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与环境协调论文-田泽,沈雨婷,任芳容

贸易与环境协调论文-田泽,沈雨婷,任芳容

导读:本文包含了贸易与环境协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空间集聚,高质量发展

贸易与环境协调论文文献综述

田泽,沈雨婷,任芳容[1](2019)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与空间效应对比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与次区域比较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撑。本文运用耦合模型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与次区域(非长江经济带)对外贸易-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水平,以揭示我国区域间叁元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演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区域间对外贸易-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处于中低度耦合协调水平,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水平明显高于非长江经济带区域,其中东南地区耦合优势突出,中、西部地区年均耦合水平较低,西南地区增速明显,但东西差距拉大。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N"型发展的空间正向集聚关系,低耦合集聚中心逐渐向西转移,高耦合协调水平极在东南沿海不断增多并形成稳定集聚中心。从驱动因素看,长江经济带叁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主要受到进出口总额和地区人均GDP影响,非长江经济带则主要受进出口总额和第叁产业增长影响。为此,本文提出长江经济带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区域联动式、集聚式、协同式发展的对策。(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李虹,陈丽姿[2](2019)在《区域服务贸易与生态环境协调度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服务贸易-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测算指标体系,并选取低碳试点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天津市和上海市。以其2006—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法客观评价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区域服务贸易-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天津市复合系统协调度在区间[0,0.29]内震荡,上海市复合系统协调度在区间[0,0.19]内震荡,两者均处于失调状态,两个子系统虽还未形成协调发展机制,但整体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05期)

徐永辉[3](2019)在《资源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协调耦合的动态演化——基于西部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系统耦合机制,基于西部11个省份2010~2016年的数据对资源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进行深入分析并构建了其叁个系统的耦合模型,测算结果显示:西部区域叁类二元协调耦合资源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污染——资源贸易、环境污染——外商直接投资协调耦合度均保持不断递增的演化趋势而后又出现小幅度的下降,具体表现为呈倒U型。2010~2016年间,西部地区资源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污染的耦合度呈"W"型趋势变化,整体耦合度较高,波动区间较小。在推进叁元系统耦合协调的发展路径时,各级政府首要任务在于源头上治理污染气体的排放。另外,可以适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利用税制来抑制污染排放。(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李虹,谢垚[4](2019)在《区域服务贸易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东亚地区的中日韩叁个国家2007—2016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中日韩各国服务贸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客观评价各指标权重,构建耦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并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日本的协调度最高,服务贸易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基本形成协调发展机制,且整体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韩国协调程度较好,但协调程度的波动幅度较大,从勉强协调逐渐过渡到中级协调,又从中级下降至濒临失调;中国的协调度最低,虽然两个子系统尚未形成协调发展机制,处于失调状态,但具有改善的潜力。对此,应优化东亚地区生产和服务贸易模式,加快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服务行业劳动人口素质。(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陈伊丽[5](2018)在《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看WTO对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文中研究指出贸易与环境的冲突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作为促进贸易自由的代表性组织,WTO在处理这个问题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特别的优势。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所调整的技术措施近年来成为通报数最多的贸易壁垒,其中与环境相关的措施占比非常大。如2014年WTO成员国关于技术要求的通报中,与环境相关的占到四分之一,而在2003年这个数据仅为十分之一。通过法条分析、案例分析和学说对比,本文将对WTO体系中的TBT协定协调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从TBT协定的角度概括WTO处理该问题的立场和方式及未来发展。本文拟将TBT协定作为立足点,在介绍环境与贸易问题的基本情况之后,通过探讨TBT协定在WTO中的地位来确定研究该协定项下条款的基本方法是结合WTO规则的普遍性和TBT协定的特性;而后确定TBT协定调整对象的范围,同时探讨该协定对环保、技术措施等的基本态度;再具体分析该协定规制贸易与环保问题的手段——包括特殊的国际标准引入、相互承认和透明度要求,以及争端解决机构对该协定一些核心条款的解释。透过对TBT协定各方面的分析并基于这些结论,第五章重新审视WTO框架下调整贸易与环境问题应当采取的立场以及未来可能采取的调节措施。(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8-06-02)

海鹏[6](2018)在《基于污染规避的中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又经历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规模逐步扩大。然而,与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相伴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该如何利用政策协调好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粗放型发展方式,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纺织服装、造纸印刷、金属冶炼等污染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比过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目前的产品输出到国外而把污染留在国内的现状。因此,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成为了现阶段贸易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合理的模型进行政策评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国家在政策与计划层面更有效的推进各项改革。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作为有效的政策分析工具已经在世界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与研究应用,国内学者也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研究方法,并开始将该模型应用到我国的税收、贸易、环境等政策模拟和分析。因此,本文从贸易与环境政策协调的角度出发,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将R&D补贴看作是一种贸易政策进行政策模拟分析,并开创性的将R&D补贴和环境税同时嵌入一个CGE模型,探索能够降低污染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比例,从而优化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的政策协调方式,以期为我国实现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好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政策选择上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引言。在文章的开篇,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对于本论题的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章: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产业分类部分。先对中国总体污染物排放量趋势进行数据分析,然后根据细分产业的总产值、总出口、污染排放量、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各项数据以及环境保护部公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分析中国的污染产业分布,最后详细界定什么是污染规避视角下的中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第叁章:出口产业结构优化的贸易与环境政策CGE模型构建部分。根据本研究的需要,以微观个体的最优化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包含R&D补贴与环境税在内的贸易与环境政策CGE模型的核心方程组,并选择宏观闭合方式。然后建立CGE模型的基础数据结构,即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及各类统计数据绘制了包含17个生产部门的2012中国社会核算矩阵,对产业分类的依据作详细的说明,以及理清社会核算矩阵各项账户的数据来源,最后对CGE模型各类方程中的弹性参数采取参考相关文献的方式做外生标定。第四章:贸易与环境政策模拟与结果分析。设定基准情形与政策模拟情形,对单一进行R&D补贴、单一征收环境税以及环境税与R&D补贴协调作用对出口产业结构、国民生产总值、总出口、污染排放量等等各类指标的影响进行模拟,得到模拟结果并进行分析。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对全文进行详细总结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是:一、单一的进行R&D补贴可以对出口产业结构产生优化的效果,并且会由于降低生产成本的原因对GDP、总出口、总进口、居民收入等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它提高了各个生产部门的产量,产量的增加使污染物的排放有所增加。二、单一的征收环境税也能够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并且有一定的污染减排成效,但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GDP会减低,总出口、总进口、居民收入也会降低。叁、当环境税与R&D补贴协调作用时,我们可以收获一个多赢的效果: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做到污染减排,且污染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占比更小,即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更高。由此,在2018年1月1日环境税已经开始征收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尽快着手于加大征收力度,并且可以考虑使用R&D补贴政策与之配合作用,抑制污染产业,促进清洁产业的发展,优化出口产业结构。从而推动国家目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侧调节产业结构,激发企业创新性行为,促使中国经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其真正可以由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迈进,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18-03-12)

陈丽姿[7](2018)在《物流服务贸易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在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经济结构调整日益紧迫。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贸易在现代经济中具有附加值高、增长潜力巨大的特点,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既是我国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服务贸易仍以旅游服务、运输服务等传统服务行业为主,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201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开始实施,这是我国首部“绿色税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里程碑,这一创举大大增加了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倒逼高污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面对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带来的冲击与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传统运输服务贸易如何转型升级成为现代化物流服务贸易,以及如何使物流服务贸易行业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成为我国物流服务贸易行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物流服务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分析10个主要服务贸易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与物流服务出口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对各个国家的重点服务贸易部门以及物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TSC指数、RCA指数和NRCA指数对比分析10个国家的物流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并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物流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再次,根据分析结果构建物流服务贸易-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10个国家的物流服务贸易-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分析各个国家的物流服务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类型与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各国物流服务贸易-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均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除韩国和印度以外,基本上都达到了勉强或初级的协调度水平,目前我国物流服务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已经超过日本、荷兰、英国等中度富裕型发达国家,发展类型表现为物流服务贸易滞后型,说明目前物流服务贸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为我国物流服务贸易由传统资源、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化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最后,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面提出促进我国物流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宏观层面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国际物流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中观层面从物流行业的角度作为着眼点,其一是加强物流服务行业内部结构的转型升级,其二是促进物流服务行业与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行业的融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与竞争优势的国际物流金融体系;微观层面首先要对物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打破物流企业的条块分割现状,扭转物流企业“小、散、弱”的发展格局,其次物流企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重要机遇,积极“走出去”,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跨国物流企业。(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8-02-01)

兰天,海鹏[8](2017)在《基于污染规避的中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一个贸易、环境政策协调的CGE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构建一个贸易与环境政策CGE模型分析征收环境税、R&D补贴,以及两种政策协调作用对中国出口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污染排放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单一的征收环境税或进行R&D补贴虽然都能够优化出口产业结构,但有各自的弊端;如果两种政策协调作用,就能够在不影响或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最大限度的污染减排,且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比单一政策作用时更高。因此,中国可以考虑使用环境税与R&D补贴政策的组合实现对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尽可能地规避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7年10期)

姜琳[9](2017)在《浅析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产业污染、温室气体的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的增加、水污染等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逐渐也受到经济学界的关注。人们在关注对外贸易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开始思考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7年01期)

孙雁南[10](2016)在《TPP协定下环境与贸易的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不少的伤害。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化,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直都是WTO体制下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各国开始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方式,来解决环境问题。在众多的自由贸易协定中,最受瞩目的就是TPP协议。通过对以往案例的总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WTO协定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协调环境与贸易问题。与之相比较,TPP协定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范围上似乎都更加重视环境问题。但是依然未能从根本上提出一个解决环境与贸易冲突的可行性方案。(本文来源于《新经济》期刊2016年33期)

贸易与环境协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服务贸易-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测算指标体系,并选取低碳试点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天津市和上海市。以其2006—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法客观评价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区域服务贸易-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天津市复合系统协调度在区间[0,0.29]内震荡,上海市复合系统协调度在区间[0,0.19]内震荡,两者均处于失调状态,两个子系统虽还未形成协调发展机制,但整体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贸易与环境协调论文参考文献

[1].田泽,沈雨婷,任芳容.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与空间效应对比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与次区域比较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9

[2].李虹,陈丽姿.区域服务贸易与生态环境协调度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9

[3].徐永辉.资源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协调耦合的动态演化——基于西部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4].李虹,谢垚.区域服务贸易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9

[5].陈伊丽.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看WTO对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D].外交学院.2018

[6].海鹏.基于污染规避的中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8

[7].陈丽姿.物流服务贸易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

[8].兰天,海鹏.基于污染规避的中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一个贸易、环境政策协调的CGE分析框架[J].商业研究.2017

[9].姜琳.浅析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J].智富时代.2017

[10].孙雁南.TPP协定下环境与贸易的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J].新经济.2016

标签:;  ;  ;  ;  

贸易与环境协调论文-田泽,沈雨婷,任芳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