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杨树品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杨树,新品种,区域化试验
杨树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玲,王凤林,王利,包颖,杨爱国[1](2019)在《杨树新品种区域化对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杨树新品种丰林一号和丰林二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区域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两个杨新品种胸径生长量和年蓄积生长量均高于对照,与对照均差异显着。两个杨新品种在两个立地类型中均有较好的适应性,丰林一号的适应性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吉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史开奇,李斌,李素琼,吾马尔·吾哈甫[2](2019)在《3个杨树速生优良品种不同密度生长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大叶钻天杨(Populus balsanifera Linn.)、沙兰杨(P.×euramericana cv.‘Sacrau 79’)、I-467(P.euramericana cv.‘I-467’)杨等3个优良杨树品种不同造林密度下生长规律的分析,研究了3个杨树品种合理的经营密度及采伐年限,结果表明:高生长随密度改变变化不大,胸径生长变化与密度紧密相关;I-467杨和沙兰杨适宜大株行距种植,大叶钻天杨适宜3 m×5 m和4 m×5 m两种株行距;3 m×5 m株行距的理想采伐年限在10年,4 m×5 m株行距最理想的采伐年限应在12年,3 m×8 m株行距可适当放宽采伐年限。(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张剑锋,元立勋[3](2019)在《低山丘陵区杨树纸浆材树种优良品种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杨树是我国北方营造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重要树种,也是北温带栽培面积最大、木材产量较高的优良树种,在人工林中占据较大比重,素有"南桉北杨之称。"具有速生、优质、适应性强,易于繁殖、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等特点,为优良的纸浆材树种。吉林市龙潭区杨木林场适宜杨树生长,且群众栽培杨树历史悠久,杨树人工林经营有一定基础,但杨树山地造林尚缺少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种。(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16期)
王世杰,王雪婷,杜向前,陈洪刚,张会恰[4](2019)在《基于SSR标记的杨树新品种鉴定及核心引物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经过长期筛选的11对SSR引物对50份杨树新品种(系)进行扩增,探究11对引物的品种鉴定能力和核心引物的筛选依据,为杨树新品种的鉴定、育种工作和核心引物的筛选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使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扩增结果进行检测,计算等位重复序列数、Shannon信息指数和引物多态性信息指数等。按0/1矩阵记录扩增条带的有无,并通过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单个引物和11对引物组合的遗传相似系数,分析遗传相似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剔除相关性较低的引物,再对剩余的引物组合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1对引物共扩增出122个DNA片段,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等位重复序列数为11.091个;不同引物PIC值的变化范围是0.530~0.908,平均值为0.803。11对引物的聚类结果显示,当支距为0.40时,参试样品可以分为2个大类;当支距为0.37时,可分为4个亚类,聚类结果与品种(系)的谱系来源基本吻合。在11对现有引物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单个引物和11对引物的遗传相似系数之间的相关性,优化得到9对核心引物。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优化后的9对引物具有高效鉴定能力和亲缘关系聚类效果。【结论】本研究证实SSR分子标记可以有效鉴定杨树新品种,并较好反映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时,利用遗传相似系数的相关性可优化现有的引物,为杨树的育种及核心引物的筛选工作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耿强,曾武军,张树军,刘刚,张建国[5](2019)在《4个杨树雄性新品种在济宁地区造林试验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济宁市目前栽植的杨树大多为‘107杨’、‘35杨’等,近年来普遍出现了杨树飞絮、多代无性繁殖生理老化和性能退化等问题,引种和推广无絮杨新品种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引进鲁林9号和鲁林16号等4个杨树雄性新品种进行造林试验,开展了物候期观测,生长状况、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的对比研究,选出生长快、适应性强的2个品种,为无絮杨在济宁及相似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13期)
吾马尔·吾哈甫,史开奇,沙吉旦·尕依提,夏黎,夏诗书[6](2019)在《不同派系引种杨树品种(系)光合-光响应曲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白杨派、黑杨派、青杨派杨树品种(系)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84-I-101、银×新4#、银×新6#、银×新192、03-04-156、014、171、174、178-2-19、中至1#、I-262的最大光合能力强,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均超过了35.00μmol/(m~2·s);参试杨树品种(系)表现量子效率(AQE)在0.053~0.066μmol/(m~2·s),处于中上水平;3个派系中,黑杨派品种(系)的光补偿点(LCP)低于其他2个派系;白杨派树种的暗呼吸速率(R_d)整体上大于黑杨派和青杨派;LCP越高,R_d越大;白杨派杨树品种光能转化效率及生理活性优于黑杨派、青杨派杨树品种(系),黑杨派杨树品种(系)在弱光条件下的光能利用能力强。(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何启超,叶艳姣,李艳霞[7](2019)在《杨树雄性品种在杨絮治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杨絮污染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其防控治理成为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本文分析了杨絮的治理思路,介绍了杨树雄性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发展现状,阐述了杨树雄性品种在杨絮防控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对杨树雄性品种应用措施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以期为治理杨絮污染并发挥杨树经济价值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柳成坡,谢亚哲,叶艳涛[8](2019)在《杨树人工林的出路——雄性品种和混交林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杨树人工林多为纯林,存在的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其存在的缺点和暴露出的生态问题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雄性品种栽植和杨树混交林建设2个方面)进行解决,使杨树这一优良树种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6期)
赵自成[9](2019)在《不同杨树品种对桑天牛抗虫性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比较杨树试验林连续5 a的自然感虫数据和连续2 a人工接虫数据,得出自然感虫数据分析结果与人工接虫的数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人工接虫可以替代自然感虫观测来研究不同品种的抗虫能力,从而能缩短杨树新品种抗虫性研究的时间;对同批杨树系号连续2 a采用同样的人工接虫方法,所得的结论基本一致,验证了人工接虫方法的可靠性,同时也得出用人工接虫方法来测定不同系号的抗虫性只需1 a就可得到可靠结论;通过对同批同质的桑天牛成虫在高抗和易感杨树品种上的接虫数据分析,排除了引起各杨树品种桑天牛被害率差异并非虫体个体差异和树体个体差异,而真正原因是由于品种间抗虫能力的不同;比较连续2 a的接虫数据可得人工接虫最佳时期为造林2—4 a,此阶段接虫枝条易找,接虫便利,且数据可靠。(本文来源于《江苏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颜开义[10](2019)在《杨树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人工林中,杨树是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占据全国木材总产量的1/3,也是我国加工产业最基本的木材资源,在保障国家木材使用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国杨树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培育和推广新的杨树品种,以解决我国杨树生产和管理上的相应问题。(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杨树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大叶钻天杨(Populus balsanifera Linn.)、沙兰杨(P.×euramericana cv.‘Sacrau 79’)、I-467(P.euramericana cv.‘I-467’)杨等3个优良杨树品种不同造林密度下生长规律的分析,研究了3个杨树品种合理的经营密度及采伐年限,结果表明:高生长随密度改变变化不大,胸径生长变化与密度紧密相关;I-467杨和沙兰杨适宜大株行距种植,大叶钻天杨适宜3 m×5 m和4 m×5 m两种株行距;3 m×5 m株行距的理想采伐年限在10年,4 m×5 m株行距最理想的采伐年限应在12年,3 m×8 m株行距可适当放宽采伐年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杨树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玉玲,王凤林,王利,包颖,杨爱国.杨树新品种区域化对比试验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19
[2].史开奇,李斌,李素琼,吾马尔·吾哈甫.3个杨树速生优良品种不同密度生长比较[J].防护林科技.2019
[3].张剑锋,元立勋.低山丘陵区杨树纸浆材树种优良品种选择[J].农家参谋.2019
[4].王世杰,王雪婷,杜向前,陈洪刚,张会恰.基于SSR标记的杨树新品种鉴定及核心引物筛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5].耿强,曾武军,张树军,刘刚,张建国.4个杨树雄性新品种在济宁地区造林试验初探[J].现代园艺.2019
[6].吾马尔·吾哈甫,史开奇,沙吉旦·尕依提,夏黎,夏诗书.不同派系引种杨树品种(系)光合-光响应曲线[J].江苏农业科学.2019
[7].何启超,叶艳姣,李艳霞.杨树雄性品种在杨絮治理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9
[8].柳成坡,谢亚哲,叶艳涛.杨树人工林的出路——雄性品种和混交林建设[J].林业科技通讯.2019
[9].赵自成.不同杨树品种对桑天牛抗虫性的试验[J].江苏林业科技.2019
[10].颜开义.杨树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J].种子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