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诗学主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现代诗学,《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主体性
诗学主体论文文献综述
龙其林[1](2019)在《中国现代诗学如何建构主体性——读陈希《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诗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借鉴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化资源来表达自我的尴尬处境。究其根本,则是西方中心论、殖民主义意识形态还在潜在地制约中国学者的观念,使许多受西方文学理论滋养成长起来的学人难以摆脱思维的桎梏,从而导致中国现代诗学因袭西方话语、套用西方理论。着名文艺理论家张江用"强制阐释"这个概念来形容西方文学理论的霸权,即背离(本文来源于《星星》期刊2019年32期)
徐鑫涛[2](2018)在《基于译者主体性的翻译诗歌探析——《翻译诗学与意识形态》书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诗学与意识形态》一书论述了翻译过程的诗学变形现象、影响翻译的意识形态分支、翻译诗学的类型与具体应用叁大部分,阐释了翻译诗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也进一步说明了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中所起到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本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对此书的不足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外语教育》期刊2018年00期)
郭远芳[3](2019)在《麦克卢汉与波斯特媒介诗学主体性思想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媒介诗学研究的视域下,对麦克卢汉和波斯特的主体性思想进行分析比较。麦克卢汉和波斯特从媒介本体研究出发,分别探讨了媒介与“人—主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媒介时代确立主体的位置。文章通过媒介理论与文论的互文性阐释,展现出二者媒介诗学主体观的建构与文艺理论的深刻关联。同时将二者的主体观放置在从现代向后现代转化的历史思潮中进行考察,力图呈现出媒介诗学的主体性问题在20世纪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历史转变以及内在逻辑。文章主体共有叁章,外加绪论与结语。绪论部分界定“媒介诗学”、“主体性”等相关概念,介绍了选取麦克卢汉和波斯特进行比较的原因,以及二者的研究现状,并梳理了“主体性”思想在西方诗学史上的发展历程。第一章分析对比主体的感知方式,从身体的角度分析媒介与主体的关系。麦克卢汉认为主体是一个感知的而非阐释的存在,他把人当作独立感知的主体,而媒介则作为人的功能性延伸从属于人类。波斯特的“人—机交互理论”则认为人的身体与机器交互共生,人的主体性被消解。第二章分析对比麦克卢汉与波斯特关于主体话语身份的观点。麦克卢汉试图用电子媒介对整体感观的延伸形成完整感知,完成对工具理性的救赎,再次确立人的主体身份。波斯特则认为电子媒介消解了权威中心,同时也消解了人的主体地位。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消解中心—边缘结构后,世界是人人平等的“地球村”,波斯特却认为消解中心后,世界是同质性的“数据库”。第叁章总结和对比麦克卢汉与波斯特关于媒介时代主体存在状况与特征的理论。这一章立足于现代与后现代理论,厘清麦克卢汉、波斯特媒介诗学中主体形象产生的理论根源。从西方哲学、美学思潮的演变分析二者主体观的根本性异同。通过对麦克卢和波斯特媒介诗学的主体性思想的辨析,认为从二者的媒介诗学主体观既体现了典型的现代和后现代特征,又具有互补性,共同了丰富了现代媒介诗学理论以及主体性理论,为我们反思和总结20世纪现代到后现代的历史演变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分析二者的主体观,为我们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浪潮中如何认识自己、定义自己提供历史性参照。(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8)
孙树程[4](2018)在《浅析译者翻译诗学观对其主体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得到认可和突显。然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无限制的,而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译者的翻译诗学观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拟在对中西方对翻译诗学的研究进行浅析的基础上,以鲁迅先生的翻译活动为例,从译者的诗学观角度探讨其主体性是怎样发挥的。(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8年21期)
张振亭,张超[5](2018)在《朝鲜古代诗学中国情结的“主体间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朝鲜古代诗学在其结构形态、批评对象、诗学理念及审美追求等诸多方面,与中国古代诗学有着与生俱来的亲缘关联,因此整个朝鲜古代诗学中流溢着无法抹却的中国情结。虽然朝鲜古代诗学与中国古代诗学存在着众多相似、相类之处,但朝鲜古代诗学与中国的诗学传统却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朝鲜古代诗家接受中国传统诗学的过程,实质上亦可视为对中国古代诗学进行"主体间性"的批评过程。二者间的这种"主体间性"特征,既有利于中国诗学在朝鲜半岛的流播,同时又使得中国诗学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产生了"增值效应"。(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梅文慧[6](2018)在《主体、他者与直觉——论列维纳斯的政治诗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列维纳斯针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及其传统问题,要求从伦理解构他者的现代性和政治,并从感性直观方式重构新型人伦、社会关系和准则。感性质素、伦理理性是列维纳斯诗学中的主要构成因素,并以此为技术理性或他者带来调节与转型,使得他者的政治及其方式得以变化,促成"主体与他者"的政治诗学建构。感觉化和人文化的技术理性,以及规范化与合理化的人文感觉,在直觉中得以建立和沟通,促进和提升了人际关系的密切度、关联度,带来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进步。列维纳斯的伦理和感觉主义,产生于主观意识和同情心理,这决定了其直觉理论带有显着的乌托邦色彩。(本文来源于《天中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罗煦[7](2018)在《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影响下的译者的主体性——以郭沫若译《西风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最知名的一首的抒情诗。这首诗结构严谨,层级清晰,主题集中,极具形式美,音韵美,意境高远且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了西风摧枯拉朽的气势。这首诗历来被看作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备受翻译家青睐,先后有郭沫若、王佐良、江枫、查良铮、丰华瞻等人都曾翻译过该诗。虽然郭译并没完全再现原诗意美、形美、音美的特点,但从安德烈·勒菲弗尔所提出的翻译及改写的理论为指导出发进行分析,郭沫若选择不拘泥于形式的创作式翻译—风韵译是受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影响,译者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所进行的一次成功尝试。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郭译本既是合理也是成功的。(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1期)
张海伦[8](2018)在《诗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译者开始登上翻译研究的舞台,译者的作用及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学界的认可。译者的主体性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此外,译者同时也是诗人的情况也受到很大的关注。作为诗人,其必定有自己的诗学观和创作观,而诗学观和创造观则对其译诗时译者的主体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集诗人、作家身份于一身的译者入手,研究这类译者的诗学观对其译者主体性有何影响。郑振铎和冯唐既是诗人,又是作家。郑振铎《飞鸟集》译本被奉为经典,冯唐译本则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褒贬皆有。因此,本文选取郑振铎和冯唐《飞鸟集》译本做描述性研究,并解决以下问题:第一,郑译和冯译各具何特点?第二,郑振铎和冯唐的诗学观有何差异?第叁,郑译和冯译在其诗学观的影响下,译者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通过对比分析郑译和冯译,本文总结出以下发现:冯唐的诗学观为“诗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对其译诗产生的影响主要有:首先,译诗采用押韵体和口语体,更贴近现实生活;其次,诗歌体现美感和乐观精神。而郑振铎认为,译诗要充分尊重原文及其作者,提倡中国人看的懂的语体“欧化”和非绝对的“直译”,因而他译诗时总是力求与原文的句式结构保持一致,力求译文不失原意,又保证译文流畅。(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5-28)
许多,许钧[9](2017)在《中华典籍翻译主体辨——兼评《〈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华典籍由谁来翻译,这个问题还存在多元声音。针对该现状,本文结合《〈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一书,对"翻译主体"进行分析与探讨,侧重比较中国翻译家和西方汉学家在典籍翻译中的翻译选择、翻译策略和特色、译出效果等问题,提出叁方面观点:一是谋求多元互补译者模式;二是用"送出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双向思维考察翻译动因;叁是从"文化传真"和"文化改写"角度透视翻译诗学。(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7年04期)
冯强[10](2017)在《气化主体及其当代性:任洪渊诗学的一个可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新世纪,对文学传统的回归已逐渐成为当代诗歌和诗学的一个共识。可以预见,相对于激烈批判传统的现代性话语,百年新诗会逐渐转移至并不排斥传统、甚至重述传统价值的当代性话语之中,这不仅是当下和现在价值的一个机遇,还是诗学界在充分学习欧美诗学批判、分析思维之后,努力摆脱现代性话语中总是落后于欧美学界之困境的一个机遇。伴随着中国传统内部儒道佛之更新的,是新诗诗学的语言转向和身体转向,前者为新诗学提供了语言准备,后者为新诗学提供了身体基础。文章以老诗人任洪渊为例,阐明语言主体和身体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的气化主体,并以此气化主体回应诗学的当代性问题。(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17年06期)
诗学主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翻译诗学与意识形态》一书论述了翻译过程的诗学变形现象、影响翻译的意识形态分支、翻译诗学的类型与具体应用叁大部分,阐释了翻译诗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也进一步说明了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中所起到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本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对此书的不足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学主体论文参考文献
[1].龙其林.中国现代诗学如何建构主体性——读陈希《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J].星星.2019
[2].徐鑫涛.基于译者主体性的翻译诗歌探析——《翻译诗学与意识形态》书评[J].外语教育.2018
[3].郭远芳.麦克卢汉与波斯特媒介诗学主体性思想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4].孙树程.浅析译者翻译诗学观对其主体性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8
[5].张振亭,张超.朝鲜古代诗学中国情结的“主体间性”特征[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梅文慧.主体、他者与直觉——论列维纳斯的政治诗学[J].天中学刊.2018
[7].罗煦.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影响下的译者的主体性——以郭沫若译《西风颂》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8
[8].张海伦.诗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9].许多,许钧.中华典籍翻译主体辨——兼评《〈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
[10].冯强.气化主体及其当代性:任洪渊诗学的一个可能[J].北方论丛.2017
标签:中国现代诗学; 《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化; 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