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战争影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历史教学,影视史学,历史核心素养
战争影视论文文献综述
陈少华[1](2019)在《例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影视史学的运用——以人教版“鸦片战争”(必修一)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影视史学是一种"以视觉的影像和影片的论述,传达历史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的史学表现方式。以人教版"鸦片战争"为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课程标准解读片面、教材呈现方式单调、教材语言缺失等问题,借助影视作品《鸦片战争》导入教学,从落脚点、着力点、生长点上辅助教材教学,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21期)
陈鸿,刘育猛[2](2018)在《重识与重构:战争本体审美视域下的军旅影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军旅题材影视是当代中国文化艺术题材的大热门类。而这种大热,与当代社会迷茫与困惑的情绪焦虑、自省与重构的精神诉求密不可分。在战争本体审美视域下,重识军旅影视,发现其具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战争艺术美,"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战争奇迹美和"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的战争暴力美,而这种美学意义背后所彰显的精神力量坚定抚慰了当代社会的情绪焦虑,有力回应了当代社会的精神诉求。这对于凝聚时代精神、重塑民族性格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意义与精神价值,是当代中国重构精神谱系的重要坐标。(本文来源于《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张吉山[3](2018)在《论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主题的开放性——以电影《狂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战争影片,《狂怒》既没有用战争胜利的结局凸显"我军"的崇高精神,也没有采用漫画化手法丑化敌人,而是重在表现"狂怒"号战士孤独、无助、恐惧、绝望等生存体验,体现出一种新的战争美学风格。影片不在战争的正义性上有过多的纠缠,而是在塑造一个个具有反讽意味的"英雄"的过程中,表达了正义之上还有生命、生命之上还有神性的战争主题。(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15期)
杜润润[4](2018)在《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一课中影视资源的有效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课改的深入,教育观发生变化,当人们的教育观从'教'转向'学',并随着课程结构的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元的趋势时,人们关于教材的观念也在进一步扩大,意识到教科书并非唯一的教材,只要是承载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的物化的材料,甚至教具,都是教材。在这种“大教材”观念的推动下,历史影视资源也成为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资源运用现代化手段,使过去时空中的人和物得以重现和发生,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创设情趣盎然、富有活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现实与历史的有机交融中感受到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它是对历史的一种具体化、形象化的叙述。随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形成和影视技术的发展,影视资源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获得了愈来愈广泛的运用,也使人们更加关注影视资源教学。对于《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来看,本课知识点情感性、直观性较强,涉及大量震撼人心的史实,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影视资源的引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同时,进入新时代以来,国际关系变化纷繁,日本右翼势力的日益膨胀使中日关系达到“冰点”。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当今的抗日战争史教学不再是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和仇恨的延续,更应该是客观、真实,令人反思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加真切、直观的感受这段历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发挥历史教育的现实意义,恰当的运用影视资源,通过其声像并茂的形式,将学生的拉近当时的情境中,直观、真切的去感受这段历史记忆,使学生意识到日本无处不在的滔天罪行以及的英勇无畏的全民族抗战。新时代背景下,不管是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潮流还是《抗日战争》一课的具体教学需要,影视资源在《抗日战争》一课中的有效利用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抗日战争》为例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课程,尝试对如何在《抗日战争》一课教学中利用影视资源优化高中历史教学作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在第一章里面,本文简单介绍了影视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分析了影视资源与历史教学的契合点。通过第二章内容,介绍了《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概况,主要是课标的要求,教材对于本课内容的编排,本课教学的时代背景。第叁章,分析了在《抗日战争》教学中影视资源运用的时机及作用,通过对网络上搜集的十节《抗日战争》录像课进行案例分析,列举出在具体案例中影视资源运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最后一章内容中,笔者尝试根据前文的剖析和对比,探讨在《抗日战争》一课中影视资源的开发原则、利用策略以及影视资源与《抗日战争》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在本文中看似独立的抗日战争史教学中影视资源的运用策略,却可以上升到整个战争史教学或者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中影视资源运用的策略分析,为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定辅助,对改善历史教学近况起到一定借鉴作用。通过影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帮助学生进一步走近历史、了解历史,进一步实现历史学习的大众化,以期最大程度的发挥历史学习的教育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任君妍[5](2017)在《基于影视资源的学习方法在高中文综历史鸦片战争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高中文综历史教学也结合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将影视资源作为高中文综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借助影视资源更好的还原历史,将历史的发展呈现在高中生面前。不仅能够加强高中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还能够提升高中文综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以鸦片战争为例,了解高中历史教师是如何利用影视资源来阐述鸦片战争的。(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7年02期)
张凯[6](2016)在《从《伊利亚特》到《特洛伊战争》——品味影视中的人性光辉》一文中研究指出《伊利亚特》与《特洛伊战争》两者虽有从属关系,但后者较前者而言,多了思想与人性的光芒,展现出了完美英雄的意识,让后人更能体会到力与美、刚与柔的完美结合。(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6年08期)
王导航[7](2016)在《美国现代战争影视作品中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形象是主权国家内外部公众对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总体的评价和认识。国家形象是国家和民族综合国力和精神面貌在国际社会中的舆论反映。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方面,积极正面地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争取话语权的关键。影视文化是一国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开展对外传播的重要工具。影视剧作品集商业性、娱乐性、文化性于一身,是传递一个国家和民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政治和文化理念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播国家形象的载体之一。传播积极的国家形象,是包括影视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学艺术长期的历史使命。美国十分重视军事题材影视剧作品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作用。有着“梦工厂”之称的好莱坞创作了很多对国家形象有着积极效应的影视作品,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投射和渗透着本国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等。美国现代军事题材影视剧作品在兼顾娱乐性和商业性的同时,很好地肩负起了为政治服务的责任。本文主要通过五个章节,对美国现代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的国家形象传播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家形象的特点,传播国家形象意义,以及影视作品在传播国家形象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概述;第二章对美国各时期军事题材影视代表作品及国家形象传播特点进行罗列和分析;第叁章主要对军事影视作品中国家形象传播策略和理论依据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对美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传播国家形象的效果进行分析;第五章为美国军事影视作品传播国家形象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启示。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6-05-28)
郭传建[8](2016)在《21世纪军事战争影视作品中英雄形象创作趋势之侠义英雄的呼唤》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以来,所有的民族都崇拜着各自的英雄,英雄是有阶级之分的,但是英雄崇拜是没有民族之分的,国外也有人把伟大领袖毛主席纹在胸膛上,外国人也崇拜毛主席。因为英雄的存在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信仰的存在。从古希腊的阿克琉斯到箭射九日的后羿,从北击匈奴霍去病到舍身取义的董存瑞,描写英雄事迹、颂扬英雄人物至始至终都在古今中外艺术作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现实社会里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读天下》期刊2016年09期)
郁树梅[9](2016)在《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历史的远去,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会通过影视作品向人们呈现当时的故事。因此,影像资料成为历史课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影视资料教学,有助于让学生更好理解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历史人物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时的多样化。一、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影视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6年06期)
祁福雪[10](2015)在《以影视歌曲欣赏为切入点增强影视鉴赏课程教学效果——以欣赏苏联战争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插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影视鉴赏课程担负着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使命。如何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是摆在教授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根据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出一种比较接地气、实用见效的教学方法。以插曲主题曲欣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看、欣赏、分析,并结合表演,全方位地进行学习和锻炼,收到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5年22期)
战争影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军旅题材影视是当代中国文化艺术题材的大热门类。而这种大热,与当代社会迷茫与困惑的情绪焦虑、自省与重构的精神诉求密不可分。在战争本体审美视域下,重识军旅影视,发现其具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战争艺术美,"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战争奇迹美和"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的战争暴力美,而这种美学意义背后所彰显的精神力量坚定抚慰了当代社会的情绪焦虑,有力回应了当代社会的精神诉求。这对于凝聚时代精神、重塑民族性格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意义与精神价值,是当代中国重构精神谱系的重要坐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战争影视论文参考文献
[1].陈少华.例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影视史学的运用——以人教版“鸦片战争”(必修一)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2019
[2].陈鸿,刘育猛.重识与重构:战争本体审美视域下的军旅影视[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3].张吉山.论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主题的开放性——以电影《狂怒》为例[J].名作欣赏.2018
[4].杜润润.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一课中影视资源的有效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5].任君妍.基于影视资源的学习方法在高中文综历史鸦片战争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7
[6].张凯.从《伊利亚特》到《特洛伊战争》——品味影视中的人性光辉[J].参花(上).2016
[7].王导航.美国现代战争影视作品中国家形象传播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8].郭传建.21世纪军事战争影视作品中英雄形象创作趋势之侠义英雄的呼唤[J].读天下.2016
[9].郁树梅.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
[10].祁福雪.以影视歌曲欣赏为切入点增强影视鉴赏课程教学效果——以欣赏苏联战争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插曲为例[J].语文学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