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捷联稳定论文-吴卓昆,佟鑫刚

半捷联稳定论文-吴卓昆,佟鑫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半捷联稳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电跟瞄,半捷联稳定,陀螺稳定,稳定精度

半捷联稳定论文文献综述

吴卓昆,佟鑫刚[1](2018)在《机载光电跟瞄半捷联稳定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载光电跟瞄稳定问题,分析比对整体陀螺稳定和半捷联稳定的技术特点,揭示半捷联稳定原理;根据半捷联稳定下跟瞄框架的惯性空间角速度表达式,分析影响半捷联稳定的主要因素;通过设计巴特沃斯二阶低通滤波器,降低陀螺噪声;采用频率特性分析和预测误差法进行精确建模,设计超前控制环节,校正光栅量化误差和陀螺信号延迟,并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原型样机进行试验研究,达到整体式陀螺稳定平台的稳定精度,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光电技术应用》期刊2018年06期)

魏晓凯,李杰,郑涛,张樨,冯凯强[2](2019)在《被动式半捷联稳定平台抗高过载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制导炮弹内部半捷联稳定平台在只有轴承承担高过载时,轴承容易被破坏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对顶半球的半捷联稳定平台抗高过载结构。以半捷联稳定平台工作原理和抗高过载设计要求为基础,设计了基于对顶半球的抗高过载结构,选择所用材料,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最终制造出该结构并进行地面半物理试验验证。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半捷联稳定平台在受到高过载时,该结构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大大减小了轴承的轴向受力,保证了轴承的正常运转,可以确保稳定平台的有效测量。惯性测量系统稳定可靠工作时所承受的过载可达11 000g,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9年07期)

张良,韩宇萌[3](2018)在《滚仰式半捷联稳定平台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滚仰式半捷联稳定平台的机械结构特性,建立了稳定平台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为了解决动力学建模不确定性以及摩擦力等外界干扰对稳定平台工作性能的影响,实现滚仰式导引头的捷联稳定控制,设计了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稳定平台的控制之中。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法,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提高滚仰式稳定平台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在动力学建模误差、摩擦等扰动很大的情况下仍可以保证滚仰式稳定平台的控制精度,其结果可以为滚仰式导引头的稳定与跟踪控制提供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张又文[4](2018)在《半捷联稳定平台控制器设计及空间运动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半捷联稳定平台可以有效减小导引头体积,降低了成本,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半捷联稳定平台的控制器设计及空间运动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稳定平台的主要误差来源和非线性特性,建立了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摩擦力矩、不平衡力矩、引线阻力矩、微分误差、测量误差以及弹性变形、惯量变化等是平台的主要误差来源和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平台主要部件的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建立适用于控制器设计的动力学模型,为下一步开展控制器设计奠定了基础。(2)开展了稳定平台控制器设计。设计了框架角速度计算所用的跟踪微分器,给出了隔离度的定义并分析其特性,给出了匹配滤波器设计方法,设计了稳定回路滞后校正网络控制器。以稳定回路为基础,设计了跟踪回路控制器。进行仿真分析,非线性模型下稳定回路隔离度为3%、跟踪回路1.7%,均满足设计要求,控制器设计合理可行。(3)研究了半捷联稳定平台空间运动模型,给出了空间目标视线角速率的重构算法。定义了稳定平台空间运动的坐标系定义,推导了坐标系转换矩阵,给出了空间目标视线角速率的重构算法。对空间运动中的跟踪回路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平台能够精确跟踪目标,对弹体扰动隔离度约为2%,空间重构算法合理可行。(4)分析了典型攻击条件下半捷联稳定平台的性能。给出了自寻的导弹的制导系统原理,分析了比例导引律的设计方法,推导了导弹目标相对运动几何关系。在典型攻击条件下进行仿真,稳定平台框架角使用、目标跟踪性能等均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3-10)

李杰,郑涛,冯凯强,杜思远,张樨[5](2018)在《弹丸锥形运动对半捷联稳定平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弹丸锥形运动的存在导致半捷联稳定平台摆动角速率增大的问题,对带动稳定平台发生摆动的轴承摩擦力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SKF轴承摩擦力矩计算模型为基础,用龙格-库塔法对弹丸锥形运动情况下的轴承摩擦力矩进行仿真,结合文献[1]分析的稳定平台工作原理得到锥形运动情况下半捷联稳定平台摆动角速率的理论值。为了对理论分析验证,进行了地面半物理试验,将试验数据与理论仿真数据的频谱分析结果对比,发现二者都存在频率与幅值相一致的高低频段角速率,且低频角速率的频率恒定,高频角速率的频率与弹丸滚转角速率的频率一致。从而说明半捷联稳定平台摆动角速率的增加是由于弹丸锥形运动导致稳定平台俯仰角以及轴承所受压力发生变化,引起轴承摩擦力矩随弹丸滚转角速率同频变化,最终使稳定平台迭加高频角速率所致。(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昕,谢敏,张江华[6](2015)在《基于角位置补偿的半捷联稳定控制系统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雷达导引头小型化的应用背景下,半捷联雷达导引头省去了稳定平台上的速率陀螺,满足了降低成本和减小体积的要求。而为了实现视线稳定,提出采用捷联式稳定控制方案来消除弹体姿态变化对目标测量的影响。研究了半捷联天线稳定系统设计原理和控制算法,在位置环上实现稳定跟踪。最后进行仿真验证,证明该方法稳定回路的隔离度小于5%,在限定的战术条件下能较好的隔离弹体的姿态扰动,满足稳定要求。(本文来源于《火控雷达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毛大鹏,丁金伟,王国华,孙敬辉[7](2012)在《半捷联稳定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半捷联稳定技术在具体工程实施中,受到系统带宽有限、弹体及光机结构刚度不足、存在各种机械/电气干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实现较高的视轴稳定精度,提出了一种半捷联视轴稳定的数学模型,并深入探讨了工程实施中的难点及其克服途径,特别是对α-β滤波器的使用及其延迟补偿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加入滤波器和补偿环节后,系统的稳定精度提高了76%左右。最后,在原型样机上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典型弹体扰动条件下,半捷联稳定方式能够有效的隔离载体扰动,达到传统常平架式稳定平台的稳定精度,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2年10期)

贾筱媛,赵超[8](2011)在《半捷联稳定控制方案与制导信息提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战术导弹末制导系统中,捷联稳定方案在成本、体积方面与传统的陀螺稳定方案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是战术导弹导引头的发展方向,其技术核心是数学稳定平台和捷联稳定算法。研究了半捷联末制导系统中数字稳定平台的控制算法和制导信息提取方法,给出了一套适于工程实现的数字稳定控制算法和相应的目标视线角速度信息获取算法。首先探讨了捷联稳定控制原理,然后提出了一种数字稳定平台的实现算法和目标视线角及视线角速度等制导信息的解算方法,为了克服传感器精度和微分运算不理想所造成的视线角速度计算精度不足,又给出了一种基于导弹-目标角跟踪模型的目标视线角速度滤波模型,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1年12期)

訚胜利,贾宏光,张跃,高慧斌[9](2011)在《光学成像导引头半捷联稳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半捷联式成像导引头在空地导弹中的应用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比了半捷联式导引头与陀螺稳定平台式导引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稳定误差的来源,并确定了主要误差源。对于可抑制的误差源提出匹配滤波的抑制方法,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以非捷联稳定平台为基础,加入基座陀螺进行扰动仿真,应用匹配滤波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合成对比,结果表明:匹配滤波方法可以很好地改善半捷联稳定合成效果,为下一步捷联稳定的实现解决了主要问题。(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1年01期)

刘伟,朱斌,樊键,尹彦东[10](2010)在《跟踪微分算法在半捷联稳定平台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半捷联稳定平台技术研究为背景,分析了快速准确获得导引头角速度的重要性,介绍了跟踪微分算法的工作原理,通过数学仿真和导引头平台实验,将经典微分算法、跟踪微分算法的输出信号相比较,并将跟踪微分器输出信号与速率陀螺输出信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跟踪微分算法具有良好的微分和抗干扰能力,可行性较强。(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半捷联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制导炮弹内部半捷联稳定平台在只有轴承承担高过载时,轴承容易被破坏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对顶半球的半捷联稳定平台抗高过载结构。以半捷联稳定平台工作原理和抗高过载设计要求为基础,设计了基于对顶半球的抗高过载结构,选择所用材料,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最终制造出该结构并进行地面半物理试验验证。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半捷联稳定平台在受到高过载时,该结构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大大减小了轴承的轴向受力,保证了轴承的正常运转,可以确保稳定平台的有效测量。惯性测量系统稳定可靠工作时所承受的过载可达11 000g,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捷联稳定论文参考文献

[1].吴卓昆,佟鑫刚.机载光电跟瞄半捷联稳定控制技术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18

[2].魏晓凯,李杰,郑涛,张樨,冯凯强.被动式半捷联稳定平台抗高过载结构设计[J].爆炸与冲击.2019

[3].张良,韩宇萌.滚仰式半捷联稳定平台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J].测控技术.2018

[4].张又文.半捷联稳定平台控制器设计及空间运动仿真[D].西南科技大学.2018

[5].李杰,郑涛,冯凯强,杜思远,张樨.弹丸锥形运动对半捷联稳定平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兵工学报.2018

[6].张昕,谢敏,张江华.基于角位置补偿的半捷联稳定控制系统技术[J].火控雷达技术.2015

[7].毛大鹏,丁金伟,王国华,孙敬辉.半捷联稳定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J].激光与红外.2012

[8].贾筱媛,赵超.半捷联稳定控制方案与制导信息提取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

[9].訚胜利,贾宏光,张跃,高慧斌.光学成像导引头半捷联稳定[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

[10].刘伟,朱斌,樊键,尹彦东.跟踪微分算法在半捷联稳定平台中的应用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0

标签:;  ;  ;  ;  

半捷联稳定论文-吴卓昆,佟鑫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