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科学教育知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热点,知识迁移,小学科学
科学教育知识论文文献综述
卢宝生[1](2019)在《从社会热点到科学教育的知识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与交互,使我们能快捷地了解各种社会热点话题。某些社会热点问题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如果在科学课中对这些社会热点与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迁移,就能让学生用更科学、客观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来源于《名师在线》期刊2019年31期)
周慧梅[2](2018)在《科学小品、科学教育与知识图景——以周建人为考察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1934年,在科学大众化和大众语运动的推动下,《太白》半月刊首设"科学小品"专栏,聚拢并形成了以周建人、顾均正、贾祖璋、刘熏宇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科普作者群体。周建人的科学小品主要关注"花鸟虫鱼"自然领域,在文章中融入细致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用文艺、生动有趣的细腻笔触搭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科学教育知识图景。周建人的科学教育书写方式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及工作经验密切相关,并得益于同时期《太白》科学小品作者群的朋辈效应,展现了一批浙籍知识分子科学想象的变化和集体追求,他们共同促进了科学小品的大热,成为科学教育大众化的鲜明典范。在以周建人为代表的第一代科普作者群的努力下,日常化、趣味化、通俗化的科学教育书写方式逐渐被世人认可。(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李必鑫,谭利华,郑敏,刘志敏[3](2018)在《教师的科学知识观及其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树立正确的科学知识观是开展科学知识教育的前提。从科学知识和科学知识观的概念着手,分析现代和后现代知识观中反映的科学知识性质,教师回到科学文化活动中来厘清科学知识性质以在科学教育中重现其本身蕴含的丰富科学内涵。这些都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科学知识观,充分认识到科学知识的教育价值,从而合理把握科学知识教育与其它课程目标及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之间的重要联系。(本文来源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唐玉斌[4](2018)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加速发展高校的科学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对社会发展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发展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教育也就成为意义重大的课题,通过分析当前中国高校科学教育的时代需要,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对于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8年27期)
刘立香,洪珊珊[5](2018)在《小学生英汉词典的科学知识呈现与科学教育功能探析——以动物类词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生英汉词典呈现一定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科学概念和思维方式。通过对比叁本词典动物类词条的信息构成,发现目前小学生英汉词典在科学知识呈现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科学知识量偏少;呈现方式没有统一规范;呈现的知识科学性不足,例如科学叙事不严谨,科学信息不足,插图不真实等。在有限的篇幅内,小学生英汉词典可借助真实插图提供外形、颜色等外貌形态知识,通过例证提供典型特征、生活习性、居住地、功能、食物等科学知识。小学生英汉词典要以用户需求为依归,紧跟时代脉搏,积极提升科学概念功能和科学叙事功能,发挥科学教育功能。(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6](2018)在《现代知识观与科学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刘知新读书札记)科学是知识、过程和方法的统一体。"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可以指导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促进人们牢固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们实事求是地、创造性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1])从现代知识观来讲,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所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可分为工具性的知识(语言、符号等)、材料性的知识(资料、数据和历史事实等)、理论性的知识(公式、(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8年09期)
陈钱钱,赵国庆,王晓静[7](2018)在《科学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与学科核心知识的整合——从《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视角看WISE项目》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已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科学教育改革的最新里程碑。"基于网络的科学探究"(WISE)项目则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arcia C.Linn教授主持开发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是国际学习科学领域的前沿性研究成果。NGSS强调通过表现期望,实现科学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与学科核心知识的整合;WISE项目则以科学工程实践为依托实现了叁者的整合。WISE和NGSS具有较高的吻合度,作为WISE理论基础的知识整合教学理论与NGSS蕴含的整合思想相一致:二者都强调以科学工程实践作为整合的主要依托,都高度突出模型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WISE项目的探究路线图和嵌入式评价,很好地体现了NGSS提出的学习进阶思想。我国科学教育应实现由知识吸入取向到知识整合取向的转变,科学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借助可视化技术和虚拟仿真模型,要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平台的整合优势,并为学生设计适度的脚手架。(本文来源于《远程教育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李必鑫,谭利华,范增,郑敏[8](2018)在《科学知识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价值是客体性质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从主体与需要两个变量入手,分别从社会与个人的"主体"视角,以及功用、认知和发展叁个"需要"维度分析科学知识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建构起科学知识价值模型。模型从分析学习者的需要着手,通过描述科学知识促进学习者发展进而实现各种目的之过程,揭示出科学知识功用价值、认知价值、发展价值的实现过程及其关系。(本文来源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伍海萍[9](2017)在《论建立在严密知识论基础上的培根科学教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培根崇尚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并建立了严密的知识论,肯定了知识对个人、国家、社会以及学科的价值。他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论述了保障科学教育的设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叶剑强,毕华林[10](2017)在《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热点、现状与启示——基于2370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0年以来我国科学教育领域的2370篇硕博学位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基于概念转变理论和建构主义的科学概念教学研究;科学本质、科学素养和HPS教育研究;"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科课程的人文化教育研究;STS对理科课程改革的启示及其演化路径研究。(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期刊2017年11期)
科学教育知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34年,在科学大众化和大众语运动的推动下,《太白》半月刊首设"科学小品"专栏,聚拢并形成了以周建人、顾均正、贾祖璋、刘熏宇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科普作者群体。周建人的科学小品主要关注"花鸟虫鱼"自然领域,在文章中融入细致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用文艺、生动有趣的细腻笔触搭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科学教育知识图景。周建人的科学教育书写方式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及工作经验密切相关,并得益于同时期《太白》科学小品作者群的朋辈效应,展现了一批浙籍知识分子科学想象的变化和集体追求,他们共同促进了科学小品的大热,成为科学教育大众化的鲜明典范。在以周建人为代表的第一代科普作者群的努力下,日常化、趣味化、通俗化的科学教育书写方式逐渐被世人认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学教育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1].卢宝生.从社会热点到科学教育的知识迁移[J].名师在线.2019
[2].周慧梅.科学小品、科学教育与知识图景——以周建人为考察中心[J].教育研究.2018
[3].李必鑫,谭利华,郑敏,刘志敏.教师的科学知识观及其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
[4].唐玉斌.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加速发展高校的科学教育[J].科技资讯.2018
[5].刘立香,洪珊珊.小学生英汉词典的科学知识呈现与科学教育功能探析——以动物类词条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
[6]..现代知识观与科学教育[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
[7].陈钱钱,赵国庆,王晓静.科学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与学科核心知识的整合——从《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视角看WISE项目[J].远程教育杂志.2018
[8].李必鑫,谭利华,范增,郑敏.科学知识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
[9].伍海萍.论建立在严密知识论基础上的培根科学教育观[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
[10].叶剑强,毕华林.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热点、现状与启示——基于2370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