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观念论文-周云龙

剧观念论文-周云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剧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旧剧,论争,西方戏剧,知识状况

剧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周云龙[1](2013)在《普适性的建构:新、旧剧观念论争中的西方知识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旧剧观念论争的实质在于论争双方对西方戏剧知识阐释权的争夺。在表面的歧义背后,论争双方间存在大量的交叉地带和暧昧层面。同样的西方戏剧知识经由论争双方的挪用,伴随着论述立场的不同,其意义来回滑动并悄然获得了论争的核心地位。这种西方戏剧知识状况意味着:无论论争双方对中国戏曲的优劣存废持何观点,都在西方戏剧中寻找各自的理论支持。对于作为象征资本的西方戏剧知识的权威性认同,正是论争双方共享的意识形态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曹慎慎[2](2011)在《“网络自制剧”观念与实践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一种由视频网站与传统影视剧结合而成的新兴艺术形式——网络自制剧,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品,网络自制剧制作简单、播放灵活、成本低、收益高,恰好能够满足网络媒体的需求,其使用价值也不断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网络自制剧到底是前景无限,还是昙花一现,其优势和特征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又体现在何处?本文在尝试对网络自制剧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发展动因和商业模式进行深入探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作出预判。(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陈丽芬[3](2011)在《新时期以来历史剧观念的解放》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革结束以后,中国大陆出现了对于正统史剧观的突破,历史剧创作已经是一种全新的局面。本论文以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叁十年中历史剧观念的突破与解放现象为研究对象。本论文给自己提出的研究任务是:说明直至文革结束还统治着中国大陆历史剧创作的正统史剧观是什么,这种观念的理论实质是什么;说明这种观念逐渐被突破的历史过程和理论逻辑,说明这种突破的理论实质;说明突破的结果,也就是突破和解放以后,中国大陆历史题材戏剧的创作是一种什么理论状态。本论文认为,从40年代的历史剧问题讨论会开始,中国大陆形成了一种被表述为“历史真实”和“古为今用”两大原则的史剧创作理论,其具体的含义是:创作历史剧要先写出历史真实,然后以此为镜子,发挥以古鉴今、以古喻今的作用。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剧都是古为今用的,作者的出发点是言说当今现实,为此,作者必须找到能够与当今现实相似的一段古代历史,然后把历史真实描写出来,以古鉴今、以古喻今的意思就在其中了。——这样的理论认识或创作模式,就是长期统治中国历史剧创作的所谓“正统史剧观”。正统史剧观是一种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逻辑完整性的创作方法。但作为支配历史题材创作的理论,具有很大的偏狭性,因为其中存在着史学化和政治化导致的内容狭隘化两大缺陷。前一个缺陷来自“历史真实”的原则。由于必须写出历史真实才有言说现实的资格,先写出历史真实就成了一个硬指标,而这是一个史学的要求。这就使得历史剧永远受到史学的责难,而什么才是历史真实,却是史学自己永远要解决的问题。于是,什么是历史真实,史实方面是否允许虚构,虚构的限度在哪里,成了永远要讨论又永远讨论不清的问题。另一个缺陷来自“古为今用”。古为今用并没有错,但由于文艺观是为政治服务的,是政治功利主义的,所以这里的“古为今用”已经排除了开发任何历史内涵来为今天所用的理解,默认“古为今用”就是政治含义上的以古鉴今、以古喻今,这就限制了古为今用的范围,也使得作品陷入“影射”套路成为一个总想避免却永远避免不了的问题。本论文的行文思路是描述和分析正统史剧观被突破的历史过程和理论逻辑,由此构成论文主体的四章。第一章分析正统史剧创作的最后高峰之作——1979年首演的陈白尘的《大风歌》。以此剧为范例说明正统史剧观的创作表现,以及在新时期到来之际遭遇的尴尬。《大风歌》遭遇的尴尬,其实就是新时期以来正统史剧观突破过程的开端。该章更用较大的篇幅详述正统史剧观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理论观点的内容。第二章描述出新时期以来历史剧从观念到创作上出现的种种突破的迹象,具体分为叁个方面来谈:突破迹象之一——80年代的理论反思;突破迹象之二——《陈毅出山》在写法上突破严格遵守史实的写法;突破迹象之叁——《司马迁》等剧对正统史剧观“古为今用”只限于政治意义的突破。第叁章阐述新时期以来,从正统史剧观中突围的代表人物郭启宏。论述他的历史剧创作和他的“传神史剧”的理论。郭启宏的贡献在于,他的突破使中国大陆历史剧的创作和观念达到了郭沫若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的“写历史的精神而不为具体的史实所束缚”的境界,引领和实现了历史剧向是诗而不是史的原则的回归。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来,历史剧创作领域走向自由的代表——罗怀臻。分析他的戏剧创作和他的“新史剧”观念的内容。罗怀臻的“新史剧”的贡献在于,他用自己大胆的创作给戏剧界带来或者说恢复了这样的意识:戏剧家使用历史题材,不过是用历史作为创作材料来表达主题而已。换言之,对于表现创作者当前要表达的主题来说,一个来自历史真实的故事和一个纯粹编造的古代故事,只要能够表达主题,就具有同等的价值。于是,追究来自历史的故事在剧本中是否严格地符合历史事实,是不必要的。这种观念的确立,使得历史题材的创作走入了自由的天地。四章之后是“结论”部分。笔者认为:正统史剧观的突破,其含义并不是中国的历史剧创作从重“史”的阶段走到了重“剧”的阶段,而是对于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规律的回归。在这种回归实现以后,尽管遵守写“已发生的事”的戏剧仍然存在,但所谓正经的历史剧和纯粹虚构的古代剧的鸿沟消失了。因此,正统史剧观被突破后的历史剧创作和理论的状态就是正统历史剧概念的消解。这种消解的实质,就是历史题材创作回到中国人从古以来使用历史题材创作的常态。(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1-05-01)

杨达,秦勇[4](2007)在《历史剧观念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诗学》中没有明确提出"历史剧"问题。在莎士比亚时代,严格依据编年史创作的历史剧成熟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则打破历史剧的各种规范限制,以是否承载历史内涵的标准来评判是否为历史剧。在西方戏剧引入中国之后,人们更倾向于把历史题材剧理解为历史剧,而且所讨论的历史剧内涵越来越疏离于"历史"的限制。历史剧的"度"虽然难以把握,但反映重大历史真实的底线不应该违背。(本文来源于《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孙海洋,刘峰[5](2007)在《时代启示与情境营造——论元杂剧作家的历史剧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有过一场关于历史剧的热烈讨论,对于历史剧的界定和范畴所属在学术界至今仍无定论。历史剧在中国的传统戏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历史剧的艺术成就也往往高于其他体裁。历史剧在元代戏剧作品中占的比重也很大,元代历史剧有一部分是完全符合通常对于历史剧的定义的,其中《单刀会》《哭存孝》《谇范睢》《赵氏孤儿》等,其题材来都来自历史典籍,确实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某个时期的社会生活,能使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历史。所以王国维说:"元剧自文章上言之,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写当(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07年06期)

傅显舟[6](2007)在《荒诞剧、观念剧还是情节剧——音乐剧《蝶》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1日,中国原创音乐剧《蝶》在北京首演开场。《蝶》是开发"梁祝"的新剧目,由关山、徐晴编剧,叁宝作曲,韦恩·福斯特、杰勒·马鸣导演,松雷集团出品。《蝶》在保利剧(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画报》期刊2007年10期)

显舟[7](2007)在《荒诞剧、观念剧还是情节剧?》一文中研究指出$T9月11日,中国原创音乐剧《蝶》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该剧由关山、徐晴编剧,叁宝作曲,韦恩·福斯特、杰勒·马鸣导演,松雷集团出品。《蝶》第一轮在保利剧场演出10场,最低票价180元,最高票价1(本文来源于《音乐周报》期刊2007-09-19)

张巍[8](2006)在《“鸳鸯蝴蝶派”文学与早期中国电影情节剧观念的确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被新文学和左翼电影界视为“逆流”的“鸳鸯蝴蝶派”文学在其创作者们于1921年前后大量进入电影界时,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创作(尤其是剧本创作)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及在1949年之前,“鸳鸯蝴蝶派”文人在电影界掀起的两次商业化电影创作的高潮对今日的中国电影创作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清末到民初年间的流行文学——“鸳鸯蝴蝶派”文学是早期中国电影在文学上的真正根源,投身早期中国电影创作中的“鸳鸯蝴蝶派”文人是通过自己在同类型文学创作中的经验,形成了一种早期电影的文学叙事模式,并有效地改变了早期中国电影叙事单薄、幼稚、粗糙乃至低劣的原有状况“。鸳鸯蝴蝶派”电影所采用的类型观念及情节剧的叙事方式不仅确立了早期中国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也成为百年中国电影创作中不断被承袭并衍进发展的重要传统。(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06年02期)

[9](1989)在《历史剧观念演进的叁个阶段》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艺报》(1989年9月16日)发表廖奔《道德、历史、审美》,指出历史剧观念演进的叁个阶段,他说:这叁个阶段依次是:一、道德评判阶段。它囊括了传统戏剧衍生的全过程。“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明初天才作家高则诚这一句警语,成为戏曲创作数百年奉为圭臬的法度。这是“文以载道”文艺观念的具体而微和在舞台上的延伸。二、历史评判阶段。人们在社会与思想革命中获得了一种崭新(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1989年06期)

剧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一种由视频网站与传统影视剧结合而成的新兴艺术形式——网络自制剧,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品,网络自制剧制作简单、播放灵活、成本低、收益高,恰好能够满足网络媒体的需求,其使用价值也不断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网络自制剧到底是前景无限,还是昙花一现,其优势和特征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又体现在何处?本文在尝试对网络自制剧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发展动因和商业模式进行深入探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作出预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剧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1].周云龙.普适性的建构:新、旧剧观念论争中的西方知识状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2].曹慎慎.“网络自制剧”观念与实践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

[3].陈丽芬.新时期以来历史剧观念的解放[D].南京大学.2011

[4].杨达,秦勇.历史剧观念反思[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5].孙海洋,刘峰.时代启示与情境营造——论元杂剧作家的历史剧观念[J].艺海.2007

[6].傅显舟.荒诞剧、观念剧还是情节剧——音乐剧《蝶》评析[J].中华文化画报.2007

[7].显舟.荒诞剧、观念剧还是情节剧?[N].音乐周报.2007

[8].张巍.“鸳鸯蝴蝶派”文学与早期中国电影情节剧观念的确立[J].当代电影.2006

[9]..历史剧观念演进的叁个阶段[J].文艺理论研究.1989

标签:;  ;  ;  ;  ;  

剧观念论文-周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