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慧
文山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建筑行业的突破性发展一方面来自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建筑工程质量重视力度的提升,在追求建筑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人们的工程质量强化意识也显著增强,并尝试通过各种途径来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实践表明,建筑施工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和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增强建筑施工管理力度,发挥其质量保障作用,本文将在分析建筑施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如何通过管理过程优化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希望为今后的建筑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现状;优化措施;工程质量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不论是在施工技术还是在施工材料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是人们的过程管理意识还有待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管理对象是施工过程,通过施工管理可以对工程项目涉及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诸多因素加以调控,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现阶段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探索新的优化途径,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施工管理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一、建筑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管理理念显然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建筑施工管理亦是如此,只有跟随市场发展需求改革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才能获得管理层次上的创新,充分发挥其在质量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积极采用各种管理手段,但是在具体的管理模式与管理行为上仍然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习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善于尝试新鲜事物[1]。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使得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习惯于使用传统老旧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而且在质量检测上不善于突破创新,与其他先进施工单位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因为管理层缺乏创新意识才使得建筑施工管理的真正价值无法体现出来,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有许多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都偏好“随性管理”,即根据施工进度进行临时管理,不仅没有固定的管理团队,而且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弊端较多,追责难度大,而且在管理效果上也不理想,更无法发挥质量监督与保障作用。施工企业之所以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人力资源安排不足,另一方面是在观念层次上认为管理制度没有实际作用,这样一来不仅无法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而且也会导致权责划分不明确,使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进而出现不作为的情况。缺乏管理制度的结果一方面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环节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也会埋下许多安全隐患,增加各种意外事故风险。
(三)事后管理方式盛行
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任务,一味的追赶施工进度,从而忽略了过程管理,只有在出现问题之后再采取事后补救措施,这种事后管理方式不仅不利于过程控制,导致施工期间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易被察觉,而且还会对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产生威胁。虽然事后管理方式减少了事前组织与协调环节,表面上提高了施工效率,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再临时采取措施去弥补无疑会延长施工周期,从而影响施工任务的如期完成。
二、建筑施工管理的优化原则
建筑施工管理的优化应当注意遵循以下原则,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一)应当重视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体规划
建筑施工管理的目的是整个施工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有可能埋下隐患,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秉持全局和整体观念,同时还要注重细节管理[2]。为了实现整体管理,单纯依靠人力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各种人为失误,因此,应当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优势作用,提高质量监督与检查力度,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应当严格遵守“规范、提高”的总体方针
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需要规范的施工操作作为保障,因此,通过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和核心是“规范”、“提高”,这就需要在施工管理中确立该总体方针的地位,严格按照方针指导规范各项操作,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全面、完整的贯彻落实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对人员、设备、材料等做出合理的调整,使资源配置方式更加适应周围施工环境,从而在“规范”的基础上获得“提高”,切实保障施工质量。
三、建筑施工管理的具体优化措施
根据上述原则,建筑施工管理中可以采取的具体优化措施包括:
(一)制定详细的施工管理计划突出质量管理重点
建筑施工管理自管理团队组建项目开始一直延续到工程验收,这一过程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涉及的因素众多,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管理计划保证各个环节的有序衔接和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在施工管理计划中突出质量管理重点,时刻关注质量问题,将建筑工程质量作为施工管理的核心。在编制施工管理计划之前,首先要对工程实际进行深入的调查,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难点和重点。施工管理计划本身是一种事前计划,因此应当具有计划性,这就需要在总结以往施工质量问题的基础上对本次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预测,对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加强重点管理,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案,从根本上杜绝和消除质量隐患[3]。
(二)完善建筑工程质量责任制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将直接影响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和态度,因此,强化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为此,应当制定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将质量管理目标落实到每一个管理人员肩上,促使其严格谨慎的对待每个施工环节,并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的监管。根据项目管理团队的人员组成,可以将质量责任制分为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责任制、质检员质量责任制等。项目经理作为管理团队的负责人,其在质量管理中所担负的质量责任最重,同时任务量也最大。项目经理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项目质量责任书中的相关内容,对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工作要予以支持并对其他人员开展质量教育,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成本之间的关系,科学组织施工并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负主要责任,项目结束后要积极参与工程验收工作并组织编写竣工验收材料,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方法。项目技术负责人需要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配合完成各项质量管理工作,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为了保证施工资料的完整性,项目技术负责人需要及时搜集施工资料并整理归档,监督质检试验和取样检测工作,对项目部提出的质量问题要提出自己的专业性意见,同时还要参与施工现场的质量评估工作,及时掌握质量动态并就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三)加强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施工材料与所采取的施工技术,为了避免出现材料选择不合理或施工技术操作不合理的问题,应当将两者纳入施工管理体系。在施工材料管理上,首先应当规范采购流程,明确所选取的材料必须要有国家或行业许可证书,优先选取信誉度高、资金保障充足的厂家所生产的材料。材料选购完成后还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检测及时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对于长期合作厂家,要动态掌握其供货能力和材料价格变动。材料运输过程中要妥善安置避免磨损。在施工技术管理上,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项目参与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知各种施工技术的原理与操作方法,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新技术产品,按照施工技术特点合理编制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人员并进行技术交底。另一方面要根据每种施工技术的特点加强质量控制,对于重点和难点部分的施工技术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参与现场跟进,并仔细核对工程施工图纸,严格按照图纸内容进行各项施工操作,施工阶段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于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工序环节,应当采取专业的检测技术加以检测,禁止停留在人为检测层面。此外,为了保证施工技术的施工效果,应当善于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并加大设备的投入率和使用率,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对于老旧落后的设备要及时淘汰并加大资金投入购置新的设备,根据行业技术标准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保证投入使用的设备能够高效运转并满足质量管理要求。
(四)加强工程质量监理
在施工管理中,工程监理人员应当意识到工程质量监理是监理工作的重点,在日常监理工作中应当坚持“严格控制、积极参与”的工作原则,做好事前监理、跟踪监理、动态监理,协调好质量与进度、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工程监理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过程和结果都要依靠数据和书面报告说话,对重点部位应当加强质量控制做到动态、全方位监控,这样才能实现工程监理目的。为了做好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应当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始之前,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并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充足的监控人员,明确分工与职责,此外,还要审查聘任的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是否具备投标文件的各项资质要求,对于核实批准的施工组织与施工计划部的进行随意的改动。第二,要做好事前预防与指导工作。工程质量监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事前预防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对各项施工操作进行规范性指导,这就需要对施工中所采购的材料、购置的设备等进行事前预防控制,严格检查运输到场材料、设备的检验报告和技术说明书,经审查合格后方可进场,对于检验不合格的要禁止进场。在材料存放过程中如果因保管不良导致质量受到影响应当及时更换或重新购置,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工程质量监理人员在日常监理工作中应当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在施工前组织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开展质量会议,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每个环节施工完成后都要由施工人员和质检员签字确认并经监理人员签字认定后方可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施工。如果没有进行“三检”或缺少任何一方的签字监理人员都有权拒绝验收,以免对下一个环节的施工产生影响。此外,监理人员还要通过日常检查、随机抽查、旁站监督的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进一步的验收,及时消除存在的质量隐患。
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而工程质量又与施工企业的效益挂钩,因此,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施工企业有必要对自身的施工管理水平进行不断的优化,从人员、材料、技术等各个方面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各项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青春.基于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5,08:286+289.
[2]蔚建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探讨[J].江西建材,2015,10:264+266.
[3]张志敏.探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其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