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淑英宣汉县人民医院四川达州636150
【摘要】目的:将血液内科和其他内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学进行对比,研究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学的相关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对病原菌的控制水平。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患者按顺序进行统计,在血液内科以及其他内科进行菌株分离、检验、耐药性测试,选出我院近三年住院患者9800例,通过对比,来分析血液内科和其他内科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药力的耐受性。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血液内科和其他感染阴性杆菌与阳性球菌的内科,得出P值小于0.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院内血液内科患者铜绿假单细胞菌、埃希菌、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的药力耐受性与其他内科相比较都要低,得出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内科的院内患者干扰病原菌及药力耐受性与其他内科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因此,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血液内科的重视力度,根据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特点,选择有效、合理的抗生素,进而提高对病原菌的控制水平。
【关键词】血液内科;其他内科;院内感染;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3-087-01
血液内科的患者容易免疫力低下,是由于受原发病及治疗的影响。血液内科患者在医院受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可能与其他内科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做好对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控制研究,可以有效地为医院内感染提供科学的预防与治疗依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我院的血液内科患者在院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比来分析出血液内科院内感染和其他内科院内感染的差异,得出结果,为如何提高对血液内科院内感染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选择我院内科近三年的住院治疗患者9800例,其中包括血液内科与其他感染阴性杆菌与阳性球菌的内科患者,其他内科包括肾内科、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男患者4500例,女患者5300例,年龄不限,最小的10岁,最大的76岁,平均年龄(45.6±1.9岁)。随机抽取近三年血液内科患者病例,每个季度抽取8份,三年共计96份。
对不同内科的患者例数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泪液等等内分泌物质进行菌株的分离与鉴定操作,并对其进行药力的耐受性测试,并对所有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统计因抗生素的使用对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的影响。
1.2方法我院进行测试的仪器采用梅里埃ATB-Expression分析系统。用型号为ATCC25922的仪器进行大肠埃希菌菌株的检测;用型号为ATCC700603的仪器进行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的检测;并检测其他内科院内感染的阴性杆菌与阳性球菌,和血液内科感染的阴性杆菌与阳性球菌。将患者按随机顺序进行统计,在血液内科以及其他内科进行菌株分离、检验、耐药性测试,通过对9800例患者进行对比,来分析血液内科和其他内科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药力的耐受性。将血液内科感染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其他内科院内感染设置为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均随机的基础上进行统计,使得样品均无差异。其他内科我院选择的是肾内科、神经内科及呼吸内科[1]。
1.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所有资料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数(n)与率(%)表示计数资料,P值小于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表1对比血液内科和其他内科院内感染的阴性杆菌与阳性球菌[n(%)]内科科室院内感染菌株阳性球菌阴性杆菌血液内科15968(42.77%)75(47.17%)其他内科694456(65.71%)*198(28.53%)*注:*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表1结果能够看出,我院血液内科与其他内科院内感染的阴性杆菌和阳性球菌有着明显的比较,血液内科与肾内科、神经内科及呼吸内科相比,阴性杆菌和阳性球菌P值均小于0.05,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从统计中能够看出,阴性杆菌对于血液内科感染的影响大于阳性球菌,据此可以判断,造成血液内科感染的主要病菌为阴性杆菌。
将血液内科和其他内科影响患者院内感染的三种常见阴性杆菌药力耐受性进行分析,得出血液内科的患者所感染的病原菌如克雷伯菌、埃希菌、铜绿假单细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耐药性均较其他内科低,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我院对于血液内科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病原菌送检的情况均进行详细记录,病原菌的送检情况呈每年上升的趋势。
3.讨论所谓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情况,有着不容易控制、发病紧急等特点,并且经常伴有爆发性的流行趋势,有关文献表明,院内感染有着很高的发病率甚至也有着很高的病死率,因此对院内感染的控制不容忽视。血液内科患者由于病情的特点决定了患者的免疫力普遍偏低,尤其是在放化疗之后,白细胞由于受到骨髓的抑制影响而明显减少,或者使用广谱抗菌药造成细菌转移,诸多情况都会不同程度对患者造成影响,为院内感染的控制加大了难度[2]。
根据本次统计分析的结果不难看出,血液内科与其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有着不同的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原因出于造成血液内科患者感染的主要病菌为阴性杆菌,而造成其他内科感染的主要病菌为阳性球菌。其他内科的感染情况主要来源有引流管、吸入性肺炎、术后感染和抗生素的使用等情况,而抗生素的使用则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并且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3]。
综上所述,血液内科患者院内感染有别于其他内科,原因是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与药力耐受性不同于其他内科,因此作为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要对血液内科院内感染情况加强重视,并根据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的病理学特点,合理进行抗生素的选择。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容易感染的部位做经常性的检查,尽量避免出现感染,以减少血液内科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病率。
参考文献:[1]梅书豪.对比分析血液内科和其他内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学[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25):183-184.[2]黄妙儿,黄云平,周舍典.血液内科与其他内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学比较分析[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2,36(16):486-488.[3]严伟,王飞,李芸.我院2002年-2003年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用药性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15(30):30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