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麝香论文-董小锋,楼迎华,刘晓文,郑明刚,石磊

人工合成麝香论文-董小锋,楼迎华,刘晓文,郑明刚,石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合成麝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工合成麝香,沉积物,北戴河湿地,环境风险

人工合成麝香论文文献综述

董小锋,楼迎华,刘晓文,郑明刚,石磊[1](2019)在《北戴河湿地沉积物中人工合成麝香分布特征与环境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索氏提取萃取土壤中人工合成麝香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对北戴河湿地23个表层沉积物中4种人工合成麝香(佳乐麝香(HHCB)、吐纳麝香(AHTN)、酮麝香(MK)、二甲苯麝香(MX))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进行相关环境风险评价.在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出19.50—34.93 ng·g~(-1)(平均含量:28.46 ng·g~(-1),dw)佳乐麝香(HHCB)以及16.37—29.29 ng·g~(-1)(23.30 ng·g~(-1),dw)吐纳麝香(AHTN);只有5个样品检出酮麝香(MK),浓度范围从低于检测限(LOD)—37.89 ng·g~(-1);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出二甲苯麝香(MX).结果显示,沉积物中人工合成麝香污染的主要成分为HHCB和AHTN,其含量占人工合成麝香总量50.65%—100.00%.对23个沉积物样品中的3种人工合成麝香进行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结果发现,HHCB与AHTN的含量存在显着的相关性(<0.01),说明该地区检出的HHCB与AHTN可能具有相似来源和归趋.北戴河湿地沉积物中AHTN和HHCB蓄积量估算为:510.270 g和623.274 g.环境风险评估显示,实际检出浓度低于沉积物中HHCB与AHTN的预测无效应浓度,理论上不具有急性风险.(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刘洪涛,梁少霞,李梦婷,栾天罡[2](2017)在《人工合成麝香的分析方法及环境污染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合成麝香作为天然麝香的替代物被大量用于日化产品中,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硝基麝香、多环麝香和大环麝香3种。人工合成麝香的大量生产及广泛使用使之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而该物质亲脂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导致其在生物体内积累并产生毒理效应,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一类新型污染物。该文综述了目前人工合成麝香的分类、环境污染现状及不同基体样品的分析检测方法,为今后合成麝香的风险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王杰[3](2016)在《人工合成麝香在滨海湿地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索氏提取技术和固相萃取技术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胶州湾湿地与黄河叁角洲湿地的样品中7种人工合成麝香(SMs)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包括:莎利麝香(ADBI)、粉檀麝香(AHMI)、特拉斯(ATII)、佳乐麝香(HHCB)、吐纳麝香(AHTN)、二甲苯麝香(MX)和酮麝香(MK)。主要研究了SMs在湿地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净化能力及潜在的生态风险,并利用SPSS软件对这两处湿地中SMs之间的相关性、SMs与TOC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胶州湾滨海湿地(桃源河湿地、大沽河湿地和胶州湾北岸潮间带)实际检出了叁种SMs污染物,为HHCB、AHTN和MK。其中,在桃源河湿地和大沽河湿地,14个水体样品中这叁种物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2.2 ng·L-1、10.4 ng·L-1、3.60ng·L-1;在18个沉积物样品中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9.2 ng·g-1(干重,dw)、5.03 ng·g-1(dw)、9.05 ng·g-1(dw)。在胶州湾北岸潮间带的7个沉积物样品中其平均含量分别为3.16 ng·g-1(dw)、5.34 ng·g-1(dw)、8.25 ng·g-1(dw)。在黄河叁角洲湿地的24个沉积物样品中主要检测出了两种SMs污染物,为HHCB和AHTN,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92 ng·g-1(dw)和1.69 ng·g-1(dw)。其中HHCB是这两处湿地中检出的主要污染物质,检出率为100%。而根据HHCB与AHTN在水体及沉积物中的预测无效应浓度,在胶州湾及黄河叁角洲的湿地中这两种物质对水生生物均没有生态风险。利用SPSS软件对SMs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HHCB与AHTN之间均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说明这两种物质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或相似的环境归趋。而沉积物的TOC与SMs的含量之间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2、在胶州湾滨海湿地中,靠近垃圾填埋场、河流入海口与村庄的采样点中SMs总含量是增加的;而在黄河叁角洲湿地,位于村庄、管理站与景点处的SMs总含量明显高于其周围的采样点。然后随着水流的方向SMs的总含量均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在这两处湿地中,SMs的分布均具有典型的人为干扰性特征。3、本文对胶州湾滨海湿地中SMs在不同介质中的含量变化、两处区域中AHTN/HHCB的比值及PCMs/NMs的比值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由于HHCB、AHTN和MK的理化性质不同,其含量在水体和沉积物环境中的变化趋势有较大的差异。在水体环境中,AHTN与MK的含量比HHCB减少的更为明显;在沉积物环境中,相对于HHCB与AHTN,MK的含量明显减少。(2)AHTN/HHCB的比值在水样与沉积物样品之间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5)。(3)在胶州湾湿地的两处研究区域中,PCMs/NMs的比值相差较大。在潮间带地区,PCMs/NMs比值较高的采样点位于人口密度大、生活污水排放量多的地区及河流入海口处。而在桃源河湿地与大沽河湿地,PCMs/NMs的比值却没有人口密度、生活方式、地理位置等特征。4、胶州湾滨海湿地水样及沉积物样品中HHCB和AHTN的污染水平与国内外大部分地区相似,如中国天津的海河、上海的苏州河。而MK的含量却处于较高的水平。黄河叁角洲湿地沉积物样品中检出的SMs含量高于中国太湖的梅梁湾,但低于国内外的大部分地区。(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6-06-03)

赵田甜,李慧勇,李焯原,郭长虹,李鑫宇[4](2015)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洗涤剂中的7种人工合成麝香》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洗涤剂中7种人工合成麝香检测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方法。采用正己烷-氯化钠饱和溶液对样品中的人工合成麝香进行液液萃取后浓缩,对于油脂含量较高的样品,采用硅胶小柱进一步净化,气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内标物为荧蒽-D10)。7种人工合成麝香在0.8mg/kg~40.0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8mg/kg和2.0mg/k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采用两种样品处理方法,空白样品在2、20mg/kg 2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分别为92.4%~97.6%和90.6%~97.4%,相对标准偏差为2.0%~5.6%和2.4%~5.8%。对15份洗涤剂样品进行检测,5份样品有佳乐麝香(HHCB)检测出,检出质量分数为0.9mg/kg~35.7mg/kg。该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洗涤剂中7种人工合成麝香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分析仪器》期刊2015年03期)

王杰,楼迎华,王玲,赵燕燕,石磊[5](2015)在《胶州湾北岸潮间带沉积物中人工合成麝香的污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胶州湾北岸潮间带沉积物中7种人工合成麝香的污染状况.实际检出3种人工合成麝香污染物,主要有佳乐麝香、吐纳麝香和酮麝香,其含量分别为1.84—4.35 ng·g-1、ND—10.9 ng·g-1和6.90—10.9 ng·g-1.人工合成麝香污染物含量较高的采样点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和村落周边,其来源与生活污水的排放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5年02期)

施嘉琛,张晶,邵兵[6](2012)在《人工合成麝香对胚胎干细胞发育毒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常用人工合成麝香吐纳麝香(AHTN)和佳乐麝香(HHCB)对129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发育毒性效应。方法利用MTT法检测两种麝香对胚胎干细胞的毒性效应,结合不同暴露浓度下麝香对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能力的抑制情况,判断受试物的发育毒性。结果 MTT实验表明,AHTN和HHCB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半数毒性浓度IC50分别为34和29μg/ml,而分化抑制实验表明这两种麝香对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半数分化抑制浓度ID50分别为257和153μg/ml。结论人工麝香对胚胎发育具有弱发育毒性,对孕妇和儿童发育的影响需要在相关的发育毒性研究中给予重视。(本文来源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王美娥,陈卫平,焦文涛[7](2012)在《再生水灌溉土壤人工合成麝香累积模型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合成麝香(HHCB/AHTN)是近几年来受关注较多的药品与个人护理品(PPCPs)类新型污染物之一,再生水灌溉是HHCB/AHTN输入土壤的主要途径.本研究结合再生水灌溉土壤的实地检测结果,采用HYDRUS-1D模型,模拟了长期灌溉再生水条件下土壤中HHCB和AHTN的迁移转化和累积趋势.结果表明,尽管土壤中这两种麝香的含量极低,但是再生水灌溉土壤中的含量是自来水灌溉土壤的5倍;再生水灌溉下HHCB/AHTN累积趋势从lgKoc较低为3.44时的指数型增加,到lgKoc较高为4.12和4.86时的线性增加;半衰期的变化对再生水灌溉途径输入土壤的HHCB/AHTN的表层累积影响并不明显;再生水灌溉下土壤中HHCB/AHTN的垂直迁移能力较小,灌溉40 a以后最大迁移距离只有53 cm,且受Koc变化的影响较大;通过灌溉水途径进入土壤的HHCB和AHTN通过生物降解与植物吸收途径消解的比例较低,最高只占输入总量的7.69%,但是随着lgKoc的减小和灌溉时间增加,通过生物降解和根系吸收的消解率增加.本研究结果能够为准确评估再生水灌溉途径引起的土壤中人工合成麝香HHCB/AHTN的生态风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2年12期)

于得江,曹务波[8](2012)在《长碳链二元酸在人工合成麝香酮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合成已经成为麝香酮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原料供应和原料价格问题,许多合成途径都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微生物法生产的长碳链二元酸为人工合成麝香提供了丰富廉价的原料资源,本文概述了以12-16碳二元酸为原料的麝香酮合成途径。(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2年07期)

虞锐鹏,车金水,何恩奇,钮伟民,宋启军[9](2012)在《超声辅助乳化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水中的人工合成麝香》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超声辅助乳化与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建立了水体中人工合成麝香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优化前处理条件,包括萃取剂、萃取剂体积、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离子强度的选择。结果表明:在10 mL水样中,加入50μL氯苯作为萃取剂,4 0 MHz超声10 min,混匀,以4000 r/min离心10 min,移取下层有机相进样分析,效果佳。样品的富集倍数可达200倍,8种人工合成麝香在0.005~0.4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4;检出限为0.3~0.5 ng/L;水样中加标回收率为96.2%~102.9%;相对标准偏差为2.3%~4.1%。本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满足环境水样中痕量人工合成麝香监测的质控要求。(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2年01期)

王浩,尹杰,张晶,吴永宁,邵兵[10](2011)在《北京市母乳中人工合成麝香暴露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北京市母乳中人工合成麝香及叁氯生的污染水平,初步评价婴儿经母乳喂养的暴露量。方法在北京市崇文、海淀、石景山和通州4区县采集母乳样品65份,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13种人工合成麝香及叁氯生含量,内标法定量,应用SPSS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婴儿经哺乳的暴露量。结果母乳中检出佳乐麝香、吐纳麝香、OTNE、西藏麝香等四种人工合成麝香及叁氯生,含量在0.6~174.1ng/g lipid范围内,不同区县母乳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存在差异;婴儿经母乳的摄入量为13.5~3917ng。结论常用的人工合成麝香和叁氯生在母乳中普遍检出,值得进一步关注,应加强监测,追溯可能的污染来源。(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11年05期)

人工合成麝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工合成麝香作为天然麝香的替代物被大量用于日化产品中,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硝基麝香、多环麝香和大环麝香3种。人工合成麝香的大量生产及广泛使用使之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而该物质亲脂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导致其在生物体内积累并产生毒理效应,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一类新型污染物。该文综述了目前人工合成麝香的分类、环境污染现状及不同基体样品的分析检测方法,为今后合成麝香的风险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合成麝香论文参考文献

[1].董小锋,楼迎华,刘晓文,郑明刚,石磊.北戴河湿地沉积物中人工合成麝香分布特征与环境风险评估[J].环境化学.2019

[2].刘洪涛,梁少霞,李梦婷,栾天罡.人工合成麝香的分析方法及环境污染现状[J].分析测试学报.2017

[3].王杰.人工合成麝香在滨海湿地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6

[4].赵田甜,李慧勇,李焯原,郭长虹,李鑫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洗涤剂中的7种人工合成麝香[J].分析仪器.2015

[5].王杰,楼迎华,王玲,赵燕燕,石磊.胶州湾北岸潮间带沉积物中人工合成麝香的污染特征[J].环境化学.2015

[6].施嘉琛,张晶,邵兵.人工合成麝香对胚胎干细胞发育毒性的初步研究[J].毒理学杂志.2012

[7].王美娥,陈卫平,焦文涛.再生水灌溉土壤人工合成麝香累积模型模拟[J].环境科学.2012

[8].于得江,曹务波.长碳链二元酸在人工合成麝香酮方面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2

[9].虞锐鹏,车金水,何恩奇,钮伟民,宋启军.超声辅助乳化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水中的人工合成麝香[J].分析化学.2012

[10].王浩,尹杰,张晶,吴永宁,邵兵.北京市母乳中人工合成麝香暴露水平研究[J].卫生研究.2011

标签:;  ;  ;  ;  

人工合成麝香论文-董小锋,楼迎华,刘晓文,郑明刚,石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