
    第四节 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
        一、美国气候变化诉讼演进趋向
        二、美国气候变化诉讼原则和实践
        三、美国气候变化诉讼之侵权公害诉讼和大气信托诉讼
        四、司法在气候变化管控上的功能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地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理路:以三个州为例
    第一节 地方政府在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中的角色演绎
        一、地方气候变化法律和政策评析
        二、美国区域气候变化法律管控之倡议
        三、地方在气候变化规制上之动因和动力
    第二节 华盛顿州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框架
        一、华盛顿州政治体系及气候变化之影响
        二、华盛顿州气候变化主体法律框架和制度构建
        三、案例研究之西雅图市气候行动介评
        四、华盛顿州气候变化法律评析
    第三节 加利福尼亚州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
        一、加利福尼亚州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渊源
        二、加州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交易法律制度体系
        三、加州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证成
    第四节 马萨诸塞州气候变化法案解读
        一、《马萨诸塞州全球变暖解决法案》之法律架构和意义
        二、马萨诸塞州之减排项目
        三、马萨诸塞州第569号行政令解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理论特征及基本模式
    第一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理论渊源
        一、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法源与内涵
        二、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本质内涵
    第二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内核分析:法经济学视角
        一、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法经济学基础:碳的社会成本
        二、美国气候变化应对之成本效益分析
        三、美国气候变化制度之内核
    第三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基本原则
        一、减缓和适应并进原则
        二、司法审查原则
    第四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核心理念
        一、构建理念之一:衡平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本位
        二、构建理念之二:资本市场和有限政府之气候管制
    第五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基本模式:“四位一体”
        一、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
        二、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
        三、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
        四、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审思和借鉴
    第一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深层剖析
        一、美国宪政制度下的气候变化法律制度
        二、美国环境联邦主义下的气候变化法律制度
        三、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下的司法功能
    第二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结构性和程序性之掣肘
        一、美国气候变化法律治理结构功能失调
        二、美国气候变化法律治理程序性局限
    第三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借鉴
        一、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决策中考量SCC(碳的社会成本)
        二、气候变化治理“试验田”借鉴之地方“先行先试”
        三、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之规范经验
        四、司法救济与监督:推动气候变化司法
    第四节 中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构建
        一、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之构想
        二、强化气候变化法律责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建筑业和制造业
        1.1.2 将制造业融合进建筑业的策略探索-产品化
        1.1.3 特殊的视角-建筑构成和秩序的观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2.1 建筑工业化
        1.2.2 向制造业学习-精益建造
        1.2.3 将制造业融合进建筑业的策略探索-产品化
        1.2.4 建筑构成和建筑秩序的观念
    1.3 释题:“建筑的构成秩序”和“产品化”
        1.3.1 问题整理
        1.3.2 视角引入-建筑构成秩序的观念
        1.3.3 策略引入-产品模式和产品策略
        1.3.4 引入的动因和意义
        1.3.5 引入后的预期创新点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目标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意义
    1.8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理论
    2.1 目前的建筑构成理论
        2.1.1 理论起源
        2.1.2 理论发展
        2.1.3 理论释义
        2.1.4 理论内容
        2.1.5 理论应用和意义
        2.1.6 建筑构成的本质
    2.2 目前的建筑构成秩序
        2.2.1 建筑秩序的释义
        2.2.2 建筑师的秩序观
        2.2.3 建筑构成语境下的秩序
        2.2.4 建筑构成秩序的内在涵义
    2.3 建筑构成秩序的自我更新
    2.4 建筑构成秩序与建筑设计
        2.4.1 建筑设计的本质
        2.4.2 建筑构成秩序的本质
        2.4.3 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
    2.5 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拓展
        2.5.1 新型建筑工业化视野与目前的建筑构成理论
        2.5.2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理论的命名与释义
        2.5.3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建立的可行性
    2.6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推导
        2.6.1 建筑的工业化特征
        2.6.2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的理论推导
        2.6.3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建立
    2.7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意义
        2.7.1 拓展建筑构成和建筑构造的学科内容
        2.7.2 指导、建立新型的建筑工业化设计理论
        2.7.3 检验、解释,进而指导今后的建筑工业化活动
    2.8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与建筑设计
    2.9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在本文中的应用
第三章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
    3.1 建筑工业化的魅力
        3.1.1 聚焦预制装配式技术
        3.1.2 预制装配式建筑之殇-偏见之源
        3.1.3 预制装配式建筑魅力-悉尼歌剧院
        3.1.4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本质
        3.1.5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2 建筑物质系统的构成原理
        3.2.1 构件的基本概念
        3.2.2 构件的分类
        3.2.3 构件的材料
        3.2.4 物质系统的构成原理总结
    3.3 建筑技术系统的构成原理
        3.3.1 构件的设计
        3.3.2 构件的制造
        3.3.3 构件的装配
        3.3.4 构件的连接
        3.3.5 技术系统的构成原理总结
    3.4 建筑秩序系统的构成原理
        3.4.1 建造总流程
        3.4.2 建造子流程
        3.4.3 秩序系统的构成原理总结
    3.5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小结
第四章 典型工业产品的工业化构成秩序
    4.1 工业产品的“建筑化”之路
        4.1.1 工业产品和建筑的历史渊源
        4.1.2 工业产品和建筑的当代思辨
        4.1.3 产品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4.1.4 产品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借鉴和建立
    4.2 产品物质系统构成原理
        4.2.1 部件的基本概念
        4.2.2 部件的分类
        4.2.3 部件的材料
        4.2.4 物质系统构成原理总结
    4.3 产品技术系统构成原理
        4.3.1 部件的设计
        4.3.2 部件的制造
        4.3.3 部件的装配
        4.3.4 部件的连接
        4.3.5 技术系统构成原理总结
    4.4 产品秩序系统构成原理
        4.4.1 创建总流程
        4.4.2 创建子流程
        4.4.3 秩序系统构成原理总结
    4.5 典型工业产品的工业化构成秩序小结
第五章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
    5.1 建筑的“产品化”之路
        5.1.1 建筑的“产品概念”趋势
        5.1.2 工业产品和建筑的类比
        5.1.3 工业产品和建筑的融合
    5.2 建筑产品化策略的推导
        5.2.1 策略的切入点
        5.2.2 建筑作品观念
        5.2.3 建筑产品化策略的建立
    5.3 建筑产品化应用模式的建立
        5.3.1 产品化策略应用与设计方法
        5.3.2 建筑设计方法的拓展与建立
        5.3.3 基于房屋构件库的理想流程
第六章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产品化策略应用
    6.1 背景介绍
        6.1.1 东南大学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
        6.1.2 澳大利亚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
        6.1.3 建筑产品化策略应用分析方法
    6.2 物质构成秩序的产品化
        6.2.1 构件的“一体成型”
        6.2.2 建筑的“独立系统”
        6.2.3 “系统性”与“标准性”
    6.3 技术构成秩序的产品化
        6.3.1 设计原则和战略
        6.3.2 系列化设计目标
        6.3.3 商品化客户体验
        6.3.4 精益思想与并行工程
        6.3.5 生产线流水作业
    6.4 秩序构成秩序的产品化
        6.4.1 系列化技术积累
        6.4.2 批量定制化生产
        6.4.3 程式化装配工序
        6.4.4 衍生的使用功能
    6.5 建筑产品化策略的应用模式启示
        6.5.1 已经实现的应用
        6.5.2 未来应用的展望
        6.5.3 建筑产品化策略应用框架模型
        6.5.4 是建筑还是汽车?
总结
    结论
    创新点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框架
    2.“产品的工业化构成原理”框架
    3.预制装配式建筑和汽车的类比
    4.“半定量”类比的相关数据汇总
    5.建筑的“产品化”技术策略要点
    6.“产品化”技术策略的应用实例
    7.澳大利亚预制装配式建筑案例研究项目材料
        (1)项目概况说明
        (2)项目申请材料
        (3)项目批准材料
        (4)企业告知材料
        (5)同意参与材料
作者简介
致谢

(7)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论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新能源汽车
        1.2.2 财政补贴
        1.2.3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要性
        2.1.2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现状
        2.1.3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发展方向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2.2.2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现状及存在问题
        2.2.3 改进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机制
        2.2.4 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财政补贴监管
    2.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3 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情况
    3.1 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历程的简要回顾
        3.1.1 政策扶持初期
        3.1.2 政策扶持中期
        3.1.3 政策扶持现阶段
    3.2 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为补贴对象的财政补贴政策
        3.2.1 中央财政补贴政策
        3.2.2 地方财政补贴政策
    3.3 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财政补贴政策
        3.3.1 对充电桩的财政补贴政策
        3.3.2 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财政补贴政策
        3.3.3 对生产厂商技术研发补助
        3.3.4 对新能源汽车使用方面的财政补贴政策
4 分析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效应的理论基础
    4.1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理论依据
        4.1.1 外部性的基本原理
        4.1.2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必要性
    4.2 财政补贴效应的相关理论
        4.2.1 财政补贴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4.2.2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4.2.3 博弈论
    4.3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特性
        4.3.1 新能源汽车作为消费品的特性
        4.3.2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特性
        4.3.3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特性
    4.4 研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效应的新思路
        4.4.1 传统财政补贴效应分析的局限性
        4.4.2 从三个维度研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效应
5 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需求效应分析
    5.1 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5.1.1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
        5.1.2 相对价格变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
        5.1.3 偏好变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
        5.1.4 收入水平变动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
        5.1.5 新能源汽车消费函数
    5.2 影响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需求效应的主要因素
        5.2.1 需求的价格弹性
        5.2.2 财政补贴的政策设计
        5.2.3 对传统燃油汽车的“负补贴”
        5.2.4 公共部门消费的示范作用
    5.3 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需求效应的实证分析
        5.3.1 补贴政策变化对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影响
        5.3.2 价格补贴的有效性
        5.3.3 城市限购对补贴效应的影响
6 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供给效应分析
    6.1 企业与政府的博弈关系
        6.1.1 理论依据
        6.1.2 假设前提
        6.1.3 博弈步骤
        6.1.4 政府和企业的博弈分析
        6.1.5 主要结论
    6.2 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下的财政补贴效应分析
        6.2.1 财政补贴对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影响
        6.2.2 企业有骗补行为时政府补贴对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的作用
        6.2.3 当政府减小或取消产品补贴时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
    6.3 个案分析——以比亚迪和宇通客车为例
    6.4 几点启示
7 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效应分析
    7.1 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目标实现程度分析
        7.1.1 市场推广方面
        7.1.2 技术进步方面
        7.1.3 基础配套方面
    7.2 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负面效应分析
        7.2.1 过度补贴易导致低端产能过剩资源浪费
        7.2.2 补贴方式粗放导致补贴资金效益不高
        7.2.3 补贴设计中市场机制不够导致车企严重依赖补贴
    7.3 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效应的其他因素
        7.3.1 能源结构对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效应的影响
        7.3.2 鼓励使用大电池对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效应的影响
        7.3.3 地方保护主义对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效应的影响
        7.3.4 石油价格走低对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效应的影响
8 国外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经验与启示
    8.1 美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及相关经验
    8.2 德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及相关经验
    8.3 日本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及相关经验
    8.4 国外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及相关经验的启示
9 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效应的策略
    9.1 补贴目标的优化
    9.2 补贴重点的优化
        9.2.1 聚焦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9.2.2 加大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力度
    9.3 补贴规模的优化
        9.3.1 提高补贴标准
        9.3.2 整车补贴要加快实现自然退坡
        9.3.3 保持一定规模的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补贴
    9.4 补贴方式的优化
        9.4.1 面向私人消费者重新设计补贴方式
        9.4.2 加快推出交叉补贴方式
        9.4.3 考虑优化税收结构
        9.4.4 积极运用基金化方式运作涉企补贴资金
    9.5 补贴监管的优化
        9.5.1 加强制度建设
        9.5.2 完善监管措施
        9.5.3 放开市场管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电动汽车环境回弹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研究
    1.3 电动汽车环境回弹效应的研究现状
        1.3.1 电动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电动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的国内研究现状
        1.3.3 电动汽车环境回弹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2.1.1 目标与范围确定
        2.1.2 清单分析
        2.1.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2.1.4 生命周期解释
    2.2 归果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2.3 回弹效应理论
第3章 环境回弹效应
    3.1 生命周期角度评价回弹效应的优势
    3.2 环境回弹效应的发展
        3.2.1 回弹效应与生命周期评价的整合
        3.2.2 回弹效应概念的拓宽
        3.2.3 回弹效应驱动因素的扩大
        3.2.4 功能单位的拓展
        3.2.5 基于LCA的环境回弹效应方法的进展
第4章 电动汽车环境回弹效应模型
    4.1 模型建立方法
    4.2 环境回弹效应模型建立
        4.2.1 直接环境回弹效应模型
        4.2.2 间接环境回弹效应模型
        4.2.3 环境回弹效应模型
第5章 电动汽车环境回弹效应实证研究
    5.1 直接环境回弹效应
    5.2 间接环境回弹效应
    5.3 结果与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国际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关系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一、气候变化与经济活动的外部性
        二、应对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三、国际贸易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气候规则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关系
        一、国际气候规则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冲突与协调
        二、国际气候规则与国际贸易规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共同目标
        三、国际气候规则与国际贸易规则多边谈判的相互影响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国际贸易规则
        一、国际气候规则授权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二、国家(或经济体)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界定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需要贸易规则的调整
第二章 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有关的多边规则
    第一节 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有关的WTO现有规则
        一、与货物贸易有关的环境例外和规定
        二、与服务、知识产权、投资有关贸易的环境例外
    第二节 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有关的多哈回合谈判
        一、多哈部长宣言授权的贸易与环境议题
        二、多哈回合贸易与环境议题的谈判进展
    第三节 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有关的其他多边规则
        一、多边环境协定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规则
        二、行业减排尝试——国际运输组织的措施或行动
第三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在多边贸易规则下的挑战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补贴措施——以能源及相关产品为例
        一、对低碳能源相关产业和产品补贴的普遍性
        二、对低碳能源补贴合法性的挑战概况
        三、低碳能源补贴措施在SCM协定下的可诉性高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补贴措施小结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性措施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性措施概述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性措施与TBT协定
        三、GATT1994一般例外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的适用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性措施小结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边境调整措施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边境调整措施概述
        二、现存或拟议应对气候变化的边境调整措施
        三、WTO边境税调整制度对减碳负担的适用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边境调整措施在WTO边境税调整制度下的合法性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边境调整措施小结
第四章 多边规则体系支持气候变化应对的潜在空间
    第一节 WTO现有规则的潜在空间
        一、WTO协定中尚存一些可“开发利用”的“气候友好规则”
        二、对WTO现有规则的修订
        三、发挥DSB的释法作用
    第二节 通过气候变化诸边协定实现减排
        一、气候变化诸边协定的优点
        二、WTO体系框架内/外诸边协定的效力
        三、气候变化诸边协定谈判中的困难
    第三节 未来的多边气候协定可能提供的解决途径
        一、国际气候谈判新进展
        二、通过多边气候协定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关系
        三、通过多边气候协定协调贸易纠纷的困难
第五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在区域和双边协定中的发展
    第一节 区域和双边协定中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则概述
        一、区域和双边贸易(和/或投资)协定内容的拓展趋势
        二、通过区域和双边协定推进气候变化应对的原因
    第二节 区域和双边协定中应对气候变化的实体性创新
        一、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约束性规定
        二、非约束性的低碳合作与安排
        三、便利低碳货物、服务和技术贸易的谈判
        四、产业政策和措施方面的合作
    第三节 区域和双边协定中应对气候变化的程序性创新
        一、履约机制的创新
        二、争端解决的创新
第六章 中国协调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与贸易的策略
    第一节 中国需要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原因
        一、中国的三重大国地位需要低碳发展
        二、中国促进低碳发展的措施亟需改进
        三、中国面临的诸多贸易挑战需要规则的更新
    第二节 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的国内政策设计
        一、低碳产业、产品的支持政策
        二、低碳标准、标志和法规
        三、注重碳市场的MRV制度建设、应对边境调整措施
        四、优化低碳科技和产业的发展环境
    第三节 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的国际策略选择
        一、积极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二、积极参与多边贸易、气候谈判与规则制定
        三、通过区域和双边谈判促进中国低碳贸易和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缩略语
    附录B 本文引用WTO案例目
    附录C 本文表格目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购买意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购买意愿、决策的相关研究
        2.1.1 购买意愿的界定
        2.1.2 购买意愿的衡量
        2.1.3 产品认知度的衡量
        2.1.4 消费者产品认知度与购买意愿、决策之间的关系
        2.1.5 信息正反性、信息来源可信度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
    2.2 关于绿色消费的研究
        2.2.1 绿色消费的原则
        2.2.2 绿色消费者的类型
        2.2.3 影响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因素
    2.3 消费者对生物能源的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2.4 政府对生物柴油等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激励政策研究
        2.4.1 生物燃料政策研究
        2.4.2 政府对生物柴油等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激励政策
    2.5 消费者与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意愿及其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5.1 消费者对于生物柴油的属性关注和了解程度的研究
        2.5.2 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5.3 消费者和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2.6 对本文的借鉴与启示
3 生物柴油产业推广与发展现状
    3.1 国际生物柴油推广与发展现状
        3.1.1 美国生物柴油推广与发展概况
        3.1.2 欧洲生物柴油推广与发展现状
        3.1.3 其它国家(或地区)生物柴油推广与发展现状
        3.1.4 各国发展生物燃料的政策工具比较
    3.2 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现状
    3.3 福建省生物柴油发展现状
        3.3.1 节能减排大环境下,福建省优先发展清洁能源
        3.3.2 生物柴油原料来源现状
        3.3.3 生物柴油生产现状
        3.3.4 福建省生物柴油市场需求及其销售现状分布
        3.3.5 小结
4 生物柴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4.1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4.1.1 尼可西亚模式(Nicosia Model)
        4.1.2 哈佛-希斯模式(Howard-Sheth Model)
        4.1.3 EKB模式(Engel-Kollat-Blackwell Model)
    4.2 信息来源可信度的理论基础
    4.3 信息正反性的理论基础
    4.4 消费者对生物柴油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的分析框架
        4.4.1 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的关系
        4.4.2 消费者对生物柴油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的分析框架
        4.4.3 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的认知与信任对生物柴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影响
        4.4.4 生物柴油信息正反性对其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影响
        4.4.5 生物柴油信息来源对其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影响
        4.4.6 消费者个人特征对生物柴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影响
        4.4.7 易得性因素对生物柴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影响
    4.5 研究假说
5 福建消费者对生物柴油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模型构建——logit模型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5.2.1 数据来源
        5.2.2 变量选择
    5.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5.3.1 被调查消费者基本情况
        5.3.2 消费者对生物柴油属性的认知、信任度
        5.3.3 消费者获取的生物柴油信息的来源
        5.3.4 其它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生物柴油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福建消费者对生物柴油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实证模型的构建
        6.1.1 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金额的计量模型
        6.1.2 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次数的实证模型
    6.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2.1 数据来源
        6.2.2 变量选择
    6.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6.4 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与讨论
        6.4.1 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次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与讨论
        6.4.2 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金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消费者对生物柴油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偏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7.1.1 计量模型构建
        7.1.2 变量选择
    7.2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与政策涵义
        8.1.1 影响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显着性因素
        8.1.2 影响生物柴油消费者购买次数与金额的显着性因素
        8.1.3 政策涵义
    8.2 对策建议
        8.2.1 确保生物柴油的质量,提高民众对生物柴油的信任度
        8.2.2 确保生物柴油的销售渠道畅通,方便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8.2.3 提高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认知与购买意愿,降低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偏差
        8.2.4 加强对生物柴油的宣传,引导消费者购买
        8.2.5 政府通过发挥专家主导作用,培育生物柴油消费氛围
        8.2.6 企业应降低成本,提升生物柴油的价格竞争优势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消费者对生物柴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调查问卷
致谢

四、非产品性技术途径对减少汽车CO_2排放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生命周期的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综合评价研究[D]. 俞宁. 湖南大学, 2019
  • [2]基于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稀土需求预测与规制政策支撑研究[D]. 李向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9)
  • [3]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研究[D]. 李英涛.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4]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作用机制及效应评估研究[D]. 陈春梅.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5]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 何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6]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D]. 罗佳宁. 东南大学, 2018(05)
  • [7]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效应研究[D]. 刘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01)
  • [8]电动汽车环境回弹效应研究[D]. 李彦昕. 天津大学, 2017(06)
  • [9]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国际规则研究[D]. 李婧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01)
  • [10]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购买意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方巍.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非产品技术途径对减少汽车CO_2排放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