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形象论文-倪君

新女性形象论文-倪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女性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女性形象,海派京剧,美学现代性,清末民初

新女性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倪君[1](2019)在《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新女性形象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开埠后,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外来人口的聚集,社会开始走向近代化。在商业经济浪潮的涌动中,众多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上海社会对女性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至晚清时期,妇女入园观戏已成常态。京剧自南来上海后,在上海本地工商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受文化转型的熏陶,为了适应沪地观众审美需求,编排出众多新剧目、创新出一系列舞台美术、运用了新式道具布景,从而逐步从京剧母体蜕变成具有强烈改革创新意识的"海派京剧"。海派京剧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其剧目中的女性形象令人耳目一新。通过选取《红梅阁》《二十世纪新茶花》《血泪碑》叁出海派京剧所塑造的叁个新女性形象为基点,来探讨清末民初时期海派京剧所体现出的美学现代性转型及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9年10期)

张卫东,王文圆[2](2019)在《《江城》中“新女性”的形象图谱与女性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彼得·海斯勒的《江城》以文化"他者"的身份,摒弃意识形态或者乌托邦式的传统形象叙事,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西部一座小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解剖,为读者展现了较为客观的异国形象。其中,女性形象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书中,他描写了四位有代表性的新女性形象,为彼时与中国传统女性形象不同的边缘群体绘就了一个基本图谱,也展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杨一梦[3](2019)在《老舍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谫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老舍的小说中,除悍妇与传统女性之外,还有一类并不健全的、时代夹缝中的"新女性"形象,她们体现了新思想文化的局限性与自身的动摇性、依附性,但也反映了几千年父权社会压迫和控制女性的两种方式:直接剥夺女性的社会职能、经济地位与更隐蔽持久的精神奴役。老舍最终否定了这类新女性。但由于男性视角,以及其注重国民身份而悬置个人解放的立场,老舍并没有为女性如何摆脱历史沉疴指出一条明路,这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田洁[4](2019)在《《新女性》与民国“新女性”形象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运动及随之而来的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礼教发起了挑战,女性问题得到社会激烈讨论,女性期刊也在20世纪20至40年代达到发展的第一个高峰。~(1)《新女性》是这一时期最具革命性的妇女杂志,主编为章锡琛,主要撰稿人有顾颉刚、鲁迅、周作人、丰子恺、叶圣陶等社会名流。该刊1926年1月创刊于上海,1929年12月停刊,一年一卷,每卷均为十二期,一共出版四卷48期。(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9年14期)

李欣,王玉明,骆雁雁[5](2019)在《帝国与“新女性”——哈格德历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晚期的英国是典型的父权制社会,但女性主义的觉醒和"新女性"的出现,冲击了既定的性别秩序,造成了这一时期着名的"妇女问题"。该时期历险小说家赖德·哈格德的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她》和《阿莎归来》中刻画了不少这样具有情欲、权力欲与控制欲的"新女性",她们以诱惑或控制等多种方式,削弱了男人们的男性气概、颠倒了既定社会的性别秩序、使男性利益共同体解散。她们对父权制社会的秩序形成威胁,并直接影响到当时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事业。哈格德小说中的这些"新女性"表现了作者因"新女性"现象产生的性别焦虑以及对帝国殖民事业的忧虑。(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屾[6](2019)在《去性别化的新女性影视形象塑造手段——以日本电视剧《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两年,国内以女性为主角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然而,即使在某些以"大女主"为噱头的作品中,女性角色依然不能摆脱男性角色而独立存在。在脱离男性角色牵绊的尝试中,日剧《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示例,以去性别化的塑造手段设定角色。(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张蕾[7](2019)在《TVB现代剧中的新女性形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主义与影视艺术的结合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的影像表达范式。在香港电视产业的发展中,TVB现代剧的制作逐渐模式化,是香港本土文化的典型折射,其独特的商业大众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与互补,且极具亲民性,塑造了一大批追求理想与真爱、崇尚自由的新女性形象,传达出新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立场。(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4期)

田松林[8](2019)在《“近代华阳国志”里的“新女性”——地域文化和地方历史视野下李劼人“大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域文化对李劼人的写作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他在"大河小说"中塑造的大胆、叛逆、泼辣的女性形象就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可从巴蜀历史上叛逆、大胆的女性层出不穷这一现象得到印证。原因就在于:其一,多次的移民迁徙活动使得巴蜀地区家族制度衰败、儒家文化淡化,从而为巴蜀女性的"越轨"行为提供了条件;其二,道家文化中对"个人"的强调与对礼教的反抗又为她们进一步的叛逆提供了思想上的动力。而无论是在反叛的行为上,还是推动其反叛的思想上,身处于辛亥革命之前的巴蜀女性都闪现着新女性的光辉。(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晓东[9](2019)在《新女性形象的别样塑造——评刘汀中篇小说《魏小菊》》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第2期《小说选刊》头条刊发刘汀的中篇小说《魏小菊》。作者在"创作谈"中,虚构了和魏小菊在咖啡馆见面的场景,魏小菊虽土气未脱,但已经显示出精明、凌厉、警惕的城市人性格。"创作谈"和小说文本中,都提到一个日子,魏小菊的生日,1983年6月3日。1982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若干问题》,1983年6月3日,《人民日报》(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04期)

张旖华[10](2019)在《新女性与旧道德:中国近代女性社会地位变迁——以《良友》画报的女性形象为视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女性逐步摆脱了男性附庸的角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旧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摒弃,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认可。本文以《良友》画报女性形象为视点,探讨中国旧社会传统思想对女性的约束、近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发展历程、《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新女性思想的进步意义,从而诠释中国近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1期)

新女性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彼得·海斯勒的《江城》以文化"他者"的身份,摒弃意识形态或者乌托邦式的传统形象叙事,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西部一座小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解剖,为读者展现了较为客观的异国形象。其中,女性形象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书中,他描写了四位有代表性的新女性形象,为彼时与中国传统女性形象不同的边缘群体绘就了一个基本图谱,也展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女性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倪君.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新女性形象及其意义[J].四川戏剧.2019

[2].张卫东,王文圆.《江城》中“新女性”的形象图谱与女性意识[J].文化学刊.2019

[3].杨一梦.老舍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谫论[J].绥化学院学报.2019

[4].田洁.《新女性》与民国“新女性”形象的构建[J].青年.2019

[5].李欣,王玉明,骆雁雁.帝国与“新女性”——哈格德历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书写[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张屾.去性别化的新女性影视形象塑造手段——以日本电视剧《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

[7].张蕾.TVB现代剧中的新女性形象解读[J].视听.2019

[8].田松林.“近代华阳国志”里的“新女性”——地域文化和地方历史视野下李劼人“大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李晓东.新女性形象的别样塑造——评刘汀中篇小说《魏小菊》[J].名作欣赏.2019

[10].张旖华.新女性与旧道德:中国近代女性社会地位变迁——以《良友》画报的女性形象为视点[J].视听.2019

标签:;  ;  ;  ;  

新女性形象论文-倪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