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潜在栖息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种分布预测,气候模式,最大熵模型,物种分布变迁
潜在栖息地论文文献综述
杨蕾,杨立,李婧昕,张超,霍兆敏[1](2019)在《东北地区5个物种潜在栖息地变化与优化保护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广泛影响着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变迁。优化模型模拟结果,获取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优先保护区域将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物种保护政策或行动提供理论依据,提升保护绩效。选取东北地区五种代表性动物,包括黑熊(Ursus thibetanus)、驼鹿(Alces alces)、水獭(Lutra lutra)、紫貂(Martes zibellina)及黑嘴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结合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在不同RCP情景下未来3个年代(2030s,2050s,2070s)的物种潜在栖息地。根据九个常用气候模式的评价结果,获取东北地区合适的气候模式,了解气候变化对物种潜在栖息地的影响,同时开展物种保护规划,识别保护空缺,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支持。结果显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物种潜在栖息地面积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不同气候模式之间存在差异;评价结果推荐CCSM4、Nor ESM1-M、Had GEM2-AO及GFDL-CM3气候模式,推荐在东北地区使用以上气候模式进行物种未来潜在分布的研究。5个物种潜在栖息地平均面积变化率分别为-62.16%,-73.93%,-78.46%(2030s,2050s,2070s)。综合5个重点保护物种的保护优先区,大兴安岭的呼中、汗马与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延边地区的天佛指山、老爷岭东北虎、珲春东北虎与汪清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气候变化下物种保护的热点区域。(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丹,王文杰[2](2019)在《1980—2015年京津冀地区雁鸭类潜在栖息地连接度变化及驱动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京津冀地区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下降,严重影响了湿地水鸟的栖息地质量及栖息地间的连接,对水鸟类的迁徙、繁殖产生较大干扰,为了从整体上定量分析近几十年来湿地栖息地质量及连接度的变化,采用MaxEnt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最大熵模型),基于京津冀地区雁鸭类的出现点和环境因子反演其潜在栖息地,并根据图论法原理,利用ECA指数(equivalent connected area,等效连接指数),度量1980—2015年潜在栖息地连接度的变化.结果表明:①1980—2015年京津冀雁鸭类潜在栖息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80年的6 898 km~2减至2015年的3 764 km~2,减少了45. 0%,其中,低适宜区面积降幅最为明显,为50. 5%; 2009—2015年高适宜区有增加趋势.②1980—2015年雁鸭类潜在栖息地连接度呈持续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的连接度下降速率大于2000年以前;潜在栖息地连接结构的空间分布有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趋势,连接结构变化最为明显的区域为京津冀中部平原地区.研究显示,区域气候趋暖变干、水资源的供需失衡、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以及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是潜在栖息地面积与连接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子,而近些年保护区的建立及生态补水措施等生态保护政策对高适宜区的退化有一定缓解作用.(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薛嘉伦,樊伟,唐峰华,郭刚刚,汤伟[3](2018)在《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西北太平洋公海鲐潜在栖息地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5年5—10月间西北太平洋公海鲐(Scomber japonicus)灯光围网渔船作业信息及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2种海洋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 Ent)分析盛渔期(5—10月)西北太平洋公海鲐的潜在栖息地分布,同时与实际作业位置相比较,分析海洋环境因子与不同月份分布差异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计算结果显示,西北太平洋公海鲐历史作业区域变动与鱼种潜在栖息地分布区域的变化基本一致;经度方向上6—9月变动较显着,主要集中在147.5°E~152.5°E,以西–东–西方式波动;纬度方向上主要集中在40°N~42°N附近。Jackknife检验表明,SST是影响西北太平洋公海鲐栖息地分布的首要因子。SSH极大值和极小值交汇也会影响鲐的中心渔场的分布。该研究表明,SST和SSH的变化是造成西北太平洋公海鲐潜在栖息地分布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李维平,包衡,张明海[4](2017)在《中国东北虎栖息地分析与潜在生态廊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现存5个虎亚种中体型最大者,其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在维持健康生态系统功能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近几十年来,由于东北虎栖息地受到人类活动强烈干扰,致使栖息地破碎化,主要栖息地孤立分布,呈现岛状,天然生态廊道消失殆尽,东北虎的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因此,确定东北虎关键栖息地,构建与恢复东北虎栖息地之间的生态廊道十分必要。本研究运用专家模型结合东北虎栖息地选择规律和栖息地特征,综合分析植被类型、国家级与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地形因子以及人为干扰因子共7个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影响因子的相对权重值,运用加权线性方程获得东北虎潜在适宜栖息地,并确定了东北虎核心分布区以及分布区间的综合代价值。通过廊道设计模型(Linkage Mapper)得到东北虎核心栖息地间的潜在生态廊道。结果得到21条东北虎潜在生态廊道,对打通国内零星分布区,特别是张广才岭—完达山—老爷岭之间的迁移通道,扩大东北虎生存空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郭新磊,宜树华,秦彧,陈建军[5](2017)在《基于无人机的青藏高原鼠兔潜在栖息地环境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之一,其栖息地环境特征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由于传统地面观测方法耗时耗力,而卫星遥感分辨率低没法识别,因而对高原鼠兔栖息地的研究多为定性且缺少大范围量化研究。无人机航拍为研究高原鼠兔栖息地提供了新的可能,本研究于2015年6月-8月在青藏高原进行了定点定高航拍,共布设了约300个工作地点,获取了约1 800张航拍照片;每张照片覆盖地面26 m×35 m,每个像元覆盖地面约为1 cm~2;通过自主开发的照片处理软件对鼠洞进行自动识别和人工校正,并结合样地的地表温度、植被、土壤水分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原鼠兔洞口密度在不同草地类型中的分布显着不同(P<0.05),高寒草甸高原鼠兔洞口密度显着高于其它草地类型,荒漠高原鼠兔洞口密度最小;2)高原鼠兔最适宜的栖息地环境:NDVI值为0.5~0.6,土壤含水量为20%~25%,生长季陆地表面温度为28.5~29℃;3)高原鼠兔洞口密度与NDVI和土壤水分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但与陆地表面温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以上结果说明,植被和土壤水热是影响高原鼠兔选择栖息地的主要因子,高原鼠兔偏向于选择植被条件较好、土壤含水量较高,生长季陆地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林源,徐雪怡,伊剑锋,陆舟[6](2017)在《基于MaxEnt模型的广西黑颈长尾雉潜在栖息地预测与保护空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物种生境的空间分布以及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对物种的保护有重要意义。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作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的鸟类,通过查阅文献与分布名录得到其分布点,以GIS空间技术运用Max Ent模型对区内黑颈长尾雉的生境适应性和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模型评价结果为优秀水平。通过划分出的适宜生境和现有保护区进行保护空缺分析。模型预测黑颈长尾雉的生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广西的西北区域,适宜生境总面积为6 771.84 km~2,已建立的保护区覆盖了16.72%的适宜生境,尚有4 985.86 km2的适宜生境在保护区之外。为更有效地实行保护,应对保护空缺区域进行填补。(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7年03期)
张超[7](2016)在《基于“3S”技术的大熊猫潜在栖息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熊猫是中国的符号,濒危物种,世界级保护动物,备受世界科研关注。四川省大熊猫占世界野生大熊猫数量的七成以上,而平武县更被誉为天下大熊猫第一县。本文研究核心区小河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平武县境内,西临松潘黄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松潘龙滴水县级自然保护区,北接平武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南面为平武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和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均以大熊猫及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及研究对象,构成了岷山山系保护大熊猫的完整系统。同时,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群落类型以及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是连接岷山大熊猫A、B种群的主要过渡地带,属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之一的喜马拉雅——横断山区。该保护区保持了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全球同纬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根据官方公布数据,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共有大熊猫49只,保护区面积282km2。据以往研究成果,单只大熊猫领地范围约为7 km2,除去保护区内大片的灌丛和草地、流石滩稀疏植被等不适宜大熊猫长期生存的区域,目前的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已经出现饱和及轻微过载现象(4.77km2/只)。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扩建保护区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以生态学、地理学和遥感光谱学等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利用―3S‖技术手段,系统研究分析了种群数量增长条件下保护区的扩建,建立了单体(小河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扩建预测方法模型以及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遥感信息提取模型。完成了平武县小河沟自然保护区潜在栖息地的判别与预测,圈定了小河沟自然保护区扩建范围,形成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扩建预测方法体系。通过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保护区内大熊猫生境利用率最高的栖息地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其中作为大熊猫主要栖息生境的针叶林在1994-1998年5年间减少13.0581km2,年均退化率为2.61162 km2/年;在1999-2014年15年间,恢复了5.9382 km2,年均恢复速率为0.39588 km2/年。说明1998年以前森林破坏明显,而1999年后实施的天保工程对森林恢复十分有效。按照当前的自然恢复速率,林分类型如果要恢复到1994年的面积水平,恢复时限约为18年。(2)通过平武县大熊猫栖息地空间生态位模型、遥感反演(主环境)生态位模型、土壤生态位模型和地球化学(重金属)干扰生态位模型的分析:1)从空间生态位模型来看,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倾向于选择北、东北、东、东南以及朝南的方向;而对西南、西北、西方向的选择倾向性较差;该区域适宜大熊猫生存的栖息地最大坡度值为37°,本地区大熊猫集中生存的海拔高度范围为2300m到3300m,并倾向于选择太阳辐照度高于1.6×106 WH/m2的地区。2)从遥感反演(主环境)生态位模型来看,保护区内大熊猫对反演湿度需求为80%左右(春夏季),这与大熊猫生物学相对湿度需求基本一致。秋冬季对湿度的需求略低,全年的湿度需求为40%-80%;保护区内大熊猫对年降水需求量为920mm左右。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对温度适宜性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自然保护区内的最佳郁闭度值为60%左右,和前人研究基本一致。3)从土壤生态位模型分析来看,土壤主要是通过主食竹的生长状态来影响大熊猫分布,该区域大熊猫分布频率最高的栖息地土壤类型为暗棕壤、棕壤两种土壤。当栖息地土壤中粗砂含量为8%时,最适宜大熊猫生存;当栖息地土壤中粗砂含量达到30%时,不适宜熊猫生存。栖息地细砂含量为12%时,适宜大熊猫生存;细砂含量达到46%时,土壤环境不适宜熊猫生存。粉砂值为37%时,适宜大熊猫生存;粉砂值超过54%时,变为不适宜大熊猫生存;栖息地土壤中钾元素含量3.2%时最为适宜,氮含量为0.43%时,最有利于大熊猫生存;栖息地土壤中磷含量的最佳值为0.08%;区域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11%时最有利于大熊猫生存。4)从重金属生态位模型分析来看:铬对大熊猫生境影响最大。生境内大熊猫栖息地土壤中铬最大承受值为70×10-6mg/kg,栖息地土壤中汞最大承受值为462.8×10-9 mg/kg,栖息地土壤中铅的最大承受值为37.94×10-6mg/kg。上述叁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值超过标定值后,区内大熊猫偶遇率下降为0。(3)通过模糊迭加法,把主要影响因素的环境适宜度模型结果和土壤因素适宜度模型结果相迭加,综合考虑空间生态位模型结果、重金属生态位模型结果、水源距离、地质灾害易发区(点)、农用地干扰等因素,得出最终的小河沟自然保护区扩建范围,约为575 km2。扩建部分主要从保护区东部向白马藏族乡内九环线方向扩展,其它方向和保护区相邻区域也存在少量扩建区。研究得到的扩建区域既可以满足区内大熊猫种群的繁衍生息,也尽量避免了干扰当地经济发展。(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6-05-01)
刘芳[8](2016)在《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虎处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对森林是否健康、生态系统是否良性循环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野生东北虎是我国特有虎,属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当前世界上最濒危野生动物之一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个国家级的虎豹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虎活动最频繁、种群密度最高的地区,该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波罗斯维克和巴斯维亚虎豹保护区接壤,其地理位置不仅成为了东北虎从俄罗斯、朝鲜向我国境内扩散的种源地,而且也成为了东北虎通往汪清自然保护区、老爷岭、黄泥河等内陆广袤森林的必经之道。因此,本研究以吉林省珲春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参加珲春地区野外东北虎巡护工作等实地调查,并结合3S技术以及生态位模型,借助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与技术手段,对珲春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可为东北虎栖息地的生境适宜性、栖息地保护、恢复和管理等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在林业调查资料、遥感影像资料以及与东北虎出现点等相关资料的支撑下,利用3S技术、层次分析法以及GIS地图代数法对野生东北虎栖息地适宜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权重中,人为干扰要素最大,权重值达0.493,植被要素次之;综合分析后得出东北虎生存的栖息地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在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马滴达、杨泡营林站东南部,以及青龙台林场东部、北部,西北沟东南部地区,这些区域均与俄罗斯虎豹保护区相接壤,是东北虎可自由穿行的林区;在保护区外围区域的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于珲春的河山林场,解放林场西部、大荒沟林场西北、西部林区以及叁道沟、五道沟相交接的林区带,在春化西南部、敬信南部,西南部有少量分布,适宜分布区面积达到了157146.73hm2,占到研究区面积的31.25%;次适宜区分布于珲春大部分地区,且相对集中成片,面积达到了250752.28hm2,占到研究区面积的49.87%;不适宜区主要是城镇、建筑用地、农田大片区域,占研究面积的18.88%。2、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最大熵模型)结合3S技术对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珲春地区,东北虎潜在栖息地主要集中分布于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南部及南部范围内;在珲春西南部的密江境内、春化镇境内以及中部的哈达门乡境内均有潜在分布区,这些区域均属于自然保护区外围区域,且这些区域与栖息地适宜分布区地理位置几乎相同,同时对东北虎向我国境内广袤森林迁移起到了重要的廊道作用。3、通过景观生态学、景观连接度理论、最小耗费距离模型、GIS建模以及密度分析等方法和技术,预测东北虎从珲春东北虎国家自然保护区向我国境内的汪清、老爷岭、黄泥河等内陆广袤林区扩散和迁移时的最佳廊道路径的空间地理分布,预测结果显示廊道主要分布于珲春地区春化--青龙岗一带、大荒沟--解放林场一带以及西北沟--五道沟林场一带,通过路径的密度分析预测出廊道集中分布区域与东北虎活动较为频繁区域几乎相一致,说明在该区域内存在建立廊道的条件4、对珲春地区的现状调查了解到,林蛙养殖、林区放牧以及参地开垦种植已经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虎的日常活动造成了干扰。从保护区内水网的分布现状与林蛙养殖场的地理分布两方面对林蛙养殖进行分析,通过采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向河流两侧进行500m缓冲,且假设该缓冲区内全部是人为活动地带,则统计出该区域面积占据了保护区的60%以上,加之林蛙场呈分散状分布于保护区内,则推断出林蛙养殖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东北虎的活动范围;同时蛙场的家犬捕猎野生动物现象较频繁,粗放散养的放牧方式对林下植被的破坏明显,植被结构发生改变,牲畜与野生食草性动物发生食物竞争,并对野生小动物的活动带来了干扰;参地的开垦改变了森林的结构形态,同时降低了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综上所述,提出几点保护建议:通过减少人类在林区的活动,实行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移民等措施,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完善补偿机制,加强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巡护工作,及时清理栖息地范围内的猎套等,以此来加强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保护工作。(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孙瑜[9](2014)在《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价及潜在廊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进程,大熊猫适宜栖息地不断减少而且破碎化成一个个孤立的斑块。野生大熊猫的生存和繁殖面临严峻形势。虽然已经存在了多个大熊猫保护区但仍有适宜栖息地未受到保护。而且保护区之间是孤立的没有建立有效的迁徙廊道。评价大熊猫栖息地的质量,寻找潜在廊道,及时调整保护区边界可以更好的保护大熊猫。本文以岷山山系平武、九寨沟、文县、松潘、北川、茂县、青川7个县的行政区域为研究区域。首先,本文选取了竹子种类、植被类型、海拔、道路、坡度、坡向、居民点七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将研究区的栖息地质量分成了5级。然后,利用栖息地质量作为成本,利用GIS距离分析研究了研究区内的潜在廊道。研究发现:(1)一、二、叁级的栖息地面积共21066平方公里,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8.65%。总体上,研究区内栖息地质量较高。但黄龙、东阳沟两个保护区中高质量栖息地面积占比都不到40%,保护程度低,需调整边界。在九寨沟和文县的北部地区及茂县的南部地区还有大片高质量的栖息地尚未建立自然保护区。(2)确定了研究区内的8个源斑块。在8个源斑块之间存在8条潜在廊道。廊道位于现有保护区边界范围外,建议加大廊道区域的保护力度。(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4-04-01)
徐文辉,岳晓雷,高鹏,夏淑娟[10](2013)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潜在栖息地的生态适宜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目标物种,对它们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潜在栖息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期对黑麂生境保护提供指导意义。在总结黑麂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分析对黑麂栖息地生态适宜性有重要影响的4种因素:植被因子、地形因素、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对不同因素在一年四季的影响权重综合赋值,结合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确定黑麂潜在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准则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由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针叶林的不合理分布和800~1 000 m海拔处较为强烈的人为干扰,研究区域内黑麂潜在适宜栖息地、次适宜栖息地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3.212 2,3.022 2,和2.992 2 km2,占地比例分别为34.8%,32.7%和32.5%。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潜在生境的保护,需要加强对上坡位人为干扰的控制,同时通过建立生态绿道,强化潜在适宜栖息地之间的联系,促进次适宜栖息地向适宜栖息地转化。(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潜在栖息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几十年来,京津冀地区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下降,严重影响了湿地水鸟的栖息地质量及栖息地间的连接,对水鸟类的迁徙、繁殖产生较大干扰,为了从整体上定量分析近几十年来湿地栖息地质量及连接度的变化,采用MaxEnt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最大熵模型),基于京津冀地区雁鸭类的出现点和环境因子反演其潜在栖息地,并根据图论法原理,利用ECA指数(equivalent connected area,等效连接指数),度量1980—2015年潜在栖息地连接度的变化.结果表明:①1980—2015年京津冀雁鸭类潜在栖息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80年的6 898 km~2减至2015年的3 764 km~2,减少了45. 0%,其中,低适宜区面积降幅最为明显,为50. 5%; 2009—2015年高适宜区有增加趋势.②1980—2015年雁鸭类潜在栖息地连接度呈持续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的连接度下降速率大于2000年以前;潜在栖息地连接结构的空间分布有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趋势,连接结构变化最为明显的区域为京津冀中部平原地区.研究显示,区域气候趋暖变干、水资源的供需失衡、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以及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是潜在栖息地面积与连接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子,而近些年保护区的建立及生态补水措施等生态保护政策对高适宜区的退化有一定缓解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潜在栖息地论文参考文献
[1].杨蕾,杨立,李婧昕,张超,霍兆敏.东北地区5个物种潜在栖息地变化与优化保护规划[J].生态学报.2019
[2].杨丹,王文杰.1980—2015年京津冀地区雁鸭类潜在栖息地连接度变化及驱动因素[J].环境科学研究.2019
[3].薛嘉伦,樊伟,唐峰华,郭刚刚,汤伟.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西北太平洋公海鲐潜在栖息地分布[J].南方水产科学.2018
[4].李维平,包衡,张明海.中国东北虎栖息地分析与潜在生态廊道构建[J].兽类学报.2017
[5].郭新磊,宜树华,秦彧,陈建军.基于无人机的青藏高原鼠兔潜在栖息地环境初步研究[J].草业科学.2017
[6].林源,徐雪怡,伊剑锋,陆舟.基于MaxEnt模型的广西黑颈长尾雉潜在栖息地预测与保护空缺分析[J].四川动物.2017
[7].张超.基于“3S”技术的大熊猫潜在栖息地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8].刘芳.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6
[9].孙瑜.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价及潜在廊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10].徐文辉,岳晓雷,高鹏,夏淑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潜在栖息地的生态适宜性[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