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卒中,自我效能理论,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许时乐[1](2019)在《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自我效能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利于预后。(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8期)
陶峰,朱洁,杨雷,陈本梅,仇慕磊[2](2019)在《镜像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至少有85%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偏瘫症状,其中至少有65%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受到损伤。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 MT)是一种采用让患者专注于镜子反射的健侧肢体活动影像,利用视错觉效果让患者产生双侧肢体共同对称运动的感觉,对患者相应大脑感觉运动皮层产生刺激,有助于大脑功能重塑[1]。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镜像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陆春华,王凯,吴正昊,贺词,何雯[3](2019)在《数字OT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数字OT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数字OT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认知功能训练。训练前和训练8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Fugl-Meyer量表(FMA)评估上肢运动功能、巴氏指数(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训练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FMA上肢评分、BI评分较各自训练前升高(P <0. 05),且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数字OT认知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并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疗效优于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值得在临床康复中开展。(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田湉,鞠晶昀,高洁[4](2018)在《照顾者全程康复指导对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实施全程康复指导对患者居家康复中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能力和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入住我院的脑卒中患者50例及相应的主要照顾者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在入院时接受常规康复指导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主要照顾者的个体化康复指导并在出院后每2周回院复诊进行一次康复计划调整指导。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2个月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定其ADL能力和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的上肢部分评定上肢功能。结果:出院时和出院后2个月两组患者的MBI和上肢FMA较入院时均有显着提高(P<0.05);但出院时两组间MBI评分和上肢FM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个月观察组MBI和上肢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个体化全程的康复指导能明显改善患者居家康复中ADL能力和上肢功能。(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张宇婷,黄颖珺,马佼佼,周丹,吴希希[5](2018)在《上肢智能反馈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上肢智能反馈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作业训练,试验组在常规作业训练中增加上肢智能反馈机器人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FMA-UE、MBI及STEF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FMA-UE、MBI及STEF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FMA-UE、MBI及STEF评分均增加(P<0.05)。结论上肢智能反馈机器人训练可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8年10期)
王薇[6](2018)在《针灸穴位注射联合康复训练叁级方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灸穴位注射联合康复训练叁级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穴位注射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水肿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生活能力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疼痛、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生活能力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灸穴位注射联合康复训练叁级方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鲁璟[7](2018)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ayer量表、简易上肢功能评定(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分别评价其上肢运动功能以及ADL能力。结果治疗2周、4周后两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ADL能力,对临床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柏敏,田然,杨倩,张玲,周宁[8](2017)在《短期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新发脑卒中患者每年约250万,脑卒中生存者中病残率高达75%~([1])。85%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开始就有上肢功能障碍~([2]),但上肢功能的康复结局相对较差,所需时间也相对较长,导致许多脑卒中偏瘫患者对上肢功能康复失去信心。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偏瘫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现实的虚拟环境,并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李响,张洪蕊,杨宪章,鹿传娇[9](2017)在《以任务目标为导向的上肢功能训练对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卒中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研究表明55%—75%的存活者中遗留有功能障碍,85%的卒中患者在发病的开始就有上肢功能障碍[1],与下肢相比较,上肢的运动功能障碍更难恢复,而且会极大地影响日常生活,使卒中患者ADL能力低下。2015年,我科收治了53例脑卒中早期(病程均<1个月)患者,通过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aining,TOT)的方法对部分早期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尹正录,朱小云,范章岭,张熙斌,王奎[10](2017)在《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12月,脑卒中偏瘫患者56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患侧肘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Biodex System-4等速测试训练系统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均明显提高(t>7.083,P<0.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369,P<0.05)。两组在60°/s、120°/s角速度时,肘屈肌、伸肌峰力矩、总功和平均功率均提高(t>2.149,P<0.05),观察组120°/s角速度时伸肌峰力矩,60°/s、120°/s角速度时伸肌总功和平均功率优于对照组(t>2.027,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7年09期)
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至少有85%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偏瘫症状,其中至少有65%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受到损伤。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 MT)是一种采用让患者专注于镜子反射的健侧肢体活动影像,利用视错觉效果让患者产生双侧肢体共同对称运动的感觉,对患者相应大脑感觉运动皮层产生刺激,有助于大脑功能重塑[1]。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镜像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1].许时乐.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陶峰,朱洁,杨雷,陈本梅,仇慕磊.镜像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
[3].陆春华,王凯,吴正昊,贺词,何雯.数字OT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9
[4].田湉,鞠晶昀,高洁.照顾者全程康复指导对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功能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5].张宇婷,黄颖珺,马佼佼,周丹,吴希希.上肢智能反馈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8
[6].王薇.针灸穴位注射联合康复训练叁级方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7].鲁璟.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8
[8].柏敏,田然,杨倩,张玲,周宁.短期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
[9].李响,张洪蕊,杨宪章,鹿传娇.以任务目标为导向的上肢功能训练对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
[10].尹正录,朱小云,范章岭,张熙斌,王奎.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