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曹鱼幼鱼论文-黄建盛,郭志雄,陈刚,张健东,蔡润佳

军曹鱼幼鱼论文-黄建盛,郭志雄,陈刚,张健东,蔡润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军曹鱼幼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军曹鱼,体质量,形态性状,通径分析

军曹鱼幼鱼论文文献综述

黄建盛,郭志雄,陈刚,张健东,蔡润佳[1](2019)在《4月龄军曹鱼幼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4月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应。在实验中,随机选取该月龄幼鱼115尾,先逐一称其体质量(g)和测量其9个形态性状[全长(X_1)、体长(X_2)、头长(X_3)、吻长(X_4)、体宽(X_5)、眼间距(X_6)、体高(X_7)、尾柄长(X_8)及眼后头长(X_9), cm],然后统计分析获得性状间的相关性、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并进一步构建形态性状和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本实验中所测的9个形态指标,与体质量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在通径系数分析中,3个形态性状(X_2、X_3和X_9)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而它们的直接作用均小于间接作用,反映多形态性状联合效应成为影响军曹鱼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体质量为因变量(Y),X_2、X_3和X9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483.321+12.899X_2+36.818X_3+32.666 X9。该回归方程中总决定系数为0.919,认为方程中X_2、X_3和X_9这3个形态性状是4月龄军曹鱼幼鱼体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军曹鱼人工育种提供理想的测度指标。(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许友卿,李伟峰,郑一民,丁兆坤[2](2017)在《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军曹鱼幼鱼生长和核酸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s)对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生长和核酸代谢的影响。用基础对照组饲料(CO),分别添加鱼油(FO,富含n-3 PUFAs)、苏籽油(PO,富含C183n-3,LA)、红花油(SO,富含C182n-6,LNA)和红花油+鱼油(SO+FO,富含n-3和n-6 PUFAs)的饲料,投喂军曹鱼幼鱼12周,研究不同PUFAs对军曹鱼稚鱼生长和肌肉、肝、脑、心、肾、血清核酸代谢(以RNA/DNA比值为代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SO+FO)组军曹鱼体重[(143.73±1.90)g]显着高于SO组[127.40±1.84)g]和对照组[(121.46±2.08)g](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肌肉和肝RNA/DNA比值与体重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6 9、R~2=0.905 5,高度正相关。脑、心脏和肾脏RNA/DNA比值与体重相关系数分别为R~2=0.775 7、R~2=0.527 4、R2=0.502 8,中度正相关。血清RNA/DNA比值与体重相关系数为R~2=0.419 3,低度正相关。由此得出结论,添加PUFAs可提高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促进核酸代谢,其肌肉和肝脏的RNA/DNA比值均可作为军曹鱼稚幼鱼生长的指标。(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7年22期)

杨原志,聂家全,谭北平,董晓慧,杨奇慧[3](2016)在《硒源与硒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组织硒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硒源和硒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组织硒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军曹鱼幼鱼对不同硒源的最适需要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6、0.9和1.2 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钠(Se-S)或蛋氨酸硒(Se-Met),配制9种试验饲料(共用对照饲料),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22.18±0.35)g的军曹鱼幼鱼10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3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30尾试验鱼。结果表明:1)硒水平对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有极显着影响(P<0.01),但对成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R)无显着影响(P>0.05);硒源及硒源与硒水平的交互作用对SGR、W GR、FCR和SR均无显着影响(P>0.05)。SGR和W GR随着硒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2)硒水平极显着影响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GSH-Px活性(P<0.01),并显着影响血清GR活性(P<0.05);硒源极显着影响肝脏GR、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含量及血清T-SOD活性(P<0.01);硒源和硒水平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肝脏CAT活性和MDA含量及血清T-SOD活性(P<0.05)。肝脏和血清GSH-Px活性随着硒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稳定趋势,GR活性呈先下降后稳定趋势。2种硒源均在添加量为0.9 mg/kg时有最高的肝脏GSH-Px活性,最低的肝脏GR活性。肝脏CAT活性随着硒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3)脊椎骨、全鱼和肝脏硒含量随硒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硒源极显着影响脊椎骨硒含量(P<0.01),硒源和硒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着影响肝脏和脊椎骨硒含量(P<0.01)。以蛋氨酸硒和亚硒酸钠为硒源,通过二次回归曲线分析得出饲料硒水平分别为1.29和1.46 mg/kg时军曹鱼幼鱼可以获得最大SGR。以SGR和全鱼硒含量为判据,军曹鱼幼鱼对蛋氨酸硒的生物利用率分别相当于亚硒酸钠的1.20和2.90倍。(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杨原志,刘仙钦,董晓慧,谭北平,迟淑艳[4](2016)在《饲料磷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体成分以及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配制6组不同磷水平(0.61%,0.76%,0.91%,1.11%,1.31%和1.51%)的实验饲料,投喂军曹鱼幼鱼8周,评价饲料磷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磷水平的升高,增重率不断增加,在饲料总磷含量为0.91%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相同,各处理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鱼体水分、蛋白和脂肪无显着差异(P>0.05)。随饲料磷的增加,鱼体和脊椎骨的钙、磷含量升高后稳定。血浆钙、磷含量在0.91%组最高;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叁酯随着饲料磷水平升高呈下降趋势;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0.91%组达到最高。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得到军曹鱼饲料中最适磷水平为0.93%;以脊椎骨磷含量为评价指标,军曹鱼饲料中最适磷水平为0.95%。(本文来源于《广东饲料》期刊2016年08期)

陈强,刘泓宇,谭北平,董晓慧,迟淑艳[5](2016)在《饲料胆固醇对军曹鱼幼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及脂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豆粕、酪蛋白、鱼粉(质量分数分别为33%、17%、15%)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4%、0.8%、1.2%、1.5%和2.0%的胆固醇,制成6种等氮等能饲料,养殖初始体质量为(24.00±0.19)g的军曹鱼幼鱼(Rachycentron canadum)8周,研究胆固醇对其生长、体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水平胆固醇对军曹鱼生长有改善作用,而高水平胆固醇对生长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增重率(WGR)(P>0.05)、成活率(SR)(P<0.05)、饲料系数(FCR)(P>0.05)在0.4%组较佳,随添加量的增加,各组幼鱼有增重率、成活率降低,饲料系数增大趋势。幼鱼肝体比、脏体比、肝脏病变率有增大趋势。添加胆固醇后,全鱼、肝脏和肌肉中粗脂肪0-0.4%组有上升趋势,0.4%-2.0%组有下降趋势;鱼体粗蛋白有上升趋势,肝脏中胆固醇有先降后升趋势,但水分和灰分的变化不大(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有上升趋势。肝脏中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有先升后降趋势。在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源的饲料中添加少量胆固醇(0.4%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军曹鱼幼鱼生长,影响机体脂代谢,但过多添加会抑制生长,并造成肝脏病变。以SR为判据,饲料中军曹鱼对胆固醇最适需要量为0.566%。(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何伟聪,董晓慧,谭北平,杨奇慧,迟淑艳[6](2015)在《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单独或混合添加于饲料中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2.00±0.15)g的健康军曹鱼幼鱼840尾,随机分成7组(T0、T1、T2、T3、T4、T5、T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T0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50 d;T1、T2和T3组前30天分别投喂含1×107CFU/g枯草芽孢杆菌、1×107CFU/g嗜酸乳杆菌、2×107CFU/g枯草芽孢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混合物(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1∶1,质量比)的饲料,后20天投喂基础饲料;T4、T5和T6组分别投喂含1×107CFU/g枯草芽孢杆菌、1×107CFU/g嗜酸乳杆菌、2×107CFU/g枯草芽孢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混合物的饲料5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1、T2组的增重率(WGR)无显着差异(P>0.05),T3、T4、T5、T6组的W GR则显着升高(P<0.05),最大值出现在T6组,且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特定生长率(SGR)的变化趋势与W GR类似。T2、T3、T4、T5、T6组的饲料系数(FCR)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T4和T6组还显着低于其他益生菌添加组(P<0.05)。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能显着提高肝脏淀粉酶及肝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对照组及T3和T4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着低于T5和T6组(P<0.05),显着高于T1和T2组(P<0.05)。各益生菌添加组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投喂益生菌组(T4、T5、T6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T6组还显着高于T4和T5组(P<0.05),非持续投喂益生菌组(T1、T2、T3组)中除T1组外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显着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除T2和T3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6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或二者的混合物(质量比1∶1)均能够促进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提高免疫酶和消化酶活性,持续投喂效果优于非持续投喂,以持续投喂2种益生菌混合物的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何伟聪[7](2015)在《二种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免疫酶和消化酶活性、肠道菌群结构及TLR9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旨在研究持续性和非持续投喂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其复合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免疫酶、消化酶、肠道菌群结构及TLR9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为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指导。选取平均体重为22.0±0.15g的健康军曹鱼幼鱼840尾,随机分成7个处理(组号:T0、T1、T2、T3、T4、T5、T6),每处理3重复,重复40尾鱼。T0组投喂基础饲料,T1、T2、T3组前30d分别投喂含枯草芽孢杆菌1×107cfu/g、嗜酸乳杆菌1×107cfu/g、含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1:1)2×107cfu/g的饲料,后20d投喂基础饲料;T4、T5和T6组分别投喂T1、T2、T3组饲料50d,分别在0d、10d、20d、30d、40d、50d检测各实验组血清LZM、SOD、ACP和AKP活性;在0d、30d、50d时获取军曹鱼的肠道,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和PCR-DGGE技术分析其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并对优势菌群进行物种注释。在实验结束时称重,计算各处理组的生长性能,并测定肝脏和肠道淀粉酶、蛋白酶活性,测定军曹鱼TLR9基因在肝脏、肾脏、脾脏和肠道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T0、T1和T2组的WGR无显着差异(P>0.05),且低于T3-T6组,T6组有最大值,显着高于其它各组。SGR的趋势与WGR类似。T2-T6组的FCR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T4和T6组有最佳值,显着低于其它各组(P<0.05)。7个实验处理组的血清LZM在整个实验期里呈先上升后降低趋于平稳,在10d时有最大值,显着高于其它时间点(P<0.05);添加益生菌处理组的血清LZM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10d和30d时,益生菌添加组之间LZM无显着差异(P>0.05);在第20d时,T3和T6组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在第40d时,T2和T3组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在第50d时,T1-T6各组有显着差异(P<0.05),且以T6的值最高。血清T-SOD同样呈现先上升后降低趋于平稳的趋势,在20d时达到最大值;在第10d时,T1-T6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而在第20d时,益生菌添加组结果与第10d类似,但T6显着高于T1和T5组(P<0.05);在第30d时,除T2和T5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它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在第40d时,t2和t3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其它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在第50d时,t4-t6组显着高于t0-t3组,且以t6组t-sod最佳。血清akp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第40d时除t1和t3组略有降低,其它组均达到最大值;在第10d时,t1-t6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但彼此间无显着差异;在第20d时,各组无显着差异(p>0.05),而在30d、50d时,t1-t6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40d时,除t2和t4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外,其它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cp同样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第20d时达到最大值;在第10d时,除了t3和t6组,其它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t1和t4显着高于其它组;在第20d时,t1和t4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其它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30d时,t1和t4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其它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40d时,t1-t6组显着低于对照组,且t6显着高于t3和t4组(p<0.05);在第50d时,t1和t2组显着高于t0组(p<0.05),而t6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其它组显着低于对照组。t1-t6组肝脏淀粉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t6组为最高,相反t1-t6中肠淀粉酶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且以t5组为最低;t5和t6组前肠淀粉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及其它各组(p<0.05);t4组后肠淀粉酶活性与t3和t6无显着差异(p>0.05),但显着高于其它各组。t1-t6组肝脏蛋白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t5和t6组最佳;t4-t6组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且以t6组有最大值。军曹鱼幼鱼30dt6和50dt6组前肠样品shannon指数显着高于对照组及其它组(p<0.05),表明这两组样品的菌群多样性高于其它组;50dt0组样品与0dy(0d时肠道样品)、30dt0、50dt6组样品的beta多样性指数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样50dt1组样品与30dt5、30dt6组的beta多样性也存在显着差异。0d与50dt0-t4组前肠优势菌群为发光杆菌属,所占菌群比例分别为91.24%、76.77%、75.89%、94.92%、99.56%,而30dt0和30dt5组优势菌群为不动杆菌属,所占比例分别为73.73%和95.6%,50dt5-t6组优势菌群为沙雷氏菌属,所占肠道菌群比例为69.85%和62.73%,30dt4和30dt6组优势菌群分别为弧菌属和葡萄球菌属,所占肠道菌群比例为89.41%和53.55%。军曹鱼幼鱼0d和30d各组后肠样品条带数无显着差异,平均条带数为6.38,t0和t4-t6之间存在共性条带band18、band19,且band19为优势菌群占比例平均为74.13%,t0与t4、t5、t6组肠道菌群相似性分别为64%、67%、40%;而在50d时,除T3组条带数为10.66外,其它组平均条带数为15,无显着差异,T0-T3组之间存在共性条带10条,其中Band6、28、35和45的条带为该时期肠道中的主要优势菌群,占比例分别为36.1%、15.75%、15.27%和11.74%,T0与T1-T3组肠道菌群相似性分别为67%、66%、52%;T4-T6组共性条带10条,其中Band5、32、37和40为优势菌群条带,平均占比例为42.16%、14.97%、10.36%和10.68%,T4与T5-T6之间肠道菌群相似性为58%、46%和64%。除T2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外,其它各组肝脏TLR9基因表达量均显着提高,尤其是T4-T6组显着高于T0-T3组(P<0.05),但T4-T6叁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T3-T6组肾脏TLR9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T6组显着高于T3-T5组(P<0.05),T1和T2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TLR9基因在脾脏中的表达量趋势与肝脏类似(P<0.05);T1-T6组TLR9基因在肠道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4-T6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T1-T3组情况与之类似。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或二者1:1的复合物能够促进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提高免疫酶和消化酶活性,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上调TLR9基因的表达水平。持续投喂方式优于非持续投喂,且二者复合物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5-06-01)

周晖,陈刚,施钢,张健东,董晓慧[8](2014)在《不同蛋白源对军曹鱼幼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源对军曹鱼幼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馏的影响,配制3种等氮等能饲料。D1以鱼粉为蛋白源,D2和D3饲料中分别以啤酒酵母和玉米蛋白替代10%的鱼粉蛋白,投喂幼鱼24d。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和玉米蛋白替代10%的鱼粉蛋白后,幼鱼的体质量增加率显着下降。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所有处理组幼鱼的碳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逐渐上升而氮稳定同位素比率δ15N逐渐下降;虽然全鱼和肌肉δ15N的变化速度存在差异,但各饲料组全鱼和肌肉的δ13C和δ15N都在24d后与饲料达到平衡。当饲料中10%的鱼粉蛋白被啤酒酵母和玉米蛋白替代之后,幼鱼肌肉和全鱼样品与饲料相比的碳同位素富集Δ13C值下降,而氮同位素富集Δ15N值则上升。其中全鱼Δ13C从4.19‰分别下降到3.94‰和3.63‰,肌肉Δ13C从4.46‰分别下降到3.98‰和3.67‰;全鱼Δ15N从0.18‰分别增加到0.88‰和0.94‰,肌肉Δ15N从0.18‰分别增加到0.74‰和0.87‰。军曹鱼在摄食3种不同蛋白源饲料时,其全鱼和肌肉的Δ13C和Δ15N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全鱼δ15N的变化速度慢于肌肉。据此可推断,肌肉可在生态学营养级研究(长时间尺度)中代表军曹鱼的碳、氮同位素特征;但在代谢生理学研究中(短时间尺度),肌肉就无法准确反映军曹鱼全鱼的δ15N变化过程。(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孙丽华,陈浩如[9](2014)在《摄食水平和温度对军曹鱼幼鱼生长及氮收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摄食水平(从饥饿至饱食)和温度(21℃、27℃和33℃)对军曹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约10g)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并建立了生长-摄食/温度关系和不同摄食水平和温度条件下的氮收支方程。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军曹鱼幼鱼特定生长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着增长趋势,生长-摄食关系在33℃时表现为线性相关,在27℃和21℃时表现为减速增长趋势,采用对数函数定量描述;在实验的摄食范围内(饥饿组除外),军曹鱼特定生长率随温度增加呈增长或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两者间的关系均采用二次函数定量描述。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随摄食水平增加,军曹鱼幼鱼食物转化效率在水温33℃和21℃时呈增长趋势,在水温27℃时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实验的摄食范围内(饥饿组除外),军曹鱼幼鱼食物转化效率随温度增加呈增长或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饱食时虽然食物转化效率最大值出现在33℃时,但方差分析显示33℃和27℃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其他摄食水平组在27℃时有最大值。在实验的摄食水平和温度范围内,军曹鱼幼鱼的排泄氮随摄食水平和温度的增加均呈显着增长趋势。(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张泽钊,周晖,施钢,陈刚[10](2013)在《饲料中豆粕含量对军曹鱼幼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配制全鱼粉饲料(以鱼粉为蛋白源)、10%豆粕饲料(用豆粕蛋白10%鱼粉)、20%豆粕饲料(用豆粕蛋白20%鱼粉)等3种等氮等能饲料,分别投喂体质量21.34±1.54 g的幼鱼24 d,研究饲料中豆粕蛋白含量对军曹鱼幼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各饲料组军曹鱼δ13C逐渐上升,δ15N逐渐下降,虽然δ13C和δ15N变化速度上有差异,但除20%豆粕饲料组肌肉的δ15N外,其他各饲料组肌肉和全鱼在实验结束时均已与饲料达到同位素平衡;军曹鱼肌肉和全鱼的Δ13C和Δ15N值均随饲料中豆粕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加大,Δ13C从4.19‰增加到5.04‰,Δ15N从0.18‰增加到2.20‰;军曹鱼全鱼和肌肉的Δ13C和Δ15N相似,但在同位素值变化速度上有差异,因此,在进行生态学营养级研究(长时间尺度)时,肌肉可以代表军曹鱼的同位素特征,而在进行生理学研究(短时间尺度)时,肌肉的同位素变化则不能代表军曹鱼的同位素变化。(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军曹鱼幼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研究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s)对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生长和核酸代谢的影响。用基础对照组饲料(CO),分别添加鱼油(FO,富含n-3 PUFAs)、苏籽油(PO,富含C183n-3,LA)、红花油(SO,富含C182n-6,LNA)和红花油+鱼油(SO+FO,富含n-3和n-6 PUFAs)的饲料,投喂军曹鱼幼鱼12周,研究不同PUFAs对军曹鱼稚鱼生长和肌肉、肝、脑、心、肾、血清核酸代谢(以RNA/DNA比值为代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SO+FO)组军曹鱼体重[(143.73±1.90)g]显着高于SO组[127.40±1.84)g]和对照组[(121.46±2.08)g](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肌肉和肝RNA/DNA比值与体重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6 9、R~2=0.905 5,高度正相关。脑、心脏和肾脏RNA/DNA比值与体重相关系数分别为R~2=0.775 7、R~2=0.527 4、R2=0.502 8,中度正相关。血清RNA/DNA比值与体重相关系数为R~2=0.419 3,低度正相关。由此得出结论,添加PUFAs可提高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促进核酸代谢,其肌肉和肝脏的RNA/DNA比值均可作为军曹鱼稚幼鱼生长的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军曹鱼幼鱼论文参考文献

[1].黄建盛,郭志雄,陈刚,张健东,蔡润佳.4月龄军曹鱼幼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海洋科学.2019

[2].许友卿,李伟峰,郑一民,丁兆坤.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军曹鱼幼鱼生长和核酸代谢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7

[3].杨原志,聂家全,谭北平,董晓慧,杨奇慧.硒源与硒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组织硒含量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6

[4].杨原志,刘仙钦,董晓慧,谭北平,迟淑艳.饲料磷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体成分以及生化指标的影响[J].广东饲料.2016

[5].陈强,刘泓宇,谭北平,董晓慧,迟淑艳.饲料胆固醇对军曹鱼幼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及脂代谢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6

[6].何伟聪,董晓慧,谭北平,杨奇慧,迟淑艳.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5

[7].何伟聪.二种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免疫酶和消化酶活性、肠道菌群结构及TLR9基因表达量的影响[D].广东海洋大学.2015

[8].周晖,陈刚,施钢,张健东,董晓慧.不同蛋白源对军曹鱼幼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馏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14

[9].孙丽华,陈浩如.摄食水平和温度对军曹鱼幼鱼生长及氮收支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14

[10].张泽钊,周晖,施钢,陈刚.饲料中豆粕含量对军曹鱼幼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馏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3

标签:;  ;  ;  ;  

军曹鱼幼鱼论文-黄建盛,郭志雄,陈刚,张健东,蔡润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