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投资结构论文-初宜红,王晗笛

地方政府投资结构论文-初宜红,王晗笛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方政府投资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财政分权,经济性基础设施投资,地方政府税费结构

地方政府投资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初宜红,王晗笛[1](2019)在《财政分权、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政府税费结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财政分权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工的方式,其发展通常伴随着相应的财政体制改革。本文提出叁组7个研究假设,并利用2011-2016年全国22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来检验财政分权、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政府税费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税费显着正相关;财政分权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中的经济性基础设施投资显着正相关;经济性基础设施投资在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税费结构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在财政分权条件下积极调整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优化地方政府税费结构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白俊,刘园园,邱善运[2](2019)在《政府放权对国企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地方国企金字塔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简政放权和国企改革的现实背景,探讨作为地方政府对国企放权的一种组织结构——地方国企金字塔层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尽管简政放权减少了地方政府对国企的行政干预,但同时也弱化了对国企管理层的监督,由此导致管理层自利行为和国企过度投资现象加剧。进一步研究表明,较好的市场环境能够有效缓解政府放权对国企过度投资的加剧作用,但即使在较好的市场环境中,政府放权对提高地方国企投资效率的作用也并不显着。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一是要继续推动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减少对地方国企的干预,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推动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过渡,履行好出资人的职责,规范地方国企的投资和经营;二是要推动地方国企完善公司治理,强化财务硬约束,提高投资和经营决策的透明度,抑制国企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低效率投资;叁是要推进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有序、竞争中立的营商环境,为推动包括地方国企在内的各类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本文来源于《南方金融》期刊2019年04期)

初宜红,张鑫[3](2018)在《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税费结构调整——基于我国省级政府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11~2015年全国22个省级面板数据构造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地方政府税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看,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政府税费显着正相关;就税费结构而言,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政府收费的相关度显着高于地方政府税收;从公共基础设施行业分布看,经济性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政府收费的相关度显着高于社会性基础设施;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政府收费的相关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刚性增长下税费结构性调整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税务研究》期刊2018年08期)

闫先东,朱迪星[4](2018)在《地方政府投资偏好、信贷配置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的增速与GDP增速的偏离幅度加大,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效率降低的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本文认为,地方政府的治理目标体系带来的信贷和投资结构的系统性变化,可能是导致这种偏离的重要原因。对中国总量和分省宏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由于存在政绩竞争的压力,前期较差的经济表现会促使地方政府将主要的行政、财政和金融资源引导向更易掌控的基础设施领域,将其作为稳增长的着力点。这种现象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政绩目标相对单一的中部地区尤为明显。而过高的基础设施投资导致的挤出效应等问题,会降低货币供应对长期增长的拉动效率。总体来看,当前基于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目标的基建投资偏好,是经济下行阶段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效率降低、长期经济金融风险持续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金融监管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韩文龙,陈航[5](2018)在《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区域差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对2005—2015年中国31省市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中国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内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并引入虚拟变量分析区域间差异。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投资促进了区域内产业结构变迁,其中对东部地区第叁产业拉动最大,对中部地区第一、二产业拉动最大,西部地区各省市差异过大,对第叁产业拉动较明显;在进一步的差异分析中,发现东部与西部之间政府投资对叁大产业变迁有明显结构性差异,而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异无法确定。(本文来源于《重庆叁峡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海星,靳伟凤[6](2014)在《地方政府投资与税收对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结构趋同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多年的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构建东、中、西部区域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1998—2012年我国两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地方政府投资与税收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物质资本投资和地方税收加剧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而地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则降低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并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税收叁大财政政策变量对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剥离地方政府的产业经济建设功能、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等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刘玲玲[7](2013)在《浅析投资传导循环中的产业结构变动——地方政府阻碍的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投资流向决定了社会资源在各部门的配置,决定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由于我国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企业和个人,政府的投资和管理不局限于公共产品,形成对的投资流向的特殊影响。因而规范我国政府行为以达正确引导投资流向、合理安排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3年21期)

宋兆君,王礼力[8](2013)在《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十分明显。笔者以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为例,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等分析工具,对我国2000-2011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总投资对叁次产业生产总值均具有正效应,地方政府总投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中地方政府总投资对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影响最大,其次是第叁产业对第一产业影响最小。(本文来源于《企业经济》期刊2013年10期)

王传孟[9](2013)在《地方政府产业结构调整与投资管理体制的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经济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经济总体上已具备了巨大的规模。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和单个经济单位生产的盲目性,客观的造成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尤其在地方政府层面表现出了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和大量的重复建设。同时地方政府不但充当中央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执行载体角色,也有着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应的根据自己的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产业政策,扶植主导产业发展。政府投资是地方政府用来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工具。最近以来,我国某些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这不仅造成我国的地方投资规模和结构的不合理,而且也对产业结构造成了一定的扭曲。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地方政府产业机构调整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如何看待这其中出现的问题,已成为地方政府有效进行产业调控,保证经济结构合理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地方政府投资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的产业调控机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首先,提出了政府投资的理论依据,市场机制的缺陷和市场体系的不完整。其次,探析我国省级地方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特征,省级地方政府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分析省级政府调控产业的手段和方式。然后,分析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方式,地方政府的投资决策,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以上章节的分析得出本章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的意义,及本文的结构第二章是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介绍了市场机制的缺陷,包括公共物品问题、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市场垄断问题、通货膨胀和失业与经济结构失衡、收入分配的问题。这些都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理论基础。然后是介绍市场体系的残缺,由于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还不具备发达的市场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对资源的配置也没有效率。政府对市场残缺的替代的最佳路径就是通过政府投资进行市场残缺干预。由于我国政府负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所以我国政府比发达国家经济干预的范围要大。第叁章主要分析省级政府调控产业的方式和手段。在这里首先介绍了省级地方的产业结构的概念和产业结构的特征与演进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省级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以及方式和手段。主要得出,地方政府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式就是确定合理的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回顾作用、前瞻作用和旁侧效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要将合适的关联产业的本地化并适度超前的投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第四章主要分析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方式。首先开始介绍了一种新的项目组织方式-代建制。然后回顾了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的项目组织方式,从单位自营模式、甲乙丙叁方模式、工程指挥部模式、基建处模式、项目法人责任制模式、专业机构型最后到代建制。这些项目的组织方式都曾经在当时起过积极的作用,有些项目组织方式在某些领域至今仍然有效率。但其中代建制是一种项目组织方式未来发展的趋势,它有诸多的优点,如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有效预防腐败。然后介绍了叁种类型的项目实施方式。第五章是地方政府投资决策的内部协调机制研究。这部分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项目投资的一般流程以及各个对决策其重要作用的单位和个人的影响力分析;然后,仔细分析和选取了几个决策过程中影响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的重点问题。在影响力分析中的几个决策者,地方党政一把手,地方人大,发展改革局,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协调与项目审批过程中的监督是产业调控的传导机制中的关键部分。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和优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经过以上部分的论述,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地方政府产业调控的传导的一般流程是:第一,地方政府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本地方的产业结构政策,确定和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本地化相关产业,超前适度的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第二,地方政府的相关经济职能部门制定五年期的经济发展规划,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远景制定方向和目标;第叁,地方的产业部门根据地区经济需要向地方经济计划职能部门提交具体投资项目的审批建议书,并由有关经济部门(一般是地方发展改革委)审批。审批通过后,项目单位仍然要将项目可行性报告交主管单位审批;第四,通过审批后,项目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项目单位根据自己项目的特定选择恰当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代建制是在发达国家运行较成熟的组织形式,有着众多的优点,是一种项目组织方式的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第五,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和项目竣工后的评价总结,项目过程的监管和项目完成之后的验收是保证产业调整政策和项目质量的有效保障,必不可少。项目竣工后,交由使用单位运行,同时项目主管单位要对项目的过程进行经验总结和评价,至此完整的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过程结束。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如下:一、本文系统的对地方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政策的建议。提出了对于投资项目从审批到实施、竣工的全过程的监督和协调。二、以往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或地方政府投资的研究较多,但是缺少把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本文则试图从地方政府投资的角度解析地方政府的产业调控传导机制,填补了这项空白。(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3-04-01)

陆佳[10](2013)在《产业结构变迁、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让我国相继赶超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长期保持着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更是被世界称为“中国式的增长奇迹”。经济增长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更稳固了,但是在这许许多多亮丽数据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增长方式粗放、重复建设严重等。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由于我国自身增长动力不足,制度和结构性不够牢固,更加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我国经济增速回落明显,便是很好的例证。这也暴露出了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长期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消费持续疲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涉及不足等,表明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亟待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而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基础。同时,财政分权以后,地方政府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后危机时代,地方政府投资为防止经济增速的快速回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盲目的投资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地方政府债务高企风险加剧。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更应合理利用地方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持续增长。本文试图在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关系时,加入地方政府投资这个变量,希望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叁者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经济增长奇迹找到合理的解释和证据,并为地方政府投资指明方向。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依据2000年至201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得出结论:地方政府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即本期的经济总产值对下一期也存在着促进的作用,这也表明,地方政府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较为长久的影响力。就产业结构升级而言,第叁产业产值占比对经济增长为负影响,表明我国依然处于第二产业占主导的阶段,而第叁产业就业结构增长则有利于经济增长,表明我国应该加大第叁产业吸收就业的能力,大力发展第叁产业,而不仅仅是去追求一时的产值。地方政府投资除了能直接利好经济增长外,研究还发现,其对第叁产业的发展即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促进作用,表明地方政府投资在产业结构框架内依然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本文分为绪论、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模型建立、实证分析、结论这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章结构、创新和不足点进行了简述。第二章文献综述则是对现有文献对该研究问题的成果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并简要评价。第叁章理论分析和模型建立则是对本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进行推导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合理的计量模型。第四章实证分析,依据实际数据,对我国相关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然后在理论基础的指引下,依据合理的计量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在实际数据的支撑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五章结论部分是对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总结,并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学院》期刊2013-03-01)

地方政府投资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简政放权和国企改革的现实背景,探讨作为地方政府对国企放权的一种组织结构——地方国企金字塔层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尽管简政放权减少了地方政府对国企的行政干预,但同时也弱化了对国企管理层的监督,由此导致管理层自利行为和国企过度投资现象加剧。进一步研究表明,较好的市场环境能够有效缓解政府放权对国企过度投资的加剧作用,但即使在较好的市场环境中,政府放权对提高地方国企投资效率的作用也并不显着。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一是要继续推动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减少对地方国企的干预,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推动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过渡,履行好出资人的职责,规范地方国企的投资和经营;二是要推动地方国企完善公司治理,强化财务硬约束,提高投资和经营决策的透明度,抑制国企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低效率投资;叁是要推进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有序、竞争中立的营商环境,为推动包括地方国企在内的各类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方政府投资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初宜红,王晗笛.财政分权、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政府税费结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9

[2].白俊,刘园园,邱善运.政府放权对国企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地方国企金字塔结构的研究[J].南方金融.2019

[3].初宜红,张鑫.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税费结构调整——基于我国省级政府的经验证据[J].税务研究.2018

[4].闫先东,朱迪星.地方政府投资偏好、信贷配置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J].金融监管研究.2018

[5].韩文龙,陈航.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区域差异性[J].重庆叁峡学院学报.2018

[6].张海星,靳伟凤.地方政府投资与税收对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影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

[7].刘玲玲.浅析投资传导循环中的产业结构变动——地方政府阻碍的角度[J].知识经济.2013

[8].宋兆君,王礼力.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J].企业经济.2013

[9].王传孟.地方政府产业结构调整与投资管理体制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13

[10].陆佳.产业结构变迁、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3

标签:;  ;  ;  

地方政府投资结构论文-初宜红,王晗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