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仁河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其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孟南[1](2017)在《吉林省西部地区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吉林西部地区土地平坦肥沃,光热条件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但该地区存在干旱少雨和水资源短缺、引水工程数量不足、水利工程建设滞后等问题。资源性缺水,是本区经济受阻的核心因素。吉林省西部地区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是吉林省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吉林的标志性工程,可以较好地处理研究区水资源欠缺的问题,将对整个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研究区的自然、社会、经济以及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对城镇发展布局、人口发展、农田灌溉面积、湿地恢复面积以及城镇环境用水面积进行预测。然后,对研究区地表水的总供水量以及可供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进而采用经验系数法对研究区农村生态可供水量进行了计算。之后,采用控制指标法对研究区的水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并对水资源的供需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对研究区雨洪资源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了“河湖连通工程”引洪方案的水资源配置。经分析计算,到2030年研究区总需水量为63.99亿m3。其中,生产、生活、城镇生态需水量53.56亿m3,农村生态需水量10.43亿m3。在水资源综合规划中,配置给向海等四个湿地核心区生态补水2.67亿m3,再考虑利用灌区及城市退水利用量,可供水量为5.58亿m3,缺水量仍达到4.85亿m3。河湖连通工程取水口处多年平均引洪水资源5.34亿m3,其中常态补水量2.01亿m3,引洪水总量3.33亿m3。恢复改善湿地面积973km2,增加水面面积443km2,恢复扩大规划区湖泡湿地总面积至4928km2,总体上相当于50年代的74.7%。工程多年平均渗漏量为13733万m3,预计到2030年的10年中,回补地下水量最大能够达到缺水量的48.1%,最大恢复地下水亏缺区面积8143.74 km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吉林西部缺水的问题,改善区内地下水生态环境。
尹荣芳[2](2011)在《青州南阳河综合整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项目可能对生态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建工厂可能会排放污染物,矿山开采需要剥离植被等。所以为了在项目建设的同时保护生态和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必须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城市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集中了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举足轻重。人类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与河流密不可分,河流生态系统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河流能够维持物质循环和水分循环;另一方面,河流可净化水源,抵御洪水,提供用水,用于旅游和交通,野生生物栖息等。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河道的功能在逐步退化。河道综合治理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历来倍受各级政府的重视。河道治理既要满足水利的防洪排涝要求,又要考虑工程的生态、环保等综合治理的要求。尤其是城区段的河道。更应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由于以往的河道设计,较少地考虑河道的生态或环境功能,很少去考虑河道与周边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统一,所以往往治理后的河道与周边的环境不相协调,甚至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对城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以及城市水环境治理与景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小型河道在城市段的综合治理摆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为当务之急。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在规划方案编制的初期对一定时期内的工程项目的综合环境效应进行分析、评价与预测,并针对规划方案的潜在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工程实施过程、建成后的运营,提出消除、减缓、避免不利环境影响的措施,使规划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建设出发,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工程项目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论文根据南阳河的实际情况及综合整治规划,对南阳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重点对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对南阳河综合整治,要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单一措施与多项功能相结合的方式,最终达到解决青州城区防洪、供水、环保、生态、景观等一系列环境平衡,建设和谐社会,带动旅游业、商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本研究拟在详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密切结合青州市南阳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实际,从环境影响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得出该项目在环境影响方面是否可行的结论。并努力探索减少施工和管理对环境影响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索城市河流改造整治过程中减少施工期和运营期对水域环境的影响方法,也期望本研究能为以后相似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借鉴。
许尚杰[3](2010)在《土坝的耐久性与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土坝的特点,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土坝的质量评价改为质量与使用寿命评价并举,把盲数理论与土坝安全耐久性分析有机结合,建立了适合土坝特点的耐久性评价体系、坝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渗透稳定性可信度评价分析、以浑水渗流理论为基础的浑水防渗措施等有关土坝的安全耐久性评价方法及工程应用,初步取得了以下成果:1、系统的论述了不确定性的分类,工程中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及其特点,有关不确定性的计算和评价方法,并阐述了盲信息和盲数理论,为盲数在土坝安全耐久性评价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2、搜集了国内外溃坝数据,详细分析了溃坝的原因,并以山东省土坝为基础对病害类型和现状进行了调查。认识到溃坝的规律和特点,对土坝的老化现状、病害类型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建立适合山东水库特点的土坝安全耐久性评价体系提供了基础资料。3、提出了以土坝的耐久性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该法以层次分析法原理为基础,以渐进性老化状况过程为评价依据,建立了老化系数与耐久性的关系,确立了土坝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的评价方法,并进行了指标量化,客观化,减少了人为的主观行为,得到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比性。该法能较为客观地分析大坝的现状和未来的状态,并给出了耐久性评价值,便于工程的横向比较,为工程的质量评价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4、系统分析评价坝坡稳定的各种计算方法和特点,根据库水位骤降过程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非饱和土范围的变化对土体的抗剪强度的影响,提出采用基于有限元应力分析的圆弧滑动法对坝坡稳定进行分析,该法比较真实的反应滑面的应力状态,根据抗滑理论能容易建立起可靠度功能函数,把土坝边坡稳定的定值分析和可靠度分析有机结合,更易于坝坡稳定的评价分析。5、分析了基质吸力的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建立了BP神经网络推求吸力内摩擦角的方法;采用盲数理论对抗剪强度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即可提供丰富的试验数据,也避免了以往统计方法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为边坡稳定的可靠度分析提供基本数据。6、采用盲数理论对土坝的渗透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不但能清楚地知道渗透稳定性的安全程度,并且可知评判结果的可信程度,避免了平均意义的判断结果,使结论更加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把可信度理论渗透稳定性判定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在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评价了坝基管涌、坝后流土发生的可能性及其结论的可信程度,并用观测资料分析和反演计算两种方法预测了高水位的渗透稳定性,为土坝的渗透稳定评判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可以说盲数理论为我们进行土坝渗透稳定性不确定性评价分析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7、从防渗措施的耐久性出发,详细论述了国内外防渗措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浑水理论的浑水淤积层防渗措施。系统地分析了黄河泥沙物质组成的稳定性、下游引水的泥沙含量、颗粒组成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室内试验,验证了浑水淤积层的防渗性能。利用浑水渗流理论对库坝的渗漏量、浸润线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应用于工程实践,证明利用引黄河浑水能形成一定厚度的淤积层作为库坝防渗的措施不仅能满足土坝的防渗要求且耐久性好,浑水防渗措施可为类似工程借鉴。
高淑美[4](2007)在《黑虎山水库增容、扩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和探讨了水库扩容增容的方案和项目施工。“水库扩容增容”项目的实施,既是针对于青州市黑虎山水库这座病老水库提出的综合改造、利用方案,也是针对我国大量建设于建国初期的中小水库,存在的技术水平低、工程质量差、安全隐患多而提出的综合改造、利用方案,不仅具有典型性,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对于今后水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及青州面临的严峻水资源紧张问题,分析了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危害,并围绕水库的改造利用,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和理论探讨。针对黑虎山水库的地理范围、水文气象等自然历史条件,对水库的增容扩容进行了系统考察,深入分析了病险水库扩容增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全面评价了项目施工的基础条件、盈利能力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项目规划,深入分析了水库扩容增容对当地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水利建设、防汛安全的巨大作用,进而综合论证了水库扩增容不仅能改造病险水库,还能解决农田水利灌溉、城区生产生活用水以及带动全市水利设施的综合配套等方面的问题,多方面论证了水库扩容增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对水库扩容增容的项目研究,不仅全面吸收借鉴了当前水库改造中的成功经验做法,提出了水库扩容增容运用的主坝护坡、副坝截渗、帷幕灌浆、溢洪道建闸、放水洞扩建等项目措施,系统地提出了工程建设具体措施,还对迷宫堰、橡胶坝等水利建设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创新性的可行性意见。同时,本文还结合水库扩容增容,配套分析并提出了灌区综合改造、山区水库串联配套、城区供水综合利用等措施,不仅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使用性和指导性,更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长远规划性,对于中小型病险水库的综合利用有可借鉴性。
葛强[5](2006)在《低扬程水泵装置水力特性换算与性能预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系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低扬程泵站原模型水力特性换算研究(SCX200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扬程大泵站过渡过程特性(50279045)”、江苏省水利厅项目“泵站水力模型选择与装置研究”、江苏省水利厅项目“南水北调宝应泵站流量及起动过渡过程现场测试研究”和上海市项目“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薛家泓泵站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等课题部分研究成果。 水力机械模型试验不仅是了解水力机械特性的最重要手段,而且是构建水力特性原模型换算的重要基础。国内外大量的水力机械模型试验成果大多针对泵段特性或是低比转速泵而言,而对低扬程泵装置(由泵体及进出水流道等组成)特性尤其是针对其原模型水力学特性换算的试验研究很少见到报道。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从长江至山东东平湖输水沿途设13个梯级,共34座泵站,装机容量131050kW,装机流量1468m3/s,还将新建13处2l座泵站,装机容量233540kW,装机流量2976.4 m3/s。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中,装机容量364590kW,总装机流量4444.4 m3/s的固定泵站均为低扬程大型泵站。此外,在其它跨流域调水、市政供排水等方面,还有大量低扬程泵站在运行。这些水利工程设施为区域调水、城镇供排水、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预测大型低扬程泵站工程长期稳定运行性能,有必要对低扬程泵站原模型水力特性换算进行理论及试验研究。 低扬程泵装置原模型效率换算问题复杂,涉及因素多难以圆满解决,是低扬程泵站研究中重要课题之一,与泵站工程长期稳定与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研究其水力换算特性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工程实践意义。但近代流体力学理论(湍流模式理论)至今还不很成熟,许多大型泵站工程兴建为水力特性换算理论研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低扬程泵站水力特性理论研究仍是泵站工程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此,本文从泵装置中各水力损失理论分析、内流场测试、CFD数值模拟、泵装置模型试验、泵装置原型现场测试等方面对低扬程泵装置原模型效率换算作深入研究,并将针对低扬程泵装置原模型水力特性换算的研究成果运用到重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践中,以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基于在水力机械试验台上得到的不同工况下泵装置水力学特性试验结果,分析了水力模型特性与尺寸、流态、转速、雷诺数、内摩擦系数等之间的关系,采用湍流模式理论,考虑微元体以及水体能量与尺寸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
柳景华[6](2006)在《水布垭高面板堆石坝趾板基础处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233m,同类坝型中坝高目前居世界首位,趾板是面板与地基的联结结构,同时也是防渗帷幕的连接体,是面板坝承上启下的最关键部位。 本文对趾板建基岩体进行了分类:直接利用岩体、处理利用岩体、开挖清除岩体,同时提出了趾板基础的开挖宏观判断标准和定量检测指标。从自身的抗冲蚀能力要求和防渗帷幕灌浆提高压力的需要出发,趾板的基础开挖深度宜至弱卸荷(或弱风化)岩体,声波波速值不小于3000m/s;若受其它条件的限制,无法挖至弱卸荷下部岩体时,建议采取结构措施如布设锚杆和固结灌浆进行处理,以提高趾板建基岩体质量。 针对趾板基础岩体倾角平缓、地质缺陷类型多样,趾板上灌浆盖重小、水库运行水头高、后期没有维修补灌条件等基础处理难点和特点,研究采用了“均匀固结+帷幕”的布孔型式,使固结灌浆接触段最大压力达到了0.5MPa,有效提高了趾板基础浅层的灌浆压力,满足了水布垭高面板坝长期高水头运行的要求。 采用灌前、灌后钻孔取芯、物探测试、声波检测、大口径孔检查等手段,对灌前、灌后的岩体质量指标(RQD)、压水试验成果、声波波速值进行了比较分析,证实固结灌浆对趾板基础岩体质量有较大改善:一是岩体质量指标(RQD)灌后有一定提高,浅层裂隙发育相对破碎的岩体提高幅度较大,灌后各段岩层皆达到了“好”类岩体;二是灌后岩体的透水性大为减弱,透水性总体变得均一,可以满足设计对防渗的要求;三是反映岩体完整性指标的岩体声波值有一定提高,浅部完整性较差的岩体提高幅度较大,大体可以提高10%左右。 研究认为对于高面板堆石坝趾板基础灌浆而言,固结灌浆的作用不仅在于提高了建基岩体的整体性和均匀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趾板基础浅部防渗幕体的厚度和致密性,减小渗水力比降,并为提高帷幕灌浆压力奠定了基础。 同时,本文对目前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基础地质条件、工程岩体特性、岩体质量分级、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了系统阐述;论文所涉内容资料翔实、符合实际,所积累的经验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作为其它类似工程的参考。
于长剑[7](2005)在《通辽市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评价与宏观经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系统参变量的动态统计模拟与结构分析》(50169002)的一个子课题,它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作研究区,以水资源评价——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宏观经济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工作轴线,遵循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原则,应用水资源学、宏观经济学中最新理论和方法,对不同水平年通辽市的经济规模、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水利工程发展规划、水利工程投资、水资源动态供需平衡关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1.依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评价的新理论与新技术系统地对通辽市水资源的动态补排关系及其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和可利用资源进行了动态模拟评价,在水资源评价时,重点对研究程度较高、资料参数翔实的通辽市平原区含水层系统,提出了考虑系统各项补排量动态变化特征的有限元动态模拟模型,模型系统构建了平原区含水层系统的降水入渗补给量,潜水蒸发量,地下水灌溉回归量,地表水灌溉田间渗漏量,西辽河流域内诸河、各地表水库、各地表水引水渠道的渗漏补给量与降水量,水面蒸发量,地下水灌溉开采量与灌水定额,地表水灌溉田间用水量,河道流量、水库容量与水位、引水渠首引水量和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动态计算模式,并确定出各关系式中的参数计算模式,然而由于系统各项补排信息的动态特性,加之需要模拟识别的参数繁多,给有限元模拟模型的求解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本文在分析各类参数和曲线精度、物理概念的基础上,先固定一部分通过试验确定的参数和曲线,然后从剩余参数的物理概念出发,确定其初值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最后由有限元模拟模型识别出这些参数的取值,通过验证表明确立和模拟参数的准确性,也充分说明了系统补排信息动态计算模型与参数是有效、合理可靠的,可用于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评价。此外,还选取有限元模拟模型中的渗透系数、给水度、地下水位与地面高程、含水层厚度这五个参变量,应用时空随机函数的时空变异理论,系统地分析确定了各参变量的统计特征及其结构函数,在引进吸收改进平稳非平稳区域化变量估值预测理论的同时,应用对数克立格法、泛克立格法、协克立格法对系统参数进行了估值预测,尤其是结合水文地质参数的特点,引申发展出有限三角元块段泛克立格法、对数克立格法、简单更新对数克立格法、变平均值的对数普通克立格法、带外部漂移的对数克立格法,从而得以实现含水层系统有限三角元及其各节点水文水力参数的估值预测,提高了有限元模型的模拟评价精度。 2.在对通辽市人口、社会经济状况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基于时间序列的灰色等维递补动态预测模型对通辽市人口进行了预测分析,尤其是在
邓加林[8](2001)在《吉仁河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其特点》文中研究表明吉仁河水电站所处位置山高坡陡 ,地质条件较差 ,自然条件恶劣 ,设计、施工难度很大 ,在枢纽布置中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 ,文章简要介绍了该工程枢纽布置及其特点。
二、吉仁河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其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仁河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其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西部地区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发展综述 |
1.2.2 国内发展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选择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水文气象 |
2.1.3 河流水系及水资源情况 |
2.1.4 水利工程现状 |
2.1.4.1 地表水工程 |
2.1.4.2 地下水工程 |
2.1.4.3 灌溉发展情况 |
2.1.5 研究区范围选择 |
2.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河流水系 |
2.2.3 水文气象 |
2.2.4 水文地质 |
2.2.5 土壤情况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水资源情况 |
第3章 研究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 |
3.1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现状 |
3.1.1 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3.1.2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3.2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 |
3.2.1 城镇群发展布局,工业和三产等发展预测 |
3.2.2 人口发展预测 |
3.2.3 农田灌溉面积发展预测 |
3.2.4 研究区湿地恢复和城镇环境用水面积预测 |
3.2.5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的合理性分析 |
3.2.5.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
3.2.5.2 灌溉面积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
第4章 可供水量分析 |
4.1 当地地表水供水量 |
4.2 吉林省用水总量控制条件下的可供水量 |
4.3 农村生态可供水量 |
4.3.1 当地径流 |
4.3.2 灌区(城市)回归水 |
4.3.3 吉林省用水总量控制条件下的常态补水量 |
4.3.4 洪水资源可供水量 |
第5章 水资源配置 |
5.1 水资源配置原则 |
5.2 分行业水资源配置 |
5.3 研究区水源配置结构 |
5.4 水资源供需分析 |
5.4.1 研究区水资源供需分析成果 |
5.4.2 农村生态水资源供需分析 |
第6章 雨洪资源利用分析 |
6.1 雨洪资源分析 |
6.1.1 暴雨特性 |
6.1.2 洪水特性 |
6.1.3 嫩江与松花江(三岔河口以上)洪水遭遇分析 |
6.1.4 洪水计算及成果 |
6.2 降水特性分析 |
6.3 洪水资源利用 |
6.4 推荐引洪方案的水资源配置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青州南阳河综合整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南阳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背景 |
0.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外研究现状 |
0.2.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内研究现状 |
0.3 论文选题意义 |
0.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技术路线 |
0.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理论概述 |
1.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1.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依据 |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2 城市生态学理论 |
1.2.3 系统学理论 |
1.3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
1.4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方法 |
1.4.1 指数计算法 |
1.4.2 图形叠置法 |
1.4.3 模型法 |
1.4.4 类比法 |
1.5 南阳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依据 |
1.5.1 环境质量标准 |
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
1.6 南阳河综合整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方法 |
1.6.1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
1.6.2 南阳河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2 南阳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与区域环境状况 |
2.1 南阳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背景 |
2.2 南阳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条件 |
2.3 南阳河综合整治项目工程概况 |
2.3.1 项目建设目标 |
2.3.2 项目建设内容 |
2.4 南阳河综合整治项目的预期效果 |
2.5 南阳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区域现状 |
2.5.1 地理位置 |
2.5.2 地形、地貌、地质 |
2.5.3 气候、气象 |
2.5.4 水文 |
2.5.5 资源情况 |
2.6 南阳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
2.6.1 环境空气 |
2.6.2 水环境 |
2.6.3 声环境 |
2.6.4 生态环境 |
3 南阳河综合整治项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
3.1 南阳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
3.1.1 项目污染物预计排放情况 |
3.1.2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
3.2 噪声影响评价 |
3.2.1 施工期噪声影响 |
3.2.2 项目建成后噪音影响 |
3.2.3 噪声影响评价 |
3.3 水质影响 |
3.3.1 河道防渗措施及其论证 |
3.3.2 项目建成后对水质的影响 |
3.3.3 水质影响评价 |
3.4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
3.4.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 |
3.4.2 建成后环境空气影响 |
3.4.3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
3.5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
3.5.1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 |
3.5.2 项目建成后固体废物影响 |
3.5.3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结论 |
3.6 项目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3.6.1 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6.2 项目建成后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3.7 南阳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
3.7.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
3.7.2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
4 结论及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3)土坝的耐久性与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溃坝异常原因分析及安全评价的特殊性 |
1.2.1 溃坝异常原因分析 |
1.2.2 工程安全分析方法的特殊性 |
1.3 国内外安全评价发展现状综述 |
1.3.1 土坝耐久性评价发展现状 |
1.3.2 坝坡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3 渗透变形评价研究现状 |
1.3.4 风险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目标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目标 |
1.5.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土坝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及盲数理论 |
2.1 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分类 |
2.2 工程中的不确定性特点 |
2.2.1 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 |
2.2.2 孔隙水压力的多样性 |
2.2.3 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 |
2.2.4 几何尺寸的不确定性 |
2.2.5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 |
2.2.6 计算方法的不确定性 |
2.3 土坝不确定性的计算和评价方法 |
2.4 盲信息和盲数理论 |
2.4.1 盲信息理论的应用现状 |
2.4.2 土坝安全评价中的盲信息分析 |
2.4.3 盲数理论 |
2.5 小结 |
3 溃坝原因分析及土坝病害调查 |
3.1 中国土石坝发展概述 |
3.1.1 大坝的建设历程 |
3.1.2 水库的安全管理发展 |
3.2 溃坝原因分析 |
3.2.1 国内外溃坝情况概况 |
3.2.2 中国大坝溃坝规律及原因分析 |
3.3 山东省水库溃坝情况 |
3.4 山东省土坝的病害现状调查分析 |
3.5 小结 |
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坝耐久性评价体系研究 |
4.1 现有的评价方法及特点 |
4.1.1 现有的评价方法 |
4.1.2 现有方法的特点 |
4.2 土坝耐久性的表示方法 |
4.2.1 土坝老化的特点 |
4.2.2 耐久性的表示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评价原则 |
4.3.1 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4.3.2 评价模型建立的原则 |
4.3.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4.4.2 评语集的确定 |
4.4.3 权重的确定方法和原则 |
4.5 主要的评价指标标准 |
4.5.1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
4.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6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4.7 耐久性评价值的确定 |
4.8 工程实例 |
4.8.1 工程概况 |
4.8.2 东坝结构体老化指标检测评价 |
4.8.3 综合评价 |
4.9 小结 |
5 基于有限元的土坝边坡稳定性盲数可靠度分析 |
5.1 影响土坝坝坡稳定的主要因素 |
5.2 稳定计算的理论基础 |
5.2.1 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 |
5.2.2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 |
5.2.3 土坝稳定性可靠度分析方法 |
5.2.4 基于有限元的极限平衡法基本原理 |
5.3 计算方法的思路和步骤 |
5.4 吸力内摩擦角的确定方法 |
5.4.1 φ~b的试验确定方法 |
5.4.2 影响φ~b的主要因素 |
5.4.3 神经网络在φ~b预测中的应用 |
5.5 抗剪强度参数的统计分析 |
5.5.1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分析 |
5.5.2 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分析 |
5.5.3 指标相关性转化计算 |
5.6 土坝稳定的确定性分析计算 |
5.6.1 基本资料 |
5.6.2 水位骤降渗流计算 |
5.6.3 水位降落时最小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 |
5.6.4 基质吸力对最小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 |
5.6.5 基于有限元的极限平衡法与极限平衡法比较 |
5.7 土坝稳定的可靠度分析 |
5.7.1 可靠度计算 |
5.7.2 抗剪强度的变异系数对于可靠度p的影响 |
5.7.3 C、tgφ的相关系数对可靠度β的影响 |
5.8 小结 |
6 土坝渗透稳定性的盲数可信度评价分析 |
6.1 概述 |
6.2 渗透稳定的盲数可信度模型 |
6.3 渗透坡降值的计算方法 |
6.3.1 渗流模型实验法 |
6.3.2 计算分析法 |
6.3.3 原位观测法 |
6.3.4渗透坡降值的盲数表达 |
6.4 临界坡降值的确定 |
6.4.1 流土临界坡降的计算方法 |
6.4.2 管涌临界坡降的确定方法 |
6.5 工程应用 |
6.5.1 工程概况 |
6.5.2 渗流观测资料分析 |
6.5.3 水平渗透稳定性分析 |
6.5.4 垂直渗透稳定判断 |
6.5.5 有限元渗流计算分析 |
6.6 结论 |
7 土坝的耐久性及坝前浑水淤积防渗可行性研究 |
7.1 概况 |
7.2 国内外主要的土坝防渗措施 |
7.2.1 坝体常见防渗透破坏类型 |
7.2.2 渗透破坏控制措施 |
7.2.3 防渗措施的耐久性分析 |
7.3 浑水防渗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
7.3.1 浑水防渗的提出 |
7.3.2 浑水淤积层防渗的特点 |
7.3.3 浑水入渗理论 |
7.4 黄河浑水的泥沙特性 |
7.4.1 含沙量的分布特性 |
7.4.2 泥沙的特性 |
7.4.3 淤积层的渗透性 |
7.5 浑水渗流室内试验 |
7.6 工程应用 |
7.6.1 工程概况 |
7.6.2 引浑水设计 |
7.6.3 淤积层防渗效果评价 |
7.7 结论 |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黑虎山水库增容、扩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水资源成因分析 |
1.1.1 水资源概况 |
1.1.2 水资源短缺的成因分析 |
1.2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对策分析 |
1.2.1 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
1.2.2 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
1.2.2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
1.2.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
1.3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与研究现状 |
1.3.1 水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
1.3.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
1.4 黑虎山水库对青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作用 |
1.4.1 青州市社会经济概况 |
1.4.2 青州市水资源概况 |
1.4.3 青州市需水量预测 |
1.4.4 青州市黑虎山水库历年来供水概况 |
1.4.5 青州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危害 |
1.4.6 黑虎山水库增容、扩容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黑虎山水库增容、扩容的必要性分析 |
2.1 黑虎山水库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范围及地形地貌、地质 |
2.1.2 青州水文、气象 |
2.1.3 黑虎山水库现状工程概况 |
2.2 黑虎山水库增容、扩容的必要性 |
2.2.1 黑虎山水库增容、扩容,是解决水库防洪、保安的迫切需要 |
2.2.2 黑虎山水库增容、扩容,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
2.2.3 黑虎山水库增容、扩容,是增进当前环境效益的关键措施 |
2.2.4 黑虎山水库增容、扩容,切实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保障 |
2.3 水库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
2.3.1 水库来水量分析 |
2.3.2 可供水量分析与计算 |
第三章 黑虎山水库增容、扩容可行性研究 |
3.1 工程建设内容 |
3.1.1 水库主坝浆砌石护坡工程 |
3.1.2 水库副坝截渗、帷幕灌浆工程 |
3.1.3 溢洪道建闸工程 |
3.1.4 放水洞扩建加固工程 |
3.1.5 灌区改造工程 |
3.1.6 黑虎山—仁河两库联接黄巢关隧洞工程 |
3.2 可能采用方式方法比较分析 |
3.2.1 迷宫堰 |
3.2.2 橡胶坝 |
3.2.3 溢洪道建闸方案 |
3.3 与仁河水库联合调度的可行性 |
3.4 选用最佳方案综述 |
第四章 环境及经济评价分析 |
4.1 环境评价 |
4.1.1 水库增容、扩容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4.1.2 工程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4.1.3 环境保护措施 |
4.1.4 综合评价与结论 |
4.2 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经济效益 |
4.2.2 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低扬程水泵装置水力特性换算与性能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水泵装置水力特性换算研究进展 |
1.3 水泵装置性能预测研究进展 |
1.3.1 水泵装置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评述 |
1.3.2 水泵装置损失分析实验计算研究进展 |
1.3.3 神经网络在水泵装置性能预测中应用 |
1.3.4 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在泵装置内流场测试中应用 |
1.4 水泵装置水力特性换算及性能预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1 目前我国水泵装置模型试验存在的问题 |
1.4.2 水泵装置水力特性换算存在的不足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论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试验方案 |
1.6.1 论文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技术路线 |
1.6.3 论文试验方案 |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低扬程泵装置水力特性换算理论研究 |
2.1 低扬程泵装置效率公式 |
2.1.1 低扬程泵装置效率公式表达 |
2.1.2 非最优工况效率换算公式 |
2.2 泵性能换算研究理论分析 |
2.2.1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
2.2.2 效率换算分析 |
2.3 泵装置效率换算与参数修正 |
2.4 低扬程水泵装置效率换算方法的理论研究 |
2.4.1 常用效率换算公式近似性分析 |
2.4.2 泵体内不同类型水力损失计算分析 |
2.4.3 泵体内水流处于阻力平方区时的水力损失分析 |
2.4.4 综合效率换算研究 |
2.5 雷诺数对低扬程水泵效率换算影响研究 |
2.5.1 泵的效率换算公式 |
2.5.2 泵装置中雷诺数与指数的关系分析 |
2.6 低扬程泵装置性能参数换算方法 |
2.6.1 原模型泵装置容积效率换算分析 |
2.6.2 原模型泵装置流动效率换算分析 |
2.6.3 原模型泵装置机械效率换算分析 |
2.6.4 原模型泵装置总效率换算 |
2.6.5 水泵装置性能参数换算公式中指数的确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泵体内能量损失及泵装置效率换算研究 |
3.1 泵体内能量损失分析及相似研究 |
3.2 泵效率表达式理论研究 |
3.3 泵效率公式常数计算和换算 |
3.4 低扬程泵装置水力损失表达及换算 |
3.5 低扬程泵装置流道水力损失计算方法 |
3.6 低扬程泵装置代表性流道段水力损失估算 |
3.7 典型低扬程泵装置及其流道阻力系数 |
3.8 低扬程泵装置效率表达及效率常数计算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P神经网络泵及泵装置性能预测研究 |
4.1 泵及泵装置性能预测研究意义 |
4.2 低扬程泵装置流道损失试验研究 |
4.2.1 低扬程泵装置典型流道及特点 |
4.2.2 流道损失试验研究的意义及装置设计 |
4.2.3 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 |
4.3 基于三维粘性流动的流道水力特性数值模拟(CFD) |
4.3.1 控制方程与湍流模型 |
4.3.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4.3.3 数值模拟及计算结果分析 |
4.4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水泵性能预测研究 |
4.4.1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4.4.2 误差逆传播(BP)神经网络 |
4.4.3 基于神经网络泵及泵装置动力特性预测算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算例及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南水北调某泵站泵装置水力特性模型试验 |
5.2.1 模型泵装置测试系统 |
5.2.2 模型泵装置试验台效率综合误差分析 |
5.2.3 泵装置原模型性能换算分析 |
5.2.4 试验结果 |
5.3 南水北调某泵站水泵稳态流量现场测试 |
5.3.1 测流断面的选择 |
5.3.2 RCPD型流量计测流原理 |
5.3.3 RCPD型流量计准确度标定 |
5.3.4 稳态流量测试方法 |
5.4 泵站流量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
5.5 测试结果分析 |
5.6 用“黑箱法”进行原模型泵装置水力特性换算研究 |
5.6.1 “黑箱法”水力特性换算理论分析 |
5.6.2 “黑箱法”水力特性换算工程实例 |
5.6.3 “黑箱法”换算方法几点认识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泵及泵装置水力特性换算研究总结 |
6.2 本课题尚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鉴定与获奖情况 |
(6)水布垭高面板堆石坝趾板基础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和现状 |
1.3 趾板基础处理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趾板区地质条件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风化 |
2.5 物理地质现象 |
2.6 岩溶与水文地质 |
2.7 趾板基础工程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岩体(石)工程地质特性 |
3.1 岩(石)体物理力学性质 |
3.2 剪切带和断层渗透变形特性 |
3.3 岩体声波特征参数 |
第四章 趾板建基岩体质量分级 |
4.1 结构面分级 |
4.2 岩体结构分类 |
4.3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
4.4 工程岩体级别的确定 |
第五章 趾板基础处理方案和措施 |
5.1 趾板建基面的选择 |
5.2 趾板建基岩体分类 |
5.3 基础开挖标准 |
5.4 趾板基础处理措施 |
第六章 趾板基础锚固处理及效果分析 |
6.1 锚杆的抗拔作用力机理 |
6.2 趾板建基岩体中的锚杆设计 |
6.3 锚杆作用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七章 趾板基础固结灌浆处理及效果分析 |
7.1 趾板基础灌浆的特点与难点 |
7.2 试验场地选择 |
7.3 固结灌浆 |
7.4 灌前、灌后建基岩体检测分析 |
7.5 固灌效果综合分析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7)通辽市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评价与宏观经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国内外水资源问题 |
1.1.1 世界水资源问题 |
1.1.2 我国水资源问题 |
1.1.3 通辽市水资源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水资源研究动向与评价方法概述 |
1.3.1 国外水资源研究动向 |
1.3.2 我国水资源评价方法概述 |
1.4 水力特征参数变异性研究进展 |
1.5 宏观经济预测原理、模型和方法 |
1.6 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6.1 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 |
1.6.2 多目标分析模型研究进展 |
2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2.1 地理位置和面积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地形地貌与土壤植被 |
2.4 气候 |
2.5 河流水系 |
2.6 湖泊 |
3 水资源评价 |
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2 水资源利用分区 |
3.3 地表水资源评价 |
3.3.1 降水 |
3.3.2 蒸发 |
3.3.3 干旱指数 |
3.3.4 河流泥沙 |
3.3.5 地表水资源 |
3.3.6 地表水可利用量估算 |
3.3.7 地下水资源量 |
3.3.7.1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评价 |
3.3.7.2 地下水资源量 |
3.3.7.3 地下水可开采量 |
3.3.8 水资源总量 |
3.3.9 可利用水资源量 |
4 通辽市平原区含水层系统的有限元模拟及其水资源评价 |
4.1 通辽市平原区含水层系统的概念模型与数学模型 |
4.2 有限单元网格的剖分 |
4.2.1 节点选择 |
4.2.2 节点编号 |
4.2.3 单元形成(节点连结) |
4.3 通辽市平原区水文水力参数的变异性分析及其估值预测 |
4.3.1 地质统计学的基本工具—变差函数 |
4.3.1.1 直接变差函数 |
4.3.1.2 交叉变差函数 |
4.3.1.3 变差函数的估计计算式 |
4.3.2 普通克立格法 |
4.3.2.1 一般普通克立格法 |
4.3.2.2 简单更新的克立格法(SUK) |
4.3.3 对数正态克立格法 |
4.3.4 泛克立格法 |
4.3.5 协同克立格法 |
4.3.5.1 普通协同克立格法 |
4.3.5.2 变平均值的简单克立格法(SKlm) |
4.3.5.3 具有外部漂移的克立格法 |
4.3.6 块段克立格法简介 |
4.3.7 通辽市平原区水文水利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
4.3.7.1 各参变量的原始试验信息 |
4.3.7.2 各参变量的统计分析 |
4.3.7.3 变差函数的确定 |
4.3.7.4 理论变差函数、漂移式和模型精度的检验 |
4.3.7.5 含水层各参变量的空间结构分析 |
4.3.7.6 不同方法估值精度的对比性分析 |
4.4 各节点或单元上平均水文水力参数的确定、估值预测与模拟 |
4.4.1 渗透系数的区域估值与预测 |
4.4.2 给水度的区域估值和预测 |
4.4.3 含水层厚度、地表高程、底板高程的区域、点估值预测 |
4.4.4 降雨量的区域估值与预测 |
4.4.5 水面蒸发量的区域估值和预测 |
4.4.6 各节点或单元上历年初及年平均地下水位的点、区域估值与预测 |
4.5 各单元垂向输入、输出信息的确定 |
4.5.1 降雨入渗补给量的模拟确定与单元分配 |
4.5.2 潜水蒸发量的模拟确定与单元分配 |
4.5.3 西辽河流域诸河渗漏补给量的单元分配 |
4.5.4 各水库渗漏补给量的单元分配 |
4.5.5 各水库引放水渠渗漏补给量的单元分配 |
4.5.6 地表水灌溉引水渠渗漏补给量的单元分配 |
4.5.7 地下水开采量的统计确定、外推模拟与单元分配 |
4.5.8 灌溉回归水量的确定与单元分配 |
4.5.9 初始及边界条件信息的确定 |
4.6 有限元模拟模型的结构识别与验证 |
4.6.1 有限元模拟模型的求解 |
4.6.2 有限元模拟模型的识别 |
4.6.3 有限元模拟模型的验证 |
4.7 各分区地下水资源有限元模拟评价 |
4.7.1 有限元模拟评价的基本原理 |
4.7.2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 |
5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1 现状供水工程系统及现状用水情况 |
5.1.1 现状供水工程系统 |
5.1.2 现状用水情况(2002年) |
5.1.3 各分区现状用水情况(2002年) |
5.2 供水量及其组成 |
5.2.1 供水量与构成 |
5.2.2 供水变化趋势分析 |
5.2.3 供用水量平衡分析 |
5.3 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6 通辽市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
6.1 通辽市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
6.1.1 人口发展现状 |
6.1.2 城镇化水平及其特点 |
6.1.3 人口发展预测 |
6.1.3.1 灰色预测原理、模型和方法 |
6.1.3.2 灰数等维递补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 |
6.2 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
6.2.1 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
6.2.1.1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 |
6.2.1.2 产业经济发展特点 |
6.2.2 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
6.2.2.1 建模的理论基础 |
6.2.2.2 多部门经济动态模型的发展动态 |
6.2.2.3 多部门经济动态模型的模块及主要方程 |
6.2.2.4 桥矩阵 |
6.2.2.5 MDAM 的迭代求解过程 |
6.2.2.6 MDAM 的应用 |
6.2.3 国民经济发展预测 |
6.2.3.1 国内生产总值 |
6.2.3.2 三次产业四大经济部门的总产出 |
7 通辽市宏观经济水资源优化配置 |
7.1 通辽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分区及水资源概况 |
7.2 水系统模拟模型 |
7.2.1 建模的基本思路 |
7.2.2 模型的特点 |
7.2.3 水资源配置模式 |
7.2.4 动态模拟模型的基本任务 |
7.2.5 模型结构 |
7.2.6 主要约束方程 |
7.2.7 目标函数 |
7.2.8 模型求解及其与经济模型的耦合 |
7.3 宏观经济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多目标分析模型 |
7.3.1 模型结构 |
7.3.2 模型求解及其结果分析 |
7.4 水资源动态平衡模拟分析 |
7.4.1 第一次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4.1.1 需水量预测 |
7.4.1.2 可利用水资源量 |
7.4.1.3 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可供水量分析 |
7.4.1.4 第一次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7.4.2 第二次不同规划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1.1 水资源评价 |
8.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8.1.3 通辽市平原区含水层系统有限元动态模拟模型 |
8.1.4 人口与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
8.1.5 通辽市宏观经济水资源优化配置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吉仁河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其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西部地区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研究[D]. 李孟南. 吉林大学, 2017(04)
- [2]青州南阳河综合整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尹荣芳. 中国海洋大学, 2011(S1)
- [3]土坝的耐久性与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 许尚杰.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0)
- [4]黑虎山水库增容、扩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D]. 高淑美. 山东大学, 2007(03)
- [5]低扬程水泵装置水力特性换算与性能预测研究[D]. 葛强. 河海大学, 2006(06)
- [6]水布垭高面板堆石坝趾板基础处理研究[D]. 柳景华. 河海大学, 2006(09)
- [7]通辽市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评价与宏观经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于长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05)
- [8]吉仁河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其特点[J]. 邓加林. 云南水力发电,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