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挟瘀论文-杨帅平,杨俊伟

湿热挟瘀论文-杨帅平,杨俊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湿热挟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列消症汤,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挟瘀型,生活质量

湿热挟瘀论文文献综述

杨帅平,杨俊伟[1](2019)在《前列消症汤治疗ⅢA型(湿热挟瘀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列消症汤治疗ⅢA型(湿热挟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36例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挟瘀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前列消症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疼痛、排尿、生活质量)、尿流率、WBC计数、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 18%(62/68),对照组总有效率70. 59%(4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 <0. 05),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 <0. 05);治疗后两组NIH-CPSI评分系统中疼痛、排尿、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系统各项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WBC)计数较治疗前显着减少(P <0. 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 <0. 05);治疗后两组EPS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EPS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前列消症汤能有效改善ⅢA型(湿热挟瘀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减轻前列腺组织炎症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9年02期)

徐楠,马亚丽,朱闽,荀建宁[2](2016)在《前列消汤对ⅢA型(湿热挟瘀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前列消汤对ⅢA型(湿热挟瘀型)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ⅢA型(湿热挟瘀型)CP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前列消汤,对照组口服银花泌炎灵片,28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7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显着(P<0.05)。结论:前列消汤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性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胡亚靖,于河,谷晓红[3](2016)在《湿热挟瘀型痤疮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痤疮俗称"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部,亦多见于背部和前胸部。多发于青春期人群,其主要病因为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临床上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中医多从肺胃湿热、阳明热结、血瘀、痰瘀气滞等方面论治[1]。临床中发现,痤疮病机较为复杂,(本文来源于《第叁次全国温病学论坛暨温病学辨治思路临床拓展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期刊2016-05-28)

李丹,周兴辉[4](2016)在《自拟痛风汤治疗湿热挟瘀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口服自拟中药痛风汤治疗湿热挟瘀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组予自拟中药痛风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0 d,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3%,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积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自拟中药痛风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有效的降低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有效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6年04期)

冯学武[5](2016)在《清热化湿祛瘀方联合氯沙坦治疗湿热挟瘀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湿祛瘀方联合氯沙坦治疗湿热挟瘀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在西医临床推荐治疗策略基础上联合清热化湿祛瘀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优势、可行性与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提供临床思路与临床依据。方法:将来源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肾病科住院部及门诊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且中医临床辨证属于湿热挟瘀证型的患儿5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两组均给予西医临床推荐治疗策略中的ARB制剂氯沙坦的同时,治疗组加用清热化湿祛瘀方汤药,对照组加用黄葵胶囊,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紫癜严重程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尿NAG酶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1)两组皮肤紫癜严重程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尿NAG酶疗效:治疗前后自身组内比较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清热化湿祛瘀方组改善较黄葵胶囊组优(P<0.05)。24小时尿蛋白定量疗效,清热化湿祛瘀方组临床痊愈5例,总有效率为92%,黄葵胶囊组临床痊愈3例,总有效率为84%,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红细胞计数疗效,清热化湿祛瘀方组临床痊愈7例,总有效率为88%,黄葵胶囊组临床痊愈3例,总有效率为80%,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前后自身组内比较,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清热化湿祛瘀方组改善较黄葵胶囊组优(P<0.01)。其中中医证候疗效,清热化湿祛瘀方组痊愈5例,总有效率为92%,黄葵胶囊组痊愈2例,总有效率68%,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祛瘀方联合氯沙坦治疗湿热挟瘀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能较为显着的改善湿热挟瘀型患儿的临床证候表现及相应实验室指标,临床安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3-01)

何春艳[6](2013)在《苦酸通络调肾方治疗消渴肾病(湿热挟瘀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苦酸通络调肾方治疗消渴肾病湿热挟瘀证的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糖、尿蛋白及中医证候,并客观评价苦酸通络调肾方治疗作用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苦酸通络调肾方治疗组30例,黄葵胶囊对照组30例,以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4周以后检测临床实验指标,观察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测试的项目包括尿常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肾功能,观察其实验室检测数值的改变情况,同时观察中医临床体征变化,并对实验结果及中医证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苦酸通络调肾方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苦酸通络调肾方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为73.33%,对照组的综合疗效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苦酸通络调肾方治疗消渴肾病疗效显着,不仅能有效的减少尿蛋白排泄,同时能明显的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且无毒副作用。所以苦酸通络调肾方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4-01)

丁凯[7](2013)在《养阴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阴虚湿热挟瘀证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阴虚湿热挟瘀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至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符合中医阴虚湿热挟瘀证的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62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药汤剂+常规西药治疗)32例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药物治疗疗程为12周。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血糖、HbAlc、血压、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24hUTP)、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以SPSS19.0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UAER、24hUTP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④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有显着下降(P<0.05),HDL-C则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⑤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下降明显(P<0.01),而对照组对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影响(P>0.05)。⑥治疗组治疗后CRP显着降低(P<0.01),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⑦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加隐血试验、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养阴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阴虚湿热挟瘀证安全、有效,且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3-27)

彭玉平[8](2011)在《前列通瘀胶囊联合舍尼通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型)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探讨前列通瘀胶囊联合舍尼通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型)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位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舍尼通片,2次/日,1片/次,早晚各服1次,疗程4周,共1个疗程。治疗组:给予前列通瘀胶囊,3次/日,5粒/次,饭后服;同时给予舍尼通片,2次/日,1片/次,早晚各服1次,疗程4周,共1个疗程。疗程结束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尿路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NIH-CPSI总评分变化,综合评价前列通瘀胶囊联合舍尼通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型)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治疗4周后,中医症症状评分、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NIH-CPSI总评分等均比治疗前有显着降低(P<0.05或P<0.01)。另外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NIH-CPSI总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前列通瘀胶囊联合舍尼通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型)临床疗效显着,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和排尿症状,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1-04-01)

廖桂香,付建民,朱佳[9](2010)在《利胆清热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湿热挟瘀证301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利胆清热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胆囊炎患者320例采用利胆清热汤治疗,完成301例。结果临床痊愈42例(13.95%),显效146例(48.50%),有效95例(31.56%),无效18例(5.98%),愈显率62.46%,总有效率为94.02%。结论利胆清热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良好。(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徐世钊[10](2010)在《针药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湿热挟瘀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拟采用针药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期望借此研究能开拓该病治疗的有效途径,为目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前列腺增生提供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目的本课题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温针灸结合中药治疗中医辩证属湿热挟瘀证的慢性前列腺增生症,与单纯中药组为对照,以期证实温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虚症的确切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入选的72例慢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1:1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采用温针灸+中药(前列康片)口服,操作方法:主穴:肾俞,大肠俞、秩边;配穴:中极,关元,水道,叁阴交。主穴为每次必取穴位,其余穴位随症加减。主穴行温针灸,其余配穴只行针刺得气后留针。先取背俞穴位常规消毒后,手持直径0.35mm×40mm毫针,快速直刺进针,施以平补平泻的手法得气后,于针柄加上1.5cm艾柱,温针灸1~3壮,并依每个患者不同症状给予随症配穴;当所有艾柱烧尽清除灰烬后出针,再取腹部俞穴位常规方法操作。口服中药(前列康片):前列康片(普乐安片)为片剂:0.5g/片,60片/瓶,口服,5片/次,3次/日。病人在服药期间不得服用对主症主病起治疗作用的其他药物。一周为一个疗程,连续四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前列康片)治疗。疗效指标观测:(1)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2)IPSS:排尿通畅情况,排尿时间,夜尿数等;(3)排尿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L);(4)肛门指检情况;(5)肾、膀胱、前列腺B超检查;(6)尿流动力学检查;(7)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必要时做);观察时间:以上各项实验室指标均在纳入病例前及试验结束时进行,其余各项每周观察记录一次。结果本研究共有合格受试者72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均为门诊病人。西医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辨证为湿热挟瘀证。合格病例随机分为温针灸结合中药治疗组(简称试验组)和中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各36例。患者基线特征的可比性分析: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构成情况、I-PSS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排尿状况、小腹症状、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排尿时间、前列腺直肠指诊分级、尿频、尿急、排尿费力等临床症状以及舌象、脉象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影响两组资料组间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22.22%,显效率为25.0%,有效率为41.67%,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8.33%,显效率为13.89%,有效率为63.89%,总有效率为86.11%。两组总疗效等级差异比较(Ridit分析,z=1.99,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显效率(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P=0.025<0.05)。提示治疗组的总显效率(47.22%)高于对照组(22.22%)。国际咨询委员会推荐标准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37.4%,有效率为48.7%,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显效率为26.0%,有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病情程度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P=0.045)。两组治疗后I-PSS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P=0.040)。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P=0.04)。两组治疗后排尿状况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P=0.04)。两组治疗后小腹症状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P=0.04)。两组治疗后最大尿流率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残留尿量减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P=0.02)。两组治疗后前列腺体积缩小程度(优:前列腺体积治疗后前比值460%;良:前列腺体积治疗后前比值≤80%;中:前列腺体积治疗后前比值≤90%;劣:前列腺体积治疗后前比值>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排尿时间缩短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P=0.04)。两组治疗后小腹症状、尿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排尿状况、口苦、口粘、口渴不欲饮、尿急、排尿费力、夜尿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差值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P=0.03)。对照组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P=0.00)。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尿流率差值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平均尿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平均尿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4)。两组治疗前后排尿时间差值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0)。对照组治疗前后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3)。两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差值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P=0.00)。治疗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4)。对照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检测:两组治疗前检测了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肝功能(GPT),肾功能(BUN),(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后复查,均未见异常。用药后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症状。结论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22.22%,显效率为25.0%,有效率为41.67%,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8.33%,显效率为13.89%,有效率为63.89%,总有效率为86.11%。两组总疗效等级差异比较(Ridit分析,z=1.99,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显效率(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P=0.025<0.05)。提示治疗组的总显效率(47.22%)高于对照组(22.22%)。临床症状、体征、尿流动力学检查疗效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病情程度、I-PSS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排尿状况、小腹症状、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排尿时间、平均尿流率等,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增生患者病情程度、生活质量、排尿状况、小腹症状、残余尿量、排尿时间、平均尿流率等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I-PSS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等改善程度均与对照组相似(P>0.05)。提示针药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其作用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检测结果表明,部分病人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GPT)、肾功能(BUN)、心电图检测结果,未能提示针药结合治疗后对血液系统及心、肝、肾功能有损害。经温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效果显着。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采用温针灸结合中药的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虚证,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结合临床,温针灸结合中药治疗组能解除尿路梗阻症状,疗效肯定,初步证明了采用温针灸结合中药的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湿热挟瘀证)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0-04-01)

湿热挟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前列消汤对ⅢA型(湿热挟瘀型)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ⅢA型(湿热挟瘀型)CP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前列消汤,对照组口服银花泌炎灵片,28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7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显着(P<0.05)。结论:前列消汤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热挟瘀论文参考文献

[1].杨帅平,杨俊伟.前列消症汤治疗ⅢA型(湿热挟瘀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9

[2].徐楠,马亚丽,朱闽,荀建宁.前列消汤对ⅢA型(湿热挟瘀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6

[3].胡亚靖,于河,谷晓红.湿热挟瘀型痤疮探讨[C].第叁次全国温病学论坛暨温病学辨治思路临床拓展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2016

[4].李丹,周兴辉.自拟痛风汤治疗湿热挟瘀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

[5].冯学武.清热化湿祛瘀方联合氯沙坦治疗湿热挟瘀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

[6].何春艳.苦酸通络调肾方治疗消渴肾病(湿热挟瘀证)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

[7].丁凯.养阴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阴虚湿热挟瘀证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8].彭玉平.前列通瘀胶囊联合舍尼通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型)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9].廖桂香,付建民,朱佳.利胆清热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湿热挟瘀证301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10].徐世钊.针药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湿热挟瘀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标签:;  ;  ;  ;  

湿热挟瘀论文-杨帅平,杨俊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