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UCM,组件模型,容器模型,DDS
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虞佳晋[1](2017)在《面向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的通用组件模型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通信中间件的出现给开发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用户屏蔽了底层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的差异,能够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然而,随着分布式通信中间件的快速发展,分布式通信中间件的种类也日益繁杂,不同的中间件在开发和使用方式上风格迥异,同样功能的应用往往需要重复开发以适应不同的中间件环境。同时,在某些资源有限的场景下,若应用之间通信既需要发布/订阅模式,又需要请求/应答模式,系统中就不得不部署多个中间件,导致更多的系统资源被占用。论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组件模型(UCM,Unified Component Model),该模型可为用户屏蔽底层分布式通信中间件的差异,提供统一的接口,降低应用与分布式通信中间件之间的耦合度,提高代码和软件的可复用性。论文的主要贡献有:1.提出了一种组件模型,能够提供统一的开发、部署和集成方式,兼容请求/应答和发布/订阅两种通信模式,基于该组件模型的应用具有高度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同时设计了 XML+IDL的组件分层定义方法(CHDM,Component Hierarchical Definition Method)用来描述该组件模型,使其具有平台无关、语言无关和中间件无关的特性。2.提出了一种容器模型,对组件屏蔽下层不同分布式通信中间件之间的差异,基于该容器模型的容器能够提供开发环境支撑功能以及系统运行支撑功能。开发环境支撑功能主要包括组件注册、修改、删除等静态功能,系统运行支撑功能主要包括组件运行状态监控、组件资源占用情况监控等动态功能。3.基于实验室已有的DDS中间件,设计并实现一个可支持UCM的分布式系统开发环境和运行支撑平台原型系统(简称UEPS),并对UEPS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通用组件模型具有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5-25)
陈睿[2](2016)在《基于MDE的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军事、工业生产以及控制等多个领域中,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也不断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传统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已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现有组成部分的开发以及更新、集成方法等,都需要继续完善以提高系统调度的有效性,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应用模型驱动工程(Mode-1 driven Engineering,MDE)方法,分析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设计,对于提升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性能有重要意义。笔者针对传统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进行分析,利用MDE方法管理系统,运用模型驱动工程(MDE)方法,管理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设计问题,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6年08期)
王洵[3](2010)在《基于嵌入式PC和EtherCAT实时以太网的分布式光学组件控制系统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组件是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被控单元数量多且安装位置分散等特点。现场控制层采用基于EtherCAT实时以太网的通信方式,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Windows Socket通信技术。其提供的数据确认和数据重传机制,确保数据传送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仪器仪表》期刊2010年S1期)
沙静,杜玉越[4](2009)在《模型驱动工程在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QoS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传统的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针对服务质量(QoS)评价方法存在弊端的问题,总结了运用模型驱动工程(MDE)对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的服务质量进行管理,将服务质量评价引入系统开发周期的各种探索,指出该方法应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分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09年S1期)
陈丽琼,邵志清,范贵生[5](2009)在《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的能耗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支持分布式实时嵌入式(DRE)系统的能耗分析,提出了一种能耗时延Petri网(ECTPN)对系统的模块、任务、任务间关系、通信协议等进行建模。基于所建DRE的ECTPN模型,分析系统的可调度性和能耗约束,并给出启发式算法来计算满足时间约束和能耗约束的可行调度。最后应用一个实例模拟系统的建模和分析过程,从而直观地展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张海涛,邱联奎,艾云峰[6](2008)在《分布式嵌入式系统实时调度的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RBTPN模型在建模分布式嵌入式系统实时调度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扩展时间Petri网模型。该模型通过在需要处理器资源的变迁上引入变迁速率因子,得到具有相同优先级变迁的运行速率函数,从而在分布式嵌入式系统的调度建模中,在单个处理器上结合了固定优先级可抢先调度和轮转调度。随后给出了该模型可达图的构造方法,以便可以得到调度序列的各种性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08年08期)
张海涛,艾云峰[7](2007)在《一种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的调度分析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的基于Petri网的调度分析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的调度分析算法。该算法使用相对的触发域判定调度序列中的变迁是否可以调度;通过引入并行间隔,记录了调度序列中的并行变迁的相对执行时间;在计算调度长度时,使用并行间隔作为并行变迁的执行时间,从而得到了正确的调度分析结果。(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廖勇,熊光泽,陈旭东,桑楠,朱清新[8](2007)在《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端到端性能确保》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具有端到端截非周期任务模型的分布式实时系统,提出了一种ICA算法,构造了一个兼顾非周期实时任务个体性能和总体性能的分布式控制环。该算法能动态调整任务的QoS,从概率上确保了任务的端到端截止时间,并能通过确保CPU利用率来提高系统吞吐量。实验结果证明ICA能为具有端到端非周期任务模型的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提供更好的性能确保。(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张海涛,艾云峰[9](2007)在《基于Petri网的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的调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资源的Petri网建立的分布式嵌入式系统模型中,针对没有考虑并行问题的常规调度分析算法无法计算出正确的调度长度的不足,通过引入时间基准和相对于初始状态类的触发域,得到了新的适合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的调度分析算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汪平[10](2007)在《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及时调度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随着当今科技的不断进步,实时应用的复杂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结合了分布式系统和嵌入实时系统的优点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时系统要求任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因此需要对任务进行合理的调度。经典的实时调度算法一般以任务的最坏执行时间来进行可调度性分析,然后要么精确地执行任务,要么不能执行任务,这种分析保证了实时系统的可预测性。但是,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经常处于复杂的动态变化的环境之中,一般来说,任务的最坏执行时间很难预测,即使可以预测,也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任务的执行时间能够达到最坏执行时间。因此,如果将经典的实时调度算法应用到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中,必然会大量增加系统的构建成本,也会使系统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非精确计算的及时调度机制。本论文分析了CORBA、RTCORBA、minimum CORBA和Jini等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标准,指出它们的特点和不足,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结构模型,并在该模型中,着重研究基于非精确计算的及时调度机制。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结构模型。该模型基于实时通信机制和时间记账机制,采用及时调度机制,提供透明的服务机制,为复杂的嵌入实时应用开发提供简单有效的开发平台,缩短应用开发时间。(2)及时调度机制。及时调度机制采用非精确计算技术,即将任务划分为强制执行部分和可选执行部分,强制执行部分必须在任务时限到来之前完成,产生一个基本可接受结果,若在任务时限内处理器有空闲时间,则继续执行任务的可选执行部分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实现及时调度机制的关键是在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中采用了一个关键结点——服务管理与调度中心,它接受系统中所有服务和服务请求的注册,并将服务请求、实现服务的所有任务和任务间的先后关系约束用可选执行路径任务图保存。服务管理与调度中心接收服务请求,然后根据已注册的服务和相应的可选执行路径任务图,通过带时延约束的可执行路径选择算法计算出一条回报较高的执行路径,生成调度控制消息,相关结点依据调度控制消息内容采用基于非精确计算的调度算法调度任务的执行。由于带时延约束的执行路径选择问题是一个NP完全问题,本论文给出了一个启发式算法。及时调度机制克服了经典实时调度算法的不足,可以降低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的构建成本。(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7-04-01)
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军事、工业生产以及控制等多个领域中,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也不断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传统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已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现有组成部分的开发以及更新、集成方法等,都需要继续完善以提高系统调度的有效性,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应用模型驱动工程(Mode-1 driven Engineering,MDE)方法,分析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设计,对于提升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性能有重要意义。笔者针对传统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进行分析,利用MDE方法管理系统,运用模型驱动工程(MDE)方法,管理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设计问题,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虞佳晋.面向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的通用组件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7
[2].陈睿.基于MDE的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
[3].王洵.基于嵌入式PC和EtherCAT实时以太网的分布式光学组件控制系统研制[J].中国仪器仪表.2010
[4].沙静,杜玉越.模型驱动工程在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QoS评价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9
[5].陈丽琼,邵志清,范贵生.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的能耗建模与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张海涛,邱联奎,艾云峰.分布式嵌入式系统实时调度的建模[J].计算机应用.2008
[7].张海涛,艾云峰.一种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的调度分析算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
[8].廖勇,熊光泽,陈旭东,桑楠,朱清新.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端到端性能确保[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
[9].张海涛,艾云峰.基于Petri网的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的调度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
[10].汪平.嵌入分布式实时系统及时调度机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