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古文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石,现代科技手段,高国祥,古籍文献,文献分类,碑碣,鼎器,拓本,标准着录,古籍数字化
古文献论文文献综述
田野[1](2019)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探索古文献数字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如是写道。金石作为镌刻于钟鼎器和石质材料上的文字,如何才能让这些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遗存熠熠生辉,使其有更好的记录和利用,发挥证经(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9-12-02)
王岑曦[2](2019)在《前来源原则时代的档案学——简论17至19世纪古文献学与档案学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凭借其高度的专业性,17世纪形成的古文献学在产生后的两个世纪里被档案工作者所大量借鉴和利用并为档案学的形成提供了最初的基础。虽然19世纪前的档案学在内容上与现代档案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从社会学相关理论来分析,受古文献学的影响,档案学科的独立性早在19世纪末来源原则的提出之前就已经确立了。(本文来源于《档案学通讯》期刊2019年05期)
木仕华[3](2019)在《新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70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古文字文献的保护、整理、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文种及其文献的研究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文将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按照语系、语族的分类框架,回顾梳理了70年的研究历程,展示代表性成果,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勾勒出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整理研究的主要线条和脉络,体现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70年的特色和典型成就。(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兴,陆钰婷,杨玉兰,付滨[4](2019)在《楮实子功用的古文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楮实子为桑科植物构树雌株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之交果实成熟时采收,是我国的一味传统中药。通过系统梳理古代文献中对楮实子的记载,从性味归经、功效的古籍记载及配伍楮实子的验方叁方面进行总结,发现楮实子性甘、味寒、无毒,归肝、肾二经;具有益气明目、补虚消肿、益寿延年的功效,并总结出楮实子既有补益之功,亦有凉泻之用的药物特点;同时通过对应用楮实子验方的总结,得出楮实子在验方中多用于补益肝肾和治疗目疾,也可用以治疗痹证、水肿、不孕等,还可外用于洁面等。(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林佳[5](2019)在《基于中医古文献数据挖掘的失眠用药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中医古文献病案信息挖掘分析古代治疗不寐的处方用药规律,以期对失眠的临床诊治提供用药参考。方法筛选整理《中华医典》中确诊为不寐病即失眠的条目,选取277首方药,涵盖135味中药,使用频次共1983次。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规范所选药物名称,采用频数分析法得到其主要药物。基于选出的主要药物,进一步对其功效、归经、药对的数量和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排名前十位的药物分别为:人参、酸枣仁、甘草、茯苓、麦冬、黄芪、当归、黄芩、茯神、五味子。排名前八位的功效为:补益、安神、化痰、清热、活血、解表、收涩、温里。药物五脏归经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心、肝、肺、肾、脾。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由高到低排序为:人参-甘草、酸枣仁-甘草、酸枣仁-茯苓、酸枣仁-当归、人参-茯苓。结论从核心药物的数量及药物的功效来分析,失眠的中医药治疗以补益安神为主。从药物的五脏归经来分析,失眠与心肝的关系较为密切。从药对使用率来看,补益安神类的药对居首。(本文来源于《泰山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陈燕,卢标清[6](2019)在《喉癌古文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喉癌临床症状确立古代喉癌相关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从文献中筛选出类似喉癌的文献,按排除标准排除有关喉结核、扁桃体肿大、慢性咽炎等的内容。以此为基础,研究关于喉癌的病因、病机及防治方法的古代喉癌文献资料。结果显示,对喉癌的病因病机有脏腑热毒、痰瘀、内虚等几种认识;在防治上则强调预防为主,其预后较差。(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2期)
尹彰浚[7](2019)在《从甲骨文研究看商代文化——与考古学、神话传说与古文献结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骨文字研究是了解商代文化的基础,将甲骨文与考古学、神话传说和古文献结合研究,对于解读商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甲骨文字象、奭、风、日、雩、舞、田可作例证。(本文来源于《殷都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王黎明,牛洁[8](2019)在《文献中自然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分析研究——以云南地区明代古文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载有云南明代自然地理信息的历史文献非常丰富,包括地方志、正史、游记及文学作品。文章通过对这4类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云南地方志所记载的自然地理信息要明显多于其余3类历史文献。明代以后的地方志、史书及现代史料汇编类书籍可以弥补正史、游记及文学作品在自然地理信息记载上出现少而散的不足。利用ArcGIS等软件对古文献所记载的地理事物进行制图,通过分析即能得出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6期)
刘正平[9](2019)在《中国,有这样一批古文献学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写书、刻书、藏书和治学传统的历史古国,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一批优秀的藏书家,多方筹措资金,全身心投入刻书、藏书活动中,将其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为了防止图书散佚损毁,他们制定家规家训,要求子(本文来源于《博览群书》期刊2019年06期)
杨小玉[10](2019)在《中医治疗痛经的古文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坠胀,或伴有腰酸等其他不适证状的疾病~([1])。因其伴随着月经周期规律性出现,而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在我国古文献中,关于痛经的认识主要有经前期实证,即气滞、血瘀、寒凝等因素所致;经后期虚症,即气虚、血虚等因素所致。其病因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盛,天癸不足、胞宫冲任气血亏虚,加之外感六淫、情志所伤、房事不节等因素引发痛经。在治疗方面,有气血论治、虚实论治、脏腑辨证、疼痛时间等多角度辨证施治。本论文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在概述整理现代与古代我国医家对痛经认识与表述的基础上,对痛经的历代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梳理。论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痛经的定义、病名源流、病因病机的变化、辨证规律和常用组方进行阐述,通过古医家对痛经的了解与描述,揭示痛经的基本属性与特征。二是以朝代为纲,系统地梳理历代医家对痛经的认识,将痛经的古代发展沿革分为先秦时期、两汉时期、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五个时期。先秦两汉时期是对痛经认识的奠基时期,从女性生理物质基础等方面为痛经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晋唐时期是古代医家对痛经的认识发展时期,如《诸病源候论》中提出虚实夹杂可以导致痛经的发生,其论述丰富了痛经的病因病机认识,《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载有痛经方组;宋金元时期古代医家认识痛经的治疗范围和深度都有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金元四大家在继承古代医家对本病认识基础上,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如朱丹溪的热辨痛经和分期辨痛经理论为后世治疗痛经给与较好的范式;明清时期许多医家对痛经进行概括与总结,是痛经研究与临床治疗的认识与发展的成熟时期。(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古文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凭借其高度的专业性,17世纪形成的古文献学在产生后的两个世纪里被档案工作者所大量借鉴和利用并为档案学的形成提供了最初的基础。虽然19世纪前的档案学在内容上与现代档案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从社会学相关理论来分析,受古文献学的影响,档案学科的独立性早在19世纪末来源原则的提出之前就已经确立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文献论文参考文献
[1].田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古文献数字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
[2].王岑曦.前来源原则时代的档案学——简论17至19世纪古文献学与档案学的发展[J].档案学通讯.2019
[3].木仕华.新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70年[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张兴,陆钰婷,杨玉兰,付滨.楮实子功用的古文献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9
[5].林佳.基于中医古文献数据挖掘的失眠用药规律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9
[6].陈燕,卢标清.喉癌古文献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9
[7].尹彰浚.从甲骨文研究看商代文化——与考古学、神话传说与古文献结合[J].殷都学刊.2019
[8].王黎明,牛洁.文献中自然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分析研究——以云南地区明代古文献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9
[9].刘正平.中国,有这样一批古文献学家[J].博览群书.2019
[10].杨小玉.中医治疗痛经的古文献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