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措施论文-艾明,程旭权,熊华荣

耕作措施论文-艾明,程旭权,熊华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耕作措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培肥改土,高产稳产,有效措施

耕作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艾明,程旭权,熊华荣[1](2019)在《耕作土壤培肥改土重要性及有效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耕作土壤的培肥改土是保持农作物持续高产稳产的关键,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保障。基于此,首先探讨了土壤肥力及高产耕作土壤的特征,进而分析了耕作土壤培肥改土的农业措施,最后探讨了科学施肥与培肥改土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9年22期)

舒晓晓,王璐瑶,王欢元[2](2019)在《施肥与耕作措施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有机肥用量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变化影响,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设置低量、中量、高量有机肥施用下结合免耕、翻耕、深松、深松翻耕等不同耕作方式,通过研究麦田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变化以及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施肥与耕作对土壤pH、全氮、有机碳含量变化影响较小;低量有机肥结合免耕或深松处理可降低土壤电导率,免耕下降幅度达3.4%;中量有机肥下免耕、深松处理有利于增加C/N,相比传统耕作分别增加0.9、0.8个百分比;低量有机肥结合翻耕以及中量有机肥结合免耕有利于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低量有机肥结合免耕和深松处理,有利于小麦增产,且中量有机肥结合翻耕和翻耕+深松处理,可获高产。综合分析,建议该区避免施入较高有机肥,采用低量有机肥结合免耕措施,有助于土壤肥力提升,又能保证作物产量。(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刘胜群,佟殿文,庄文君,宋凤斌,杨小琴[3](2019)在《春玉米节根抗拉能力对耕作措施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根系数量和抗拉性能与其倒伏抗性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大区试验,比较了垄作中耕和平作免耕条件下郑单958和先玉335的单株节根数量、较高茎节上节根数量以及节根的最大拉力和抗拉强度。结果显示,与平作条件下相比,两品种的单株玉米节根总数量和第五轮以上节根的数量均是垄作中耕条件下较高。第四轮节根的最大拉力在垄作中耕和平作条件下差异达显着水平,两品种均为平作条件下的大于垄作中耕;其他各节根的抗拉强度在垄作中耕和平作条件下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水平。认为垄作中耕条件下,较高茎节上节根数量较多,对于根倒伏抗性有利。(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9年03期)

陈超,刘莉,曾涌,李博文,王锡平[4](2019)在《不同耕作措施对冬小麦农田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年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耕层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各处理耕层(0~30 cm)土壤容重而言,以NTS处理最高,显着高于TIS处理,其次是NT处理,TIS处理最小;0~3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传统耕作(T)处理土壤毛管孔隙度显着高于免耕处理;0~25 cm土层深度范围内免耕不覆盖(NT)、免耕立茬(NTSS)和免耕秸秆覆盖(NTS)处理土壤坚实度明显高于传统耕作(T)和秸秆翻压(TIS)处理,而25 cm土层以下各处理坚实度变化趋势差异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坚实度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17期)

石达祺,李兴杰,吴苏艳,张宗迪,奥岩松[5](2019)在《耕作措施对设施菜田土壤中Hg的形态转化及升华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进行了不同技术措施对设施菜田土壤中Hg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土壤中Hg形态转化具有不同的效应,AB菌能够促进土壤中结合态Hg向有效态的转化,处理45 d后,处理剂量在50 mL/kg土时,可增加有效态Hg达到49.88%;木霉菌和Eco-cleanM菌处理则促进了有效态Hg的固定化,其效应分别为4.40%~12.96%、11.63%~58.14%;(2)不同季节的设施菜田土壤进行汞形态转化和升华时具有显着差异,其中以7月中旬处理效果最好,可使土壤总汞含量的27.5%转化成气体并从土壤中逸出;(3)在具有密闭条件的塑料棚内,经过旋耕的土壤,汞的转化并形成气体的效应随时间增强,在8 d后变化趋于稳定;(4)利用多重覆盖可进一步提升设施菜田土壤中汞的转化和逸出数量,同时对土壤添加2.0 g/kg土的30%木醋能起到增效作用,可使土壤中汞总含量38.5%的汞从土壤中转向棚内空间。(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苗淑杰,赵红飞,乔云发,陆欣春,李琪[6](2019)在《基于耕作指数评价耕作措施对东北风沙土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评价构建风沙土合理耕层的土壤质量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东北风沙土耕层质量诊断最小数据集(MDS),利用最小数据集的耕作指数(TI-MDS)定量评价了耕作措施对东北风沙土农田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旨在为科学选择风沙土区耕作措施提供依据。试验始于2017年,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第一粮种场,设化肥、秸秆还田和有机肥3种施肥模式,常规、旋耕、翻耕、深翻和超深翻5种耕作方式,共15个处理。测定了玉米收获期0~20 cm耕层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阳离子交换量(CEC)、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容重、硬度、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孔隙度和渗透速率16项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全量耕作指数(TI-TDS)与TI-MDS的相关系数r为0.928,Nash有效系数Ef为0.761,偏差系数Er为0.079,TI-MDS取值范围为0.26~0.85,与玉米产量呈显着正相关(r=0.767),故TI-MDS可作为定量评价土壤质量的指标。施有机肥处理土壤耕作指数达到Ⅱ级水平;秸秆还田耕作指数达到Ⅲ级水平;施化肥耕作指数达到Ⅲ级水平,这表明风沙土区施用有机肥是构建合理耕层有效培肥方式,秸秆还田对合理耕层构建效果不明显。翻耕施用有机肥耕作指数最大,为0.85,达到I级;深翻+秸秆还田和超深翻+化肥措施土壤质量严重下降,降为Ⅳ级。在风沙土区应用翻耕+有机肥措施是构建合理耕层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9年04期)

张泽慧,吴帅,翟成,关宇朋,谷思玉[7](2019)在《耕作措施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物理指标及固定态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探究深翻与旋耕处理及其不同秸秆还田条件下农田黑土耕层(0~20 cm)土壤容重、叁相比和固定态铵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翻能改善因长期旋耕造成的土壤紧实状况,显着降低20~40 cm土壤容重;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容重、叁相比有显着影响,影响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秸秆还田>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秸秆不还田处理;耕层土壤固定态铵对两种耕作处理无明显响应,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则具有显着响应,其中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能有效增加固定态铵,秸秆还田次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耕层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与固相比呈显着负相关(R2=0.538)。深翻结合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能较好地改善农田黑土土壤容重、叁相比、提高固定态铵含量,可在该区域适当推广。(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冬梅,张伟,姜春霞,王晓娟,刘化涛[8](2019)在《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措施的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冷凉区旱地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干旱缺水、低温冷凉和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于2011—2014年采用裂区设计,在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阳曲县河村,设置4种不同耕作覆盖处理,研究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处理的土壤水、肥、热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1)秋深耕+秸秆还田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明显提高苗期5 cm日平均地温和日最低平均地温,3年平均分别提高1.1和1.3℃。覆膜处理3年平均较不覆膜处理增加苗期5 cm日平均地温和日最低平均地温1.7和1.2℃;2)秋深耕+秸秆还田苗期0~10 cm土壤含水量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平均增加1.9个百分点。3)玉米苗期秋深耕+秸秆还田0~12.5 cm土壤紧实度平均为春旋耕+无秸秆还田的3.0倍,从15.0 cm开始2个处理土壤紧实度基本一致。4)连续3年耕作覆盖处理后,秋深耕+秸秆还田土壤肥力明显得到改善,其中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磷和全钾都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有显着(P<0.01)增加,增幅分别为5.8%、6.4%和6.1%,覆膜土壤全氮含量显着高于不覆膜,增幅为8.6%。5)秋深耕+秸秆还田有显着(P<0.01)增产作用,4年平均增加经济产量12.2%,4年覆膜处理较不覆膜处理经济产量平均增加25.3%。所有处理中,秋深耕+秸秆还田+覆膜产量最高。6)覆膜处理中,秋深耕+秸秆还田WUE平均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增加5.4%;而不覆膜处理中,秋深耕+秸秆还田WUE平均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增加12.0%。因此,目前适宜该区域的蓄水保墒、增温稳温、培肥地力和高产高效的土壤耕作覆盖措施为秋深耕+秸秆还田+覆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安崇霄,张永杰,符小文,杜孝敬,徐文修[9](2019)在《夏大豆土壤微生物有机碳及颗粒有机碳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周年土壤不同层次碳对耕作措施的响应,为复播条件下进行有利大豆土壤固碳的合理耕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17年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翻耕覆膜(TP)、翻耕(T)、深松(ST)、免耕(NT)4种土壤耕作处理,研究不同耕作处理对不同土壤层次土壤总有机碳(SOC)、微生物有机碳(MBC)、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含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T与TP处理,NT与ST处理均有利于增加0~10 cm表层土壤的SOC、MBC和POC的质量分数,但两者间无显着性差异。在10~30 cm耕作层,TP处理较比于其余叁种处理,能保持土壤中SOC、MBC和POC的质量分数。但在土层深度30 cm以下,ST处理的MBC、POC质量分数逐渐与其余叁种处理的差异性逐渐增大并呈显着性差异。在0~60 cm土层深度,微生物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范围分别为1.29%~2.35%与17.81%~31.99%,并均在深度至60 cm的土层达到最高点,其占在总有机碳的比率为ST>TP>T>NT。【结论】深松和免耕均能够有效增加表层土壤的SOC、MBC和POC的质量分数,其中深松对土层深度30 cm以下的MBC、POC质量分数与比率具有显着提升,而在土层20~30 cm翻耕覆膜能够更好保持土壤中SOC、MBC和POC的质量分数。(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延[10](2019)在《秸秆还田下耕作措施对农田黑土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变化对土壤质量以及二氧化碳(CO_2)的循环均有重要影响,SOC储量的减少会降低土壤肥力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因此,增加SOC储量成为土壤地力提升的标准之一,而通过秸秆还田通过直接增加碳投入被认为是提升SOC储量的实施方法。然而在长期条件下,秸秆还田后不同耕作措施SOC储量的增加速率如何?不同耕作措施对SOC在物理及化学分组中的变化情况影响如何?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情况及其驱动机制?仅秸秆还田作为外源碳在土壤各组分中分配情况如何?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以东北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基于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实施以秸秆还田为基础结合不同耕作方式(免耕NT、秋翻MP)和作物轮作(玉米连作MM、玉米大豆轮作MS)的耕作措施,并设置传统性耕作方式(CTMM)作为对照,研究耕作措施对SOC在各物理和化学组分中周转的影响,阐明不同耕作措施下SOC的稳定性;结合田间示踪(~(13)C同位素)试验,定量计算秸秆还田后新碳在SOC各组分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耕作方式(NT,MP)对新碳分布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明晰耕作措施对SOC组分的影响与稳定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与2001年初始值相比,以秸秆还田为基础的耕作措施均在0-30cm土层增加了SOC储量,各耕作措施下SOC储量大小顺序为:NTMM>MPMM>MPMS≈NTMS,其中NTMM增加速率最高(0.80 Mg C ha~(-1) yr~(-1)),作物碳进入土壤的比例也最高(16%)。2.NTMM处理中大团聚体包裹的微团聚体质量分数以及SOC含量均高于其他耕作方式,从团聚体保护角度NTMM更有利于SOC长期固存。所有耕作措施下,SOC储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粘粒结合碳储量的增加实现。耕作措施对土壤不同粒径结合碳的影响表现为:耕作方式影响轻组及砂粒结合碳储量较为明显(NT>MP)而作物轮作对粘粉粒结合碳储量的影响更为显着(粉粒:MM>MS,粘粒:MS>MM)。3.耕作方式对活性碳库1(主要来源于植物半纤维素、淀粉和微生物产生的多糖)、2(主要来源于纤维素)的影响仅限于表层(0-5cm),作物轮作则影响所有土层,MM下活性碳库1较多,MS下活性碳库2更高。在所有土层中耕作方式和作物轮作均对惰性碳库(木质素等)产生影响,MS中惰性碳库高于MM。不同类型的氨基糖中,作为代表细菌代谢产物的胞壁酸对耕作措施响应敏感,0-20cm土层均受耕作方式及作物轮作的影响。NT下表层土壤(0-5cm)可代表真菌代谢产物的氨基葡萄糖显着高于MP(近60%)。总氨基糖与SOC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在SOC达到一定浓度之前,总氨基糖与SOC保持线性关系,SOC达到某一含量后总氨基糖趋于稳定。4.SOC的生物稳定性通过土壤潜在可矿化碳及生物降解性两方面表征,土壤潜在可矿化碳在耕层受到耕作方式、作物轮作的影响,并取决于土壤中轻组物质中所含SOC的比例。而生物降解性在耕层则只受到作物轮作的影响,不会随着秸秆还田量以及还田方式发生变化,表明微生物对碳源的降解能力取决于碳源的质量(不同作物),并不受耕作方式的影响。5.从Rock-Eval测定结果得出,虽然在NT中大量秸秆还田,增加了其富氢化合物的含量,但并没有降低其热稳定性。相反的是,微生物利用秸秆产生了较为稳定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因此表现为NT的热稳定性高于MP。同时Rock-Eval可以较好的表征生物稳定性。6.田间示踪试验NT下秸秆还田后新碳在各个土层均有累积,且在0-20cm土层中NT下新碳累积量高于MP。耕作方式仅影响>250μm团聚体对新碳的获得,两种耕作方式下不同粒级团聚体新碳含量顺序均为(>250μm)>(53-250μm)>(<53μm)。从NT处理中,再次证明了大团聚体对其包裹微团聚体的保护作用。不同粒径分组中砂粒新碳累积最高,其次为粘粒,粉粒最低,与长期定位试验中粘粒结合碳储量增加最高的结果不符,说明不同粒径结合碳储量变化在短期和长期试验中存在差异。从化学分组角度出发,秸秆还田产生的新碳在活性及惰性碳库均有累积,而耕作方式仅影响活性碳库的新碳累积量,对惰性碳库的累积不存在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期刊2019-06-01)

耕作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有机肥用量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变化影响,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设置低量、中量、高量有机肥施用下结合免耕、翻耕、深松、深松翻耕等不同耕作方式,通过研究麦田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变化以及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施肥与耕作对土壤pH、全氮、有机碳含量变化影响较小;低量有机肥结合免耕或深松处理可降低土壤电导率,免耕下降幅度达3.4%;中量有机肥下免耕、深松处理有利于增加C/N,相比传统耕作分别增加0.9、0.8个百分比;低量有机肥结合翻耕以及中量有机肥结合免耕有利于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低量有机肥结合免耕和深松处理,有利于小麦增产,且中量有机肥结合翻耕和翻耕+深松处理,可获高产。综合分析,建议该区避免施入较高有机肥,采用低量有机肥结合免耕措施,有助于土壤肥力提升,又能保证作物产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耕作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1].艾明,程旭权,熊华荣.耕作土壤培肥改土重要性及有效措施[J].江西农业.2019

[2].舒晓晓,王璐瑶,王欢元.施肥与耕作措施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

[3].刘胜群,佟殿文,庄文君,宋凤斌,杨小琴.春玉米节根抗拉能力对耕作措施的响应[J].土壤与作物.2019

[4].陈超,刘莉,曾涌,李博文,王锡平.不同耕作措施对冬小麦农田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5].石达祺,李兴杰,吴苏艳,张宗迪,奥岩松.耕作措施对设施菜田土壤中Hg的形态转化及升华效应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9

[6].苗淑杰,赵红飞,乔云发,陆欣春,李琪.基于耕作指数评价耕作措施对东北风沙土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

[7].张泽慧,吴帅,翟成,关宇朋,谷思玉.耕作措施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物理指标及固定态铵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9

[8].张冬梅,张伟,姜春霞,王晓娟,刘化涛.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措施的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9].安崇霄,张永杰,符小文,杜孝敬,徐文修.夏大豆土壤微生物有机碳及颗粒有机碳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J].新疆农业科学.2019

[10].张延.秸秆还田下耕作措施对农田黑土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9

标签:;  ;  ;  

耕作措施论文-艾明,程旭权,熊华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