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轮状病毒性腹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婴儿轮状病毒,腹泻,胃肠炎,良性惊厥
轮状病毒性腹泻论文文献综述
段瑞强[1](2019)在《婴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与良性惊厥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婴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与良性惊厥的相关性。方法:自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胃肠炎腹泻患儿中随机抽取70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感染轮状病毒的35例患儿为研究组,另外未感染轮状病毒的35患儿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的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惊厥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大便常规检查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惊厥的发生率40%明显高于对照组20%,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轮状病毒毒性与良性惊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婴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生会增加胃肠炎腹泻患儿惊厥的发病率,需要加强对其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陈广源[2](2019)在《喜炎平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肠黏膜屏障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肠黏膜屏障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及心肌酶谱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43/45),显着高于对照组8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磷酸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中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效果显着,可有效调节肠黏膜屏障,改善心肌酶谱水平,利于患儿转归。(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月,林炜濠,徐雯[3](2019)在《“利涩并举,功在扶脾”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法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轮状病毒性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现代医学目前治疗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仅创造恢复条件待其自愈,且不能有效避免诸多并发症的发生。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本病属"泄泻"范畴,而以湿热证多见。然婴幼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又为"稚阴稚阳"之体,临床实践及文献研究表明,早期固涩,急存阴液在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治疗中尤为重要。而止泻方以清热利湿、运脾行气、敛阴止泻为治法,恰能与本病的病因病机相吻合,临床运用时疗效显着,且存在口感好、易为小儿接受等优点。因此,止泻方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方面的临床运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9年08期)
陈诚,刘展志[4](2019)在《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实时荧光PCR联合检测在托幼机构病毒性腹泻疫情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时荧光PCR联合检测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在托幼机构病毒性腹泻疫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01/2018-06期间青白江区托幼机构报告的疫情患儿肛拭子和大便样品共124份,同时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RNA。结果 124份样品中共检出了诺如病毒GⅡ型69例,检出率55.6%,轮状病毒(A/B/C)26例,检出率21.0%;混合感染3例(2.4%)。其中47份肛拭子样品检出诺如病毒16例,检出率34.0%;检出轮状病毒5例,检出率10.6%;77份大便样品检出诺如病毒53例,检出率68.8%;检出轮状病毒21例,检出率27.3%。结论在托幼机构的病毒性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但轮状病毒也占一定的比例,因此同时检测两种病毒很有必要。大便样品病毒RNA检出率显着高于肛拭子样品,提示要尽量采集大便样品进行检测。(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情报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来保勇,贾丽燕,杨丽惠,严毓倩,王莹[5](2019)在《推拿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推拿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指导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推拿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的小儿腹泻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位及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Pub 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检索截止到2018年1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单独进行文献筛选和提取资料,并参照Cochrane系统综述手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二分类变量数据结果使用相对危险度(RR)分析,连续性变量数据结果采用均值差(MD)表示,均为95%置信区间。基于TSAv0. 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TSA)估算Meta分析所需的样本量。共纳入17个RCTs,涉及患儿1 468例,男女比例为1. 31∶1,平均年龄1. 41岁,平均病程1. 94 d。结果:推拿治疗在3 d后、5 d后和7 d后的推拿组腹泻的总有效率和总痊愈率均高于蒙脱石散、益生菌及常规口服补液等治疗,分别为(RR1. 19,95%CI 1. 15,1. 24,n=17,I~2=8%)和(RR1. 55,95%CI 1. 42,1. 70,n=17);推拿组3 d后痊愈率更高(RR 1. 49,95%CI 1. 35,1. 63,n=14),与蒙脱石散比较,推拿组治疗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h)(MD-9. 15 h,95%CI-14. 57,-3. 73,n=2)。TSA分析表明推拿与常规治疗比较痊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果较为可靠。纳入文献整体质量偏低,倒漏斗图显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推拿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在痊愈率方面优于常规治疗,可缩短腹泻时间。然而,受研究质量的影响,尚需要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9年04期)
刘诗吟,李冲[6](2019)在《学龄前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选择本院住院和门诊收治的317例学龄前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作为资料,详细统计其个人信息、临床资料等。结果:A组轮状病毒占比83.28%,治疗痊愈率为63.41%;痊愈组年龄、病程短于未愈组,且肝损害、心肌损害、中枢神经损害及继发肠道感染发生率均低于未愈组,P <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疾病为秋冬季和早春高发,多为A组轮状病毒,且预后与年龄、病程、肝损害、心肌损害、中枢神经损害及继发肠道细菌感染等有关,临床研究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期刊2019年02期)
察可森[7](2019)在《自制腹泻散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制腹泻散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支持治疗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制腹泻散,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腹泻散可提高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10期)
郭敏[8](2019)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30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发热症状持续时间(1.85±0.74)d,呕吐症状持续时间(1.57±0.42)d,腹泻症状持续时间(2.45±0.85)d,均短于对照组的(3.13±1.23)、(2.94±0.86)、(3.86±1.3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进行治疗,可尽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07期)
李宁宁,朱莹莹,赵蒙[9](201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116例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指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心肌损伤指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RS低电压、ST-T改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患儿,可明显改善腹泻及发热症状,降低心肌酶谱水平,加快患儿康复进程,且安全性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高治华,刘菲[10](2019)在《四联康和布拉酵母菌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心肌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在我国,2岁以下幼儿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高发人群,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发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消化道外器官的损害[1]。研究发现,心肌损害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达50%以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轮状病毒性腹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肠黏膜屏障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及心肌酶谱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43/45),显着高于对照组8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磷酸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中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效果显着,可有效调节肠黏膜屏障,改善心肌酶谱水平,利于患儿转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轮状病毒性腹泻论文参考文献
[1].段瑞强.婴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与良性惊厥相关性分析[J].包头医学.2019
[2].陈广源.喜炎平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肠黏膜屏障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9
[3].张月,林炜濠,徐雯.“利涩并举,功在扶脾”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法刍议[J].中国中医急症.2019
[4].陈诚,刘展志.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实时荧光PCR联合检测在托幼机构病毒性腹泻疫情检测中的应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
[5].来保勇,贾丽燕,杨丽惠,严毓倩,王莹.推拿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9
[6].刘诗吟,李冲.学龄前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9
[7].察可森.自制腹泻散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
[8].郭敏.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
[9].李宁宁,朱莹莹,赵蒙.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
[10].高治华,刘菲.四联康和布拉酵母菌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心肌酶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