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经验论文-唐雪纯,杭晓屹

中医名家经验论文-唐雪纯,杭晓屹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医名家经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医皮科名家,脱发,斑秃,脂溢性脱发

中医名家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唐雪纯,杭晓屹[1](2019)在《当代中医皮科名家辨治脱发的经验与学术思想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为主要依据,搜集整理30位当代中医皮科名家治疗脱发的经验及学术思想。当代中医皮科名家在临床治疗脱发中传承经典、开拓创新,从先后天全面论治脱发。重视肝、脾、肾叁脏与人体气、血、精等理论研究与应用,治疗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时时关注病情发展过程中病机的演变情况,并灵活实施具体治疗原则和方法。强调活血化瘀在治疗脱发中的重要性,善于应用治疗专病的特殊药物与升浮药物;各种药物配伍巧妙,全程重视情志调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药物内调与外治相结合。当代中医皮科名家辨治脱发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充分验证了他们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值得学习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9年07期)

郝志岗[2](2019)在《中医名家经验图书出版实践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新时代下的出版环境,分析出版社在策划中医名家经验图书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吴梦婷,王停,刘珊,陈聪,范琼尹[3](2019)在《基于名医名家临证经验的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证候、证素分布文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名医名家临证经验,明确前列腺增生症(BPH)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以期为指导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确定名医名家名单,系统检索199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QVIP)、万方数据库中名医名家诊治BPH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检索的相关文献阅读后,纳入合格文献。建立文献分析数据库,分析、整合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相关内容,应用SPSS 20. 0软件进行统计,获得BPH中医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结果:该研究共纳入合格文献141篇,涉及92位名医名家,结合医家对BPH整体论述及医案列举,得到BPH常见证候类型为肾虚血瘀证、膀胱湿热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等;病位证素主要为肾、膀胱、脾、肺、肝;病性证素主要为血瘀、气虚、热、阳虚、湿等。对医案中症状特点进行归纳整理,得到BPH常见症状为尿频、尿滴沥、尿急、夜尿增多、排尿困难等;舌质以淡红、红、暗红、瘀斑瘀点为主;舌苔以黄腻、薄白、薄黄、白腻为主;脉象以沉细、细涩、弦脉、弦滑为主。结论:该研究基于名医名家临证经验,得出BPH病位在下焦,主要责之肾与膀胱,核心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肾虚为本,瘀血、湿热、痰浊、气滞为标,且以复合证型多见。(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孙艳红[4](2016)在《京津冀中医眼科名家学术思想和经验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眼科研究所承办的"京津冀中医眼科名家学术思想和经验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3月5日在北京北方佳苑饭店成功召开。来自于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等11个地市的百余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医生及研究生共103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接传红教授主持,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邓娟、中华中医药学会(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眼科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李广冀(Li,Kwong,Kei)[5](2016)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湿疹验方经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病和证的结合乃是现代中医临床的主导医学形式,而“审证求机”则是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深入了解湿疹的病证特点及其理、法、方、药,可以有效指导临床,进一步提升疗效。文献研究发现,古今医家对湿疹的病位认识有其共性,共识是主要病因与肺脾肾叁脏密切,涉及心肝。不过对其症状、治法及处方用药的认识,各位医家的观点庞杂而欠系统整理。有见及此,本研究选择当代中医名家治疗湿疹的有效医案验案,透过强化FP-Growth算法的关联分析,寻找其组方配伍规律,和提取一些新的认识,冀能为中医临床和中医科研提供借鉴与参考。I方法]检索发表于1988年2月~2014年11月于中国知网有关中医湿疹的医案,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构建中医湿疹医案数据库;当开展数据探析、统计整理时,需要对原医疗信息的药物名进行全面调整、改正错别字、调整临床术语、搜索原始数据等开展一系列的预处理方案;再将符合标准入选共354诊次的中医湿疹医案,采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临床治疗信息档案进行全面性分析,形成临床医疗信息整合、存储信息库,并对信息库记载的临床信息进行载录调整与重复性的信息整合。且整理症状术语词汇共87条、累计规范1040频次的前提下,形成了集搜索、储存、规范、研究、深挖相结合的、多类信息深挖模式与框架组建的临床信息深挖系统;通过Medcase V3.2软件,经完善有关规则信息深挖测算系统、Medcase Record Mining软件、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模型、Xminer Operation Tool系统与健全FP-Growth计算系统,按照统计学方式进行探索,并总结测试结果,通过舌像、脉象、处方、治疗手段等各个方面按照中医学知识开展对中医湿疹医案经验的总结。[结果]对于频数研究而言,现今一些医生在医治湿疹疾病的过程中,发现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瘙痒、便干、失眠、烦躁和口干;皮损依次有渗出、丘疹、红斑、结痂、糜烂和抓痕;病变的部位依次分为全身、头面、四肢、躯干。舌象依次为舌质红、舌质淡红、苔薄白、苔黄腻、舌质淡、苔黄、苔白和苔白腻;脉象方面依次为滑、数、细、弦、沉、弱、浮、缓、濡、指纹紫、指纹紫滞、大、平、微、指纹沉滞、指纹赤、指纹紫红、虚、指纹淡紫、结、指纹红、指纹青、指纹青紫。当代医家治疗湿疹的医案中出现的高频治法依次为清热、止痒、祛风、健脾、除湿、利湿、解毒、养血、凉血、疏风、燥湿、活血、温阳、祛湿、润燥、渗湿、益气、散寒、化湿和养阴。对高频治法整合规范后,发现湿疹高频治法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陆德铭主编的《中医外科学》中所列湿疹治法相符,说明湿疹临床治法仍以清热、利湿、养血、祛风、健脾、疏风为主;研究发现当代医家的医案治法灵活,反映湿疹病情多复杂多变、虚实寒热错杂皆有。当代医家治疗湿疹的医案中高频中药依次为白鲜皮、甘草、防风、苍术、茯苓、薏苡仁、地肤予、生地、丹皮、当归、黄柏、苦参、蝉蜕、白术、赤芍。参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雷载权主编的《中药学》将以上的高频中药分类后,高频药物种类为:清热燥湿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利尿通淋药、清热凉血药、补血药、清热解毒药、健脾渗湿药、凉血药等。药物内关联方面,名老医家治疗湿疹常用的15对药对,它们之间都有较高置信度。1.白鲜皮、地肤子;2.白鲜皮、苦参;3.白鲜皮、甘草;4.白鲜皮、防风;5.白鲜皮、生地;6.白鲜皮、慧苡仁;7.白鲜皮、苍歹忙;8.白鲜皮、茯苓;9.甘草、生地;10.生地、丹皮;11.苍术、黄柏;12.苍术、防风;13.苍术、薏苡仁;14.防风、甘草;15.防风、地肤子。治则治法与药物外关联方面:1.与发泄瘀热、养血、润燥外关联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生地。2.与养血外关联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当归。3.与祛风外关联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防风、荆芥、当归。4.与宣表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浮萍。5.与益气、健脾、温阳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黄芪。6.与疏风、透邪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麻黄。7.与补肝、补肾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龙骨。8.与止痒外关联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苍术、荆芥。[结论]选取了当代医家治疗湿疹的医案,然后进行数据挖掘,当中包括统计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其结论大多都是临床行之有效或是古今适用的传统中医理论和认识,和一般教科书当中的理论相近,从而推论出应用数据挖掘进行医案分析是有效可行的。并且透过高频药物的组来总结分析湿疹常用中药的配伍应用关系。通过有关研究,发现医治规则和药物间、临床体征和药物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能够通过定量的公式表达出来,令“症法药”相统一,整理了新的观点,有不少能够在临床上进行实践论证,可以看出信息深挖与健全FP-Growth系统对整理中医临床资料及学习中医知识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探索手段。(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3-23)

钟启福[6](2016)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银屑病验方经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病与证的结合乃是现代中医临床的主要医学形式,“审证求机”是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主要环节。深入了解银屑病的病证特点及其理、法、方、药,可以更好的进行临床指导,从而提高临床的疗效。通过对历代文献的研究,我们发现古今医家虽然对银屑病的病位认识基本一致,主要从血分探讨论治,但是由于其对病因、病理以致用药的认识不同,导致各家之间的观点较为杂乱及欠缺系统。有见及此,本研究选择当代中医名家治疗银屑病的有效医案验案,透过强化FP-Growth算法的关联分析进行挖掘和研究,利用数据寻找中医名家治疗银屑病的共性,索出其组方配伍规律,和提取一些有效新认识,冀能为中医临床及中医科研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检索发表于1988年2月~2014年11月于中国知网有关中医银屑病的医案,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构建中医银屑病医案数据库;同时在对数据进行挖掘和统计分析之前,提前对原始医案数据进行药物名称规范、错别字纠正、医学术语规范、查找原始资料等预处理方法;预处理完成后,医案记录完毕,并反复进行逻辑检查和核对,选取记录相对准确、完整的医案资料。再将符合标准入选共323诊次的中医银屑病医案,采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建立医案采集、存贮数据库,并对数据库收入的医案资料进行录入规范和多次的数据清理。在规范症状术语词汇共95条、累计规范1247频次的前提下,建立集采集、存储、整理、分析、挖掘于一体的、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和模块构成的医案数据挖掘平台;通过Medcase V3.2系统,运用加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运算模型、Medcase Record Mining系统、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平台、Xminer Operation Tool运算工具及强化FP-Growth算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对验案舌苔、脉象情况、治疗方法、处方用药等多方面按照中医的理论完成对银屑病医案经验的总结。[结果]频数分析方面,当代医家治疗银屑病的医案中出现的高频临床症状,除了银屑病的典型症状银白色鳞屑、点状出血、薄膜现象、红色丘疹及红斑外,频次较高的临床症状有瘙痒、便干、口干、尿黄、寐差、心烦及纳差。舌象频次最高的是舌质红,其次是质淡红、质暗红。舌苔最高频次的是苔薄白、苔薄黄;其次是苔白、苔黄;最后是苔黄腻、苔少及苔白腻。脉象方面出现最高频次的5类有细、弦、数、滑、沉。较次要的有弱、缓、涩、浮。当代医家治疗银屑病的医案中出现的高频治法头四项是清热、凉血、解毒、活血;较次的有祛风、养血、化瘀、润燥、滋阴、止痒等;最后的有散寒、温阳、利湿、祛湿、疏肝、健脾等。对高频治法整合规范后,发现银屑病高频治法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陆德铭主编的《中医外科学》中所列银屑病基本证型治法略有相同,其余散寒、温阳、利湿、祛湿、疏肝、健脾等丰富了治疗本病的治则治法。发现当代医家的医案治法灵活,反映银屑病病情多复杂多变。当代医家治疗银屑病的医案中高频的15种中药依次为生地黄、甘草、白鲜皮、当归、牡丹皮、土茯苓、赤芍、紫草、丹参、金银花、黄芩、连翘、地肤子、防风、鸡血藤。参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雷载权主编的《中药学》将上述高频中药分类,高频药物种类为:清热凉血药、活血药、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等。药物内关联方面,名老医家治疗银屑病常用的12对药对,它们之间都有较高置信度。1.生地黄、赤芍;2.赤芍、牡丹皮;3.生地黄、牡丹皮;4.生地黄、甘草;5.土茯苓、白鲜皮;6.当归、甘草;7.生地黄、土茯苓;8.生地黄、白鲜皮;9.当归、白鲜皮;10.牡丹皮、甘草:11.白鲜皮、甘草;12.赤芍、甘草。治则治法与药物外关联方面:1.与滋阴、清热及清血毒外关联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生地黄。2.与活血、化瘀、养血、祛风外关联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当归。3.与通络外关联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蜈蚣。4.与疏肝、健脾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柴胡。5.与疏肝、解郁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水牛角。6.与温阳、散寒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麻黄。7.与镇肝、熄风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牛膝。8.与止痒外关联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党参。[结论]本研究将我国中医名家有效银屑病经验处方作为研究的对象,所研究的结果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近代的中医名家对该病机理的共性认识,对临床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当代名家323则银屑病医案进行加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运算及强化FP-Growth算法后,得出的结论大部分属于临床常用及符合传统理论的知识,由此反证应用数据挖掘进行医案验案分析是可行有效。与此同时,可透过统计高频药物组来总结分析银屑病常用中药的配伍应用关系。利用关联规则分析,‘使症状与中药、治则与中药及药物之间的组合关系,透过定量的数理关系来表示,令挖掘得出的结果可作为临床的参考及应用。同时也得到了一些隐含其中的新鲜知识,在比对挖掘结果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后,达到了预期知识发现的目的,其实用性可用于临床参考。由此可见,数据挖掘以及强化FP-Growth算法封中医医案的规范化及认识是一种有效而可取的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3-23)

蓝永豪(LAM,Wing,Ho)[7](2016)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痤疮验方经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病证结合乃当代中医临床的主要模式,“审证求机”在辨证论治过程中最为关键。探究痤疮的病证特点并其理、法、方、药,不单能有效指导临床,更能提高疗效。文献研究发现,古今医家对痤疮的病位认识大体一致,归为肺脾肾叁脏,涉及心肝。但对其症状、治法及处方用药的认识各家观点庞杂而欠系统。有见及此,本研究选择当代中医名家治疗痤疮的有效医案,通过强化FP-Growth算法的关联分析,索出其组方配伍规律,并发掘出一些新的认识,为中医临床与中医科研提供参考及线索。[方法]检索发表于1988年2月~2014年11月于中国知网有关中医痤疮的医案,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构建中医痤疮医案数据库;在进行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前,事先对原始医案数据进行原始资料查证、医学术语规范、药名规范、错字纠正等预处理方法;再将符合标准入选共448诊次的中医痤疮医案,采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建立医案讯息采集、储存数据库,并对数据库纳入的医案讯息进行录入规范及多次的数据清洗。在规范症状术语词汇共361条、累计规范2699频次的前提下,建立集采集、储存、梳理、分析、挖掘于一体的、非单一的模块和数据挖掘方法组成的医案数据挖掘平台;运用Medcase V3.2系统,透过加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运算模型、Medcase Record Mining系统、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平台、Xminer Operation Tool运算工具及强化FP-Growth算法,就着统计分析结果,从舌象、脉象、治法、用药等各方面作中医痤疮医案经验的总结。[结果]频数分析方面,当代医家的痤疮医案依次以口干、面部油腻、烦躁、大便干和瘙痒为高频临床症状;.皮损依次有丘疹、脓疱、结节、瘢痕和色素沉着;病变部位依次为面部、颊部、额部、颈项、胸部、背部;皮损颜色依次为红、淡红、暗红;舌象依次为舌质红、舌尖红、舌淡红、舌淡、舌暗红、舌暗、舌边红、舌边有齿痕;脉象方面依次为弦、滑、细、数、沉、缓、小、浮、濡、弱、涩、大、实、虚、促、洪。当代医家治疗痤疮的医案中出现的首十五种高频治法依次为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化瘀、凉血、清肺、健脾、疏肝、化痰、利湿、祛湿、滋阴、清胃、通腑。对高频治法整合规范后,发现痤疮高频治法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陆德铭主编的《中医外科学》中所列痤疮治法相符,说明痤疮临床治法仍以清肺、散风、清热、化湿、化痰、健脾、渗湿为主;研究发现当代医家的医案治法灵活,反映痤疮病情多复杂多变。当代医家治疗痤疮的医案中首十五味高频中药依次为牡丹皮、连翘、甘草、赤芍、丹参、当归、黄芩、茯苓、生地黄、薏苡仁、蒲公英、白术、柴胡、白花蛇舌草、陈皮等。参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雷载权主编的《中药学》将上述高频中药分类,高频药物种类为: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健脾渗湿、疏肝、化痰、清热、排脓药等。药物内关联方面,除了发现连翘与丹参、金银花与连翘、牡丹皮与茯苓、白术与茯苓这些经典药对外,还发现了四药联用,如牡丹皮、赤芍、甘草、连翘及牡丹皮、黄芩、连翘、甘草;叁药联用则有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及金银花、连翘、丹参。综合治则治法与药物外关联而言,疏肝与柴胡、牡丹皮有较高置信度;清胃与桑白皮、枇杷叶有较高置信度;解毒与生地黄、金银花、茵陈有较高置信度。化瘀、活血与桂枝有较高置信度;温阳、潜阳与制附子有较高置信度;滋阴、养阴与黄芩有较高置信度;调和清木、解郁与柴胡有较高置信度。清肺与桑白皮、清热与黄芩、利湿与茵陈、健脾与党参、疏风与荆芥均有较高置信度。[结论]通过对选取的当代医家治疗痤疮的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大部分属于临床常用的、现存的、符合传统理论的认识,由此反证应用数据挖掘进行医案分析乃有效确当。可透过高频药物组来总结分析痤疮常用中药的配伍应用关系。利用关联规则分析,使治则与中药、症状与中药之间的组合关系,透过定量的数理关系来表示,将“症法药”相互连系,令挖掘结果可作为临床的参考及应用。在比对挖掘结果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后,发现了许多新视角、新观点,其实用性可供临床参考,说明数据挖掘及强化FP-Growth算法对于中医医案的规范化处理和再认识是既可取而又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3-23)

陈相如[8](2016)在《台湾地区中医名家糖尿病辨治临床经验整理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由遗传、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引起的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紊乱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症状的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综合征。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66亿,较2010年的2.85亿增加近30%。我国14个省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20岁以上成年人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有9.7%,即大约9420万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15.5%,绝对值有1.48亿人。治疗糖尿病,早就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中医药在此同时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坊间流传着大量中医典籍论述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心得心法,对这些散步在台湾地区的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研究资料作一个归纳整理显得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本研究也是抱着初次的初衷,期待以绵薄之力,收集、整理有关散落在台湾地区的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相关资料,其中也特别关注到几位台湾有名中医师对糖尿病治疗的看法和心得,并加以整理,汇集成文。方法:采用走访,电话等方式拜访台湾地区知名中医师,向其了解台湾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一些现状和局限。通过翻阅图书馆资料,收集中医古代医家对糖尿病的描述以及治疗经验。汇集成文。结果: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台湾中医发展稍微晚,缺乏糖尿病中医治疗团队这样的架构,对散在的糖尿病中医资料也缺乏收集、整理。结论:要系统整理、分析台湾地区散在的糖尿病治疗经验,借鉴其他疾病的团队的做法,发展台湾地区的糖尿病中医团队。(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3-01)

张静,谷灿灿,胡国华[9](2014)在《海派中医妇科名家胡国华教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目前病因不明,病证不同,闭、崩、症、瘕表现不一,中医对本病治疗注重辨证论治,胡国华教授根据妇女本病的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诊治特色。他认为治疗本病应重视以下几点:(1)病证结合,以证为主;(2)分步调治,因人制宜;(3)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对于本病用药特点有:(1)分病论治,注重虚实;(2)辨证用药,重在配伍;(3)阴阳兼顾,气血分调。(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4年07期)

李启军[10](2014)在《当代中医名家辨治心衰经验采撷》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汲取当代着名中医如陈可冀、邓铁涛、施今墨等辨治本病的经验,有助于总结临床宝贵经验,为本病的治疗开拓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4年06期)

中医名家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合新时代下的出版环境,分析出版社在策划中医名家经验图书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医名家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1].唐雪纯,杭晓屹.当代中医皮科名家辨治脱发的经验与学术思想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9

[2].郝志岗.中医名家经验图书出版实践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9

[3].吴梦婷,王停,刘珊,陈聪,范琼尹.基于名医名家临证经验的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证候、证素分布文献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

[4].孙艳红.京津冀中医眼科名家学术思想和经验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6

[5].李广冀(Li,Kwong,Kei).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湿疹验方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6].钟启福.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银屑病验方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7].蓝永豪(LAM,Wing,Ho).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痤疮验方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8].陈相如.台湾地区中医名家糖尿病辨治临床经验整理与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9].张静,谷灿灿,胡国华.海派中医妇科名家胡国华教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经验[J].四川中医.2014

[10].李启军.当代中医名家辨治心衰经验采撷[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

标签:;  ;  ;  ;  

中医名家经验论文-唐雪纯,杭晓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