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弁而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弁而钗》,素材,《型世言》,《封神演义》
弁而钗论文文献综述
任明华[1](2018)在《《弁而钗》素材来源考——兼论其成书时间》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界认为《弁而钗》是成书于清初或明崇祯年间的独创小说。《弁而钗》的许多诗歌韵文及情节来源于《型世言》《封神演义》《双双传》等小说,这表明《弁而钗》不是独创的而是编创的,对重新认识、评价明末的话本小说编创方式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型世言》约编刊于崇祯五年,又据文中的称呼与避讳等内证,可知《弁而钗》成书于崇祯五年至崇祯十七年(1632-1644)。(本文来源于《济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黄婷[2](2016)在《男风影响下的晚明同性恋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性恋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独特领域,中国的同性恋文学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尚不充分。因此本论文以晚明叁部专写同性恋的小说《弁而钗》、《宜春香质》、《龙阳逸史》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读,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醉西湖心月主人和京江醉竹居士目睹了晚明男风的盛行,故把社会上的男风现象创造性地写入《弁而钗》、《宜春香质》和《龙阳逸史》。晚明同性恋小说是在男风兴盛的背景下产生的,研究男风盛行的原因和小说中的男风现象是深入探寻小说内涵的基础。作者在这叁部小说中塑造的同性恋性格、身份迥异,然而按照在同性恋关系中充当的角色还是可以明显区分为主动者和被动者。还有一类与同性恋有特殊关系的人物,那就是同妻。同性恋主动者、同性恋被动者和同妻在小说男风中演绎着各自角色。通过分析这叁类人物在面对男风时的行为归纳出他们的人物形象,并且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和传统文化中探究形象的形成原因,以更好地解释男风影响下的人们呈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根据上述男风现象和小说人物的同性交往和性生活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晚明社会男性的审美标准,那就是社会审美偏好阴柔秀美,在小说中的反映就是长相英俊柔美的男子比较容易受到同性恋的青睐。男性女性化的审美倾向与中国社会一直要求的男子阳刚的审美标准大不相同,明显是中国男性审美变迁史上的一次裂变。唯有从男风背景和中国文化中才能找到晚明社会男性阴柔审美标准的根源。晚明同性恋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晚明社会的男风现状和士人对待男风爱恨两难的复杂心态。小说对同性恋的刻画传达了性解放的心声且张扬着人性的光芒。(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期刊2016-06-30)
刘姣[3](2014)在《从《弁而钗》、《宜春香质》看明末清初的男风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弁而钗》、《宜春香质》是明末醉西湖心月主人的两部具有代表性的男风小说集,专门描写男子同性恋之间的故事,是当时的男风现象文学展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男风的诉求。本文以《弁而钗》、《宜春香质》为例,通过细读文本、对比明末清初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男风小说,从作者价值取向、创作理念,作品的人物设置、叙事操作等角度,探讨明末清初醉西湖心月主人一派对男风的态度以及此类小说表现出的文学独特性。第一章分析醉西湖心月主人一派对男风的有情态度。首先以《宜春香质》“月集”中圆情老人构建的“情谱”,大太子、二太子的职责等为理论依据,阐明醉西湖心月主人一派对于男风及男风中的同性恋情的看法。其次,以《弁而钗》、《宜春香质》的小说文本为依据,具体分析醉西湖心月主人一派通过这些男风小说,批判现实男风中的各种丑陋现象,颂扬理想男风中的美好行为,表达构建一个规范有序、情深义重的男风世界的愿望。第二章探讨《弁而钗》的叙事模式。醉西湖心月主人在《弁而钗》中借鉴了才子佳人的叙事模式,在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打造有情而有序的男风世界”的初衷,试图确定一个适合于男风小说的叙事模式。首先是关于《弁而钗》的人物设置。《弁而钗》将男子同性恋中的双方分为主动方和被动方,在人物设置上借鉴了才子佳人的人物设置,注重才、色、德的描写,但是,《弁而钗》突破才子佳人的设置,更多的强调男子同性恋中双方地位的平等、结合的自愿以及品质的高尚。同时,在描写被动方时,不仅像以往男风小说一样,突出被动方的女性化,而且注重突出被动方的男性气质,如《情侠纪》中的张机。其次是关于《弁而钗》的叙事操作。《弁而钗》在操作模式上以才子佳人小说的“一见钟情——传诗递简——幽期密约——洞房花烛”四部曲为基础,结合男风的实际进行相应改造,如把“洞房花烛”环节改为“世代同好”或“得道成仙”。最后是关于《弁而钗》的叙事模式对后来类似的男风小说产生的影响,如李渔的《无声戏》。第叁章阐明《弁而钗》、《宜春香质》表达出的作者的创作理念。这主要有两点,一是劝世观,二是因缘观。劝世观主要体现为:作者在作品开头就明显提出劝世理念,即通过这个故事是为了达到某种教化目的;在作品中对性行为进行详细描述,企图达到以淫止淫和寓教于乐的目的。因缘观即因果报应,通过作品中主人公的不同遭遇、不同结局,惩恶扬善,表明作者善因必生善果、恶因必得恶果的理念。实际上,这两种创作理念在当时是相当流行的,醉西湖心月主人的这两种创作理念不过是顺应潮流的表现,所以通过分析《弁而钗》、《宜春香质》,可见当时一众小说作家的创作理念与创作心态。总之,通过《弁而钗》、《宜春香质》,我们可以得知明末清初时期,以醉西湖心月主人为代表的一派对男风的态度以及他们写作的男风小说所表达的内涵。(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施文斐[4](2014)在《同性恋情中的阴阳之道——略论《弁而钗》中的冲突、调和与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从"情"与"理"的冲突与调和入手,探讨以"阴阳机制"为核心的正统秩序对同性恋情的有限接纳,以及为了获得这有限的接纳,同性恋情的当事人双方,尤其是受动方在正统秩序开出的条件下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其结果是同性恋人们貌似突破的努力并未使以"阴阳机制"为核心的正统秩序遭到丝毫威胁,反而使"阴阳之道"在男性自身的性别范围内又得到了一次奇妙的延伸。(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4年09期)
程豆豆[5](2013)在《同性恋现象的另类书写——《弁而钗》中的“南风”及其文化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弁而钗》是晚明时期的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明清时期传统的同性恋书写不同,该书作者对同性恋现象持同情、理解甚至赞赏的态度,因而展示的是一种特殊的同性情感关系。作者突出了同性恋者的至情至性,小说中的几位主人公品性高洁、俊逸不凡,他们之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作品中塑造的小官、优伶形象,也摆脱了以色图财牟利的传统模式,不仅洁身自爱,而且知恩图报。《弁而钗》中"南风"现象的特殊化,体现了士人审美情趣和社会各阶层价值观念的一些微妙变化,具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张杰[6](2013)在《再谈《弁而钗》崇祯本的递修与后印》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于2010年在《文津学志》第叁辑上发表了《〈弁而钗〉崇祯本的递修与后印》一文,系对郑振铎先生旧藏之残本、全本《弁而钗》进行比校,推断其版本沿革情形。陈庆浩、王秋桂先生主编的明清小说丛书《思无邪汇宝》由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其中所收《弁而钗》的底本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本(原藏国立北平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下文简称台北本)。笔者近日用此本与郑残本、郑全本进行比对,从所附插图来看,叁个版本的板(本文来源于《文献》期刊2013年06期)
刘姣[7](2013)在《从《弁而钗》、《宜春香质》看明清男风小说的另类美》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同性恋蔚然成风,笔记、小说十分发达,因而涌现了众多的男风小说。以《弁而钗》、《宜春香质》为例,通过细读文本、对比不同文本,从文本价值期待及叙事操作等角度,探讨明清时期以男子与男子之间的爱情为题材的男风小说中温文尔雅、情意绵绵的美学特质。(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施文斐[8](2013)在《男风世界中的“欲色”与“至情”——略论《宜春香质》《弁而钗》中的冲突、调和与规范》一文中研究指出《宜春香质》与《弁而钗》是晚明两部书写男风故事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作者皆为醉西湖心月主人。将两部书结合观之,可知作者在同性恋问题上依然持主情论调且对"情"、"欲"、"色"叁者关系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之所以对男风加以道德上的规范,实有将同性恋不加歧视地与异性恋做平等考察的潜在创作意图,具有初步的人文主义色彩,不可以所谓"美化同性恋"简单论之。(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3年02期)
张杰[9](2010)在《《弁而钗》崇祯本的递修与后印》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图书馆所藏崇祯版《弁而钗》郑振铎残本与现在通行点校本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通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认为《弁而钗》的崇祯本在明末清初至少有过两次修板、五次刷印,郑振铎残本和通行版本在内容上各有长短处。(本文来源于《文津学志》期刊2010年00期)
谢婧[10](2009)在《《弁而钗》男风现象及其社会心理学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性恋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基本行为模式,在各文明中都留有大量记载。它包含着人们对性爱、情欲和道德的认识,是文学中一个独特的领域。《弁而钗》是晚明同性恋专着中的典型文本。它所反映的男风现象折射出晚明士人对同性真情的追求和向往、对男风爱恨两难的复杂心态、社会审美情趣上的女性化、以及男色市场的繁荣兴盛。晚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启蒙思潮空前高涨、士风变迁,加上特殊的地域民俗、戏曲业蓬勃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晚明男风的勃兴。而强权男性们强烈的猎奇欲和人所皆有的“双性同体”特质,与这些社会因素相结合则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男男欢爱在晚明时期呈现高峰态势的必然性。与中国古代对同性恋现象相对放任的态度相比,欧洲经历了一个从过度崇拜到疯狂镇压的极端变化。与晚明同时期的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和基督教对同性爱的残酷迫害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与《弁而钗》写作环境的自由和情节的直白、露骨不同,欧洲中世纪时期同性恋被迫隐匿,反映同性恋情的文学作品更是寥寥无几。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虽然在后世得以流传,但在传播过程中多次被改头换面,诗中所描述的作者与青年友人之间诚挚的同性爱在多年之后才为世人所接受。而《弁而钗》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书写的殊异,则正是是中国“情欲合一”与西欧“情欲分离”的彰显。(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5-01)
弁而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同性恋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独特领域,中国的同性恋文学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尚不充分。因此本论文以晚明叁部专写同性恋的小说《弁而钗》、《宜春香质》、《龙阳逸史》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读,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醉西湖心月主人和京江醉竹居士目睹了晚明男风的盛行,故把社会上的男风现象创造性地写入《弁而钗》、《宜春香质》和《龙阳逸史》。晚明同性恋小说是在男风兴盛的背景下产生的,研究男风盛行的原因和小说中的男风现象是深入探寻小说内涵的基础。作者在这叁部小说中塑造的同性恋性格、身份迥异,然而按照在同性恋关系中充当的角色还是可以明显区分为主动者和被动者。还有一类与同性恋有特殊关系的人物,那就是同妻。同性恋主动者、同性恋被动者和同妻在小说男风中演绎着各自角色。通过分析这叁类人物在面对男风时的行为归纳出他们的人物形象,并且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和传统文化中探究形象的形成原因,以更好地解释男风影响下的人们呈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根据上述男风现象和小说人物的同性交往和性生活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晚明社会男性的审美标准,那就是社会审美偏好阴柔秀美,在小说中的反映就是长相英俊柔美的男子比较容易受到同性恋的青睐。男性女性化的审美倾向与中国社会一直要求的男子阳刚的审美标准大不相同,明显是中国男性审美变迁史上的一次裂变。唯有从男风背景和中国文化中才能找到晚明社会男性阴柔审美标准的根源。晚明同性恋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晚明社会的男风现状和士人对待男风爱恨两难的复杂心态。小说对同性恋的刻画传达了性解放的心声且张扬着人性的光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弁而钗论文参考文献
[1].任明华.《弁而钗》素材来源考——兼论其成书时间[J].济宁学院学报.2018
[2].黄婷.男风影响下的晚明同性恋小说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
[3].刘姣.从《弁而钗》、《宜春香质》看明末清初的男风小说[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施文斐.同性恋情中的阴阳之道——略论《弁而钗》中的冲突、调和与回归[J].名作欣赏.2014
[5].程豆豆.同性恋现象的另类书写——《弁而钗》中的“南风”及其文化解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
[6].张杰.再谈《弁而钗》崇祯本的递修与后印[J].文献.2013
[7].刘姣.从《弁而钗》、《宜春香质》看明清男风小说的另类美[J].怀化学院学报.2013
[8].施文斐.男风世界中的“欲色”与“至情”——略论《宜春香质》《弁而钗》中的冲突、调和与规范[J].名作欣赏.2013
[9].张杰.《弁而钗》崇祯本的递修与后印[J].文津学志.2010
[10].谢婧.《弁而钗》男风现象及其社会心理学透视[D].中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