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467400)
【摘要】目的: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添加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的治疗模式,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的11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均处于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55例患者应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的治疗模式,该组称之为观察组;另外55名病人自动组成对照组,本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延续传统常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结束90天后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10例患者一般数据对比不具有显著差距,比对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HSS膝关节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数据、关节活动度数据为主要对比数据类型。患者接受治疗3个月之后上述数据值分别是(86.92±11.23)、(23.18±3.62)及(123.38±7.86);对照组患者数据分别是(66.16±8.64)、(36.48±5.32)及(104.25±7.23)。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所有数据都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加优异。结论:温针灸集合刺络放血为近些年来被逐渐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可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具有较大的医学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5-0052-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研究方向是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这种新型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并与传统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对,随机选择110名患有此种疾病的病人,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方式;对照组所有患者则延续使用传统常规治疗手段。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应的膝关节X光与MR检查,110例患者内包含62例男性患者和48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年龄均位于30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28±6.32)岁。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意义及本次研究步骤,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
1.2参与研究患者排除标准
<1>关节存在感染和翻修类患者;
<2>术前因腰椎疾病或血管类疾病造成下肢运动功能存在障碍,并且影响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评价;
<3>临床及随访资料不完善类患者。
1.3一般方法
将包含药物治疗、推拿按摩以及手术治疗的传统治疗方式应用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方式则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温针灸是患者接受针灸治疗之后再进行艾灸的一种治疗方式,刺络放血则是利用点刺放血针将患者膝关节周围穴位及经络进行放血操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可配合拔罐对放血效果进行提升。在治疗90天之后,所有患者通过膝关节评分(HSS)、WOMAC骨关节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价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统计学专用软件SPSS20.0处理所有数据,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对比规则,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90天治疗以后,HSS膝关节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优势更加明显,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S膝关节评分对比
3.讨论
近些年来膝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日益加剧,所有患者中女性占较大比例,当前尚未研究透彻其病发因素。
本文主要深入探究了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应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的模式,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治疗方式之间的差异。中医角度对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模式进行分析,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本次对照组及观察组均包含55名病人,因此参与本次研究的病人有110名。传统常规治疗手段和新型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方式分别应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患者术后各类数据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90天后各类数据均得到明显改善,相比术前而言身体机能明显好转。由好转程度对两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手段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理想,P<0.05,存在的差距处于统计学范围内。
总而言之,将新型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这种治疗手段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进行应用,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对患者身体疼痛指数进行明显缓解,可在此种病症的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晶晶,杨洸.温针灸结合剌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05):106-107.
[2]薛金,薛丽莉.刺络放血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9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05):70-71.
[3]杨帅,徐峰,秦丽娜.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02):278-280+284.
[4]张亦廷,刘农虞.经筋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S1):1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