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雌激素反应性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荷瘤,Efp
雌激素反应性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陈平[1](2014)在《雌激素反应性指蛋白Efp对Polo样激酶3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其最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之一。然而,目前临床上大约40%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产生原发或继发性耐药,这为乳腺癌治疗构成严重阻碍。雌激素反应性指蛋白(Estrogen-responsive finger protein, Efp)是ER信号通路的重要下游靶蛋白之一。作为一种E3泛素连接酶,其结构域中的B-box与卷曲螺旋可特异性地干扰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14-3-3σ,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介导14-3-3σ降解,这一途径是导致ER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耐药的原因之一。最近研究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Polo样激酶3(Plk3)的表达与ER表达呈负相关,并且Plk3可抑制ER+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而前者可被DNA损伤检测点激活,通过介导细胞周期停滞为受损DNA提供修复时间来抑制原癌基因发生转变,降低缺陷基因的积累,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另外,Plk3在细胞内很容易被降解且可以被蛋白酶抑制剂MG132稳定,据此推测,Plk3在乳腺癌细胞中的低表达有可能也是由Efp通过泛素途径降解引起。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设计了本课题,旨在研究ER阳性乳腺癌细胞与乳腺癌组织中Efp与Plk3的表达情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Efp在雌激素依赖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提供新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1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54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fp与Plk3mRNA的表达状况,以及其与相关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2应用基因转染、RT-PCR方法研究Efp mRNA及Plk3mRNA在ER阳性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状况。3利用基因转染、原位移植方法构建裸乳腺癌鼠荷瘤模型,测量生长中的瘤体变化,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实验结束处死小鼠后称量瘤体重量,并分析转染Efp与Plk3基因处理对肿瘤发展的影响。4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移植瘤组织中Efp与Plk3蛋白的表达状况,并分析两者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154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fp与Plk3mRNA表达的相对定量分析结果显示,Efp与Plk3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554,P<0.01)。Efp、Plk3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绝经状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期和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Efp与K-i67蛋白表达状态有关(P=0.043);Plk3与ER蛋白表达有关(P=0.012),且具有正相关性(r=0.307,p=0.025)。2RT-PCR分析结果显示,于MCF-7细胞系单独转染Efp质粒后,Plk3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Efp未转染组(P<0.01);与单独转染Plk3组相比,共转Efp和Plk3质粒组细胞Plk3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3成功建立ER阳性乳腺癌细胞MCF-7移植瘤裸鼠荷瘤模型。肿瘤瘤体积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转染空载体质粒瘤细胞对照处理组、单独转染Efp基因处理组、共同转染Efp和Plk3基因处理组和单独转染Plk3基因处理组小鼠的瘤体生长趋势无明显差异(F=0.009,P>0.05)。实验结束时称量该四组荷瘤小鼠瘤体重量分别为:转染空载体质粒瘤细胞对照处理组小鼠为1.88±0.15g,单独转染Efp基因处理组小鼠为2.13±0.19g,共同转染Efp和Plk3基因处理组小鼠为1.96±0.23g,单独转染Plk3基因处理组小鼠为1.87±0.12g。单独转染Efp基因处理组小鼠瘤体重量与空载体质粒转染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49),单独转染Efp基因处理组小鼠瘤体重量与单独转染Plk3基因处理组小鼠相比明显增加(P=0.033)。4免疫组织化检测结果显示,Plk3蛋白在空载体基因转染对照处理组、单独转染Efp基因处理组、共同转染Efp和Plk3基因处理组,单独转染Plk3基因处理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tedoptical density,IOD)分别是:8.26±1.15、2.48±0.04、4.57±0.06、9.75±0.02。与转染Efp基因处理组小鼠相比,Plk3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fp未转染组小鼠(P<0.05);与单独转染Plk3处理组相比,共转染Efp和Plk3基因处理过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lk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mRNA与蛋白水平, Efp在乳腺癌细胞或组织中可降低Plk3的表达。(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裘佳[2](2007)在《雌激素反应性蛋白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其诊断和治疗现状仍难以令人满意。肿瘤标志物的测定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长期以来我们关注受雌激素调节的靶器官产生的特异反应蛋白。我们的假说是:该类蛋白在雌激素所致的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将随之改变,以其为目标与乳腺癌建立相关性,将有可能发现新的乳腺癌蛋白标志物而应用于诊断与治疗。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大鼠子宫腔液中—分子量为250kD的蛋白受雌激素的调节,称其为雌激素反应性蛋白(ERPy)。对该蛋白的初步研究显示,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变组织中有相似抗原表位的蛋白表达。本研究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鉴定其分子属性及其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并以粘蛋白MUC1为切入点,对培养的乳腺癌细胞系给予药物影响,以验证雌激素调节蛋白与乳腺癌的相关性以及探索MUC1与其他相关蛋白在乳腺癌中是否有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生物信息学,免疫化学,细胞培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检测等技术,结果显示:1、利用兔抗大鼠ERPy多克隆抗体进行的Western blot鉴定显示,在乳腺癌组织提取物中有140kD和/或160kD两条蛋白条带被特异识别;而且在不同病人乳腺癌组织中识别的抗原的表达量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或许反映了肿瘤发生发展的状态,在评价病人预后方面有一定的意义;或许有作为预示标志物的可能。因此,对于这两个抗原仍有必要继续鉴定。2、利用兔抗大鼠ERPy多克隆抗体对MCF7全细胞裂解液进行的Western鉴定显示,一分子量为50kD蛋白被特异识别。经2DE分离结合抗体Western blot识别也在50kD位置显示两个蛋白点,分别为pI 6.0和pI 6.5。对两个点进行质谱分析获得肽指纹图谱,经蛋白质数据库检索表明:这两个蛋白点均为烯醇酶。3、进一步研究发现,MCF7细胞在给予雌激素后烯醇酶的表达量确实增加。同时用购买的抗烯醇酶抗体对14例乳腺癌病人组织进行确认实验,结果表明,烯醇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结果提示,烯醇酶可能是与雌激素导致癌变过程有关的蛋白酶之一,因此有可能成为乳腺癌的诊断标志物。4、以粘蛋白MUC1为切入点,通过雌激素和叁苯氧胺对培养的乳腺癌细胞系中MUC1的表达影响,进行了雌激素反应蛋白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首先,培养MCF7和MDA-MB-231细胞达到良好的生长状态。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E_2和TAM,通过MTT实验确定了观察E_2或TAM通过ER或非ER途径影响的最适给药浓度。5、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E_2或TAM对MUC1蛋白在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定位情况。结果显示MUC1蛋白的定位没有改变。MUC1蛋白的定位情况不能反映肿瘤发展的程度,因此不适于作为TAM治疗后效果评价的参考指标。6、通过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确认MUC1是雌激素反应性蛋白,E_2或TAM通过ER途径影响MUC1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当TAM采用临床常用剂量治疗ER阳性的病人时,MUC1的表达量可以反映对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此时MUC1蛋白可以作为预后标志物。但是,当TAM治疗ER阴性的病人,TAM超过常用剂量,MUC1的表达量则不能完全反映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此时不适于作为TAM治疗后效果评价的参考指标。7、当E_2或TAM作用于MCF7时,MUC1与E-cadherin的定位没有改变,因此不能将MUC1与E-cadherin的定位作为TAM治疗的预后标志物进行观察。流式细胞实验表明,E-cadherin不随MUC1表达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MUC1和E-cadherin没有直接的协同作用。本研究的结果为探讨雌激素反应性蛋白与雌激素在乳腺癌的相关性提供有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发展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对雌激素受体治疗效果作出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2007-05-01)
雌激素反应性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其诊断和治疗现状仍难以令人满意。肿瘤标志物的测定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长期以来我们关注受雌激素调节的靶器官产生的特异反应蛋白。我们的假说是:该类蛋白在雌激素所致的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将随之改变,以其为目标与乳腺癌建立相关性,将有可能发现新的乳腺癌蛋白标志物而应用于诊断与治疗。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大鼠子宫腔液中—分子量为250kD的蛋白受雌激素的调节,称其为雌激素反应性蛋白(ERPy)。对该蛋白的初步研究显示,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变组织中有相似抗原表位的蛋白表达。本研究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鉴定其分子属性及其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并以粘蛋白MUC1为切入点,对培养的乳腺癌细胞系给予药物影响,以验证雌激素调节蛋白与乳腺癌的相关性以及探索MUC1与其他相关蛋白在乳腺癌中是否有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生物信息学,免疫化学,细胞培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检测等技术,结果显示:1、利用兔抗大鼠ERPy多克隆抗体进行的Western blot鉴定显示,在乳腺癌组织提取物中有140kD和/或160kD两条蛋白条带被特异识别;而且在不同病人乳腺癌组织中识别的抗原的表达量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或许反映了肿瘤发生发展的状态,在评价病人预后方面有一定的意义;或许有作为预示标志物的可能。因此,对于这两个抗原仍有必要继续鉴定。2、利用兔抗大鼠ERPy多克隆抗体对MCF7全细胞裂解液进行的Western鉴定显示,一分子量为50kD蛋白被特异识别。经2DE分离结合抗体Western blot识别也在50kD位置显示两个蛋白点,分别为pI 6.0和pI 6.5。对两个点进行质谱分析获得肽指纹图谱,经蛋白质数据库检索表明:这两个蛋白点均为烯醇酶。3、进一步研究发现,MCF7细胞在给予雌激素后烯醇酶的表达量确实增加。同时用购买的抗烯醇酶抗体对14例乳腺癌病人组织进行确认实验,结果表明,烯醇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结果提示,烯醇酶可能是与雌激素导致癌变过程有关的蛋白酶之一,因此有可能成为乳腺癌的诊断标志物。4、以粘蛋白MUC1为切入点,通过雌激素和叁苯氧胺对培养的乳腺癌细胞系中MUC1的表达影响,进行了雌激素反应蛋白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首先,培养MCF7和MDA-MB-231细胞达到良好的生长状态。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E_2和TAM,通过MTT实验确定了观察E_2或TAM通过ER或非ER途径影响的最适给药浓度。5、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E_2或TAM对MUC1蛋白在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定位情况。结果显示MUC1蛋白的定位没有改变。MUC1蛋白的定位情况不能反映肿瘤发展的程度,因此不适于作为TAM治疗后效果评价的参考指标。6、通过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确认MUC1是雌激素反应性蛋白,E_2或TAM通过ER途径影响MUC1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当TAM采用临床常用剂量治疗ER阳性的病人时,MUC1的表达量可以反映对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此时MUC1蛋白可以作为预后标志物。但是,当TAM治疗ER阴性的病人,TAM超过常用剂量,MUC1的表达量则不能完全反映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此时不适于作为TAM治疗后效果评价的参考指标。7、当E_2或TAM作用于MCF7时,MUC1与E-cadherin的定位没有改变,因此不能将MUC1与E-cadherin的定位作为TAM治疗的预后标志物进行观察。流式细胞实验表明,E-cadherin不随MUC1表达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MUC1和E-cadherin没有直接的协同作用。本研究的结果为探讨雌激素反应性蛋白与雌激素在乳腺癌的相关性提供有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发展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对雌激素受体治疗效果作出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雌激素反应性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陈平.雌激素反应性指蛋白Efp对Polo样激酶3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
[2].裘佳.雌激素反应性蛋白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